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可以「預測」,但無法逃避,這就是人生

2020-12-13 明境國學

《易經》不是迷信,是哲學!《易經》有戰略思維統籌人生,也有戰術方案解決問題。《易經》是對人性及客觀規律的總結,是既可以「高瞻遠矚」又可以「就事論事」的實用之學!這篇文章讓我們從一個預測的故事開始:

鄧艾奉詔伐蜀,途中得一夢,「夢見登高山,望漢中,忽於腳下迸出一泉,水勢上湧」,水勢上湧為「坎」之象,足下為山為「艮」之象,上坎下艮得《蹇》卦。

易經文章配圖

《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彖》曰:蹇,難也,險在前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東北」,其道窮也。「利見大人」,往有功也。當位」貞吉」,以正邦也。蹇之時用大矣哉!鄧艾入蜀,行進西南,符合「利西南」之象,預示鄧艾伐蜀可建立功業。待鄧艾將出蜀,指向「東北」,符合「不利東北」之象,且「不可東北,其道窮也」,預示歸途有大災。

得知解卦的結果後,鄧艾悶悶不樂,待到伐蜀後,鄧艾果然身死異鄉,沒能重返故裡。

易經文章配圖

《易經》是天人之學,既有指導人生的哲學性,也有神奇的預知未來的力量。但即使對未來已經瞭然於心,明知有兇災猛禍,終究也無法逃避,而這才是真實不虛的人生。

為什麼即使提前知道了結果,卻無法逃避呢?

任何導致結果的「勢」的形成都有一個持續積累的過程,除非能夠徹底斬斷這個過程,尤其是斬斷引發這個過程的幾年甚至幾十年之前的源頭,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一旦這個「勢」形成了,沒有極大的功德,就只能接受這份果報。

易經文章配圖

所謂「人生」就是在因果交替中不斷走向終點的一個過程,當因果不斷疊加而形成巨大的「勢」,若再無可進之路,那麼,就要考慮如何全身而退了。正所謂「物極必反」,當一個人到了人生成就的最高處,恰恰是最為危險的所在。此情此景,基本只有兩種結局,一則放得下,急流勇退而不傷身;二則放不下,被欲望裹挾而受傷甚至走向終結。

「高收益,高風險」,這個原則幾乎可以稱之為「真理」。行走在平地上的人,終其一生也不會什麼大的成就,但平平安安走過一生的概率卻更大些。而那些攀爬在絕壁上的人,雖然可以站在更高的地方,但其中的戰戰兢兢卻非常人可以體會,尤其是當前方無路之時,往往會落得悽悽慘慘的下場。

易經文章配圖

既然鄧艾看到了未來,他為什麼不逃離呢?

鄧艾不是不想逃,而是無處可逃。人生就是這樣,即使看得到前方的危險,但若身在局中,不逃至少可以撐到那個必然的終點,逃了卻未必就會更好。既然鄧艾已經入了司馬昭為他和鍾會安排的「雙雄爭鋒」的鬥局,想脫局就只能逃亡,然後以「臨陣脫逃」的罪名被誅殺,反而不如成就事業後再面臨終局,至少還能留下一份功業供後人憑弔。

作為獨領一軍的元帥,難道不算了卻平生夙願嗎?沒有雄心大志的支撐,鄧艾又何必冒著生命危險經由陰平小道入蜀建功?即使早已知道結局慘澹,鄧艾仍舊不忘建功立業,哪怕這些功業會加速自己走向終點,為了青史留名,鄧艾仍舊這麼做了。畢竟,知道未來又如何,該做的還是要做,做完了才能真正安頓自己。

易經文章配圖

人生,也是一個自我安頓的過程。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只求心安。諸葛亮又何嘗不是,出世前就已經知道壯志難酬,但若終身隱于田野,他更不能接受,哪怕明知「逆天者敗」,還是要到世間走這一遭,至少讓千百年後,民間還留有他的傳說,知道他曾經存在過。

易經文章配圖

《易經》可以幫助人們看到未來,但未來的一切早已和過去緊密相連,過去的因、今日的因以及未來的因不斷疊加,造就了一個個無法改變的「果」,既然無法改變,莫不如努力改善自己,即使做不到完美,少一些缺憾,也算對得起為人一世了。

感謝閱覽百家號:明境國學

您的關注轉發是我持續發文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六親不認的人,無法學好易經預測,因為易經預測最為重情
    易經為什麼能將一個人的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以及七大姑八大姨的情況預測的清清楚楚?這是因為易經非常重視親情,一個六親不認的人是無法學好易經的。易經的各種術數,四柱八字,六爻納甲,梅花易數,奇門遁甲等都把六親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不重視六親在易經預測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行的。
  • 初學《鐵板神數》了解易經高層預測學
    在學習了《易經》、《皇極經世》、《梅花易數》、《邵子神數》等相關易經預測學之後,總感覺還有一個東西隱藏著,始終無法進行精確預測。2021年1月6日好友送來的《鐵板神數》到手了,相信可以找到這個隱藏著的秘密,從今天開始正式進入《鐵板神數》的學習之旅,《鐵板神數》所研究易經的「象」與「數」的系統屬於易經高層預測學。
  • 易經預測時這3類人不能佔卜,佔了也不靈,看看你在其中嗎?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很多人過於的相信科學,認為易經預測佔卜是一種封建思想,對此不以為然。事實上我們應該客觀地看待易經預測,古代科學技術都不發達,人們又渴望能夠提前預知未來的發展,從而趨利避害,從這個出發點來考慮,這是人們嚮往美好生活的共同願景,也就沒有什麼不對的了。
  • 《易經》提醒你:你經常說的話,就是你的人生預言,要慎重
    每個人都希望夢想成真,可偏偏會「一語成讖」,很多我們隨口說的話,在經歷了許多人生階段之後,我們都在「自證預言」。「飯可以亂吃,話不可以亂說」,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確實是這樣,誰知道你說的話什麼時候會成真呢。
  • 易經佔卜為什麼靈驗?這4個字早就告訴我們答案,讀懂的都是高人
    易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總根源,也是一部無所不包的智慧天書。上面錯從複雜的符號組合成的64卦,分別代表了宇宙人生的64種密碼,而所有的卦象,又都是陰陽交互而成,這正好又說明了萬事萬物離不開陰陽的運轉。很多人一提到易經,首先想到的就是預測佔卜,易經在後文中,也詳細闡述了佔卜的具體方法,就是最原始的蓍草佔卜法。後來佔卜逐漸演變成很多種形式,譬如梅花易數、六爻預測、奇門遁甲、四柱八字等等,更有看手相和面相的,這些預測學說的理論體系,歸根結底都來源於易經的思維。
  • 《易經》:一個完美的人生,其實就是3個字,讀完醍醐灌頂
    《易經》被稱為「大道之源」。它包羅萬象,可用於指導生活的各個方面。但是,《易經》的內容也很簡單,對一個人的啟發,可以用三個字來總結。這三個字符已經反映在易經的第一個卦「乾卦」中。這是中國普通百姓共同的想法。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積極向上的民族,這種精神源於《易經》。2、第二個字:「止」,知道何時何地該停下來將筆畫添上一筆到「上」變成「止」。千卦六行不僅講龍騎「上山」,還體現了「停」的精神。
  • 《易經》的處世智慧
    關於《易經》,我們聽過太多它的傳奇。譬如兩儀四象八卦、再譬如陰陽五行、河圖洛書、太極圖等等等等。它們神秘晦澀,卻又引人遐思。似乎好像只要得到了《易經》真傳,就能預測未來,避禍就福。而真正意義上的《易經》,其實是指夏代的《連山》、商代的《歸藏》、周代的《周易》這三本易書。它們並稱為「三易」。
  • 《易經》:人生可以接受得意,但切記不可忘形
    本文由【墨書國學】原創,品讀《易經》智慧,學習古人文化。《易經》:人生可以接受得意,但切記不可忘形。做人一定要學會寵辱不驚,失敗的時候努力,得意的時候一定不要得意忘形,因為事情物極必反,得意的時候忘形,必然會引來別人的嫉妒,無論你怎樣的上升和降落,都應該坦然處之,以淡定的態度笑對人生,才能保得自己平安。《易經》之中說:《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
  • 被質疑了6500多年的《易經》,被證實是「超科學」,不是封建迷信
    易經裡面的學問那就多了,總體可以概括為象、數、理、佔四門學科。而現在的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佔卜上,想通過其中的學問來預測未來、預測吉兇,因此對易經充滿了興趣。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神學都是現階段科學無法解釋的科學,有西方學者提出《易經》是超科學的存在。榮格卻說:在古代中國人的眼中,實際觀察時的情境是偶然性的撞擊,而非因果因素匯集所產生的明確結果。
  • 冬至在易經預測學中的重要作用
    冬至在易經預測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冬至的別稱有:冬節、長至節、亞歲、大冬、履長節等,冬至過後,各地氣候會進入一個最寒冷的時期,也就是「進九」,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生。從易經預測方面來研究,冬至對應的復卦初爻為陽爻,但在五個陰爻之下,一陽終究勢單力薄。因此必須積極準備,養精蓄銳,猶如需卦之道:積極準備等待,等到弱小變成強大,方可「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冬至並非一年中最冷的一天,過了冬至進入「數九寒冬」的小寒、大寒才是最冷的時候,也啟示著人們長期準備終會迎來美好的春天。
  • 易經:上古奇書,它所預測的未來和蘊含宇宙奧秘震驚學界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易經》曾作過這樣的定位:「易道寬廣,旁及天理、地理、樂律、兵法、韻律、算術等,以訛傳訛,都可援易以為說。」可以說,《易經》是一個全面而重要的評價,即使從其影響的廣度和深度來看,也是世所罕見的,而且從來沒有一本書能像它一樣具有如此重要的影響。
  • 易經、二進位與64位基因組合一脈相承!
    宣布這一消息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國際易學聯盟(I-Ching)主席孫靜。從該校網站顯示的2019年博士招生目錄中可以看到,"易經與預測"被列為中國哲學下的研究方向之一。如下圖所示。
  • 《易經》:人生最關鍵的3個字,每個字只差一筆,說透人生大智慧
    《易經》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古代人用它對國事、軍事還有祭祀等進行預測,現代人用它來引導人生。《易經》是講變易、簡易、不易的書,從看似千變萬化、雜亂無章的天地人萬象中,但卻能總結出規律,來指導人生。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易經》中上、止、正,這三個字。《易經》:人生最關鍵的3個字,每個字只差一筆,說透人生大智慧!上:上進在東漢許慎先生的《說文解字》裡講到,「上,高也」。
  • 靈性逃避:你在修行靈性,還是在逃避人生?
    剛剛改變信仰的人和最近體驗到靈性開啟的人,恐怕是最容易出現靈性逃避的實例。當人試圖把新的靈性世界觀放入生活時,甚至可以把他們的全心投入和靈性逃避視為一種發展階段,他們在這個階段試圖學習自己「應該」和想要成為甚麼樣的人,而不是了解自己的原貌。
  • 《易經》洩露:你常說的話可能就是人生預言
    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何況《易經》在中國,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因此就有人說,讀懂了《易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易經》是一本奇書,它奇在什麼地方呢?
  • 人生迷茫,有遠慮時,熟讀易經的這幾條醒世恆言,讓你回到平靜
    《易經》是我國經典的哲學典籍,其中所涉及的知識包羅萬象,天文地理皆有涉及。今天我們姑且不去說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只是從其最基本的爻辭卦象之中來看看其對我們人生積極意義!原文: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就像我們現在絕大多數人的人生,哪有什麼人可以一份事業只是一個方向做到底,總是會輾轉反覆!事物總是有兩面性,我們不能奢望什麼事都一帆風順,沒有磨難。我們要做的就是鼓舞鬥志,勇敢地挑戰種種磨難,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去面對,去徵服!原文:履霜,堅冰至。
  • 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易經》救了我的命,讀懂它就讀懂了人生
    古有"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今有"人生在世,難免起起落落落落落落……"。究其這一生,人總是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艱難險阻。有的人在困難面前束手無策,自暴自棄;有的人使盡渾身解數,卻未能走出困境;同時也有很多人,積極尋找對策,終至化險為夷,成功脫險。
  • 《易經》卦象真的具有預測未來的神奇功能嗎?
    《易經》是一部古代的佔筮書,它成書殷周之際,依靠卦象為人佔問吉兇。直到今日,依然有人相信它具有預測未來的神奇功用。佔卜是從屬於一定宗教世界觀的巫術活動。人類社會的黎明時代,人們對自然與社會現象的客觀性認識不足。
  • 從《皇極經世》到《了凡四訓》隱藏的易經預測智慧
    學習《易經》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對於易經預測的準確性一直難於把握,今天再一次看完《了凡四訓》有了新的啟示和感悟。要想真正看懂《了凡四訓》我們應該回望到千年之前從《皇極經世》創始人,易學大師邵雍哪裡開始尋覓。
  • 《易經》:身邊這4種人,沒有必要對他們好,毫無意義
    最終會發現感情其實有時會很脆弱,但是這世上會有兩個人時時刻刻都在掛念你,那就是你的父母。妄自菲薄的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自負與自卑都是一種錯誤的情緒,人生當自強,要朝著太陽才能快樂地奔跑下去。自卑的人,是最為可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