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高空暖脊影響,未來幾天我市以晴間多雲天氣為主,氣溫先升後降,早晚溫差大,請注意防寒保暖。另外,提醒廣大農戶充分利用近期晴好天氣抓緊時間搶收,確保豐收豐產,顆粒歸倉。
19日:晴間多雲,西南風3~4級,白天最高氣溫10℃,夜間最低氣溫0℃。
20日:晴間多雲,西南風3~4級,白天最高氣溫15℃,夜間最低氣溫8℃。
21日:多雲轉小雨,西北風3~4級,白天最高氣溫14℃,夜間最低氣溫1℃。
22日:多雲,偏西風3~4級,白天最高氣溫11℃,夜間最低氣溫0℃。
23日:多雲間晴,西北風3~4級,白天最高氣溫5℃,夜間最低氣溫0℃。
秋季早晚與中午的溫差較大,務必注意個人保溫工作,謹防感冒或身體不適而影響行駛中的交通安全。
科普時間到了
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
冷空氣將頻繁「出鏡」
當仁不讓地成為天氣舞臺的"主角"
但你知道關於冷空氣的知識嗎?
Q
&
A
冷空氣從哪裡來?
其實,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均起源於一個地區,即北極地區,然後南下,途經西伯利亞。西伯利亞地區緯度、海拔「雙高」,且地處大陸內部,獲得熱量少、散熱快,是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可以說是冷空氣的"加油站"。冷空氣在此會加強堆積,不斷積蓄能量,隨後在高空西北氣流的引導下最終爆發,並不斷南下,進而入侵我國。
冷空氣跑得有多快?
不同強度冷空氣的移動速度不同,弱冷空氣的移動速度要快於強冷空氣和寒潮。不同強度的冷空氣在陸地上移動的速度約為20-80公裡/時,平均時速為50公裡,相當於汽車在城市道路中的行駛速度。
冷空氣最後哪去了?
當冷空氣南下抵達我國時,我國的地面溫度要高於冷空氣的溫度,且緯度越低、地面溫度越高。其實,地面就如同一臺加熱器,和冷空氣不斷進行熱量交換,使其溫度不斷升高,降溫能力越來越差,最終失去冷空氣的特徵,就此"壽終正寢"。另外,也有一些冷空氣不甘只在陸地上刷存在感,一路跨越高山平原、來到海上,引發大風等惡劣天氣。不過最終還是難逃被海洋"加熱"的命運,化作海上的一縷清風。
冷空氣的等級劃分
與颱風一樣,不同的冷空氣也有等級之分。其實,冷空氣分為五個等級,分別為弱冷空氣、中等強度冷空氣、較強冷空氣、強冷空氣和寒潮。
(資料來源中國氣象科普網)
【來源:雙鴨山氣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