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成長在於不斷的覺悟

2020-12-09 禪文修

文/禪文修

人生在世,應當懷凌雲之志。人生的成長在於不斷的覺悟,對緣分,隨遇而安,享受普通人平平淡淡的福分;看問題,要有長遠的目光;待人接物要謙虛溫和,凡事留有餘地。

清末名將左宗棠他曾說過一句經典的話:「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就是告訴我們,人要有胸懷遠大抱負、只求中等緣、過普通人生活;看問題要高瞻遠矚、做人應低調處世、做事該留有餘地。

01 悟示弱,悟放棄,悟心境,悟獨處

人生的成長在於不斷的覺悟。悟示弱:一個人太過強勢,不管出發點是不是好的,一定會受到傷害;

悟放棄: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選擇、不斷放棄的過程;有所放棄才能讓有限的生命釋放出最大的能量;

悟心境:人活的就是一個心境,人的一生,小事無數你能計較多少,人生的大事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悟獨處:學會和自己獨處,心靈才能得到淨化。

02 一切唯心造,無心自解脫

欲望就像海水,越喝越渴,凡事你想控制的,最後都控制住了你。

佛曰:「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亂一切亂;心安一切安」。

生命的境界,生命的未來,說是在迷中,其實就在你的眼前,就在你的選擇之中,就在你的心裡,你有什麼樣的心,就有什麼樣的境,命由己造,境隨心生。

03 人生要明白三件事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輕了多少事;心靈的寬度,不是你認識了多少人,而是你包容了多少人,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那顆煩躁不安一天七十二變的心。

水的清澈並非它不含雜質,而是在於懂得沉澱,心的通透並非因為沒有雜念,而是明白如果取捨。人生要明白三件事:一是知道如何選擇;二是明白如何堅持;三是懂得如何珍惜。

04 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不要害怕失去,你所失去的本來就不屬於你,也不要害怕傷害,能傷害你的都你的劫數,努力了,沒得到,其實你得到了更多。被傷害,不計較,其實你是贏家。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佛曰:「人生何須萬種愁,千裡雲煙一笑收」,每個人都是時間的過客,何須執著;每個人都有一段路要走,何不灑脫;每個人都有生與死,人生本過客,何須千千結。

05 結語

如果此刻你面對困境,那麼勇敢地走出困境,就是你的功課;如果此刻你感到被傷害,那麼接納和愛就是你要面對的功課;如果此刻你陷入迷茫,那麼清晰的洞察力就是你要去做的功課。

吸引力法則裡講,相信自己內在的力量,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相信生命會帶我們體驗最適合我們的成長道路,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相關焦點

  • 人生就是:一邊不斷犯錯,一邊不斷成長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一邊不斷犯錯,一邊不斷成長。小故事:狗和屠夫狗溜進肉店裡,趁屠夫正忙著,偷了一個豬心就跑。屠夫回過頭來,看見狗正在逃,便說:「喂,你這畜生,你記清楚,今後不論你跑到哪裡,我都會留心提防著,你偷跑了我一個豬心,卻把另一個心給了我。」
  • 放棄成長的人,人生的路,走不遠
    如果說生命的意義在於經歷那麼多去經歷一些事情,多去見識一些風景對於我們來說就是十分重要的,而一個人想要見識更多的風景,想要不斷讓自己的人生出現新的際遇,就必須努力地、自發地去成長。在過去,有很多人會認為成長和學習只是年輕人的事情,他們把學習和成長當成是人生必須要完成的一種任務,一種負擔,所以,當他們的人生達到某個階段的時候,他們就會停止自己的成長和學習,變得被動起來。
  • 一個接盤俠的感悟:女人不想過低配的人生,卻沒有高配的覺悟!
    她們以為這樣就是高配的人生了,其實,這樣是物質上的高配,精神上的苟且。該書作者霧滿攔江語重心長地說:「在成長路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關,和自己對抗,和困境,和瓶頸期對抗,但我們還是要懷抱自信,要記住這世上所有美好的時刻,要相信,這個世界是屬於勇敢的人的!」
  • 人生中一時的失敗並不算什麼,關鍵是要不斷成長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想成功,這個美好願望並沒有什麼不妥,可一定要知道願望和現實往往會有很大的出入,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心理上一定要有所準備,因此一定要積極的行動,做最壞的打算,在人生長河中失敗是常有的事兒,不經歷失敗怎麼能體會到成功給自己帶來的喜悅。
  • 《易經》:不斷成長,需要做好三種準備!暗含著不斷前進的動力
    《易經》:不斷成長,需要做好三種準備!暗含著不斷前進的動力《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百家從中汲取營養。易道幅員遼闊,乾淨而微妙。這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它把人的修養和實踐以及人的命運說到了極致。畢竟人的一生並不都是上天決定的。
  • 覺悟的「狀態」
    —— 一念淨心覺悟,是有層次的,是有深淺的,是有高低的。經常有朋友對我說:「老師,您說的話,太深奧了,看不懂」。其實,並不是話深奧,而是聽同樣的一句話,不同層次的人的體會是不一樣的。這就是說,覺悟的人說的話給沒覺悟的人聽,這些話就跟霧裡看花一樣,似懂非懂,神秘莫測。
  • 林清玄:30歲後始「覺悟」
    我的人生幾乎是最底層出發的。我生長在一個幾乎沒有文化和文明的地方,而且家庭十分貧困。我沒有讀過什麼好的學校,學校裡的老師經驗也都很不足,就像給我們教英文的老師,其實他只是受了幾個月的短訓就上崗了。但這沒有妨礙我們的成長。這個老師教我們用漢字來記住英文單詞,「土堆」就是today,「也是土堆」是yesterday,而tomorrow就理所應當的變成了「土馬路」。
  • 人生最大的意義在於過程,而不在於結果,重要是在追夢中收穫快樂
    沒有夢想的人,他的生活就像一潭死水,毫無生氣,相反有夢想則會帶給人以無窮的精神動力,激勵著我們不斷前進。一代革命偉人孫中山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建造一個強大的,獨立的,不受任何國家欺辱的中國。並且為此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心血。雖然他曾多次發動革命都以失敗而告終,但他並沒有放棄,他堅信自己不是懦夫,堅信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會實現夢想。
  • 人生的旅程,過客匆匆,前任的意義在於她們讓我們成長!
    人生是一趟只能駛向終點的單向列車,這趟旅行,不是所有人都能一直陪你走到終點,途中註定有人上車,有人下車;前任就是那個只能陪我們走上一段,卻不能陪我們走完全程的匆匆過客。對於我們生命中那些提前下車的人,不必感傷,不必抱怨;你要明白,沒有誰有義務上了車就要一直陪你到終點。
  • 電影《沙漠之花》: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向前,打破那個過去的自己
    這也是一部女性思想解放的史詩,她的逆襲在於她內心的那股敢於打破原有格局、不隨波逐流、勇於追求自己所想的那股力量。正是這種力量造就她的人生的兩次大轉折,把原本爛的不能再爛的底牌,打出意想不到的精彩!改變自己的同時也改變了世界很多國家的女性的生活,讓她們擺脫酷刑的折磨,走向更為自由獨立的人生……從她身上看到了,人往往只有在衝破內心束縛的那一刻才能釋放出自己的全部能量~如果她沒有衝破束縛,按家族要求去和年邁的酋長結婚~如果她沒衝破束縛做結束割禮的手術
  • 錘鍊黨性覺悟打造過硬黨員隊伍
    為全面提升黨員隊伍能力素質,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武警北京總隊執勤第十支隊十四中隊時刻擦亮黨員胸標,不斷錘鍊黨員幹部的黨性覺悟,全面打造過硬黨員隊伍。堅持政治引領,抬高思想站位。中隊黨支部堅持把學習教育作為強化黨員黨性覺悟和提升能力素質的關鍵環節,以抓實黨課教育和理論學習為基礎,結合「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嚴格制度落實,守住初心本色。把黨的初心使命銘刻於心,才能以信仰之光燭照前行道路,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革命本色和頑強意志,從而為人生奮鬥提供不竭的精神動力。
  • JOJO:戰鬥中貝西有所成長但仍被布加拉提打敗,還是輸在覺悟二字
    作為黑幫成員,普羅修特有著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覺悟,在與布加拉提的戰鬥中,就算已經被打敗,也沒有解除替身能力。作為一個合格的大哥身體力行地為貝西做足了榜樣。在普羅修特的激勵下,貝西終於有所成長,與布加拉提來了一場堂堂正正的戰鬥,但還是被布加拉提打敗,在我看來,貝西戰敗的理由還是在於覺悟二字。
  • 「驚世駭俗」的圓滿覺悟
    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翻成白話就是:如何是大乘見解?明與無明,凡夫看是兩種東西,開了智再看,二者體性是一不是二,這無二的體性,即為真如實性。這個實性,凡夫身上不少,聖賢身上也不多,煩惱中不會散亂,禪定中也不滯空寂,不斷滅,也不恆常,沒來也沒去,不在中間,不在內,不在外。性相一如,不生不滅,不改變的這個,起個假名叫做道。這一段,六祖把所有二元對立的法,都給它回歸到空性一如的實相上,在凡人看來是對立的萬法也都給和諧了...
  • 「浪姐」王霏霏33歲黑馬逆襲:人生,就是不斷奪回「定義權」的抗爭
    人生,不是到了30歲就自動「開光」的。人生,就是不斷奪回「定義權」的抗爭。《乘風破浪的姐姐》「三公(第三次公演)」結束時,此前以藝名Fei在韓國發展、2018年回國後幾乎毫無「國民認知度」的王霏霏,居然在「最受浪花喜愛排行榜」上,一舉超過「人氣王」萬茜和寧靜,位居Top1。
  • 所謂人生,不過是一個不斷喪失的過程
    小熊導語:人的一生,總是一直在尋尋覓覓,似乎每個人生下來就不斷的在朝著一個目標去追求,就想要不斷地從自己周圍的環境中去獲得什麼,去豐富我們自己。但是實際上,我們所擁有的事情和物品甚至情感,並沒有越來越多,反而在這樣一個成長和追求的過程中,我們所擁有的物品也變得越來越少了。
  • 夢有兩種,託夢與佔夢,解讀夢迷與覺悟!
    到了莊子,說夢增加了一個全新的形式,這就是以「夢」與「覺」相對,喻指精神上的迷惑和覺悟。夢是迷夢,是迷惑;覺是覺醒,是覺悟。這樣,「夢」和「覺」在《莊子》裡就成為一對重要的隱喻。傳統的託夢和佔夢所蘊含的夢境為真的夢感,就被莊子消解了。夢不再是「真實」的,甚至恰好相反,夢意味著人陷溺於迷惑,只有醒來(覺),人才能走出迷惑,覺悟到世相和人生的真諦。
  • 人生,不在於走得快,而在於走得穩
    人生,不在於走得快,而在於走得穩。你有多穩,就能做多大的事。只講求速度的人,最晚會吃大虧。 萬丈高樓不是一下子就起來的,而是穩穩地打好根基,一磚一瓦構築起來的。無論走路還是做事,都要一步一個腳印。 莊稼人都知道挑水不能快跑,拔苗不能助長。但有時候,人被某種欲望所佔領,經驗也就顯得無關緊要。
  • 凡是讓你感到痛苦的東西,最終一定會讓你覺悟
    凡是讓你感到痛苦的東西,最終一定會讓你覺悟。真正看透這個世界的人,都是在用苦難修行。那些越能讓你在當下感到痛苦的事,比如晨練/運動/閱讀/健身/瑜伽等等,都能讓使你獲得長足進步和改變,但這些需要一個人有強大的上進心、克制力、比如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寒門出貴子等等人生,先苦才能後甜,先甜就會後苦,古語說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也是世界的平衡法則你在訓練的時候很勞累, 你在早起的時候很痛苦, 你在努力的時候很煎熬
  • 個人成長篇 之不斷自我實踐的重要性
    實踐才能出真知,任何事情的成功和發展,都離不開不斷的實踐和總結,所以,實踐和總結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這樣一句話,聽著有些讓人感到不解。說的是懂得很多的道理,聽過很多成功的方法,但是卻沒能過好自己的人生,也沒有獲得成功。
  • JOJO石之海:DIO的第三個兒子裡奇艾爾與徐倫的覺悟
    裡奇艾爾逐漸又找回了自信,還說出了一句名言,「真正有價值的,是精神的成長。」艾梅斯的手指爛掉了,安波裡歐產生了血尿,他們要搞明白「飛竿」到底對他們做了什麼,才好找到破解之法。徐倫對其一頓噢啦噢啦,但是卻發現自己的腳不受控制地扭到摔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