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在古代,丈人不僅僅是嶽父的意思

2020-12-12 薩培喇談藝錄

在一個家庭中,男主人稱呼妻子的父親為丈人或者嶽父。但是,在古代,丈人不僅僅是嶽父的意思。魏晉南北朝,妻子的父親被稱為「婦翁」。大概到了唐代,丈人才有了嶽父的意思。柳宗元曾經寫過一篇祭文,開篇就說明了,有一個女婿要祭奠他的丈人。從此以後,人們提到丈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嶽父。不過在先秦到魏晉的文獻中,丈人是老人的意思,跟嶽父沒有任何關係。

丈人等於老人,第一反應就是丈是不是老的意思。丈的本意是度量單位,和老沒有關係。丈這個字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論語》中有子路遇到丈人的記載。在這裡,丈人就是老人的意思。丈這個字和老人發生聯繫,主要是因為那個時候,丈和杖這兩個字相通,可以互換使用。老人有個標誌性的物品手杖,所有老人就被稱之為丈人。

自古以來,華夏民族就有尊老敬老的傳統,把老人稱呼為丈人,是尊敬的體現。在這個意思的基礎上,丈人產生了兩個引申用法。第一個用法是,丈人可以泛指受人尊敬的人。《易經》中出現的丈人,多為這個意思。第二個用法是,丈人可以泛指長輩。在東漢時期的文獻中,丈人多為這個意思。比如《漢書》中,匈奴單于稱大漢天子為「丈人」。這是匈奴單于把自己當成大漢天子的晚輩,稱大漢天子為長輩。

從泛指老人,到特指妻子的父親,丈人這個詞的意思縮小了很多。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還是因為字和詞的發展都是由少到多,由模糊概念到概念精準。為了交流方便,一聽就懂,詞義就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產生變化。這說明了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知識儲備量在提升。

了解丈人這個詞的變化,其實是想探討詞義縮小。詞義縮小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一個詞在不同時期意義變化的過程。比如「菜」這個字,在古代,專門指蔬菜。到了現代,「菜」這個字有了更多的含義,包括蔬菜、炒菜、素菜、肉菜等等。再比如,「布」這個字原本是葛布或者麻布的意思,在現代漢語中更多是指棉布。時代不同,很多東西都會發生變化。

回首昨天,學習一切有益的文化知識,才能更好地活在今天,面對明天。

拓展閱讀

位比三公,漢朝四將軍

有人說他是渣男,有人說他是才子,元稹其人其事

關於甲骨文,還有這些小秘密

古代範文合集,《古文辭類纂》

相關焦點

  • 「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什麼意思.....
    '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個警句,意思是:後生小輩,嶽父母的田地,就算是窮死餓死,也不去租種;古代人們都重男輕女,家產傳男不傳女兒,女兒回趟娘家看看老娘,娘女倆就是聊上幾句,問寒問暖,被兄嫂監聽,生怕說她們壞話。如果女兒探完娘親啟程回夫家,兄嫂們眼睛都睜得大大的,生怕公婆給了錢米女兒,被兄嫂們視為惡賊,見到這種情況,你身為女婿的還敢去丈人家耕種田地嗎?
  • 「結婚19年,見過嶽父的初戀後,我才知道自己娶了個傻子.」
    「搶誰老公了,你老公不是在這嗎,你少在這蹬鼻子上臉。」嶽父呵斥道。嶽母瞅了瞅嶽父威嚴的表情,知道丈夫生氣了,立馬像洩了氣的氣球,癟了下去。嶽父一直是家裡的權威,說一不二,雖然現在已經是79歲高齡了,但也不能改變他一家之主的地位。這些當兒女、女婿、媳婦的都心知肚明,嶽父嶽母嘴裡的這個青島的女人叫孔萱,如今算來也應該是50歲出頭。
  • 俗語「正月拜四不拜五」,啥意思?春節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俗語「正月拜四不拜五」,啥意思?春節還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現在我們偉大的祖國,已經進入了後工業的時代,以農耕為主的社會形態,已經和我們漸行漸遠。因此給重要的人拜年,大多數會選擇在初四這天,比如去老丈人家、或者是給其他親屬長輩拜年,會讓對方知道他在你心目中的重要程度。而選擇正月初五去拜年,對方會知道這無非就是個禮節性地,走一下禮尚往來的過程而已,大多數都是普通朋友,或者是一些可有可無的親屬。當然如果聰明的人家,在正月初五前去給別人拜年,而對方選擇正月初五回訪,就會明白其中的意思。
  • 「門前糞堆財興旺,屋後樹丈人落空」啥意思
    導讀:俗語「門前糞堆財興旺,屋後樹丈人落空」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農民房屋周圍都是會被利用起來的,真是一點兒空地都能被利用起來,只要你在農村待過,特別是以前的老房子結構的,老房子周圍有很多與房子「配套」設施,具體有哪些呢?
  • 嶽父資助2000萬給他創業,賺到10億便對妻子拳打腳踢,還趕走嶽父
    嶽父拿他當親兒子一樣對待,甚至還拿錢資助他創業,可在擁有金錢地位的時候,他卻忘恩負義,打自己的妻子,還把嶽父給趕走了。一、嶽父出馬,拿到創業本金藍翔大家或許都很熟悉了,畢竟當初「學挖掘機就到山東藍翔」的廣告詞早就深入人心。
  • 老農說「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講的什麼意思?
    原話是這樣說的,「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是不是感覺這句話的警示作用非常強。就算是窮困到了極點、飢餓到了無法承受的地步,也不能做這兩件事。很多沒有農村生活經歷的朋友,可能並不懂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就與大家分析一下農村老人說的究竟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窮死不耕丈人地,餓死不幫親戚工」這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雖說生活在農村裡農村俗語「窮死不耕丈人地,餓死不幫親戚工」這句是話俗理不俗,可是對於農民來說也是開著自己的雙手去賺錢,就像我們山東這裡,很多的農民外出打工,有部分的打工者與其說是打工,其實去外地就幹了些雞鳴狗盜的行當,可是這樣也能賺錢,不過這樣的賺錢方式就不安全了,還有可能面臨著被抓的風險
  • 「送您一張加油卡,請嶽父大人收下!」
    嶽父,或者叫「老丈人」,這是個很神奇的存在:  雖不是親爹,但你就得叫爸爸 ~  女婿和嶽父之間的關係也很微妙:你爸爸永遠是你爸爸,但是嶽父就不一樣了——倆人平時是父子,但只要酒一喝多,就可能成了「下午6點,開始有點慌;7點,還是沒有動靜;8點,我琢磨著是不是打個電話過去,但是尊嚴還在拉扯;晚上9點,院子裡突然來了好多人——老丈人和小舅子,還有6條彪形大漢,光著膀子……這是聽到什麼風吹草動,要吃了我?不過還好,都是來吃酒的……後來喝多了,老丈人拍著我的肩膀,感慨地說:「女人啊,不能慣著!不過……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
  • 拜見嶽父老丈人的技巧,需要說一些得體的話
    林劍飛忐忑不安,畢竟要跟老丈人見面,雖然是假冒的。杜雪梅噗嗤一笑,「你沒有這種經歷嗎?還用我教你……」「我還沒有老丈人,怎麼會有這種經歷?」林劍飛撓撓頭,異常尷尬,這可是個大難題。「傻瓜,你不會把我當老丈人嗎,把臺詞念熟啊,嘻嘻…」「這樣啊,那我開始了。」林劍飛乾咳一聲,清清嗓子。「您好,爸爸,我是你閨女雪梅的……」「停停停……」杜雪梅怒容滿面,急忙罷手,臉上一片灰雲飄過。
  • 家譜中古代親屬稱謂總覽
    如稱己父為家父、家嚴,稱母為家母、家慈,稱丈人為家嶽,祖父為家祖,以及家兄、家嫂等等。舍:是用來謙稱比自己卑幼的親屬,如舍弟、舍妹、舍侄、舍親,但不說舍兒、舍女。先:含有懷念、哀痛之情,是對已死長者的尊稱,如對已離世的父親稱先父、先人、先嚴、先考,對母尊稱先母、先妣、先慈,對祖父稱先祖,等等。亡:用於對已死卑幼者的稱呼,如亡妹、亡兒。
  • 如何姿勢正確地跟密雲老丈人喝酒?趕緊看!
    老丈人,即嶽父,或稱「丈人」、「泰山」、「老丈杆子」,也被很多男性尊稱為「比親爹更親的人」。春節裡,大家是不是已經吃、喝、玩得爽翻天了?然後故作驚呼狀:「哎,這不就是你女婿今天專程給你買的嗎,這孩子真有眼光!」這神助攻,滿分!
  • 「丈母娘是女婿的雞蛋碗 」 你知道啥意思嗎?
    「丈人門上過一過,三天不挨餓」,這是牟平一時間很流行的一句話。第一次聽這話時,別說外地人,沒媳婦的楞頭小夥也是一頭霧水。究竟啥意思呢?其實這與牟平一帶的一個風俗有關。丈母娘一看急了眼,上前一把拉住他:千錯萬錯我的錯,他王二哥你罷罷罷!早知道你生這麼大的氣,頭拱地我也把雞蛋借回家。從今往後你再來,管飽撐得你笑掉大牙捎著二牙。」這不,丈母娘招待女婿沒有這碗雞蛋,倒好像缺了理似的。
  • 老人言:窮死不打親戚工,餓死不耕丈人田,這兩句話到底有啥意思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窮死不打親戚工,餓死不耕丈人田,窮在街頭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那麼這幾句話到底是啥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但是親戚反而會敲打你然後用原諒的口吻說:「幸好你在我這裡做事,如果你在外面公司就會……」。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卻像是受了親戚莫大的恩惠,總是低了別人一頭。第二:餓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耕丈人田跟親戚的意思也是差不多,都是親戚之間的事。
  • 王衛東:我的嶽父大人
    嶽父曾自豪地說過:「我年輕時60多度的糧食酒喝一斤不在話下,耽誤不了上屋架壘磚挑簷。」嶽母聽了開始抖露嶽父的過去史:「就你逞能幹,還好意思說,你忘了那一年給西頭老劉家蓋屋,晚上喝大醉了,倒在地上拉都拉不起來,嘴裡吐血,可把我和孩子們嚇壞了,到現在落下了個胃病,看看誰能替你受這個罪。」嶽父在一旁嘿嘿地笑著,妻子一直勸父親少喝酒注意身體。
  • 【家族文化】家譜中古代親屬稱謂總覽
    太太:舊社會一般稱官吏的妻子,或有權有勢的富人對人稱自己的妻子為「太太」,今尊敬的意思,如「你太太來了」。       妻子:指的是妻子的兒女。早期有「妻子」、「妻室」,也有單稱妻,有的人為了表示親愛,在書信中常稱賢妻、愛妻。       老伴兒:指年老夫妻的一方,一般指女方。
  • 嶽父和妻子助他創業,身價飆升10億後,卻「家暴」妻子趕走嶽父
    其實不僅僅是在娛樂圈有這樣的人,在社會中,一些成功的創業者,在成功之前,可以說是非常的低調,而且對自己的妻子非常好 之後,他就和妻子一家決裂,不過他卻絲毫沒有道歉的意思,依然我行我素,很多人表示,不管怎麼樣,也不該動手打自己的恩人
  • 正月十一,一心一意,一生一世,老丈人喊女兒女婿吃飯了
    此日是嶽父宴請子婿的日子。用在年俗上,它的意思是「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在古代,已婚的婦女是不能擅自歸寧的,所以過年有專門的時間,其他時間父母、兄弟不叫,不能回。女婿給嶽父拜年了,嶽父也要有所表示,所以在正月十一主動邀請女兒和女婿去做客吃飯。其實,「子婿日」是很有歷史淵源的,在古代,正月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還沒有吃完,因此會利用這些祭祀過神靈的美食來招待女兒和女婿,作為初二女兒回門時的一個答禮。而正月十一這天,女兒女婿趕回娘家必須由娘家的哥哥或者弟弟提前出門來迎接,以此表示娘家人對女婿的敬意和重視。
  • 女婿首次見面老丈人 沒有煙沒有酒只送一張「卡」卻被連連誇
    近日,新京報旗下的泛資訊視頻媒體「有料」上就爆料了一條小夥兒中秋節首次登門拜訪嶽父,不送菸酒送顯卡卻被老丈人連誇貼心的視頻,引發網友評論熱議:「小夥子這波操作太秀了!」「送菸酒茶都太沒新意了,而且據說老丈人也不好這口。」9月25日,家住安徽的小夥子小王這幾天都在為首次拜訪老丈人該送什麼禮物送犯愁。
  • 嶽父信以為真被騙18萬
    3月12日,林某報警稱其嶽父前一天接到了詐騙電話。嫌疑人冒充林某致電嶽父,以犯事被逮捕需要交錢保釋為由,要求嶽父幫忙轉帳。林某的嶽父沒有告訴家人,而是獨自到銀行,分數次轉帳共20萬元到對方指定帳號。後來林某回家,嶽父向林某核實才知道自己受騙。3月20日,盧某報警稱嶽父於一周前接到冒充盧某的詐騙電話。
  • 中秋不送菸酒送顯卡,準女婿首次拜訪老丈人這波禮物很到位
    近日,新京報旗下的泛資訊視頻媒體「有料」上就爆料了一條小夥兒中秋節首次登門拜訪嶽父,不送菸酒送顯卡卻被老丈人連誇貼心的視頻,引發網友評論熱議:「小夥子這波操作太秀了!「「送菸酒茶都太沒新意了,而且據說老丈人也不好這口。」9月25日,家住安徽的小夥子小王這幾天都在為首次拜訪老丈人該送什麼禮物送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