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金」變「紫金」 山西鄉寧打造中國北方紫砂之都

2020-12-15 中原新聞網

臨汾市鄉寧縣是個受大自然眷顧的地方,地下埋金藏銀,資源豐富。過去的鄉寧,「一煤獨大,因煤而興」,但經濟發展也為煤所困。近年來,鄉寧縣委、縣政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依託豐富的紫砂資源和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以紫砂文創為主題,以紫砂產業園區為平臺,以群眾增收為目的,促進紫砂產業與傳統文化、鄉村旅遊、城市建設等融合發展,真正把鄉寧建設成紫砂大縣、紫砂強縣,致力於打造「中國北方紫砂之都」,蹚出了一條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近日,山西晚報記者來到鄉寧進行探訪。

鄉寧紫砂器具種類多工藝精  

12月5日,初冬的鄉寧寒意濃濃,萬物凋敝,但是位於大石頭村的景韻鴻鵠紫砂工藝有限公司裡,卻是熱熱鬧鬧。「慢點,別摔了!」當日,一批剛剛燒制帶著餘溫的紫砂壺,被企業負責人孫永強從電爐中一一端出來。他小心翼翼的樣子,如同捧著一件件稀世珍寶。山西晚報記者仔細觀察發現,這些紫砂壺有圓器、方器、花器、筋囊器、提梁器等外觀,壺形高矮胖瘦不一,各不相同,有的靈動飄逸,有的古樸敦厚,有的輕快明朗,有的粗獷簡雅,尤其鄉寧的特色梅樁壺,如同一件雕塑,採用的是梅花堆花手法,將有色的泥漿堆積塑造成型,栩栩如生。

孫永強介紹,鄉寧紫砂陶土礦形成於2.5億年前,礦體厚度5-15米,目前初步探明儲量達20億噸以上,且品質上乘,蘊藏著豐富的粉砂質黏土巖和泥巖,為燒制紫砂陶工藝品提供了上等原料;鄉寧儲量豐富的煤,為紫砂陶燒造提供了充足的燃料。這兩個必要條件為鄉寧紫砂陶器的興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鄉寧生產的紫砂陶器分為茶具、餐具、文房用品、建築材料、擺件及花盆6大類,包括紫砂壺、杯、茶罐、茶寵、筆筒、筆洗、擺件、花盆、花瓶、屋瓦、地板磚等。其中,以紫砂茶具最佳,其造型古樸,形態端莊,文雅別致,集實用、收藏、文化與藝術價值於一體。沏茶能保持茶色、茶香、茶味不變,隔夜不餿,長期使用不起膩苔,不生異味。

「每一把紫砂壺都來之不易、值得珍惜,但更為珍貴的是從先輩手中流傳下來的紫砂工藝和紫砂文化。」孫永強說,鄉寧紫砂壺款式多、花樣多,目前有500餘款紫砂壺。從一堆紫砂原料到一把紫砂壺,依然需要依靠純手工製作,經過選料、晾曬、破碎、過篩、做泥、陳腐、制壺、陰乾、燒制、研磨、整口……前後歷經80多道工序。

鄉寧紫砂陶器的前世今生  

「鄉寧紫砂陶器的歷史源遠流長,翻開鄉寧的紫砂陶文化,每一塊陶片和瓷器上鐫刻著的就是一部上下求索、艱苦奮鬥的創業史,同時也是一部飽含歷史滄桑的文化史。」12月5日,原鄉寧縣第一任紫砂廠廠長、年近七旬的王致明說,他作為鄉寧紫砂工業較早的從業者、試驗者、建設者、經營者之一,目睹了現代鄉寧紫砂產業從無到有、從興盛到沒落的全過程。

他介紹,經專家考證,鄉寧在仰韶文化時期就可以生產陶器,到漢代生產廣泛,當地張馬村八條埝嶺就曾經發現過6500年前的窯址。且周、漢、隋、唐、宋、明、清、民國以來各個時期的窯址都有發現,並且規模可觀。明清時期,鄉寧製作的器具更是被列為貢品。在清朝末年、民國時期,鄉寧一度呈現了「兩岸百裡景觀,處處爐火連天」的繁榮景象。新中國成立後,鄉寧縣西坡陶瓷廠還一直生產碗、碟、盤一類的日常餐具。1974年,「全省輕工會戰會議」確定了每個地方必須完成一項工藝品的製作任務。比如,雁北懷仁的日用瓷、陽泉平定的黑釉陶、晉中平遙的推光漆、運城新絳的螺鈿、臨汾鄉寧的紫砂等。

「緣何將紫砂工藝品確定在鄉寧生產?」王致明解釋,抗日戰爭結束後,山西對日本戰犯所帶財物進行清理登記時,發現了部分紅色的紫砂壺。問其來源,對方稱掠奪於鄉寧縣西坡的老夭頭村。另外,西坡陶瓷廠曾生產過陶瓷紀念章,這也是確定鄉寧生產紫砂工藝品的主要原因。鄉寧西坡陶瓷廠於1975年建立起紫砂車間,並指定由陶瓷廠老員工吳懷成師傅以注漿成型的工藝模式試製。「試製的過程並不盡如人意。往往茶壺模具做得很好,卻存不住水。」王致明回憶,為破解製作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時任車間主任的王致明踏上了帶隊赴江蘇宜興的學藝之路。

1977年,車間遷入縣城後正式成立鄉寧紫砂廠。1979年,鄉寧又建起紫砂二廠,緊接著建成文筆紫砂廠。隨後,韓家河紫砂廠、下縣紫砂廠等一大批私人紫砂廠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鄉寧大地上。據報導,1981年,鄉寧縣發展成為僅次於宜興的中國主要紫砂陶器生產地。這裡每年生產茶具、花盆、蒸汽鍋等達12萬多件。1990年,鄉寧紫砂廠和紫砂二廠合併後成立鄉寧縣紫砂陶工藝總廠,鄉寧紫砂陶器製品進一步大放異彩,聲名遠播。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該縣生產的多種紫砂陶器具都在全國和省級展銷會上獲過獎,還出口美國、日本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鄉寧的紫砂工藝品曾有「南宜興、北鄉寧」的美譽,一度成為國人炙手可熱的物件,成為鄉寧人為之驕傲的名片。

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體制機制的掣肘、工藝設備的破舊、思想觀念的保守,鄉寧紫砂陶產業一度徘徊在被市場淘汰的邊緣。2008年,鄉寧紫砂陶器產業經歷了近30年的輝煌後,隨著當地煤炭產業的異軍突起,鄉寧紫砂陶工藝總廠作為鄉寧當時碩果僅存的一家紫砂廠永久關停,工匠藝人紛紛各奔他鄉,自謀生路,鄉寧紫砂陶器的榮光一度成為歷史。

紫砂陶小鎮雛形初現  

一口窯爐,騰起的是淬鍊之火,沉澱下的是意蘊深邃的傳統文化。所幸的是,這延續千年的窯火,始終映照著這座山城的文化內核。為改變產業結構,實現由「烏金」向「紫金」的轉型跨越發展,鄉寧縣委、縣政府立足優勢,綜合研判,做出了構建新興產業體系,振興紫砂產業的戰略決策,傾力打造「中國北方紫砂之都」。

鄉寧縣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傳承、發展、振興鄉寧紫砂產業,縣政府先期投入1.15億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為紫砂企業和紫砂匠人搭平臺、建舞臺,著力打造紫砂產業「四朵金花」(日用陶瓷、藝術陶瓷、建築園林陶瓷和煤化工陶瓷),目前已培育鄉寧金砂紫陶工藝美術有限公司、鄉寧縣景韻鴻鵠紫砂工藝有限公司、鄉寧縣通洋紫陶工藝有限公司、山西荀廬文化公司等8家紫砂文創企業。

12月5日,在鄉寧縣昌寧鎮張馬村,總投資達50億元、佔地2000畝的鄉寧紫砂陶小鎮建設項目現場塔吊林立,一派繁忙景象。一座座造型古樸典雅的中式樓宇已經拔地而起,紫砂陶小鎮雛形初現。

紫砂陶小鎮的建設,是鄉寧縣2019年的重點轉型項目之一。整體建成後,預計可實現年稅收5億元,創造10000個左右的就業崗位。該項目規劃建設「一軸、五板塊」,「一軸」即紫砂小鎮發展軸,分為濱水商業街區、傳統紫砂工坊區、創意品牌區、實用紫砂加工區、大師工作區、研學旅遊區、紫砂會展及服務配套區、紫砂公園區、生態溼地公園區、紫砂工業區、張馬村紫砂公社等11個功能分區,分別對接研學旅遊、全域旅遊、鄉村振興,全方位融入縣域紅色文化、黃河文化、中和文化,打造全縣三大旅遊板塊樞紐節點,促進紫砂產業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共同發展。「五板塊」即,金:紫砂會展、培訓配套板塊;木:紫砂公園板塊;水:鄂河生態溼地板塊;火:紫砂工業板塊;土:紫砂陶小鎮核心板塊。

重點培養紫砂產業的能工巧匠  

2019年,為振興紫砂產業,鄉寧縣在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召開了「鄉寧情、紫陶韻——2019鄉寧(太原)紫砂陶小鎮發展論壇暨招商引智推介會」。這場推介會推出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建築陶瓷生產企業、配套企業、營銷和投融資機構的目光,現場成功籤約項目9個,總投資達102.2億元,聚焦紫砂陶瓷產業發展、招才引智、能源供應、文化旅遊等方面,讓他們在投資興業中共享鄉寧紫砂陶產業發展成果。

為解決紫砂企業專業技術工人缺乏的問題,鄉寧縣還實施了「十百千」人才工程,積極與山西大學、山西師範大學等省內外專業院校合作,定點培養高端紫砂創意人才。該縣還將利用五年時間,引進紫砂工藝高級人才和紫砂工藝大師約10名,新增市級以上工藝美術大師約50名,發放補助支持省級以上紫砂工藝大師帶學徒,帶動全縣從事紫砂產業熟練技術工人1000人以上。

此外,從今年起,鄉寧縣本著「政府買單、大師授課、摶土為泥、點砂成金」的理念,開辦紫砂陶人才培訓班,每年招收3期,每期90人,預計4年後培訓學員1000餘名,每期結業後,還將選擇10-20名優秀學員到宜興等地進行學習深造。

「我從小喜歡手工,但是沒有學習的條件。在這個培訓班老師的指導下,我從零開始,一步步學會了紫砂壺製作技術。下一步,我想去宜興進一步深造,今後不再外出打工,就在鄉寧當地從事紫砂行業。我覺得,咱們縣裡的支持力度這麼大,肯定會有好的發展!」12月1日,首期紫砂陶培訓班順利結業,優秀學員代表李彥良在結業典禮上興奮地說。

鄉寧縣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學員要學精從業本領,將來一方面要做好紫砂產業發展的「領路者」,另一方面要刻苦鑽研、苦練本領,做好紫砂陶產業發展的「創路人」。未來,他們將為傳承鄉寧千年紫砂文化和傳統技藝,開創鄉寧紫砂新紀元,開闢鄉寧轉型新路徑,叫響叫亮「中國北方紫砂之都」品牌做出重要貢獻! 山西晚報記者 劉江 通訊員 武高峰

相關焦點

  • 鄉寧紫砂的前世今生
    鄉寧的紫砂工藝品一度成為國人炙手可熱的物件,成為鄉寧人為之驕傲的名片。  「華北山西省鄉寧縣在8年之內,發展成為僅次於江蘇省宜興的中國主要紫砂陶器生產地。這裡每年生產茶具、花盆、蒸汽鍋等12萬多件,仍不能滿足國內外市場的需要……」新華社1981年9月25日刊發的這則題為《中國陶瓷之三——新興的山西鄉寧陶瓷》的消息,以短短30幾個字,就道出了當時鄉寧紫砂陶器產業的盛況。
  • 中秋臨近,月餅飄香,你吃過山西鄉寧空心月餅嗎?
    中秋節臨近,山西臨汾市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市民打月餅、買月餅的身影,濃濃的月餅香讓人垂涎三尺,時刻提醒著人們中秋節的腳步近了。說起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便是與家人一起品嘗月餅。做工精緻、平整飽滿的月餅有著團團圓圓之意,身為麵食之鄉的山西更是在月餅的製作上頗有特色。揉面、醒面、切餡料、放料、壓模、烘烤,步步考究,無論是營養搭配、製作程序,還是造型樣式,都是對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 湖北,竟然和山西脫不了干係
    囉裡囉嗦說了這麼多楚國、晉國的恩怨,俺的意思是,既然「楚」這麼有名,如今的湖北為什麼不和山西簡稱「晉」一樣,簡稱「楚」呢? 說來能嚇你一跳。和山西有關,湖北的「鄂」源頭就在山西! 山西有個鄉寧縣。鄉寧不僅有鄂河,鄉寧還有「鄂邑」,有「鄂山」等等。
  • 「看點」時代星雲與山西大同打造中國北方「動力及儲能」基地
    3.時代星雲/國網時代福建與山西大同籤約 打造中國北方「動力及儲能」基地4.中材科技今年隔膜產能將達16億㎡ 上半年淨利潤8.84億元5.雄韜股份預計上半年淨利超3000萬 海外疫情影響超預期【新能源汽車】1.長沙經開區廣汽三菱新能源車項目開工2.6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8.56萬輛
  • 鄉寧農商銀行開展「三強一轉」之信貸業務知識競賽活動
    12月19日,鄉寧農商銀行舉辦2020年「三強一轉」之信貸業務知識競賽活動。鄉寧農商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吳建軍致開幕辭,並對本次比賽及參賽員工提出三點要求:一是以賽促學,以競賽來促進大家學習的勁頭,在全行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二是學以致用,把業務知識和實際工作緊密結合,學深學透,做到融會貫通;三是常學常新,業務知識是不斷更新不斷完善的,大家要經常學,反覆學,鍛造過硬本領,持續推進全行信貸業務健康發展,為打好打贏「四大戰役」
  • 山西:吸引30萬北京天津老人到大同養老,打造北方養老之鄉
    山西:吸引30萬北京天津老人到大同養老,打造北方養老之鄉 杜哲蓉/生活晨報 2017-07-13 20:41
  • 7000左右的烏金木床是烏金木嗎 烏金木床優缺點是什麼
    隨著人們對於烏金木的認識,人們開始選擇烏金木床,在了解的時候人們就會發現烏金木的特點,那麼7000左右的烏金木床是烏金木嗎和烏金木床優缺點是什麼?接下來就具體的介紹一下吧。7000左右的烏金木床是烏金木嗎烏木(陰沉木)兼備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韻,有「東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稱。
  • 礦冶集團助力紫金礦業打造銅冶煉樣板工程
    礦冶集團助力紫金礦業打造銅冶煉樣板工程2020/9/27 17:10:56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9月21日至22日,礦冶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夏曉鷗,黨委副書記王衛東一行赴黑龍江齊齊哈爾對礦冶集團承擔設計的紫金礦業銅冶煉項目進行回訪,
  • 紫砂摶砂四佑|強強聯手 流光溢彩
    事事屬意套壺自古以來,紫砂人後浪推前浪人才輩出,老祖宗的手藝代代相傳。紫砂江湖可謂精彩紛呈,這其中不乏紫砂人個體的不懈努力,隨著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紫砂人之間也在尋找共同語言,聯手打造自己的品牌。他們或捏或塑,或繪或琢,打造出由柿子和鼠年的鼠元素組成的《事事屬意》套壺,四位藝人用青春和汗水打造著手下的千秋,借壺間的意向,向世人呈現了紫砂人從一而終的從業精神和自我歷練之後形成的作品風格,用紫砂表達自我情懷,向這片生養自己的陶都大地表達善意和深情。
  • 曾被譽為中國華爾街的太谷,古蹟大都原始狀態,多個山西唯一
    從明清直到民國初期,太谷都是全國的金融中心。在當時,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金融機構的總部大多設在太谷,就連山西總商會也設在太谷。在這裡聚集著全國最重要的錢莊、票號和商號, 被稱為中國的華爾街。長期的經濟繁榮,強大的財力支撐,令太谷擁有許多明清以來的古建築。這些建築基本都保持著原來的風貌,且多處為山西僅有或第一,成為古色古香的旅遊景點。孔祥熙故居。
  • 煙火人間丨山西鄉寧空心月餅
    鄉寧空心月餅,素以「色逾金,香勝花,味近蜜 ,圓賽月,空似鼓,脆如酥」的特點享譽海內外,這樣的奇蹟,來自於製作過程每一個步驟的匠心獨運。做餅皮 高筋的麥子被無數次碾壓,磨成包含纖維的麵粉。按照精確的比例在其中加入開水,熟油、雞蛋。充分的攪拌,最徹底地激發大地賦予麥子的原生力量,麵團柔軟而勁道,保證了酥脆而堅韌的口感。
  • 焱壺課堂|紫砂人物傳之-顧景舟
    祖上為山西人,祖上曾經做過山西巡撫,原本有兄弟姐妹八人,後來因為戰亂和疾病等原因先後奪取了五個孩子的生命,只剩下景洲、陸洲、錫洲三兄弟,顧景舟從排行老二變成了家裡的老大。有機會看到古董商提供的明清兩代紫砂名家器物,同時又與當時在上海的十多位紫砂高手競爭,對於年輕氣盛的顧景舟不失為一段技藝突飛猛進的時光。據他自己回憶,這一段時光大約三年多(23—27歲)。在臨摹與仿製中,他的技藝趨向精湛和系統,紫砂光素之圓形、方形以及仿自然形的花貨類、陶刻等都有涉及。對於砂壺各家流派風格以及印款和陶刻、鑑賞的眼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 山西介休國寶級張壁古堡,罕見的古代袖珍城堡,被稱為北方小故宮
    山西介休張壁古堡,先後榮獲「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傳統古村落」等榮譽稱號,被稱為北方小故宮。介休張壁古堡整座古堡順塬勢建造,南高北低。從堡北向下俯視,左、中、右各有一條深溝向下延伸。
  • 紫砂大師之周桂珍
    高海庚是一位創作能力極強的陶藝家,十六歲即進入紫砂工 藝班,跟隨顧老學藝,因為聰敏穎悟又好學不倦,頗得顧老器重。他對周桂珍在創作路上影響甚鉅,兩人亦師亦友亦夫妻的關係,在紫砂藝術天地裡合作無間,創造 出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如 《集玉壺》、《扁竹提梁壺》、《鼎紋三足壺》、《環龍三足壺》等多件皆為不對稱之型體,展現高雅淳樸的風格, 均是毫無匠氣的成功作品,深受專家、收藏家一致好評。
  • 千載一時的紫砂大家———時大彬
    他是400多年前的民間手藝人也是最負盛名的紫砂名匠他僅憑一人之力就掀起有名一代紫砂界的重大變革已故國大師顧景舟先生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先生也曾在他的《紫砂陶史概論》中說:「砂藝史上一致推薦的大家,當以時大彬為典範。
  • 山西發展潛力大的城市,有北方鎖鑰之稱,有望填補省內三線空白
    在中國中部六省山西省的經濟發展這幾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山西整體實力在境內很多省經濟實力並不那麼強,山西境內發展最快的城市是省會太原市,但是太原也是我國的二線城市,而且在二線城市中還不在前,山西境內大部分城市位於四五線行列,三線城市在山西境內目前是空白的。
  • 是真紫砂嗎?
    號稱「純正紫砂燒制」的「紫金風火內膽」,原來取材於最普通的陶土,而且添加了多種化工原料。其實,某的紫砂煲作假不是孤例,某陽、依某等品牌先後被人舉報造假,市面上紫砂煲普遍存在作假行為,這已是公開的秘密。「所有人都知道,就消費者不知道。」直到現在,電商平臺這些知名品牌仍在售賣所謂的紫砂電燉鍋。
  • 神奇翅果油 山西的驕傲
    翅果油樹中國特有的古生物植物,僅在中國陝西、山西兩地有少量分布,屬國家一類保護樹種。溫度,翅果油樹為中國有,僅限於陝西,山西省分布,分布區年平均氣溫12℃,極端高溫41.3℃,極端低溫-20℃。初霜期10月中旬,終霜期4月中旬,生長期150-180天。3月下旬開始萌芽,4月開花,花期較早,落葉很晚。溼度,翅果油樹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抗逆能力,其主側根系都很發達,並有豐富的根瘤固氮菌,因而是一種耐旱能力十分強且耐瘠薄的樹種。
  • 禁放煙花爆竹 共建美麗鄉寧 | 杜明傑:我和爆竹說拜拜 (快板)
    禁放煙花爆竹 共建美麗鄉寧 | 杜明傑:我和爆竹說拜拜 (快板) 2021-01-06 1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收藏級文革紫砂花盆
    清人吳梅鼎在《陽羨茗壺賦》中,對紫砂泥燒後的色澤和肌膚有極高的評價:「若夫泥色之變,乍陰乍陽,忽葡萄而紺紫,它是一種微型紫砂花盆,不但有實用價值,更有陳設賞玩收藏的功效,這批盆主要生產時間約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參與製作的人一般都已成為當代的紫砂工藝美術大師和工藝美術師,其中就有徐漢榮,顧紹培,何道洪,劉建平,陳國良,施小馬等第二、三代的紫砂藝人中的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