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大唐,讀精美絕倫之詩詞佳句,看五彩絢麗萬邦來朝的大唐盛世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是詩人王維筆下愜意、美好的田園生活;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這是詩人李白的豪邁之情的流露;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是唐朝邊塞詩人王昌齡置身沙場慷慨激昂的情景再現;
「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埋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是詩人白居易眼中風流倜儻的唐明皇與傾國傾城的楊貴妃之間的美好皇家愛情;
每每吟誦這些詩句,仿佛置身於那個令人嚮往的繁榮大唐盛世,無數次想要夢回唐朝。
大唐,政治開明,民族和睦,幅員遼闊,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最絢麗的一抹身影,五彩絢麗、萬邦來朝的大唐盛世,前世無法比擬,後世也很難超越。
一、大唐,一個國力強盛、經濟繁榮的時代,絲綢之路上,商人絡繹不絕。
唐(公元618-907年),共歷21位皇帝,享國289年,唐朝遵從道教,奉老子李耳為先祖,故又稱為李唐,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之一。
大唐,定都長安,取長治久安之意,幅員遼闊,北至西伯利亞,南至北緯18度,西至鹹海,東至薩哈林島,據史料記載大唐版圖在高宗時期國土面積1251.19平方公裡,比我國現在國土多近300萬平方公裡。
大唐,太宗繼位後開創貞觀之治,唐高宗承貞觀遺風開創"永徽之治",唐玄宗勵精圖治,開創了萬邦來朝的開元盛世,期間政治清明、國泰民安,道不拾遺,夜不閉戶,天寶末大唐人口曾一度達到八千萬上下。雖受安史之亂等影響,國力衰退,但中後期經唐憲宗元和中興、唐武宗會昌中興、唐宣宗大中之治國勢復振。
盛唐時期的中國聲譽遠揚海外,通過始於長安的路上絲綢之路,將中華文明傳播歐洲,萬邦使臣、客商、僧侶、學生紛至而來,看到車水馬龍、燈火輝煌的繁華長安,無不由衷的驚嘆,與此同時海外貿易也開始興盛,海上絲綢之路經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抵達南亞、西亞,再由入波斯灣、亞丁灣及紅海到達非洲,外國人對茶葉、瓷器、絲綢非常喜歡,對外貿易巨量順差使國庫日漸殷實,無論國家和百姓的財富都得到了有效地積累,物質生活比較豐富,自唐朝以後海外也多稱國人為「唐人」。
二、大唐,是中國詩歌的黃金時代,風格迥異、精美絕倫的古詩佳句,給後人以美德文化洗禮。
大唐,詩人們博採眾家之長,在詩詞方面湧現了大量名家,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玄宗李隆基熱愛音樂歌舞,創辦「梨園」,自作曲「霓裳羽衣曲」,是中華音樂舞蹈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嚮往《竹裡館》王維所描繪的田園生活,獨自閒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裡?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
當然更想西出玉門關,在古絲綢之路上,看大漠孤煙的同時,出徵邊塞,保衛國家。「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亦想回到大唐看看那繁榮的酒肆,與詩人太白吟詩作賦,把酒言歡
「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埋連理枝」看那燈火華麗的長安城,唐明皇與楊貴妃間山盟海誓、至死不渝,只願身邊有你相伴的皇家愛情故事正在上演;
但,這曾經無限繁榮的王朝終究結束。唐明皇在執政後期滿足於現狀,滿足於當前的繁華,疏於朝政熱衷享樂,致使王朝發生動亂,安史之亂使昔日的繁華早已沒了蹤跡,民不聊生,百姓遭受離亂,最終為求保住江山,唐明皇不得已賜死貴妃,自己也落得晚年孤寂,悶悶不樂中死去。「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次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李商隱的《馬嵬》可以讓我們深切體會馬嵬之夜唐明皇的心情是何等的悲痛、何等複雜。
三、大唐,一個科技、藝術的巔峰時代,給這繁榮的朝代添上更加豐富多彩的一筆。
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金剛經》,醫學家孫思邈用畢生心血寫成《千金方》,全面總結了唐朝及以往各代的醫藥學成果,在中醫藥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藥典,天文學家張遂最早測定出地球子午線長度。
邢州白瓷象銀象雪,越州青瓷象玉象冰。 還創造了著名的「唐三彩」,在白地陶胎上,刷上無色釉,再用黃、綠、青三色加以裝飾,色彩鮮麗,造型美觀,聞名中外,給這繁榮的朝代添上更加豐富多彩的一筆
甘肅敦煌東南鳴少山斷崖的莫高窟,又稱千佛洞,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其藝術創作,深刻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卓越才能。
四、大唐,是中國歷史上政治制度方面的一個重大轉折時期,而其變革的內在精神在唐亡後依舊被後世所延續,也許這也是唐代為後世所稱讚其偉大之處吧。
蔣勳說過:「唐朝為什麼會帶給我們感動?因為唐詩裡有一種燦爛與華美,唐朝就像漢文化一個短暫的度假期,是一次露營,人不會永遠露營,最後還是要回來安分地去遵循農業理論。為什麼我們特別喜歡唐朝?因為會覺得這一年回想起來,最美的那幾天是去露營和度假的日子,唐朝就是一次短暫的出走。」
強大的軍隊和廣闊的領土,綜合開放包容的經濟文化,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造就了大唐盛世,也造就了我們對他的無限遐想,其特有的「人生得意須盡歡」精神,不會要求人們安分守己、平淡度日,而是鼓舞人們及時行樂、怒放生命。假如把生命比作一朵花,唐朝卻鼓勵花朵要全力綻放,活出極限。
處於當今社會的我們,應該以史為誡,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重視科技,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