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年少的時候不記是在哪個文摘裡看到過一篇文章,說的是一個杭州的老人,從小就有一個夢想要到首都北京去看看,他一直等待可以去的時間,於是他等啊等,等啊等,北京卻越等越遠了,只到他臨終前的彌留之際他隱約看到了北京天安門,卻越來越模糊了。當時年紀尚輕,沒能讀懂那老人的心境。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懂得他的情感與無奈了。
有一張可以讀書寫字的書桌,是我童年時候的夢想。小的時候,父母帶著我們姐弟幾個擠在一間幾平米的小屋裡,我甚至沒有可以寫作業的獨立書桌,一張破舊的椅子代替了書桌,我每天便趴在那椅子上寫作業,我總是幻想著我有一張我自己的書桌就好了。
有一年冬天父親養蠶,蠶結繭的時候我們不得已把房間讓了出來搬到了奶奶家門前的弄堂裡,弄堂只有兩邊牆南門都是空著的,四處漏風。父親考慮我體質差便把我安置到奶奶的臥室,讓奶奶臨時當我晚睡的監護人。雖然有奶奶的照顧,但是晚上不覺常被爺爺呼嚕吵醒。我便幻想著有一間自己的房間,配上一張書桌。父親在我11歲那年搬了新家後把放電視的舊桌子給了我當書桌寫作業,我終於有了一張桌子。
有一個書櫃是我少年時代的夢想,中學的時候書越來越多,總不捨得扔掉,卻又無處可放,放床底下,放在雜物間,書成了老鼠的夜宵,總是在深夜聽到老鼠「咯吱咯吱」的啃著我的書。我總是把書用舊報紙當書皮包起來幻想著有一天有一個書櫃可以放書。有一天,父親換了一個新的碗櫃把舊的給了我當書櫃,我終於有了一個書櫃。我把我的書歸類整理在我的書櫃裡,好不歡喜。
有了一個書櫃後我就更貪心了,很想擁有一間書房,可以安安靜靜的讀書發呆。但是這個夢想在父親家並沒有現實,雖然現在父親的家裡有著三層的洋房,足夠我選擇哪一間可以做我的書房。可是再也回不到那個時光了。
再成長到成年出去工作,一開始在單位的宿舍裡,我也只是在我1.2米的床上看著書寫著字,生活又到了起點,我依然有著書桌書櫃書房的夢想。於是,我自己租了房子買了書櫃實現我自己的夢想,可顛沛流離的生活,帶著這些家當與書簡直就是累贅。我只好在搬家的時候捨去了這些書桌和書櫃唯獨留下書。
再到後來隨夫遠走,我甚至連書都沒有了,生活又回到了原點,趴在一張舊的椅子上寫著某種心情。我越來越懂得那老人的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