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邯山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區文廣旅局積極推薦申報和溝通協調,邯山區河沙鎮鎮小堤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邯鄲僅四村入選。
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是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兩部委為貫徹落實《「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國務院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而推出的一項重要舉措,入選的鄉村將在項目資金、品牌創建、人才培養、宣傳推廣等方面優先享受國家有關支持政策。
小堤村既不失鄉村本色、又融入都市生活,秉持「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理念,結合民俗文化、棗文化、鑄造文化和紅色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打造以「農耕文化」為主題,以「坊」為載體,集觀光、文化、體驗等多種形態於一體的生態型特色鄉村旅遊目的地。
小堤村南、村北、村西保留下了三片古棗林,經省林業廳認證,樹齡均在200年—700年間,為華北平原僅存的古樹名木群之一,古樹至今依然枝繁葉茂能產棗 ,因此小堤又被人們稱作「古棗園」。
抗日、解放戰爭時期,密集的棗樹林成為子弟兵打擊敵人的天然屏障,村內保留有1945年平漢戰役晉冀魯豫軍區一縱隊指揮部舊址,成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早在明正德年間就有村民從事鑄造行業的記載,是邯鄲最早的鑄造業發源地,也是鑄造技師學師學藝的基地,小堤村鑄鐵工藝是一個寶貴的文化遺產。戰爭時期,小堤村曾為子弟兵鑄造炸彈、手榴彈的外殼,目前,「小堤鄉村鑄造798」已成為遊客體驗鄉村記憶、記住鄉愁的旅遊景觀。
小堤村還有獨具地域特色的草木扎染、剪紙等文化,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觀光體驗。
民宿發展蓬勃興起,古樸的外觀下是舒適的住宿設施。農戶家開辦的民宿如莉莎小院、棗福居等都很有地方特色。
圍繞吃得綠色、放心,如以棗為輔助的麵食粱嫂發糕、小堤自釀白酒、小堤米線、蕎麥碗託等,手工製作,家的味道,每一家都不重樣,還原和再造傳統村落的鄰裡和諧的生活場景。
小堤的「古棗園」「向日葵園」春季賞花、秋季採摘,四季美景,倘佯在棗林和步遊道上,享受休閒慢生活。
下一步,區文廣旅局將繼續實施鄉村旅遊精品示範工程,著力培育鄉村旅遊片區,積極開發特色化、差異化、多樣化的鄉村旅遊產品,促進邯山區鄉村旅遊規模化發展。
(供稿:邯山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