橫店影視第四季度扭虧,全年淨利仍下滑,院線公司拐點尚未出現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市界

作者 | 市界 華宇

編輯 | 老貓

2016年後,影院和院線成為一門投入高、利潤低、回本慢的生意。而這次疫情,一方面給本就生存艱難的影院迎頭一擊。另一方面,其帶來的供給側出清、整合速度加快,也給頭部院線公司帶來更進一步的機會。那麼,拐點何時出現?

3月12日晚,院線公司橫店影視發布2019年財報。報告期內,公司營收28.14億元,同增3.27%;歸母淨利潤為3.1億元,同比減少3.48%。值得注意的是,得益於國慶期間票房猛增,公司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歸母淨利潤達到0.49億元,相較去年的虧損,業績得以顯著改善。

作為一家院線公司,橫店影視的主要收入來源為電影放映收入以及賣品和廣告為主的非票收入。2019年,公司電影放映收入為20.62億元,佔比達73.27%;非票收入為7.52億元,佔比26.73%。

眾所周知,儘管在院線公司的收入中,票房收入為大頭,但真正賺錢的則是非票業務,賣品和廣告的毛利率分別在70%和90%以上。令人驚喜的是,橫店影視2019年的廣告收入2.09億元,同增5%。營收結構進一步優化。

與其他院線公司略有不同的是,一直以來,橫店影視堅定對三四五線城市的影院布局,致力於發掘小鎮青年的票房影響力。財報顯示,2019年底,公司影院共451家,新開53家,關停2家;已開業影院銀幕總數為2780塊。

事實上,單銀幕票房產出是影響院線收入的首要因素。而單銀幕票房產出的多少則取決於票房增速以及影院的數量。

2019年,全國影院數量為1.24萬,同比增長13.26%,單銀幕票房卻只有85萬元,同比減少9.6%。顯然,票房增速遠不及影院增速。

那麼拐點何時到來?

一方面,2019年關閉的影院數量較往年有所增長。而本次疫情期間,不少抗風險能力差、規模弱勢的的影院在面臨無法復工的同時,還要支付高昂的房租、水電物業、人工成本,無法維持正常的現金流,不得已倒在了開業前夕。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對於加速供給側出清和院線整合起到了重要作用。

對於院線公司來說,擴大市場集中度是它們一直以來的夢想。2019年上半年,國內院線TOP5的市場份額合計只有46.3%,遠不及歐美院線市場。

而只有大的院線才能享有更多話語權,能為旗下的自營影院和加盟影院帶來更高性價比的影片、更豐富的廣告和宣發資源,同時降低旗下影院的管理和運營成本,提高自身的品牌影響力,進而提高院線公司的盈利水平。

疫情過後,或許對於頭部院線公司來說是一次難得的發力機會。財報顯示,橫店影視計劃在2020年新開影院60家左右,新增銀幕390塊左右。

相關焦點

  • 前三季淨利潤同比下滑241% 橫店影視金融投資超主業如何破局
    疫情衝擊明顯 淨利下滑241%10月30日,橫店影視發布了三季報,據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收為3.99億元,同比下滑81.72%,;淨利潤虧損3.68億元,同比下滑241.31%;這也是近三年來公司淨利潤首次為負數,2017年到2019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3.31億元、3.21億元和3.1億元,該三年內公司淨利潤雖逐年下滑
  • 傳媒行業:從博納影業看影視院線與流媒體發展趨勢
    投資要點:  博納影業過會加碼主業,主業之一內容端新主流大片產出帶來的票房與社會影響力已超「美國大片」;主業之二院線牌照獲批促全長產業鏈發展博納的電影產品商業性與藝術性並重累計出品影片超過250部,獻禮三部曲為2021年業績護航,優質導演資源為高質量產出提供基礎,參股上遊IP供給公司果麥文化
  • 中國移動淨利15年首跌 大摩預計今年淨利仍下滑
    原標題:中國移動淨利15年首跌 大摩預計今年淨利仍下滑  中國移動(00941.HK)昨日公布了2013財年業績報告。公司去年淨利潤出現了15年來的首次下跌,下跌幅度近6%。   該幅度低於市場之前的預期下限(減少4.8%),加上公司宣布削減派息,令公司股價承壓,午後跌幅擴大至超過3.5%,收盤報67港元,創近5年新低。
  • 橫店影視收購兩公司股權 擴展上遊產業鏈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橫店影視(603103)12月8日晚間公告,公司擬以現金方式收購控股股東橫店控股持有的影視製作100%股權及橫店影業100%股權,收購價分別為2054萬元、10173萬元,共計12227萬元。
  • 影視財報2019(下):爆款救不了公司,但國資可以
    他們或已甩掉陰影穩步前進,或仍在局中尚未脫身。另外,除了電影、電視劇公司,我們更關心的,還是疫情過後,院線公司的生死存亡。在2020一季報上,5家上市院線公司淨利潤同比去年,呈數倍的減少。如幸福藍海一季度淨利虧損1.01億,同比下滑870.78%;金逸影視虧損1.53億,同比下滑573.94%。
  • 布局內容上遊 橫店影視擬1.22億元收購橫店影業及影視製作100%股權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鄭蕊)12月8日,橫店影視發布公告稱,公司與橫店控股籤署了相關轉讓協議,公司擬以現金方式收購橫店控股持有的有橫店影視製作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影視製作」)100%股權及浙江橫店影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橫店影業
  • 2020橫店影視節將於10月28日開幕
    10月28日至11月5日,2020橫店影視節將在浙江省東陽市橫店影視城舉行。作為一年一度橫店影視節的重頭戲,每年的產業發展大會都是大咖雲集,聚焦影視行業未來。」變革下的發行策略、院線與流媒體的融合與衝擊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交流。
  • 院線已不是電影的唯一路徑
    某影視公司高管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電影市場熱錢多,大家紛紛湧入文化行業,電影項目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這種情況的出現除了得益於各種跨界資金的集體湧入,更重要的是行業政策和寬鬆的市場環境給投資方注入強心劑。
  • 橫店影視產業復甦「勁頭足」
    6月10日,記者在橫店影視城的一個攝影棚內看到懸疑探案劇《拆·案》出品人兼總策劃包蒙蒙忙前忙後的身影。橫店影視業復工復產勁頭日漸增強。最新數據表明,橫店影視城影視拍攝基地迎來開機潮——111個劇組正在拍攝及籌備;劇組人員達1.1萬餘人,比去年同期增長18%。橫店當下的劇組數量及規模都已超越去年同期水平。此外,現已有4000多名「橫漂」返回橫店。
  • 迅視影視《新灰姑娘2》參加全國院線國產影片推介會!
    今年橫店影視節除了聚焦產業前沿,還著眼於影視行業優質內容的推廣。全國院線國產影片推介會素有「中國電影市場風向標「之稱,作為今年唯一一次全國院線參與的影片推介會。橫店、萬達、大地等全國51條院線和超50家影院投資公司參加,有多達500位片方代表和嘉賓一同出席,100多部國產優秀新片在推介會上首次亮相、集中推薦!
  • 《送你一朵小紅花》將映之際,橫店影視1.02億併購出品公司
    文 | 浮萍純院線公司橫店影視,也動起了全產業鏈發展的心思。昨日(12月8日),上市公司橫店影視發布公告稱,擬分別以2054萬元和1.02億元,共計1.22億元的價格購買橫店製作和橫店電影兩家公司100%的股權。
  • 影視行業:2020年遭遇股價、業績雙殺,新年期待雨過天晴
    2020年前十大院線票房124.51億元,佔市場份額高達66.92%;其中萬達市場份額約為15.12%,同比提升1.39個百分點;中影數字約為7.44%,同比提升0.42個百分點;橫店影視份額約為4.35%,同比提升0.14個百分點。雖影院在年末取得強大的票房業績,但仍要看到2020年票房僅佔2019年全年641.47億票房的31.66%。影視企業經營壓力仍未緩解。
  • 冰與火的一季度,遭重創的上市影視公司到底虧了多少錢?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影視公司的業務按下「暫停鍵」,全國影院票房幾乎歸零,大量劇組暫停工作,不少公司已經難以為繼。數據顯示,2020年初至今,有5328家影視公司註銷或吊銷,是2019年全年註銷或吊銷數量的1.78倍。今年前兩個月,影院類企業新增不到8000家,與2019年同期相比,新增數量下滑25%。
  • 影視行業的過剩產能或加快出清 龍頭連鎖競爭優勢終將凸顯
    受此消息刺激,午後新文化、金逸影視、萬達電影、華誼兄弟等股價在盤中漲幅均逾5%,收盤後有所回落。下在當前政策暖風頻吹之,雖然院線還未開啟營業,但上遊生產端已出現復工忙景象。業內分析認為,2020年一季報院線公司整體虧損,院線板塊股價已體現短期業績衝擊,市場悲觀情緒得到消化,在復工後業績有望改善。此外,疫情過後,影視行業的過剩產能或加快出清,龍頭連鎖競爭優勢終將凸顯。
  • 盤點:鞋覆奢侈品牌去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
    隨著全球各大奢侈以及時尚品牌發布第四季度及2016全年財報,時尚頭條網數據針對全球主要的個人奢侈品牌、時尚服飾(不包括美妝類)統計出2016年銷售額50強排行榜。在時尚頭條網數據部門研究的100個集團對象中,服裝配飾仍是主要的奢侈品大類,在去年下半年逐步復甦推動下,全年營業收入增長5%,佔總營業收入的31%;剛性奢侈品類增長2%,腕錶增幅穩定,但全球最大的市場香港依然表現低迷。
  • 橫店,著急了
    2020年8月1日,華燈初上的浙江橫店影視城廣州街香港街景區。圖|視覺中國然而,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於冬稱,「前不久說橫店的開機量,恢復得挺快的,但大部分是十天左右的網絡電影,我們真正的院線大電影開機量還是很低的。」橫店,著急了。
  • 「影視寒冬」下的橫店:古裝大劇拍攝盛況不再,淡季遊客少劇組少
    「橫店過冬」反而讓這座國內規模最大的影視基地一次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名氣愈加響亮。那麼,熬了一年「寒冬」的真實橫店到底是怎樣的?服裝、道具公司衣物擠滿倉庫自2018年6月份以來,歷經整頓天價片酬、影視公司稅改以及網傳最嚴「限古令」之後,影視產業鏈條上的演員、投資方、院線、影視基地都受到影響和衝擊,湧入影視行業的熱錢逐漸退潮,行業泡沫正在被擠掉。而古裝劇上星難、播出又下架、零宣發播出等困局則是2019年影視圈的一大縮影。
  • 冰封的影視業,艱難的生存遊戲
    這僅僅是作為觀眾能感受到的票房數據變化,7月1號的到來,也意味著影視行業Q2季度的結束。今年一月至今,已有近1.2萬家影視類企業被註銷,國內26家A股上市公司,有20家虧損,佔比近八成,合計虧損金額預計超過17.45億元。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至今全國從事與影視相關公司已有13170家註銷或吊銷,遠超過2019年全年註銷影視公司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