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花開盡更無花(深圳花事之二)

2020-12-18 深圳新行者

得知今年東湖公園的菊展已近尾聲,而且周末將會限制人流,便『偷得浮生中午閒』,到公園裡的幾個展區轉了一圈。吸取了上次看簕杜鵑展的教訓,這次是有備而來,預先規劃好了觀賞路線。從南門入園,先往靠近棕櫚園的西二門,觀賞所謂的『嶺南古韻』。走近門口內側時才發現展區設在了門口外側的小廣場,菊花扎作得花牆確實很氣派,非常適合取景拍照。

靠近沿河北路的公園西二門廣場

可惜沿河北路的輔道上,私家車排成了長龍,不知司機們是在尋找停車位還是等候加油,車流聲喇叭聲不絕於耳,便沒有了細細觀賞的心情,拍完照就轉身前往第二個展點---『菊苑芳菲』的杜鵑園。

從杜鵑園南口(出口)入園

就近從杜鵑園的後面進入展區,先是見識了四周的『流暢的圓竹曲線』,然後開始就近觀賞各種盆景,其實對菊花品種一無所知,只是覺得好看的就拍拍照片而已。路過大家都在輪候拍照的『流瀑菊山』,眼前便是杜鵑園的入口。比起西二門的菊牆,這一片菊花海洋才是名副其實的菊展。

杜鵑園裡的菊花品種展

離開杜鵑園,過橋前往位於公園中心的釣魚區,地圖上顯示那裡是『荷菊映日』展區。走近一看,倒也切題,只見陽光之下,池裡圍成荷花輪廓的菊圓,與岸上的菊橋及菊瀑相互輝映,確也有些浪漫的風情。

荷菊映日

在釣魚區周邊逗留或遊逛的男女,卻都不管什麼浪漫不浪漫,大家各忙各的:有的只顧自己擺姿勢拍照,有的則是邊曬太陽邊照看自家的孩子,岸邊的垂釣者則更是全神貫注於自己的釣竿動靜。

花橋邊的垂釣者

水面上的菊花浮島(荷)及岸上的菊花水榭(菊),再怎麼映日,也不及池塘中間的菊花拱門及花橋,更能吸引遊客的興趣,它們可是本屆菊展的網紅攝影打卡點。不過有幾位從陽光草坪過來的大姐卻仍在談論說還是剛才的『菊花迷宮』更為氣派,我聽後便有點好奇,信步走往距離池塘數步之遙的陽光草坪。

陽光草坪上的群英薈萃

走近一看,果然有許多元寶狀或波浪狀的花壇,似散亂似有機地分布在草坪的中間,很是壯觀。讀了一下看板上的文字說明,知道這裡就是所謂的『群英薈萃』。後來在網上看見別人航拍的照片,這一片『群英薈萃』還真的猶如迷宮,但視野所及的平面效果卻並無迷宮之感。

菊花擺成的菊花形狀的迷宮

迷宮沒有迷住我,我更嚮往位於公園盆景世界對面的花木園的『菊印山水』,

菊印山水的入口

因為那裡有我喜歡看而且看得懂的『東湖印象攝影展』以及『歌詠菊花的古詩詞』,東湖四十年的變化讓人眼花繚亂,菊花數千年的詩詞累積同樣讓人目不暇接。

菊印山水的『巨型影集』

『巨型影集』上展示的那些詠菊古詩中,最切合本人本次賞菊經歷的大概就是唐-元稹的這首《菊花》吧: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正因為如此,我才特意借用了它的最後一句作為本文的標題。

唐--元稹《菊花》

逛完『菊印山水』,便前往公園西大門,網上有介紹說『從西大門一直到水庫牌坊綠道,沿路兩側的特色菊科花卉花境,組成景點「詩書禮樂」』,可惜卻被我完全忽視了。

靠近西大門時,先順路參觀了一下展覽廳裡面的『菊花插花藝術展』,然後才走往西大門。

面積很小的菊花插花藝術展廳

西大門果然是最熱鬧的出入口,因為它正好也是『菊耀東湖』展區,進出的遊客都喜歡在此取景拍照,大家都覺得自己的朋友圈裡要是沒有發布這個背景的照片,仿佛就無法證明自己『到此一遊』似的。

東湖公園大牌坊

相關焦點

  •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公曆十一月中旬,農曆十月中旬
  •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不象牡丹那樣富麗,也沒有蘭花那樣名貴,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愛。有人讚美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高潔的氣質,而元稹的這首詠菊詩,則別出新意地道出了他愛菊的原因。
  •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一夜過後,初降的寒霜輕輕地附在瓦上,使得芭蕉折斷,荷葉傾倒。只有東邊籬笆旁的菊花,耐寒的只有東邊籬笆旁的菊花,它金黃色的花蕊初開,在清晨的陽光下看起來更加豔麗,一份清香襲人間,詠物言志。      另一位大詩人杜甫對傲霜怒放的菊花也非常喜愛。他在《雲安九日》中寫道: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 飛花令「菊」,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陶淵明《飲酒·其五》3.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4.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贈劉景文 》5.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14.山遠翠眉長。高處悽涼。菊花清瘦杜秋娘。——吳文英《浪淘沙·九日從吳見山覓酒》15.更待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 元稹與薛濤: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是的,香豔,她尤為清楚,他們贊她的詩「無雌聲」。她只是笑,若是尋求「無雌聲」,盛唐諸公哪一位不是氣象宏大境界高遠,為什麼還要殷殷的捧著詩文來求我這虛名的「女校書」閱覽呢?有詩名的女人不過是更高端的聲色之娛罷了。過去的歲月裡,薛濤一徑笑著,把無數人的夢染成緋色,成全一個個當事人也津津樂道的「佳話」。可她知道,這眼角眉梢的曖昧官司不是愛情,韋皋的豢養,更不是。
  •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迎枝。冷霜留晚節,殿歲奪春華。」
  •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三少認為更根本原因還是我們沒能繼承優秀的菊花文化……說起菊花,三少的初印象還是那童年上學路上的朵朵小花,那便是你我熟悉的野菊花,有清熱解毒、涼肝明目的功效;後來,在我爸給家裡添置的盆景中發現,那時候雖然自己還不知菊乃君子之花,但是印象深刻……如今你我對一件事物的溢美稱讚用詞——美、漂亮、帶勁、好看等等,想來想去,還是借用古代文言詩詞最有味道;
  • 柯汝讀郵:特44菊花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萬物凋零、生命沉寂,在最不適宜生長的季節、傲霜怒放的菊花,被慣於「以物喻人、借花抒懷:以花比人、以人比花、把花當人、把人當花」而著稱的中國文化,賦予怎樣的意義呢?請跟隨小編解讀古人眼中之秋、何以悲秋,一道感悟盛開於肅殺之秋季的花中隱士——菊花及郵票特44。
  • 深圳年宵花品種豐富,快來看看你想買哪種?
    春節家裡適合擺什麼花?如何讓迎春花卉開得更久更豔?適合擺在家中什麼位置?目前,年宵花小型組合盆栽更受年輕人歡迎,蝴蝶蘭、水仙、大花蕙蘭價格與去年持平。小型組合年宵花盆栽受歡迎1月15日上午,記者走訪福田區卓越中心的一些花店,記者看到,這裡的年宵花以組合盆栽為主,各式各類的年宵花已經上市,價格在人民幣幾十元至數百元不等。「年宵花小型組合盆栽更受歡迎。」
  • 桐花,不同花.
    文字|目錄君圖|來自網絡清明一到,高大的泡桐樹,開出滿樹的花朵,串串淡紫色的風鈴,花筒深邃,它的香氣,四散飄溢,隨著花事的漸漸繁盛,那花香,也漸釅漸馥。二十四番花信風中,清明節氣「一侯桐花,二侯麥花,三侯柳花」,桐花可算是清明的標誌。但桐花卻爭議頗多。有說是泡桐花,有說是油桐花,更有人說是梧桐花。那到底哪種桐花才是清明之花呢?-
  • 無詞牌詞:《人間四月芳菲盡,更著五月楝花稠》
    無詞牌詞:《人間四月芳菲盡,更著五月楝花稠》楝花風,都著了,五月的功名。瓣落高枝綴蘚稠,紫雲淡淡蜜香柔。恰痴人駐足,醉意心頭。嬌蕊深處蜂顧頻,歌餘難拂袖,青枝擎紫豔,豔豔簇擁總不休。依約舊時故鄉,村舍旁,宅院裡,三兩株。
  • 「心外無物」:是花在自開自落,還是我心與花同開同落
    從其「花不在你的心外」這樣一個精神體驗,我們就能感知其以良知之致知建構和體驗自己的精神世界這一思想主旨。先生(王陽明)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
  • 彼岸花:來自黃泉彼岸的地獄之花,花葉不相見,相會永無期
    利名,最累,沉浮盡在他人嘴。摸長鏈,站成隊。一碗清湯飽肚肥,走好輪迴。彼岸開花開彼岸,花開千年落千年,葉開千年落千年,花開葉落葉錯花,花開不見葉曾開,葉開花落花錯葉, 葉開不見花曾開,花葉兩開兩不見, 生生相錯錯千年,人 生若只如初見,回眸一笑花亦笑,擦肩而過葉開過,只願擦肩不相遇,只願相遇不相識,只願相識不相交,只願相交不相知,只願相知不相戀,誰願相戀不相見?
  • 芍藥譜,怎麼種芍藥花,花中之相花
    《詩》日:「伊其相謎,贈之以芍藥。」牛亨問曰:「將離,相贈以芍藥者,何也?」董子答曰:「芍藥一名可離,將別故贈之。亦猶相招,贈之以文無,故文無一名當歸。」芍藥榮於仲春,華於孟夏。《傳》曰「驚撤之節後二十有五日,芍藥榮」是也。《素問》王冰註:「雷乃發聲,之下有芍藥榮。」芍藥,香草,制食之毒者,莫良於芍藥,故獨得藥之名。
  • 開在古詩詞中的花,酥了四季,醉了芳華
    《雜詩三首》(王維)「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對雪二首》(李商隱)「侵夜可能爭桂魄,忍寒應欲試梅妝。」05蘭花篇是花中君子,更是堅貞不渝、自強不息的代表。風姿素雅、幽香清遠,古人稱它比雪花聖潔、比白雲端莊。世人以它讚揚愛國人士,更以它讚嘆國之精神。
  • 棣花古鎮的荷花開了
    棣花是商洛市丹鳳縣的一個小鎮。因為小鎮出了個著名作家賈平凹,所以,我虔誠萬分地來了。在這裡,我知道了棣花許多軼事,更被小鎮上的千畝荷塘深深迷住了。棣花,我曾錯誤地把它讀作「lihua 」。因花起名的,這在地域名恐怕也是為數不多的吧!
  • 觀花拾趣丨山茶花:具松柏之骨,挾桃李之姿
    山茶花,既具松柏之骨,又有桃李之姿。自古以來,便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睞和大眾的喜愛。相對而言,文人墨客對山茶花的品德更為重視,而普通民眾更喜歡它的吉祥寓意。
  • 蔓玫 有刺無花傷人,有花無刺傷己|示單·花教主
    >生於花,寫與花已出版《草木集》 《節氣手帖:蔓玫的花花朵朵》知乎《花事未了》專欄作者紅色石蒜單稱曼珠沙華,與白色石蒜合稱彼岸花。這兩個花名常見諸文學作品,卻鮮有人知曉石蒜的種類多達幾十,形態顏色也不盡相同。蔓玫幾乎拍盡了各色石蒜,差哪幾種她一一數來記下。除了拍花、畫花、寫花,她還用木槿葉洗頭髮,用花材調製小食。「在植物園又收了兩袋桂花,回來醃成桂花糖… …桂花就是這點難得,雖然甜美,卻毫不發膩;反而有種清遠。」蔓玫在LOFTER上寫道。
  • 一花一世界:十大名花的「花語與花詩」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高山幽蘭》鄭板橋千古幽貞是此花,不求聞達只煙霞。採樵或恐通來路,更取高山一片遮。牡丹,花色澤豔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又有"國色天香"之稱。1985年5月牡丹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數千年的歷史。《賞牡丹》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 花事繁綺詩意漾_藝文志_中國環境
    但能20年堅持爬同一座山的人,估計很少;不僅爬山,而且將爬山時見到的花花草草加以記錄、整理,最後全家動手,合力寫出一部書來,估計就更少。但在廣州,就有這麼一個家庭做到了。女作家、媒體人潘小嫻和供職於大學的丈夫朱蘇權一道,帶著兒子朱晴鶴二十年如一日堅持爬白雲山,最終捧出了這部圖文並茂的《雲山花事經眼錄》。全套書分為「春色、夏影、秋韻、冬彩」四冊,記錄了白雲山上一年四季次第開放的花兒近13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