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養寵物,現在大家也越來越重視科學養寵。從飲食到玩具、運動量、心理問題等等,其中絕育是科學養寵中的重要一環,很多鏟屎官在了解到貓咪不絕育會怎麼樣後,就開始策劃什麼時候給貓咪進行一場絕育了。
今天我們就全方位來介紹一下給貓咪絕育這件事情,絕育前要準備些什麼,絕育後要注意什麼該怎麼進行術後護理,廣泛流傳的發情期不能給貓咪絕育是真的嗎?
給貓咪絕育前需要做什麼準備?
不管是公貓還是母貓,絕育前都要先進行斷水斷食,至少八小時。
這是因為貓咪在進行絕育手術前要進行麻醉,貓咪在清醒的狀態下是有吞咽反應的,被麻醉後就失去了這種反應。貓咪的氣管和食管是交叉的,而且交叉方式與人類相似。如果貓咪的胃裡有食物,那被麻醉後會容易發生嘔吐,嘔吐物順著氣管流入肺部,可能會引起窒息、肺炎等非常危險的情況。
所以斷水斷食是必須進行的,同時也應該請醫生做綜合術前評估,判斷貓咪的身體狀況能不能做絕育手術,如果貓咪的身體虛弱就需要先輸液調理幾天再做。
另外,鏟屎官還需要安撫好貓咪的情緒,讓貓咪保持一個放鬆的狀態。太過緊張可能會讓貓咪產生應激反應,所以聯合醫生一起進行一場「搶貓大戰」大可不必,這雖然可能會讓貓咪不記恨鏟屎官,但是膽小的貓咪在這一過程中更容易加深恐懼,產生應激。
貓咪絕育後,鏟屎官應該怎樣護理?
給貓咪做完絕育後,因為麻醉的影響,貓咪需要24小時才能完全代謝。在這期間,貓咪可能會出現食欲不振、嘔吐、想爬起來又爬不起來,像酒醉一樣步履蹣跚的狀態。這個時候貓咪會因為這種狀態比較激動的橫衝直撞,需要鏟屎官將貓咪關在籠子裡控制它的活動。
由於做的手術不一樣,公貓和母貓手術中的風險不一樣,術後護理也不盡相同。
公貓的術後護理
公貓的絕育後,只需要幾個小時,等麻醉藥效過去後就又開始活蹦亂跳了。公貓的手術比較簡單,鏟屎官不用擔心。只需要注意在手術過程中醫生有沒有給貓咪滴眼藥水防止眼乾就可以了,因為麻醉後貓咪眼睛閉不上。
母貓的術後護理相比之下,母貓的絕育手術就複雜的多,畢竟要打開腹腔,相對來說危險性比較高。
一個比較熟練地主刀醫生,在貓咪上手術臺到下手術臺的過程應該不超過20分鐘,刀口應該控制在三針左右,如果刀口比較長也不利於貓咪的傷口癒合。
在手術後有的貓咪會出現尿失禁的情況,大概兩到三次,所以要看著貓咪的一次性寵物尿墊,及時更換。
在手術6-8小時後再提供食物和水,而且在剛做完絕育手術的時候一定要留院觀察幾個小時,確定貓咪沒有危險才可以帶回家。
一定要帶伊莉莎白圈,或者穿手術服。帶伊莉莎白圈是為了防止貓咪舔傷口造成傷口感染,穿手術服是防止貓咪清醒後躲藏在陰暗的角落裡,傷口上粘上髒東西造成感染。
術後的第一餐要儘量減少餵食,不要增加腸胃負擔,不要餵零食,儘量保持原來的貓糧,不要換糧。當然也可以吃醫院的處方罐頭,醫院的處方罐頭更加細碎,更好消化。在術後恢復期間一定要保證貓咪的營養,可以餵一些寵物專用的羊奶粉。
術後止疼藥等藥品也要遵醫囑,或者直接住院觀察七天,一般來說七天後就可以拆線了。
貓咪發情期真的不能做絕育嗎?
一般醫生會建議,避免在貓咪發情期做手術,儘量在貓咪發情後一到兩周內做。這樣也是將貓咪做絕育手術的危險性降到最低,這樣的判斷是基於在發情期做手術的貓咪會出現這三種情況:
比平時做手術出血量多一點;發情期做手術後,還會有發情的表現。這是因為發情期還存留著一些激素,需要完全代謝掉才能終止發情;一些貓咪在發情期食慾差,吃東西少,體質差,手術風險增加,術後恢復時間比較長。
在貓咪發情期做手術,更加考驗主刀醫生的技術,但也不是不可以做手術的。有的鏟屎官剛計劃著明天給貓咪做絕育,今天晚上就發情了。如果貓咪體質好,選擇熟練地主刀醫生,在第二天也是可以正常做的。
貓咪在發情期會更加粘人,很多流浪貓主動接近人就是在發情期,那也只能在這個時候給貓咪做絕育,因為你不知道下一次看見它會是什麼時候,也不知道它會不會在這次發情期交配生小貓崽,而母貓在野外懷孕生孩子的危險性更高,孩子的存活率更低。
還有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貓咪,它們會出現頻繁發情的情況,上一次發情可能距離下一次只有幾天,鏟屎官根本沒有反應過來。這樣的情況,發情已經嚴重影響貓咪的身體健康了,在發情期也可以絕育。
在發情期做絕育手術確實會承擔比平時更高一點的風險,術後護理也要更加盡心一點。但是如果貓咪發情已經嚴重影響鄰居的正常生活,因為發情已經影響到了自身健康,還是可以去找好的寵物醫院找有經驗的主刀醫生,做手術前綜合評估來確定能不能做的。
有人說給貓咪做絕育是剝奪了貓咪的生育權,但是對於貓咪,我們提倡優生優育。貓咪的交配只是為了繁衍後代延續種族繁榮,並沒有什麼快感,這對它們來說並不算是一件殘忍的事。
如果鏟屎官沒有能力或者沒有做好準備養一大窩小貓咪,也沒有照顧貓咪幼崽的經驗的話,還是給貓咪做絕育吧!這樣不僅減少了貓咪患病的機率,還能延長它們的壽命,不用忍受發情期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