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包
容量20L到30L(升)左右,框架簡單,適合一天的徒步活動。
例如:Osprey Talon 22,Deuter Speed Lite 20
攀登包
容量10L到30L(升)左右,注重功能性,貼合性。
例如:Patagonia Linked Pack 16L,Petzl Bug
衝頂包
容量40L到50L(升)左右,包輕量防水,部分負重由腰臀承擔。
例如:Arc'teryx Alpha FL 45,Black Diamond Speed 40
男徒步包
容量50L到70L(升)左右,有內部或外部框架,承重主要在腰臀。
例如:Mammut Heron Light,Osprey Aether 60
女徒步包
容量50L到70L(升)左右,有內部或外部框架,承重主要在腰臀。
例如:Osprey Aura AG 50,
Osprey Viva 50
輕量徒步包
容量40L到60L左右,簡單背負,超輕面料。
例如:Osprey Exos 48,
ULA Ohm 2.0
旅行包
容量一般40l以上,外掛少,背負簡單。
例如:Osprey Farpoint 55,Pacsafe VentureSafe 65
水袋包
容量10L到20L(升)左右,結構簡單,裝水袋用。
例如:Osprey Raptor 10,CamelBak M.U.L.E.
不論你是初次購買還是額外補充,選擇一款適合的徒步旅行背包需要有多方面的考慮。
一個選擇正確的背包,會成為你旅途中最得力的助手。說的嚴重點,它和挑對象木有區別,對象可能會分手,但是登山包將永遠陪伴你,一次次走向遠方!
明確你旅行的類型
這是個非常關鍵的步驟包括:
1、旅行的行程距離
2、旅行的季節
3、目的地的地形、氣候條件
4、在旅行途中將參加的活動類型,重裝露營,山野輕裝穿越,郊野毅行,城市旅行等
決定背包的基本類型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有軟式背包,外架包,和內架包。買哪種類型,主要是看你要參與什麼樣的戶外運動。現在內架包為市場主流,登山包也大多為內架包。
內支架背包(Internal Frame Backpacks):
這類背包將支架移至背包內部,使支架和背包更緊密的融為一體。同時也更好的將重量在你肩膀和臀部之間進行分配。
優點:
1、背包更舒適的緊貼身體,使重心更穩定。
2、比背負外支架背包活動更靈活,更容易掌握平衡。
3、更為先進的外型設計,使得活動更加自如,特別是在穿越狹小空間時所發揮的優勢。
4、背負非常舒適,尤其是那些擁有可調節背負系統的背包。
決定背包的容量
最理想的選擇當然就是有一個既能裝滿你所有裝備,你又能夠背負得動的背包(當然,不是只能背一下的,而是要能背上好幾天的)。大部分背包族會選用50-60升容積的背包,因為它足以應付一般旅行探險的需要。
如果你已經考慮好選擇什麼樣的包了,那麼接下來就是買,買,買!我們從預算,品牌,舒適度三個方面來選擇購買。
預算
買包最重要的是什麼?錢,必須是錢啊!預算多少,咱就買什麼樣的包。期望用石榴姐的價錢買到範冰冰的效果,嗯,天亮了,該醒醒了!
那麼登山包的預算大致可以分為四類:
500元以下的:此類預算購買的背包,大多為國產戶外品牌,有些也具有背負系統,但是質量一般,負重一般,只適合休閒徒步,不推薦高海拔長距離徒步使用!
500-1000元:可以購買一個相對較好的背包,適合戶外新驢短線徒步使用,有較好的背負系統,能滿足一般的戶外愛好者的需要。
1000-2500元:主要為國外品牌,資深驢友很多使用這個價位的背包,多為國際大品牌,除了價格,其他都比較值得信賴!
2500以上:屬於戶外奢侈品類,如鳥包,一般驢友完全用不著,所以不做詳細介紹。
品牌
登山包品牌基本上分為兩大派別:歐式包和美式包。
Osprey
Osprey無疑是登山包界當之無愧的性價比老大。無論是消費者認可度、銷售量、品質、都不可撼動。第一位登頂珠穆朗瑪峰的盲人Erik Weihenmayer,背的就是Osprey的Aether 60。
這個品牌喜歡做定製服務,比如首次提出女性定製背包的概念,還有著名的個性化定型腰帶——根據不同體型熱塑腰帶,使腰帶完全貼合你自己。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就是Straight Jacket,是Osprey的專利設計,其功能主要在於縮減背包的容量。因為每個人幾乎都困惑一個問題:背包該買多大的?你肯定想買一個一勞永逸,無論長途跋涉還是短途郊遊,都可以用。所以,幾乎所有大品牌的背包側面都有兩對到三對收縮帶,可以把背包縮小。很多人以為那個帶子只可以綁東西,實際上它的主要設計是在縮小背包,綁東西是附加價值。而Osprey背包收縮的方式獨樹一格,是利用兩塊內部有類似泡棉的硬版,加上扣件構成,可以收得比大多數背包均勻。
Osprey口碑最好的是它的三個經典款式:Aether蒼穹系列(男款),Ariel精靈系列(女款),這兩款都是主打「輕量」,是輕量定製系列。還有就是Kestrel小鷹系列(中性),這款主打「短途」。其中,蒼穹和精靈都是在大型登山包的市場比較好,比如蒼穹70、60,精靈65、55。
小鷹 38
小鷹系列裡賣得最好的是小鷹38,經典登山包,是很多驢友短途的首選。但普遍反映背負系統較軟,不能超重,但它走的就是輕量化路線,要裝很多重物的話,還是繼續往下看才能滿足你的需求。至少,小鷹 38是同價位下性價比最高的一款,超級能裝,能和其他品牌50L的包比了。
魔爪 22
對於單日出行的短途,特別推薦talon魔爪22,是Osprey的經典小型背包,自重很輕,只有790克,有獨立的水袋倉,可輕鬆放下3L的水袋,背負非常舒適,背11公斤登山基本沒感覺,非常適合一日遊。
還有與蒼穹、精靈對應的豪華定製款:Argon 氬氣(男款)和Xenon 氙氣(女款)。最大不同是它們的背負系統設計很出眾,氬氣和氙氣是大型負重背包,為長途而準備,有五個軀幹長度尺碼可調,而蒼穹、精靈是三個。當然,既然稱為豪華款,那麼價格也配得上。
Mutant 38
當然,如果你是資深驢友,想要挑戰山峰雪線的話,那要推薦「極限攀登」系列了,比如Mutant 38,極限簡練但並不影響背負性與功能性,這款背包使你在攀登時全神貫注於周圍環境而非背上之物。
Gregory(格裡高利、GG)
創始人Wayne Gregory是美國野外界的一名奇人,早在童年時,他便用媽媽的縫紉機為自己製造背囊。Gregory的背包特色正如他們的座右銘「Fits everything」所述,他們把大型背包的背負做到極致,提供多種尺寸及可置換的肩帶和腰帶,以求每一位使用者都能選到適合他自己的背包。
它的背負系統是戶外圈內公認的最牛,但是稍硬,不過有許多小機關可調,比如肩寬、背長、腰帶角度等等。
對於Gregory這個牌子,看看下面這幾款。
Deva 60
這是女士登山包的暢銷款之一,女性需要長途跋涉、大量負重時,可以考慮。設計很人性化,水壺固定倉可以收起,放開後是傾斜的,背包時可以很方便地拿取。
Contour 60
雖是大型包卻很輕,獨帶水袋倉、防水拉鏈,背包底部還特地設計外側口袋來放溼衣服。
Denali Pro 105
既然Gregory強在大型負重,那就介紹一款絕對重量級的包:105L。這款探險背包無論舒適程度、背負能力、便利性、耐用性都無可超越,是Gregory 重裝技術背包系列中的旗艦,Denali Pro系列曾榮獲美國Backpacker雜誌頒授〝Editor's Choice Gold〞編輯之選世紀金獎。
Gregory與Osprey,質量和價位都相當,二者相比,Osprey在輕量化上下了更多功夫,女性背包的首選,而Gregory整個包較Osprey相比重一點,但背負無可挑剔,對於大量負重的需求(比如超過20公斤),它罕有敵手,更適合男性。
Arc'teryx(始祖鳥)
這是加拿大品牌,被稱為戶外品牌中的LV,樂於追求最新科技和設計,產品的豐富程度也堪比LV,尤其在戶外服裝方面更出色,當然背包也毫不遜色,品質和價位都值得仰望。
Bora系列的背負很好地說明了Arc'teryx貴的理由:V型雙支架結合可扭轉調整的跨帶,在行進時會隨著胯骨的擺動而隨之調解。而腰帶是世界標準——四層泡棉層疊然後熱熔成吻合人體曲線的形狀以減少胯骨所受壓力,讓負重平均轉移到整個跨帶的接觸面積上。
採用420D的全新構造防水耐磨麵料製造,100%保證包內物資乾燥。在設計上,最有特點的是它的兩個大大的袋鼠口袋,其中一個袋貼心設計有一個排水洞,可以專門用來收納溼漉漉的衣服和裝備。由於卷蓋式設計,它的容量空間彈性很大,最小可縮到60L,擴容時可到94L,當負重15公斤時感覺超級舒服。
《Outside》雜誌公布了冬季「年度裝備大獎」(「Gear of the Year」)名單,共有8件裝備上榜,唯一一款背包上榜,就是Arc'teryx的這款。它非常適合日常使用,寬扁造型可以把重量轉移到腰部,大開口設計方便拿取東西。
Cerrotorre
這個牌子是韓國出品,針對亞洲人體型來設計的。早年為Osprey等歐美知名品牌提供製造服務,被認為是Osprey的亞洲版,也以低於Osprey近千元的價格被稱為Osprey平民版。筆者推薦這個牌子的GECKO系列和PORTER系列。
GECKO系列
輕型徒步包,背負系統拉鏈拉開即可調節。A字形腰帶減輕重量的同時,不會硌到骨頭,肩帶的設計也避開了人體生理上胸部突起的位置。內部支撐的超輕鋁材最大限度減輕了包的自重。
PORTER系列
為冰雪運動設計的系列,上闊下窄的包身設計,確保腰部活動的靈活性,並帶有卷合式快速打開系統,能很輕鬆的從上部打開艙口直接通入主袋艙,從而提高了背包的防水性能。
Karrimor(卡而瑪、凱瑞摩)
這是英國產品,1958年英國的登山家希拉蕊就是背著它完成了人類對珠峰的第一次徵服。這個牌子的背包一般只有三點接觸身體。雖然氣流通過性會好一點,但是穩定性不如一些全部貼背設計的廠家,比如Gregory、Cerrotorre等。
它最著名的是SA背負系統,其中文解釋就是「運動中可以調節的背負系統」,是專利產品,其他品牌沒有的,也是我在所見的背負系統中,設計最有創意的。由於人體在上山時和下山時身體受力的部位不同,所以需要很快地調節身體後部的支撐力。SA的特別就在於,背後的兩塊類似人體背部肌肉形狀的襯墊可以通過幾條帶子快速上滑或者下滑,用來給與最好的支撐力。
Vaude(沃德)
Vaude是德國貨,使用的Tergolight背負系統也是三點支撐,但是做了很多輕量化的改革,此品牌一直走在輕量化的前線。重視輕量化的公司,一般的特點是小包感覺比大包要好,很適合短途旅行和衝頂。如果負重超過15KG就很麻煩,還是有壓肩的感覺。不過不管哪一類型的Vaude都很注重面料,它的面料確實很耐磨以及抗撕裂,而且重量並不大,款式也很新穎。筆者推薦他家的Astra系列。 Astra系列 被定義為「全天候背包」,即無論一兩天的短途穿越還是長達半年的專業登山,它都可以出色地完成任務。專業防腐線+三重車工+YKK拉鏈,德國人的信得過。
Deuter(多特)
德國百年品牌,跟Vaude不分伯仲,一戰時為德軍提供背包、帳篷。代表作是網架透氣系統,在八十年代由它首次推出。小包很出色,很輕,造型也新穎,但是價格比較偏貴,一個小包在淘寶上都可以賣到接近1000元,無法想像。大包有一個問題就是背負的腰帶很軟,比Vaude軟,而且面料不是很考究。筆者推薦Aircontact系列。 Aircontact系列 這個系列都採用了更高密度的面料,也就是更嚴密的DEUTER RIP-STOP尼龍。它是由420D的紗線織成,反面有厚的塗層。有很強的負重能力。背長可以方便調節適應不同的身高,魚鰭型腰帶,負重時可以配合身體保持重心平衡。
Granite Gear(花崗巖)
美產,號稱「像空氣一樣輕,像巖石一樣堅固」,追求非常輕便卻不犧牲背負性能。普通的支架僅僅是依靠鋁合金骨架從上到下做出單一呆板的調整,而花崗巖獨有的3D Tepex解剖學支架系統,在整個背負區域做出全面的調整。
入門品牌
Bigpack(BP、派格)
價格覆蓋面很廣,而且針對東方人體型設計,很多人說背起來舒服。筆者在這裡推薦Bigpack品牌的Performic。
Performic(大容量的經典款,TCS背負系統是最大亮點,鈦合金的管架超輕、柔韌而且也非常堅固、穩定和貼身;背負與身體帖合的部分採用的網紗面料通風透氣性非常好;與過去BP的包相比增加了外掛的數量和包體側面的側袋,很實用的設計。
Acme(Acome、阿珂姆)
Acme是BP團隊跳出去成立的公司,很多方面在模仿BP,面料和做工都是翻版,而且主要採用BP發明的CR背負系統,但價位相對較低。BP的CR背負系統相對Acme來說,只是在用料上比Acme好一些,背負功能一樣。
THE NORTH FACE(TNF、樂斯菲斯、北面、北臉)
產品線非常豐富,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極高,但只是品相做得好,走戶外休閒路線的它並不能帶給你過硬的保證。
Ozark(奧索卡)
雖然是瑞士人創立,但是在中國註冊,所以它算是個國產品牌。不推薦,同等價位完全可以買質量更信得過的國外品牌。
SV - Severe Use 嚮導級別
AR - All-Round Use 多用途
LT - Light 輕量
SL - Super Light 超輕量
MX - Mixed Use 混合用途
SK - Ski Specialized 滑雪專用
ARCTERYX ,1989年創立於加拿大溫哥華,由於其對新工藝和新技術近乎瘋狂的追求,已成長為北美乃至全球的領導型的戶外品牌,也是人們公認的頂級奢侈品
OSPERY:
Osprey(魚鷹),背包品牌,1974年由Mike Pfotenhauer和Laurie White創始,公司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主要生產背包。
Gregory:國際戶外頂級品牌,背包君心目中的重型包之王者,背負系統極佳,極佳的體驗感配得上它較高的價格,很多老驢的心中摯愛!
granite gear:花崗巖以在背包設計中的突破性改革聞名,登山包中的變形金剛
BIGpack的品牌理念,「如果你不邁出下一步,你將永遠固步自封。」
Deuter是德國知名戶外運動用品品牌,由歐洲最著名的背包生產及設計商——德國Deuter公司創建於1898年。
vaude
vaude在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下創建時,戶外運動還沒有興起,成立後不久,戶外運動出現了空前的高漲。沃德從1974年開始生產背包並銷售登山裝備,1978年推出了帳篷,1979年開始睡袋的生產,1980年開發並生產功能性的衣服
國內品牌
探路者:國產二線戶外品牌,它的登山包,價格一般,性能也一般,總之,啥都一般。
凱樂石:國產第一戶外登山包品牌,優點是背負優良,背板和腰封非常厚實,缺點是整包設計過窄,使整包重心偏高,不適合大坡度爬山的平衡性。總的來說,對於一般的戶外愛好者而言,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迪卡儂:號稱全球最大的戶外用品零售商,因為什麼都賣,所以不專業,其在國際戶外的地位就相當於探路者在眾多驢友心中的地位。
舒適性
背負的舒適度是選擇背包最重要的因素。
在挑選時最好是背負一個滿載的包,而不是只背一個空包看看式樣。使背包的背面儘量貼近你的背部,那麼背包將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走上幾步,看看是否舒適。選幾個不同的背包試試,並從售貨員那裡學會如何調節背帶、腰帶,為自己挑選一個最舒適的背包。
評測中最輕的背包是Osprey Exos 58,重量基本在徒步旅行和超輕背包間徘徊。
重量為1.3KG的REI Flash 62緊隨其後。
在輕量的同時在結實和舒適仍然有不錯表現的背包有The North Face Banchee 65(1.6KG),Osprey Volt 75(1.7KG), Gregory Z65(1.9KG),它們都在輕量,舒適和基本功能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在保持最全功能的背包中Osprey Atmos 65 AG(2.0KG)和 Arc'teryx Altra 65(2.2KG)是最輕的。
Baltoro 65(2.5KG)和Deuter Air Contact(2.7KG)是評測中最重的背包。
Altra 65在舒適性和輕量化的表現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背負的舒適性是指背包支架是否能良好的將負重從背包傳遞到腰帶上,並將一少部分傳遞到肩帶上。
進一步,我們會對比背包用的泡棉,鉸接部件,還有背部的感覺。
Gregory Baltoro, Arc'teryx Altra 和Deuter Air Contact都表現完美。
Altra以微弱優勢勝過Baltoro和Aricontact,Altra使用的腰帶轉盤技術能夠很好的將負重轉移到我們的臀部,讓你背包時感覺輕一些。
不過,Baltoro的背負性和舒適性也很強,大多數人都會喜歡Baltoro超級舒適的腰椎背負。多特Deuter Air Contact和Baltoro只有極小的差距,它配備了厚實舒適的背板,只是有些笨重。
彈性或懸掛背負系統主要使用網眼材料與傳統的支架相結合,
這種類型的背負系統由於把背部與背包用網眼材料分隔,因此能夠加強背部通風,能為使用者帶來涼爽的體驗。
如今越來越多的背包也採用了這樣的設計,但在負重較大時這樣的背負並不舒適。
例如Gregory Baltoro 65由於沒有採用這樣的懸掛背負系統因此在背負重物時更有效率
背包的易用性主要包括主倉和其他口袋是否容易打包和取出物品,附加的口袋的數量和位置是否易於使用,有些背包的口袋是否華而不實。
在此項中,是否易於打包是決定這些口袋是否有用的決定因素。
最後,如果背包擁有足夠的綑紮帶就可以外掛一些裝備,這樣的背包也具有更強的通用性。
整體結構功能
對於那些喜歡用多個口袋來分類存放物品的朋友, Gregory Baltoro 65 由於擁有最多的口袋。
可能是這類驢友的最愛,但這也使得它成為我們測試的背包中最重的一款。
Deuter Air Contact也有同樣數量的口袋,但我們並沒有覺得這些口袋有多大用處。
頂包設計
雖然每款背包都有不同的特點,但它們幾乎都會有頂包。
頂包可以存放些可能經常需要的小東西,比如,太陽鏡,防曬霜,防蟲噴霧等等。
在我們測試的背包中,我們最喜歡始祖鳥Arc『Teryx Altra 65、75的頂包,當你讓別人幫你取放物品時原來存放在包裡的東西也不會掉出來。
雖然Altra並不像其他背包有那麼多的口袋,但所有的口袋都恰到好處,使用方便。
雖然Atmos 65 AG和Banchee 65的頂包與Altra容量相同,並且加長的拉鏈能夠更容易的存放物品,但還是不如Altra的頂包完美。
包買好了,就能出發了嗎?
No,得先裝包啊,然而裝包也是有技巧滴!
挑選必須的物品
把你所有計劃要帶的東西收集起來,把它們放在一個房間裡,然後執行第一步,凡是不知道該不該帶的東西都別帶。這樣你的包會變得更緊湊。
物品放置
輕的裝備放在下面,重的放在上面。因為任何人在走路時都會向前微傾,這樣就把重量集中在你的臀部而不是你的肩膀上。在底部可以放你的睡袋。然後是當天你不用的衣服:內衣和襪子,鴨絨衣等。接著是你的睡墊,應該放在裡面而不是綁在外面。然後是你的帳篷和防雨布。然後是野炊用品:爐子,油,壺子,杯子和匙子,濾水器和急救包。然後在靠近頂端的地方――你的食品,惡劣天氣的衣服放在最上面,最後拉緊口袋繩子。
讓包又薄又高
儘量讓包又薄又高而不是又矮又厚。這就是那些背包帶的用處:紮緊它們,用膝蓋來壓緊它們(當然不要弄壞了裡面的東西)裝包。
避免懸擺的物件
當你走路,這些東西的擺動會耗費你的體力。那哪些附在你腰帶和肩帶上的可愛的小包呢?其實它們是沉重的累贅。當你需要防曬霜和其他小物件時,花不了你多少時間把它們從你的背包上層口袋中取出來。
包也裝好了,那麼接下來還有最後一個重點,怎么正確的背負登山包,這將讓你走的更遠,更快,更輕鬆。
背包上肩
雙腳站弓箭步,雙手提住肩背帶將背包提到腳在前面的腿上,一隻手先穿進肩帶用單肩頂住背包,然後另一隻手穿入另一邊肩帶,完成背包上肩的動作。
適合背負者的肩部
一些登山包的肩帶能夠調節到適合脖子和肩部。從那裡,他們應該成為一個與肩部緊密結合的外套。調節起重帶子,以完美的45度角,起重帶子將幫助你移去在你肩部周圍的重量,或者甚至讓重量離開肩部移到髖部。一旦腰帶和肩帶調整得非常正確,感覺就好像一個皮帶從肩膀頂部一直跑到框架並且拉緊了它。
把重力放在腰臀部
徒步時雙手拉著肩帶與背包之間的調節帶。身體略前傾,這樣行走時的重力實際上是在腰、胯部位,背部無壓迫感。遇到突發事件,上肢可靈活處之。
保持頭部活動自由
登山包如果裝得太高,你將不能向上看天空。調節你的頭包讓它傾斜遠離你的頭部。協調負重,最好的辦法是在買包的時候假裝你正在考慮出去進行一次長途寒冷的遠足。把需要的所有的東西都裝進去,然後背著這堆東西四處走走,多走幾次。
除了必要的露營裝備,有些物品在戶外是必不可少又容易被人遺忘的,背包裡應該經常攜帶:
戶外三寶:安全套 衛生巾 凡士林
救生毯:一定要保持乾燥,否則打不開
打火石:戶外取火還是很重要的
薄羽絨服:一個小小的羽絨服讓你夜晚不再寒冷,即使是夏季(僅針對西部和北部地區)
調節腰帶:收緊腰帶,一定要收緊呀!收緊背包的腰帶是為了讓包的大部分重量分配到腰臀部,使肩膀不累。
調節肩帶:收緊肩帶,以自己感覺到不勒肩胸為準,收緊肩帶是為了讓背包更貼近後背,行走中好掌握平衡。
調節重心帶:背帶上部和背包之間的連接帶,是重心調節帶,平時一般保持45度角,拉緊可以將重心移到肩部,鬆開可以將重心移到臀部,通過肩臀之間的調節,可以減輕疲勞。在平路上,可以把重心調高一點,而在下坡路時把重心調低。(太松的話包會晃,不利於穩定)
PS:背包防雨罩
如果你購買的背包沒有配備防雨罩,可以在緊要關頭時使用大號的垃圾袋暫時代替,如果你的旅途經常遇到下雨的情況,可以考慮購買以下品牌的防雨罩。
Gregory Rain Cover
Arc'teryx Pack Shelter
Osprey UL Rainc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