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還是很喜歡這番的。這部動漫的畫面精美,情節推動自然,各種細節(尤其是光影明暗的把握)與環境的描寫令人驚豔。心理刻畫十分到位(媲美滿分作文的臺詞),與鋼琴曲的貼合也較為完美。結尾淚點爆發高潮火候恰當。最重要的是貫穿全篇的主人公有馬公生的成長曆程有目共睹。可是四謊還是一部童話。關於成長,這是一個兩次遭受打擊的天才最終抬起頭來的故事。
關於愛情,薰最終還是在信中揭穿了不愛的謊言,它告訴我們愛最大的價值不是奉獻而是被感知。可惜世上沒有幾個天才,也沒有多少自我揭穿的不愛,這些對於大多數平凡的你我而言,真的就是童話而已。其次,現實中的所有人都有像公生一樣困入深海的苦難,但不是所有人都有幸遇到自己的宮園薰。苦難鑄造英雄的前提是超越苦難,可惜有太多被苦難吞噬的平凡人了。
但作為平凡人的我們,看到執著、熱情,閃耀著金色光輝的薰,看到公生熬過自己的重重困境最終超越了苦難,那時我們自己也得到了救贖。心中會產生微妙的變化,更有勇氣面對自己的生活。再者,椿的告白非常小聲,吞吞吐吐地,非常害羞地。幾乎是以不在乎對方能否明白的方式,椿吐露了自己的心聲。依然記得,涼涼的海風,淡淡的月光,淺淺的沙灘,不知何時,那鄰家的「弟弟」腳印已經比自己大了一輪,已遠遠地走在了自己的眼前。
那一刻,恍惚間物是人非,椿望著他的背影,不覺淌下了淚。一半沉浸在過去,一半渴望著走進;回頭是絲絲縷縷的道不盡,前行是無可奈何的怕多餘;即便如此,依然想讓時間再次轉動,這一切,便是四月的椿。最戳我的一個地方就是大量細微的心理描寫,就像日本的私小說一樣,實在太能引起共鳴了。可能是我自己性格上有點敏感,平時自己也會想得很多,所以比較有代入感吧。
其實我完全不懂樂理,也沒有在社團裡當上高層或者參加比賽,自從上了高中以後每天都是不停地學,但是,但是看到四謊以後又回想起了生活裡不經意的小驚喜和性格各異卻又很友好的人們。公生面對音樂的動搖和釋懷,小椿不敢直面感情的那份猶豫,就算我沒有過那樣斑斕多彩的經歷,也確確實實的感受到了每一個處在這個年紀的人特有的多慮、感性和情緒的起起落落,真是青春。
故事最後的音樂選擇了肖敘一,實在是匠心獨具。如泣如訴的琴音極富層次感和敘事感,蕭邦的悲憤、公生的成長、薰的遺憾,還有一路相伴的友情、親情、師生情,在這一首曲子中得到了最後的升華。悽美、華麗,哀而不傷。 故事的結局是無比現實,沒有奇蹟的,我們為此感到哀傷,那個耀眼的姑娘永遠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