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風凜冽,室內又缺少水分,寶寶嬌嫩的皮膚也變得乾燥了,很多年輕媽媽為此著急不已。其實,寶寶的肌膚調節能力和抵抗能力都還弱小,因此乾燥也就成為了破壞寶寶皮膚的普遍現象。
嬰兒皮膚特點與護理要點1、初生嬰兒的皮膚需要三年的時間才能基本發育成熟,所以,它的功能和結構都與成人的皮膚有很大的差別。
2、寶寶的皮膚顯得特別嬌氣、敏感,很容易受刺激,引發各種疾患。
3、在寶寶3歲前,特別是最初1年,父母一定要重視寶寶皮膚的日常護理。
嬰兒皮膚乾燥的原因1、肌膚薄嫩
寶寶的皮膚厚度只有成年人的1/3,因此任何一點刺激都有可能引起寶寶皮膚的不適,如氣候的變化、衣服厚度及材質的改變等等,都會使寶寶的皮膚受傷。
2、皮脂分泌少。
3、水分需求大
寶寶的汗孔密度高,而往往又特別好動,從而造成寶寶體內的水分蒸發量大,對水分的需求也就更多。如果補水不及時,寶寶的皮膚就很容易出現狀況。
4、氣候、環境等外界因素變化
秋季以後降水量減少,太陽照射強烈,空氣也變得不像夏季般溼潤,而寶寶的肌膚調節能力和抵抗能力都還弱小,因此乾燥也就成為了寶寶皮膚的普遍現象。
寶寶皮膚乾燥怎麼辦補充蛋白質
寶寶皮膚乾燥,與蛋白質缺乏有關係。蛋白質有增加皮膚光澤的作用。蛋白質大量存在與魚、肉、蛋、奶、豆這五種食物中,建議每天寶寶喝奶和豆漿,這都是優質蛋白的來源,吃肉時,少吃豬肉,都吃雞肉、牛肉等白肉。
補水
由於季節的原因,本身秋冬季節就非常的乾燥,所以一定要讓寶寶每天喝足水,另外可以在房間內加一個加溼器或者是在房間放一盆清水,或經常在地上灑些水保持一下室內的溼度。
使用潤膚產品
可以給寶寶選擇一款適合於寶寶專用的沒有刺激性、不含灑精、香料的嬰兒專用潤膚霜。
如何解決冬季寶寶皮膚乾燥
營造保溼、通風的家居環境
媽媽們不要小看家居環境,居室溫度適宜,溼度恰當可以保護寶寶皮膚正常生理狀態,減少寶寶皮膚出現這樣或那樣的不適。為避寶寶皮膚乾燥,居室環境的溫度不能太高,若居室供暖過熱,媽媽可藉由多開窗通風降低室內溫度。通風時要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進行,同時將寶寶抱離開窗通風的房間,以免寶寶著涼感冒。為保證室內溼度,媽媽可多用溼拖把和抹布清潔居室,或是洗一些寶寶的小衣服晾在暖氣上。
寶寶皮膚不要過度清潔
冬天寶寶活動明顯比夏天要少,小傢伙汗液和皮脂腺分泌都沒夏天那麼旺盛。和夏天一天洗一次澡比起來,此時,媽媽則要避免過度清潔寶寶皮膚,以免將起保護皮膚作用的皮脂洗掉後,小傢伙的皮膚出現幹、裂、紅、癢等症狀。冬天,媽媽一周給寶寶洗一次澡就可以,洗澡時最好不用或少用嬰兒浴液等清潔劑。
合理塗潤膚霜
媽媽給寶寶清潔完皮膚以後,應馬上用毛巾將寶寶皮膚上的水吸乾,之後塗抹上嬰兒潤膚霜。若媽媽計劃帶寶寶外出,應在潤膚霜充分吸收後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後再出門。提醒媽媽們注意,室外風大時儘量不要帶寶寶外出,風力較小時,可給寶寶戴上手套、帽子、圍巾等外出。
多吃新鮮蔬果補充維生素
媽媽給寶寶準備輔食時,應多準備一些新鮮的蔬果,藉由它們幫寶寶補充維生素和水分,以幫寶寶改善皮膚粗糙狀況。若寶寶有挑食、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媽媽一定及時幫寶寶糾正。
提示:
冬季,如果媽媽護理不當,寶寶皮膚除乾燥外還很容易出現皸裂。皸裂常發生在寶寶臉蛋、手、皮膚、腳等地方,一旦寶寶皮膚皸裂,小傢伙會因為痛疼而哭鬧不休。若寶寶皮膚已出現皸裂怎麼辦呢?寶寶皮膚出現皸裂後,媽媽可用溫水浸過的毛巾敷在寶寶發生皸裂的皮膚上,待皸裂處皮膚軟化後塗上一層潤膚霜。如果皸裂發生在小傢伙手上,潤膚霜可以塗厚一點,這樣連續幾天後,寶寶的皮膚便會慢慢有所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