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三叉神經痛大多數人會聯想到「牙痛」、「頭痛」、「臉痛」,其實相對於其它來說,「臉痛」更為準確一點。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三叉神經痛跟牙痛、頭痛扯上關係呢?來看看李女士的經歷就知道了。
李女士從前兩個星期開始,一直覺得右側面部不適,很早之前李女士的牙齒就不太好,但一直沒有在意,隨著疼痛慢慢增加,李女士覺得不能再拖了,雖然害怕去醫院,還是在兩個星期後去牙科把牙齒處理了。
本以為很簡單的一個牙痛,牙都拔了就不會再有問題了,沒成想,疼痛不僅沒有減輕,反而更加嚴重了。
無奈又來到牙科,被牙醫告知牙沒問題了,讓她去神經科看看。
謎底終揭曉,從醫生那得知,「三叉神經痛被誤診為牙痛的比比皆是,還有的把健康牙齒拔了,疼痛還沒消失才找到了神經科,確診為三叉神經痛。」
最容易誤診的「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又被稱為「痛性痙攣」,是最常見的腦神經疾病,以一側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痛為主要表現。驟發、驟停、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性、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
說話、洗臉、刷牙或微風拂面,甚至走路時都會導致陣發性時的劇烈疼痛。疼痛歷時數秒或數分鐘,疼痛呈周期性發作,發作間歇期同正常人一樣。
劉建朝主任介紹:國內統計的發病率52.2/10萬,女略多於男,發病率可隨年齡而增長。三叉神經痛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右側多於左側。
常被誤診為這幾種病
01牙痛
三叉神經痛發病初期,最容易被誤診為牙痛。
事實上,三叉神經痛和牙痛很好區別,三叉神經痛的特點是電擊樣、刀割樣和撕裂樣疼痛,突發突止,而牙痛則是持續性鈍痛或跳痛,而且,牙痛用X線或CT一檢查,即可明確。
02三叉神經炎
患者通常有炎性感染史,病史短,疼痛通常是持續性的,如果壓迫感染分支的局部,會使疼痛加劇。而三叉神經痛通常每次只持續數秒至數十秒。
往往在感冒、牙科疾病之後發病,也可能是傷寒、糖尿病、痛風等引起,這種較少見且難與原發性三叉神經痛進行鑑別診斷,疼痛部位、程度與原發性三叉神經痛並沒有什麼區別。
03偏頭痛
偏頭痛的疼痛性質雖然也為劇烈頭痛,呈搏動性、刺痛及撕裂痛或脹痛,也會反覆發作,但偏頭痛一般是在疲勞、月經、情緒激動不安時誘發,發作前都會有先兆,如視物模糊、閃光、暗點、眼脹等。而且,一般會伴有噁心、嘔吐、流眼淚、面色蒼白或潮紅等症狀。
04中間神經痛
疼痛主要位於一側外耳道、耳廓及乳突等部位,嚴重的可向同側面部、舌外側、咽部以及枕部放射,因而容易與三叉神經痛混淆。中間神經痛通常只是發作性燒灼痛,持續時間往往數小時,短的也有數分鐘,局部常伴有帶狀皰疹,還可能有周圍性面癱、味覺和聽覺改變。
目前臨床採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三叉神經痛治療效果顯著。中西醫結合療法在治療三叉神經痛時,充分利用了中醫和西醫各自的精華,把兩者的優勢完美結合,在中醫整體觀的指導下,利用西醫精密儀器的檢測、先進的治療和完善的藥理系統,在短時間內改善患者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等劇烈疼痛症狀。
因為三叉神經痛的症狀易和其它疾病易混淆,且早期發病時不能引起重視,導致病情加重。因此應當在有類似症狀裡儘早檢查確診,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