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貓咪生病的情況下才需要隔離嗎?

2021-02-13 貓百科全書

 「 每日更新貓咪日常飼養知識、貓繁育指導、疾病防治手冊。」

很多貓奴在養第一隻貓得心應手後,總是會蠢蠢欲動想要再多養一隻,或者在路上看到可憐的流浪貓,起了悲憫之心,而發願收養。

養貓就像多米諾骨牌,養了第一隻,第二隻第三隻就會跟著慢慢養起來,養貓人最後往往會變成多貓家庭。

但新貓入住或是其中一隻貓咪生病了,都是需要隔離的。一些家長或許不太清楚什麼時候需要隔離,隔離需要怎麼做,接下來,就跟著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隔離的常識吧~

當新貓入住時,無原住民家庭需要進行一周以上隔離,有原住民家庭最好隔離觀察一個月。

一方面是為了讓新貓適應新環境,減少突然改變環境引起的應激反應,同時也是為了減少原住貓因為有別的生物闖入其領地而引起的應激反應、緩解情緒變化

另一方面是為了防止新貓未知的傳染病傳染原住民。在決定接新貓回家之前,你是否考慮到家裡原來貓咪的安危問題呢?如果新貓帶來了傳染病,反而讓原來的愛貓遭受威脅。

另外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則是為了家長著想。新來的貓咪健康狀況無法明確,一些體外寄生蟲如跳蚤之類的,於家長而言也是一個健康威脅。

在確定無人畜共患病之後再接觸貓咪、培養感情,於貓、於家長,都是一個溫和且安全的決定。

多貓家庭,其中一隻貓咪生病了,需要視情況隔離,隔離需要在病情痊癒後才能解除。

除了傳染病,一些皮膚病寄生蟲病外傷等也需要進行隔離。貓咪24小時裡,有16小時在睡覺打盹,剩下的時間除了短暫的進食,就是舔理毛髮。

而多貓家庭的貓貓,往往會互相舔理毛髮,一些傳染病、皮膚病極易通過直接接觸發生傳染。如果有外傷,同伴會為其舔傷口,這將導致傷口發炎,延緩傷口癒合。

01  新貓入住

一、新貓可能帶來的傳染疾病:


1、上呼吸道感染

貓上呼吸道感染是收養流浪小貓最常見的疾病,而其中貓卡裡西病毒和貓皰疹病毒就佔了貓上呼吸道疾病的80%。此外,披衣菌的合併感染也是常見的小貓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就算原有的貓都接種了完整的疫苗,但如果短時間內接觸大量毒性的病毒時,原來的貓群也可能會爆發嚴重疫情,所有的貓幾乎都會出現打噴嚏、流淚、輕微發燒、厭食等症狀。

發病小貓的口水、眼鼻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會經由直接接觸、打噴嚏或人的間接接觸而感染原有貓群。

若未經隔離觀察而造成傳染,到時候你可能會忙得焦頭爛額。不只新貓要治療,原有的貓群也會陸續發病,並且可能成為帶原者,讓你的貓群一直飽受上呼吸道感染之苦,整個療程約費時2~3周。

2、貓愛滋病

貓愛滋病是收養成年新貓最常見且最可怕的疾病,有些人認為貓愛滋是經由血液感染,所以只要貓不打架就不太容易感染,這是很錯誤的防疫觀念,請務必避免讓自己原有的貓群暴露在這種病毒的威脅之下。

臨床上我們就遇見過從不打架的兩隻貓,其中一隻卻將愛滋病傳染給另一隻的案例。因為愛滋貓會經由唾液散播病毒,貓咪的齒齦多多少少有發炎出血的時候,因此它們可能經由互相梳理舔毛而感染。

▲ 貓愛滋經常由打架咬傷傳染

3、貓白血病

貓白血病主要是由貓白血病病毒感染,經由直接的口鼻接觸就可以感染成立,因此非常容易在貓群中爆發,特別是4月齡以下的幼貓較成貓更容易感染。

感染貓咪會引起淋巴瘤、白血病、骨髓和免疫的抑制和其他症狀。

4、貓泛白細胞減少症

也就是所謂的貓瘟,會造成幼貓頻繁地嘔吐和下痢,嚴重者會血痢、脫水,甚至造成死亡。

貓瘟大多發生在貓咪生產的季節,多發於1歲以下或是未施打預防針的幼貓。成貓也有可能會被感染,但成貓的免疫力比幼貓好,因此胃腸道症狀較幼貓輕微,有些貓咪甚至沒有症狀。

臨床上有成貓因未施打預防針而感染貓瘟死亡的情況,因此不要認為是成貓就輕視了傳染病。


5、傳染性腹膜炎

這是一種可怕的致死性傳染病,大多數是由自身存在的冠狀病毒突變而引發疾病,少數是由傳染而發病的。

初期無法以任何檢驗方式確認,新貓會出現陣發性的發燒症狀,然後就逐漸消瘦、腹部脹大,或者腹部內出現異常團塊。

這種疾病在初期非常難診斷,所以無論新貓的狀況如何,都應隔離至少一個月,如果期間出現發燒的症狀,就必須再延長隔離的時間。

因為傳染性腹膜炎死亡率幾乎是100%,在無法早期篩檢的情況下,隔離就成為保護原有貓咪的唯一手段。千萬不要因為一時心軟,而讓悲劇發生。

▲ 腹膜炎的貓咪腹部漲大,但背脊消瘦


二、新貓可能帶來的皮膚疾病

1、皮黴菌病

如果新貓還沒有出現明顯的脫毛、皮屑等病狀,很難早期檢查出,因此隔離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旦出現脫毛及皮屑病狀時,應立即進行皮毛鏡檢或黴菌培養。若新貓沒有隔離就進入貓群,所有的貓就必須同時進行治療,療程約需4~6周,不但費用會增加好幾倍,餵起藥來也是個大工程。

2、疥癬

這是一種體外寄生蟲性的皮膚病,會造成貓咪嚴重瘙癢、皮屑、紅疹,初期感染時很難由皮毛鏡檢查確認,大多數是先造成耳緣的皮屑及脫毛。

如果未事先隔離,就會一隻傳給一隻,沒完沒了,必須全體貓咪同時接受治療。而且疥癬的特效藥可能會造成貓咪暫時性失明大約1~2個月的時間,你忍心讓原來的愛貓承受這樣的風險嗎?


三、新貓可能帶來的體外寄生蟲

1、耳疥蟲

一般新買回的純種幼貓大多數都有耳疥蟲感染,有過經驗的貓奴都知道這種治療是很麻煩的,特別是剛感染時,臨床是無法檢查出來的。

如果新來的幼貓有耳疥蟲感染,而未加以隔離的話,到時候家中的所有的貓都會被感染,滴耳藥的療程要持續4周。

▲ 耳疥蟲

2、跳蚤

一隻母跳蚤可以產500顆以上的蟲卵,蟲卵無色無附著性,所以會掉得到處都是,跟著灰塵跑,並且可以在不孵化的狀態下於日常環境存活1~2年,等到環境溫度溼度適合時才孵化。

所以在新貓還沒進家門前,就應先請獸醫師確認有無跳蚤感染,就算無感染跡象,也最好先滴一劑體外除蟲劑,並加以隔離,否則一不小心弄得全家都是跳蚤,需要1~ 2年的時間才能清除。

四、新貓可能帶來的體內寄生蟲

1、貓心絲蟲

這種病傳染率雖然不高,但如果新養的貓感染了貓心絲蟲,就等於是擺了個定時炸彈在家裡,讓其他貓都暴露在感染的高危險群之中。

除非原來的愛貓定期服用貓心絲蟲預防藥,否則新貓在滿6月齡之後,最好都能進行心絲蟲篩檢。

2、球蟲

這是一種討厭的腸道寄生蟲,對健康貓並不會引發嚴重的症狀,但對於抵抗力差的小貓、老貓、病貓,就有可能造成腸炎,而且這樣的寄生蟲一旦進入貓群,是很難根除的,會造成疫情反覆。

所以新貓在隔離期間,最好間隔進行幾次糞便寄生蟲檢查。傳統的治療方式為口服用藥兩周。

3、梨形蟲

這是貓咪常見的慢性下痢病因,帶原貓咪並不一定會出現下痢症狀,但會經糞便排出梨形蟲而感染其他的貓。

一旦梨形蟲進入貓群之中,就會陣發性地爆發疫情,很難從貓群中去除掉。傳統的口服藥治療療程約需兩周。

4、線蟲

線蟲就是大家最熟悉的蛔蟲、鉤蟲之類的腸道寄生蟲,雖然不至於造成貓咪嚴重的症狀,但也有人畜互通感染的疑慮,所以新貓在隔離期應進行完整的驅蟲計劃。

02  群養中一隻貓突發疾病

多貓家庭裡,如果一隻貓咪出現以下症狀,需要隔離:

一、嘔吐


貓咪是很容易嘔吐的動物,嘔吐與正常的吐毛球有所不同。

若貓咪突發性嘔吐且伴有明顯的精神狀態變差、嘔吐頻繁、嘔吐物有寄生蟲等,家長需立即進行隔離,並儘早帶貓咪就醫。不少傳染病如貓瘟,會有嘔吐的明顯症狀。與嘔吐有關的一些病因可點擊貓咪嘔吐的44種原因查看了解。

二、腹瀉

腹瀉也是貓咪常見的毛病,很多家長懂得利用益生菌等調理貓咪的輕症腹瀉,但若貓咪突發性腹瀉且排洩物有血色、蟲子、精神狀態急劇下降時,貓咪需要進行嚴格的隔離。

這些症狀也往往提示貓咪可能突然爆發貓瘟、感染寄生蟲等。一些關於腹瀉的可能病因可點擊貓疾病|貓咪腹瀉的原因和治療查看了解。

三、皮膚病

上文提到的新貓可能攜帶的幾種皮膚病,在沒有外來貓的情況下,也容易病發。


貓咪黑下巴不會導致傳染,無需隔離。但貓咪若出現明顯脫毛、掉皮鞋、瘙癢等症狀,往往提示貓蘚。

貓蘚不僅是貓咪之間極易互相傳染的疾病,也是一種人畜共患病,隔離不僅對其他貓咪起到保護作用,對家長也能起到保護作用。


四、外傷或術後

貓咪會舔傷口,這是它們的本能反應。有外傷或還在術後傷口恢復期的貓咪,除了要帶上伊莉莎白項圈防止貓咪舔咬外,更應隔離患貓,防止同伴舔患貓的傷口。

貓咪的口腔有很多細菌,會導致傷口發炎。另外,貓咪舌頭上有很多小刺,極易將傷口舔開,使傷口擴大、縫合的線斷裂,阻礙傷口癒合。

五、已確診傳染病的貓咪

已確診感染傳染病的貓咪,有些需要進行長期的居家口服藥治療。治療過程往往漫長,這個時期不能鬆懈,務必要做好隔離的措施,否則極易出現一貓未愈,一貓又病的悲劇。

一些不具有傳染性疾病但需要進行食療的貓咪,需要分開限制餵食,這也是一種食物上的隔離。 

隔離是醫學上的專有名詞,所謂的隔離包括直接及間接兩種:


直接隔離包括完全的接觸阻斷,被隔離的貓不能與其他貓有任何直接的接觸,隔著門縫或籠子都不行,必須有獨立的空間、獨立的空調,而且進行隔離的空間應在較偏遠不易接近的地方。


間接隔離包括所有可能接觸到被隔離貓的人和事物,例如被隔離的貓不能與其他貓共享砂盆、水盆、食盆、毛巾、提籠、梳子等,而接觸過被隔離的貓之後,應立即洗手且更換衣物,越高的要求標準,越能確保隔離的效果。

▲ 僅是籠養並不能做到完全的隔離

新貓隔離時期,在確定無明顯傳染病的情況下,可誘導原住貓和新貓慢慢的進行接觸,但要注意,儘量選擇共處交流短時間(如一兩小時)後,再繼續隔離,慢慢的增加相處的時間和距離。

多貓家庭,有貓咪隔離的情況下,不要讓其他貓咪接觸。被隔離的貓咪往往會產生焦慮、反抗、應激的情況,家長除了多花時間陪伴患貓安撫情緒外,還可放置一些於貓咪情緒舒緩有利的信息素,如費利威等。


關於隔離的內容就到這裡了,希望各位養貓人都建立起自己的多貓家庭,也希望這篇文章對各位家長有所幫助~


記得點個在看再走鴨!♥

相關焦點

  • 當貓咪生病了 貓糧是罪魁禍首嗎?
    據美豔的寵物醫生介紹,同樣症狀下,貓咪生病的原因也是多樣的: 1、主人不重視貓咪的心情和運動; 2、幼年貓咪抵抗力差; 3、年齡大的貓各種身體機能會衰退。 看到貓咪虛弱的模樣,美豔很自責,感覺自己沒有給予貓咪足夠的陪伴和周全的照料,平時家裡的三隻貓咪幾乎都處於自給自足的放養狀態。
  • 【養寵小常識】貓咪的鼻子溼溼的≠生病了
    大家有注意過貓貓的鼻子總是溼溼的嗎?溼溼的鼻子代表什麼訊息呢?鼻子乾乾的是生病了嗎?今天喵圈編輯部要來跟大家普及一下:有關於貓鼻子的7大知識!
  • 這5種情況下,貓咪都需要餵食「益生菌」,你別忽視了
    相信大家在飼養貓咪的過程中,都會定期的給它補充多種營養品吧,如果說你家貓咪屬於下面這5種情況的話,那麼說明貓咪需要餵食「益生菌」了,主人千萬別忽視了
  • 在隔離保護貓咪這件事上絕不能敷衍
    因為現在疫情的緣故,很多小夥伴都需要隔離,我們人類隔離要不在家隔離要不在酒店隔離,小貓咪也需要隔離啊,那麼我們該怎麼給它們進行隔離呢?其實在很多情況下,都需要把家裡的貓咪進行隔離,比如家裡來了陌生人它們會感覺到很害怕,為了減少應激反應需要給它們隔離起來。
  • 貓咪鼻子幹是因為生病了嗎?
    鼻子幹了是身體的一個信號,有可能是有些不舒服,或是生病。鏟屎官不能只從鼻子上判斷,要從貓咪的身體症狀核反應判斷是否生病了。比如貓咪在休息時、睡覺時,鼻子是會呈現乾燥的狀態,也許是因為睡覺時體溫比較恆定,貓咪也沒有太多的能量消耗,所以身體處於一個比較平穩的狀態中,導致貓咪的鼻子幹,所以並不是貓咪鼻子幹就意味著生病。
  • 漲知識:為什麼貓咪的鼻子一直是溼的?貓咪鼻子乾燥是生病了嗎?
    除了擁有強大的嗅覺功能外,貓咪的鼻子還有很神奇的一面。細心的鏟屎官會發現,貓咪的鼻子一直是溼溼的,這是為什麼呢?健康狀態下的貓咪鼻子是溼的健康狀態下的貓咪,鼻子一般都是溼的。而貓咪溼潤的鼻子有兩個主要作用:一是提高嗅覺靈敏度,二是散熱。1、提高嗅覺靈敏度我們在上面說到嗅覺對貓咪來說非常重要,而溼潤的鼻頭能幫助貓咪提高嗅覺靈敏度。汗和皮脂讓貓咪的小鼻子變得溼潤,因此氣味更容易附著,使貓咪的嗅覺變得更加靈敏。此外,貓咪的鼻腔上有很多褶皺,即便有少許的水分也能保持溼潤。
  • 如何照顧一隻生病的貓咪?
    人在生病的時候會感覺特別脆弱,其實貓咪也是這樣的。貓咪雖然是一種忍痛能力特別強的動物,但是它們生病的時候,也會表現非常痛苦的。貓咪的習性不允許它們把生病的狀態暴露出來,於是生病的貓咪往往喜歡躲在黑暗的角落裡獨自忍受痛苦。也正因為貓咪這樣的習性,很多主人都沒能及時發現貓咪的病痛,導致就醫不及時。其實,如果主人細心觀察,還是很容易觀察到貓咪是不是在忍受病痛的。
  • 如何判斷貓咪是否生病?
    貓咪很擅長隱藏自己的痛苦,因此,很多時候,即使生病了,可能你還沒發覺。本文,教你一些判斷貓咪是否生病的方法。01.判斷貓是否生病的三種方法以下三個方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組合使用。方法 1 :外觀和行為的變化你熟悉這隻貓嗎?你應該熟悉他的習慣、個性、活動量、喜歡和不喜歡的。
  • 貓咪生病的十種表現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貓咪能夠健康茁壯的成長,最頭疼的事情當然就是家裡的小寶貝生病,除了要支付高額的醫療費外,更重要是家中的小嬌嬌要受苦受罪。家長們一定要知道如何細緻的觀察貓咪生活的小細節,往往一些小細節就是貓咪在告訴你「媽媽我生病了」。關注貓咪的日常生活,及時發現貓咪的各種問題,把疾病扼殺在搖籃裡,貓咪才能健康茁壯的成長。
  • 哪些情況下,不能給貓咪洗澡呢?
    鏟屎官們要注意哦,這些情況下,最好不要給貓咪洗澡,防止貓咪因此而生病。1.剛剛接回家、搬家、換了環境,貓咪一般會緊張,感覺有壓力,要給貓咪充足的時間來適應環境,最好一個月以後,再給貓咪洗澡。2.幼貓的抵抗力較弱,容易生病,鏟屎官最好不要給它洗澡,等貓咪疫苗注射結束一段時間再給貓咪洗澡。
  • 貓咪生病的七大徵兆~養貓必讀
    貓咪不像人會說話,生病時就算不舒服,也不會有明顯的異常,所以往往都是到了貓咪已經不吃不喝時,貓奴們才驚覺狀況不對,帶到醫院看醫生。這時候貓奴經常會自責,怪自己沒有早一點發現貓咪的身體出現問題。本篇文章就是告訴大家幾種情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同樣可以發現貓咪生病的前兆。
  • 吃貓糧的貓咪還需要吃營養品嗎?
    那麼,貓咪真的需要吃那麼多營養品嗎?一、吃貓糧的貓咪,還需要額外補充營養品嗎?如果貓咪吃的是品質較好的貓糧,而且不存在生病的情況,可以少用甚至不用營養品,如果有生病的情況,可以依照貓咪的體質每日或者定期(每周)食用營養品。
  • 貓咪生病的七大徵兆
    忍耐,是貓咪的生存之道。貓咪曾經奔馳在荒野中,通過狩獵獲取食物。貓咪擅長潛伏,悄無聲息地蹲守在暗處一動不動,這也培養了貓咪擅長忍耐的天性。但化身成為家庭寵物的貓咪,有時卻會因為「過於忍耐」而發生危險。有的貓咪腳掌嵌入異物而受傷,它不會喵喵叫著求助,而是獨自舔舐,試圖自我癒合。殊不知,小病未治,傷口會嚴重感染,甚至需要截肢。
  • 貓咪生病了,治療要花2萬塊,你還願意救他嗎?
    你每月會為自家貓咪花費多少錢呢?養貓的人都知道,除了基本的貓糧貓砂貓玩具,還有給貓咪打疫苗、絕育,或是洗澡、美容等各種花銷外,可能就要成百上千塊,但總還有一些避免不了的開支,那就是貓咪生病。有鏟屎官說貓咪生病比人還要貴,哪怕是感冒,做個檢查、打針開藥,也要好幾百塊。花幾百塊錢給貓看病估計大家都是願意的,但小助手想問一問各位鏟屎官,如果要花幾千塊呢?甚至是要兩三萬呢?你還願意救它嗎?什麼病會讓治療貓咪花費2萬塊錢呢?
  • 貓咪嘔吐一定是生病了嗎?這6種原因例外
    不知道各位鏟屎官有沒有遇到過自家貓咪嘔吐的情況呢?很多鏟屎官遇到這種情況,就以為是自己照顧不周讓貓咪生病了,其實貓咪嘔吐不一定是生病了,以下這幾種原因就是例外。突然或頻繁換糧貓咪的胃都是玻璃胃,適應食物需要較長的時間,突然或頻繁地更換食物或貓糧,腸胃不適應,尤其是如果貓糧裡還有一些易過敏的成分,就很可能會發生嘔吐。
  • 保姆級鏟屎官攻略,貓咪生病應該怎麼照顧?
    餵食物:如果貓咪太虛弱,沒有辦法吃東西時。給貓咪餵固體食物,鏟屎官可以把食物放在手上,餵給貓咪吃;如果是液體食物,可以用手指尖蘸一下給它舔。如果行不通,鏟屎官還可以選擇用一次性注射器餵食哦,不過一定得把針頭拔掉。在食物的選擇上,主糧選擇低油低鹽,營養豐富、便於消化和咀嚼的貓糧。
  • 如果貓咪感冒了,要怎麼辦?
    5、隔離如果你家裡養了不止一隻喵,或者有狗子。要把它們隔離開,像感冒,通常在生病2-10天(所謂的潛伏期)內都有傳染性。生病的貓咪很有可能無精打採,並且吃的比平時慢很多。生病的貓咪需要補充水分,所以必須保證它們的水碗時刻有乾淨的水。你也可以把溫水加進罐頭裡,幫助他們補充水分。如果它們缺水了,你會發現它們眼睛凹陷、嘴巴裡粘粘的、皮膚彈性下降,這時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如果它們不喝,可以用奶瓶或針管等餵它們喝一點。
  • 帶貓咪坐車出去需要注意些什麼?
    最重要的一條,帶出戶外的貓咪一定要打過疫苗才行,因為在外出過程中貓咪難免會與其它未進行免疫的寵物接觸,很容易感染疾病。在出行之前請為貓咪這樣做:首先,給貓咪帶上身份銘牌,萬一貓咪走丟了,撿到的人還可以通過身份牌上你留下的信息聯繫你。
  • 領養貓咪你需要知道的這些事
    貓咪是肉食性,對糧食中的動物性蛋白含量要求較高,家長們需要選擇值得信賴的貓糧,這些貓糧的價格相對較貴。另外,罐頭零食也需要常備一些,它們可以用來輔助糾正貓咪的錯誤行為,或者作為貓咪的日常調味品。
  • 這5種情況下的貓咪一定不能洗澡,身子再髒也不準,否則會出岔子
    所以呀,能從小培養洗澡的貓咪,長大後也就不會怕水了,養貓還真的建議從小貓養著走。不過呢,給貓咪洗澡也有很多講究,並不是把貓咪抱到浴盆裡就行了。就像如下這幾種情況,哪怕貓咪身體再髒,鏟屎官都不應該急著給貓咪洗澡,否則貓咪可能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