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幸福感城市!「十三五」時期青島完成81個片區詳細規劃

2021-01-10 魯網

  魯網1月8日訊(記者 祁琳)「十三五」期間,青島市圍繞「產業空間拓展、土地集約利用、城市功能完善、市民方便宜居四個目標一個過程完成」的要求,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發起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攻勢,將13個領域、39個責任單位、23個企業商協會系統整合,堅持規劃引領,構築高品質都市空間格局,聚焦「宜居宜業幸福之城、多元融合魅力之城、崇尚藝術創意之城、治理有序文明之城」四大攻堅戰,協同攻堅。五年來,高品質都市空間格局日漸完善,一大批公共服務設施啟動建設,居住環境得到改善,歷史街區吸引力不斷加強,公共空間藝術逐漸走入市民生活。今年,青島市成功入選2019-2020年度「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和「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人民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加快構建

  《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報經國務院批覆,確定並深入實施「全域統籌、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生態間隔、組團發展」戰略,成為「十三五」期間青島市規劃、建設、管理的法定藍圖。編制完成《青島市2050遠景發展戰略》,對應2035年和新中國成立100年2個時間節點,提出青島未來發展定位。編制完成《青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初步成果,初步劃定「三區三線」,逐步構築形成「多中心、網絡化、組團式」國際化大都市框架。創新開展規劃實施評估、「雙評價」試點等工作,為國家發布技術指南貢獻了「青島經驗」。編制完成81個片區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實現中心城區全覆蓋。編制完成《青島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構建與城市定位和發展目標能級匹配的綜合交通體系,有力推動和構建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格局。編制《青島市海岸帶及海域空間專項規劃》,為貫徹落實海洋強國戰略,建立青島市陸海統籌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奠定了規劃基礎。深化實施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戰略,籤訂膠東五市國土空間規劃協同合作協議,並建立膠東五市國土空間規劃協同聯席會議制度,充分發揮國土空間規劃指引一體化發展的先導決策作用,推進五市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城鎮布局統籌有序、產業分工協作互補,公共服務便利共享、生態環境共管共治。

  高效利用國土資源守護沃野青山

  完成第三次國土調查統一時點調查,全面摸清全市土地利用現狀和變化情況。增強國土資源管理的系統性、整體性,推動利用方式轉變,全力保障「十五個攻勢」重點項目落地實施,以國土資源可持續利用為城市發展提供不竭動力。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大節約集約用地力度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圍繞規劃引領、優化配置、挖潛存量、綜合監管等方面,提出20條創新措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扛牢糧食安全責任,加強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劃定永農儲備區25.5萬畝;實施土地整治項目35個、整治規模達55萬畝,新增耕地約9.5萬畝。完成441處礦山修復治理工作,提出生態修復的「青島思路」,堅持政府指導、規劃先行、市場參與、多元化實施的總體思路,並被中國礦業報和中國自然資源報先後頭版報導。萊西市九頂莊園項目入選全國生態修復典型案例,新聞聯播進行了報導宣傳。強力推進違建專項清查整治、農村亂佔耕地建房整治等一系列專項執法行動,掛牌督辦案件29個,通報典型案件20個,對3600餘宗違法用地違法用地立案查處或者分類整治,拆除違法用地建築涉及耕地3200餘畝,形成遏制違法佔地的高壓態勢,全市土地管理秩序持續向好。

  提升宜業宜居生產生活空間

  堅持產城融合,劃定產業區塊控制線,總面積約500平方公裡(包括工業用地及配套生活及生產服務設施用地)。開展《青島市產業空間布局規劃研究》,將全市主導產業劃分為5個大類,23個細分門類,明確青島市產業發展策略、各區市產業發展方向、產業空間總體布局和各細分產業的空間發展布局等內容。製作《青島全域產業地圖》,為青島市產業發展和招商工作提供空間指引。出臺《關於加強新型產業規劃用地管理的通知(試行)》給予新型產業項目充分的規劃用地政策支持。根據宜居發展單元,打造「5分鐘、10分鐘、15分鐘社區生活圈」,結合居民不同步行空間尺度,配置差異化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滿足就近生活休閒需求,增強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尤其是自2019年發起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攻勢以來,協同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教育局、市園林和林業局、市衛生健康委、市體育局等市直單位和區市政府,針對公共服務設施短板用系統性思維整體謀劃社區圈的建設。新建改擴建了262所幼兒園、中小學校,可增加學位18.9萬個。推進21個醫療重大項目建設,新建改擴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6處。在市民身邊因地制宜建設運動健身場地207處、健身步道3185.61公裡。實施老舊住宅小區改造315萬平方米,惠及居民4.3萬戶。建成口袋公園111處、綠道240公裡,立體綠化218處。停車設施缺失、公共運輸不便區域停車配建指標上浮了10%-20%。

  彰顯城市風貌打造「文化名片」

  在全國率先建立系統全面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利用實施評估體系,為住建部開展名城評估提供了「青島模式」。編制完成《青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1-2020年)》《青島市城市風貌保護規劃》、13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為名城保護提供法定規劃依據。建立了風貌保護名錄,將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統籌保護。編制完成《青島萬國建築博覽區規劃》,系統展示萬國建築特色。編制完成《中山路及周邊區域保護與更新規劃》,藉助國際郵輪港區建設契機,發揮老城區自然人文優勢,將中山路及周邊區域打造成為「活力、時尚、方便、溫馨」的國際化大都市的「文化客廳」,盤活「大港—館陶路—中山路—青島灣(棧橋)」百年城市中軸,全力復興西部老城區。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啟動編制《城市更新專項規劃》。促進工業遺存活化利用,編制完成《膠濟鐵路沿線工業文化遺存保護與利用規劃》《膠州灣東岸樓山後老工業區及流亭機場片區城市更新規劃》,同步依據方案啟動中車四方廠區「城市客廳」一期工程,實施郵輪母港區、青鋼等工業廠區的活化利用,提升青啤、紡織谷等工業遺存項目,讓「工業鏽帶」變成「生活秀帶」「文化秀帶」。

  設計融入生活激發城市活力

  完成全國第一批城市設計試點工作,編制完成《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開展重點區域城市設計,讓市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城市特色更加凸顯。編制完成城市家具設置技術導則,城市雕塑設置技術導則初步成果。成功舉辦「2017青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雕塑邀請展」「德國奧地利瑞士當代雕塑藝術展」「中日韓藝術邀請展」、「義大利當代藝術展」「青藍之夢·美院師生優秀作品展」「2020中國·青島公共藝術大展」等40餘次公共空間藝術展覽活動。探索落實30處城市空間微更新試點示範項目,通過政府引導、專業團隊指導、居民深度參與的設計方式,把社區的微環境更新演繹成「共同締造」的活動,營造了共同設計、共建家園的社會氛圍,嶗山區北村新苑西廣場、李滄區滄臺路市場北側空間微更新成效顯著。

  面向「十四五」,青島的城市品質還有許多短板和弱項,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動能還不夠,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可及性與市民需求還有差距。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認真總結經驗,加強科學籌劃,持續攻堅克難,全力改善提升城市品質,積極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貢獻力量。

相關焦點

  • 福州市提前完成城市供水「十三五」規劃目標
    29日,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福州市城市供水水質提升和服務取得顯著成效,六城區供水普及率達100%,水質綜合合格率99%以上,供水漏損率為8.07%,均提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
  • 青島城市品質改善提升
    1月8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青島「十三五」成就巡禮第十七場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時期改善城市品質進展情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滕軍紅,市房地產事業發展中心主任陳衛華,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馬曉暉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 青島「十三五」經濟目標總體完成 人均GDP有望達1.9萬美元
    青島新聞網12月10日訊(記者 劉倩倩)今天上午,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青島市「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總體完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建設取得新成就。「十三五」前四年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2%,2019年達到1.17萬億元,提前一年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目標。
  • 銜接1號線、建地下商業...中山片區未來有大變化!青島這些地方也有...
    此外,城陽區已啟動「未來之城」工作、紅島高鐵站這樣"安排"、歡樂濱海城最新規劃公布、......還有這些你們關注的青島熱點片區規劃官方詳解來了!//青島市已完成新一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綱要成果//此次訪談中姜德志表示,「十三五」時期,圍繞《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的組織實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逐步建立健全以總體規劃為基礎,專項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為支撐的城鄉規劃體系。
  • 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關於《李滄區金水路南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為加強公眾參與,發揮公眾在我市規劃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城市規划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青島市城鄉規劃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政務公開的有關規定,對《李滄區金水路南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
  • 「十三五」青島外貿進出口連續四年創歷史新高 今年已過5719.6億元
    ,全市對外開放平臺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在全國、全省的引領示範效應不斷增強,全市各項涉外經濟指標在全省處於優勢領先地位,已全部完成或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任務。利用外資穩居十五個副省級城市第一梯隊,預計2020年完成利用外資59億美元,五年間累計新批外商投資項目4100個,實際使用外資323億美元,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300億美元的目標,年均實際使用外資總量佔全國4%左右。引進內資年均保持兩位數增長,預計引進總投資過億元內資項目2950個,引進內資8100億元。
  • 關注:青島北站片區打造知名商圈!控規問世,強勢崛起,讓人期待
    青島北站周邊的規劃發展和布局一直是很多市民關心的問題。有很多市民提出建議,可以將青島北站滄口一帶打造為青島的最主要商圈,此處處於城區中部,扼守青島咽喉,南北距離都不遠,周邊居住人口密集。現在北站受滄口機場影響商務起步緩慢,商業可以率先起步,打造成青島的一張商業名片。據悉,依據國務院批覆的《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李滄區滄口商圈和李村商圈聯合構成青島城市副中心。2020年9月青島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網站上發布了《青島北站及周邊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公示》。
  • 《問政青島》第三期:6條公交線路「難住」40萬人片區出行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高水平的規劃設計才能引領高水平發展」,這句在8月12日晚《問政青島》欄目中被多次提及的話,卻在不少城市發展的規劃工作中被一再忽視。當晚《問政青島》第三期問政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規劃的缺失導致公交場站嚴重不足,導致青島北站投入使用6年後周邊建設卻遲遲不能動工,不僅給市民生活帶來困難重重,還給青島的形象、招商引資等工作拖了後腿。
  • 宜昌市磨盤溪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及概念性城市設計通過專家評審
    2020年11月27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召開《宜昌市磨盤溪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及概念性城市設計》專家評審會,副局長艾長徵主持會議,市直相關單位和猇亭區政府負責同志,相關科室和分局參加了會議。評審專家組認為規劃方案基礎資料翔實、現狀分析透徹、定性定位準確、規劃空間結構及用地布局合理、規劃實施策略可行,符合國家有關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編制的規範要求,對磨盤溪片區的保護、發展、建設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專家組原則同意規劃方案,並從進一步完善交通組織和綠道系統、優化三國文化片區定位及布局、深化相關專項規劃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 「2017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發布
    重慶日報訊 (記者周雨)12月7日,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瞭望智庫聯合舉辦的「2017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頒獎儀式在京舉行,我市江北、江津兩區上榜。  成都杭州寧波等入選最具幸福感城市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瞭望智庫共同主辦,迄今已連續舉辦11年,累計9.86億人次參與公眾調查和抽樣調查,是目前中國極具影響力和公信力的城市調查推選活動。
  • 白沙灣片區改造?紅島高鐵站配套?都有了新答案
    據了解,目前市北區政府有關部門正在進行土地整理等前期相關工作,並牽頭組織編制規劃方案,成熟後將通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政務網站等方式進行社會公示,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十梅庵片區目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會同李滄區政府已完成《李滄區十梅庵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成果編制工作,並按程序完成社會公示。
  • 泉州兩大新片區詳細規劃出爐!未來將是這樣…
    規劃學校、公園、住宅、商務、科研等, 泉州晉江科創新區、南安北山片區 詳細規劃設計出爐! 兩大煥新活力的城市新片區即將面世!
  • 「十三五」時期我國環境汙染治理成效顯著
    原標題:「十三五」時期我國環境汙染治理成效顯著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
  • 青島國際院士港將在白沙灣南樓山片區打造科教產融合區
    1個很粗略的地圖標線貌似也把白沙河南岸片區劃入範圍內,沿著白沙河南側片區,南與以青島火車北站為核心的交通商務區銜接。科教產融合園區據介紹,青島國際院士港「9+3+1」功能板塊,其中9個核心板塊包括院士工作站、產業加速器、研究院、產業核心區試驗區、技術論壇、技術雙創銀行、院士夜色風情居、綜合服務網、頂尖薈;3個協同板塊有:絲路協創中心、青島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青島郵政跨境電商產業園,1個配套片區就是指的科教產融合園區。
  • 打造更具幸福感安居之城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竇延文)市住房和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日前發布《深圳市建設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深圳將大力推進建築工業化、綠色化、信息化、標準化和精細化,著力構建更具幸福感的安居之城,力爭全市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與商品住房套數的比率由30%提高至40%。
  • 2020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出爐 鉑爵旅拍探索城市幸福密碼
    近日,"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揭曉,在成都、杭州、寧波、廣州、長沙、南京、鄭州、西寧、青島、西安等綜合排名前10的城市中,成都再一次脫穎而出,位列名單榜首,連續12年榮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冠軍,而在這10座最具幸福感城市中,成都、杭州、廣州、青島都能找到鉑爵旅拍的蹤跡。
  • 回眸「十三五」,雨花區交出這張亮眼「成績單」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時間的刻度即將指向2021,這意味著「十三五」規劃已到了收官衝刺之際,「十四五」規劃即將開局。回眸「十三五」,雨花區乘風破浪、蹄疾步穩、大步向前,「十三五」期間經濟社會各領域發展成就顯著,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實增強。五年來,雨花區黨員幹部群眾緊緊圍繞建設財富品質幸福雨花目標,真抓實幹、奮勇拼搏,取得了務實成效、實現了跨越發展。五年來,聚焦發展第一要務,實現了綜合實力的跨越提升。
  • 2020青島城市品質改善提升提交滿意答卷
    經過一年來的承壓奮進和協同作戰,青島高品質都市空間格局日漸完善,一批文化、教育、醫療、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相繼啟動建設,老舊小區改造提速增量,城市品質和人居環境明顯改善,2020年青島入選2019-2020年度「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和「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 瞭望東方周刊:2020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成都第一
    由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與瞭望智庫共同主辦的「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暨第十四屆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推選活動在杭州舉行。成都、杭州、寧波、廣州、長沙、南京、鄭州、西寧、青島、西安十座城市被推選為「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省會及計劃單列市)。
  • 中山北站片區規劃重大調整,即將融入灣區建設
    對於這區域的發展前景,省長馬興瑞說:納入大灣區的9個城市經濟總量接近紐約灣區,擁有16家世界500強企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潛力巨大,實力豐厚,前景無限。中山優踞灣區的幾何中心,也正積極布局融入大灣區發展,中山十三五規劃期間計劃投入1400億元布局大交通,打造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規劃了8條高速路和4條快速幹線對接深中通道,積極配合推進廣珠城軌中山站、深茂高鐵、深中通道、南沙港鐵路、廣州地鐵延伸至中山等項目的建設,未來隨著港珠澳大橋,深茂高鐵,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車,中山將承接更多廣深港澳的產業轉移和經濟外溢,迎來更多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