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孫瑞希:生涯諮詢師,個人成長教練。分享成長故事,一起在不確定的年代成為更好的自己!
小時候聽李宗盛唱歌,聽的是旋律。忽然有一天,發現歌裡的每句詞都能聽懂,便覺得字字句句唱的都是自己。
初聞不識曲中意,聽懂已是不惑年!
經歷了童年的天真、青年的無畏,30幾歲,40幾歲的人們,在經受了聚散離別之後,更能在李宗盛的歌曲中領悟人生的起起伏伏。
01
我是一個瓦斯行老闆之子
1958年,李宗盛出生在臺北。母親是老師,父親是一個瓦斯行老闆。
李宗盛曾經提到過,自己一直是個學習成績很差的孩子,高中考了兩次皆名落孫山,分數只能去讀離家很遠的新竹私立明新工業專科學校,簡稱明新工專。
1979年,李宗盛工專肄業後,與幾個校友創辦了「木吉他」合唱團。在此後的一段時間裡,他一邊玩音樂,一邊幫父親送瓦斯,生活一直很苦。
1988年,他在自己填詞、譜曲和演唱的歌曲《阿宗三件事》裡這樣寫道:
我是一個瓦斯行老闆之子在還沒證明我有獨立賺錢的本事以前我的父親要我在家裡幫忙送瓦斯我必須利用生意清淡的午後在新小區的電線桿上綁上電話的牌子我必須扛著瓦斯穿過臭水四溢的夜市這樣的日子在我第一次上綜藝一百以後一年多才停止……
送瓦斯是個體力活兒,每天結束了辛苦的工作後,他的雙手僵硬,需要用熱水浸泡才能寫詞、彈吉他。
在他的整個成長過程中,不斷被告訴說:李宗盛你將來不會有搞頭,因為你微積分不行、你流體力學不行、你電磁學不行……
這個不折不扣的草根少年,把那段並不容易的時光變成了自己的人生底色。他說:「它同時也賦予了我的性格中,比較市井的那一面。我喜歡這個部分的自己。」
02
那年,小雨來的正是時候
1980年,李宗盛以「木吉他合唱團」成員身份加入寶麗金唱片公司,1982年正式進入唱片界。
那時,歌手鄭怡很欣賞李宗盛的音樂才華,有一次,專輯製作到一半,製片人突然離職,鄭怡找李宗盛「救場」。
李宗盛不負所望,製作出的專輯《小雨來的正是時候》迅速在臺灣爆紅,25歲這一年,李宗盛火了。
1985李宗盛年籤約於滾石唱片公司,為很多歌手製作出了紅極一時的專輯。包括周華健、趙傳、林憶蓮、辛曉琪、張信哲等。
1990年,32歲的李宗盛為鬱郁不得志的趙傳量身製作了《我是一隻小小鳥》,這首歌曲成為趙傳的代表作之一。
趙傳因為外貌的原因,從小到大一直是不被關注的角色,這首歌不僅唱出了趙傳的心聲,也唱出了那個時代背景下,小人物內心的彷徨。
李宗盛的作品,不僅有《夢醒時分》、《讓我歡喜讓我憂》、《為你我受冷風吹》、《愛如潮水》、《愛的代價》、《陰天》等情歌,還有《凡人歌》、《真心英雄》、《鬼迷心竅》、《給自己的歌》、《山丘》等人生感悟。
他說:「即使是情歌,它都關乎那個年代的人的喜怒哀樂。」
他的歌又何止情愛,更是隱於情與愛中的悠悠歲月。
03
我從未將他寫進我的歌
天曉得這意味些什麼
2018年,60歲的李宗盛發行了歌曲《新寫的舊歌》,這是李宗盛在父親去世多年後的和解信。李宗盛很孝順母親,但卻很少提及父親。
年輕時的李宗盛,曾懷疑過父親根本不懂自己,「他更像是個若無其事的旁觀者,刻意拘謹的旁觀者」。
父親無能也無力參與李宗盛的人生,「當庸碌無為的日子悄然如約而至」,父子倆「只顧卑微地喘息」。直到父親停止了呼吸,一切糾結與痛苦戛然而止。
他在歌中寫道:
我從未將他寫進我的歌然而天曉得這意味些什麼然後我 一下子也活到容易落淚的歲了當徒勞人世糾葛兌現成風霜皺褶爸 我想你了……那些年只顧自己雖然我的追求他無能 也無力參與只記得 我很著急也許 因為這樣沒能聽見他微弱的嘉許我知道 他肯定得意只是 等不到機會……
李宗盛歌詞中的父子關係,與很多人類似。這個被敷衍了大半輩子的命題,總有一天會被翻出來重新體會。
年幼時,覺得父親無所不能,是兒子登天的梯;青年時覺得父親一無所長,是兒子礙腳的石;等到為人父時,終於在回憶→反省→拷問→思念中與父親和解。這時,我們才意識到,自己或許錯過了很多。
村上春樹說:「我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
人生就像一列奔馳的火車,車上人來來去去都只能相伴一程而已。
你還在回家的路上嗎?
如果你聽懂了李宗盛,當你拿起手機,聽到父母熟悉的聲音:「到哪兒啦?」你能回上一句:「馬上到家了」,那便是你一生的幸運。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