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到底兒子和女兒誰更靠得住?真相面前很多老人失望了

2020-12-22 騰訊網

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不少老人表示,年輕的時候拼了老命想要生個兒子。當初的想法就是「養兒防老」,而閨女,出嫁後就成了人家的人,養老自然是指望不上的。可眼下,當初那些拼命想要生兒子的夫妻很多都到了六十以上的年紀。

那麼,人到晚年,兒子和女兒到底誰更靠得住呢?按理說應該是兒子,可事實卻正相反,不少老人也親自承認,養老女婿要比兒子強很多。面對這樣的真相,很多老人也都失望了,畢竟這和他們年輕時候的想法出入可是很大的。

指望女兒養老,女婿基本都不會說什麼

不少老人都有這樣的感受,上了歲數,住女兒家的時候,往往是什麼事情都不需要自己操心。女兒會貼心地準備好一切,她們也會耐心地聽自己說各種事,主動和自己聊天。再加上女兒和自己一起生活了幾十年,彼此都很熟悉,女兒也更了解自己,照顧起來自己也會更滿意。

而女婿基本也都不會說什麼。就像人們常說「婆媳」矛盾,很少有人說自己和女婿處不到一起的,這就是一樣的道理。很多老人說指望女兒養老更靠譜,就是因為和女婿之間沒有矛盾,少生氣,心情也舒暢的緣故。

指望兒子養老,兒媳那一關往往都過不了

這個原因也是很現實了,很多老人都表示,也不知道什麼緣故,似乎兒媳和婆婆想要處到一起會很難。有的家庭是婆婆看不上兒媳,也有的家庭是兒媳各種不待見婆婆。總歸,婆媳想要和諧相處真的是很不容易。

而指望兒子養老,那就必須要和兒媳住一個屋簷。如果這樣,彼此間的矛盾也就更多。還有老人表示,自己住在兒子家,可兒子卻不當家,家裡事情都是兒媳說了算。自己見不得兒子的「窩囊樣」所以就去投奔女兒了。

兒子和女兒本身的差別也很大,女兒是貼心小棉襖更是沒錯的

還有老人表示,女兒在自己父母面前基本都話多活潑一些,而兒子長大了話少不說,還不會關心人,暖心話也很少說,但人上了歲數,偏偏就愛聽子女們多說暖心話。

也因為兒子和女兒自身性格等各方面的差別,很多方面,女兒就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而父母真遇到什麼事情,女兒照顧起來也更貼心、方便,所以很多老人才說女兒要比兒子要更靠得住。

不少老人都感慨,原本還指望著養兒防老,可到頭來才發現女兒才是養老最值得住的人。面對這樣的真相,那些曾經只想生兒子,而嫌棄女兒的老人也是後悔莫及。

暖時光碎碎念

養兒防老的時代,也許還在,也許早就已經過去了。不管怎樣,有關老人養老這個話題,很多人都有著自己的看法。而養老靠兒子也好,女兒也好,最關鍵的還是當事人自己。

如果當事人自己各方麵條件都很好,有退休金,身體健康能自立,老人不胡攪蠻纏,也不倚老賣老,可以說養老也就不是個事兒。而要滿足這些條件,可以說老人在年輕的時候就要開始著手準備了。

有關養老,年輕人,你都做了哪些準備呢?

90後寶媽一枚,因為有了孩子,開始關注並學習育兒知識。在這裡希望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寶媽寶爸,共同探討育兒心經。

未來亦暖,歲月如初。時光,總是暖暖的,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相關焦點

  • 晚年沒有自理能力,女兒和兒媳誰更靠得住?70歲老人說了大實話
    現在,秦大媽被接回了家,一直由兒子兒媳照顧。昨天兒媳外出辦事,下午回來的晚,就託我給大媽送點飯。陪大媽吃飯的時候,大媽跟我聊了聊生病之後的遭遇,感慨道:「躺在病床上才明白,兒媳和女兒到底誰更靠得住。」血緣上女兒自然是比兒媳親,但生活上與兒媳相處最多秦大媽說,之前沒躺在病床上的時候,她心裡很清楚,女兒是親生的,兒媳是別人親生的,自然是女兒比兒媳親。所以,平時女兒回娘家,她總是偏心女兒,也偷偷給過女兒錢,畢竟老了要靠女兒伺候。但是,摸著良心說,生活中照料和關心自己的人,大部分都是兒媳。
  • 人到晚年,兒媳和女兒誰才能靠得住?這3個67歲阿姨說出真心話
    人到晚年,兒媳和女兒誰才能靠得住?這3個67歲阿姨說出真心話只要是人就一定會有老的一天,生老病死也都是我們必須要經歷的,哪怕是多麼不平凡的人,都一定會有面臨衰老的那一天,但是老了之後的我們,究竟依靠誰才是正確的呢?
  • 當你老了,兒子和女兒誰更靠得住?
    也許是他從來不知道掙錢的辛苦,所以在公司裡遇到一點不開心的事,就吵著要辭職,到現在快30歲的人了,工資還很低,沒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但他還有一群狐朋狗友,為了面子維持社交關係,經常請朋友吃飯揮霍,兒子沒錢了就問我要,他變成了不折不扣的啃老族。
  • 生兒子和生女兒,晚年生活狀態天差地別,老人的感受騙不了人
    很多人都覺得「男女都一樣」,小時候一樣養,長大了一樣受教育、一樣在社會上立足,至於以後也一樣要給父母養老。話雖這麼說,不過生兒子和生女兒,父母晚年生活狀態還是天差地別的,老人的感受騙不了人。晚年生活方式上不一樣我堂叔,生了兩個女兒,個個都培養得很優秀,周圍人都羨慕他兩個女兒頂得上別人兩個兒子。
  • 晚年體弱多病,女兒和兒媳哪個更靠得住?5個60歲女人回答很意外
    導語:都說女兒是媽媽貼心的小棉襖,那么女人老了之後,晚年體弱多病,到底是要指望女兒還是要指望兒媳?當女人步入晚年,女兒和兒媳哪個更靠得住?林女士,60歲。年輕時,我以為女兒這輩子都會對我貼心,所我特別偏心女兒,我對我女兒特別好。
  • 人到晚年,靠兒子養老還是靠女兒養老,聽聽兩個老人的心聲
    有人說:最好的晚年生活是,有個老伴陪著,有個老窩住著,有點老底花招,有幾個老友聊著,有幾個愛好玩著。這樣的神仙生活每個人都想過,但是理想很美好,現實很無奈,人到了晚年並不是你想怎麼過就怎麼過,人吃谷五雜糧,免不了生病。
  • 老了體弱多病時,女兒和兒媳哪個更靠得住?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人們總會變老,很多人說「養兒防老」,其實,真正的人在年老之後,子女不一定能夠時刻陪伴在身邊。年紀大了要有人照顧,所以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心中都會有一個疑問,自己的老年生活,兒媳女兒哪個更靠得住?陳大媽說:「她和老伴身體一直不太好,有一兒一女,兒子常年在外邊工作,所以兒子結婚了,有了孩子以後,兒媳就辭掉工作,全神貫注在家帶孩子照顧二老,兒媳守在家裡伺候我們老兩口,照顧我們的孩子。
  • 人到晚年,這三樣東西比兒女更靠得住,越早知道越好
    很多老年人在晚年時已經退居家庭,對於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很多事情,他們也不再參與。這種不參與感就會導致他們對生活沒有太大的希望與期待。 就會導致一種「黃昏心理」,表現為對未來喪失信心,充滿悲觀。尤其是子女常年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極易產生一些心理問題。
  • 70歲老人的感悟:人到老年,只有兒媳婦才靠得住
    我仔細聽了一下,他們聊的都是一些家庭瑣事,閒聊了一會兒,坐在窗子邊帶著一個氈帽的老頭慢悠悠的說了一句:你們覺得人老了誰最靠得住?話音剛落其他幾個老人就七嘴八舌的說開了,有的說只有女兒才靠得住,有的說兒子才是最後的依靠,總之自己的子女都是最孝順的。
  • 沒兒子就是「斷後」?晚年會悽涼嗎?3個只生女兒的老人說出心聲
    兒子才是能給自己養老。所以,他們就會拼命生孩子,直到生出兒子為止,而且兒子越多越好。現在的觀念不同了,兒子和女兒都是一樣平等的,都會對父母肩負起贍養的義務。甚至女兒更懂得照顧父母,更貼心。對於只生了女兒的家庭來說,晚年會悽涼嗎?不妨我們來聽聽以下3個只生了女兒的老人的心底話吧。
  • 積蓄都給了兒子,晚年還有臉面找女兒送終嗎?6旬老人的話太理智
    老人也不是說重男輕女就一直是愛護著自己的兒子,在一些小節上還是偏袒女兒的,但是如果在家庭的大事上,很多時候都是照顧自己的兒子的。那麼人都會老,當老人到了晚年需要養老的時候,把所有的積蓄都給了自己的兒子,那麼還有臉面去找女兒幫養老送終嗎?小區裡有個老奶奶,現在已經72歲了,一直都是一個人在生活,每當出去時都會看見她跟別的老人,在樓下聊天。
  • 68歲老太太戳心話:在兒女家各住一個月,才發現晚年靠得住的是誰
    在兒女家各住1個月,才發現靠得住的是誰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總是辛辛苦苦的賺錢拉拔孩子成長。等到父母晚年沒有工作的時候,孩子們也應該承擔起照顧他們生活的責任。68歲的劉大姐,生有一兒一女,都住在城裡,而劉大姐則是一人獨自生活在農村老家。
  • 人到晚年,身邊最親的人是誰?3位退休老人說出了實話
    奮鬥了大半輩子,到了晚年時期,退休老人都希望能夠陪陪自己的家人,安享晚年。有人說,當老人到了退休年齡後,子女也在為自己的家庭奔波操勞,很難陪伴在老人身邊,所以人到老年,與自己最親的人就只剩下老伴了,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有3位退休的老人說出了實話,一起來看看吧。
  • 65歲老人自述:人到老年,有錢和沒錢的差距太大,趁早多存點錢
    但是對於王阿姨來說,她卻很孤單,自從老伴去世後的6個年頭,只有一個年是兒子陪他過的,剩下5個年他都是陪嶽父母過年去了 ,直到65歲了王阿姨才明白了一個終身哲理——有錢才是硬道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聽一下65歲老人王阿姨的自述:人到老年,有錢和沒錢的差距太大,趁早多存點錢吧!
  • 老人晚年的悲哀:為孫子犧牲自己晚年幸福的老人,可悲可嘆
    老人有二兒一女,女兒嫁到了外地,二個兒子在身邊。一開始,老人的大兒子時常回去陪他,幫他收拾屋子,打掃衛生。女兒提出給父親請個保姆,照顧老人生活起居。很快,女兒經人介紹找到吳阿姨。吳姨60出頭,老伴走了,兒子也結婚了。
  • 現實版《安家》嚴叔嚴嬸的遭遇:養老,錢和子女誰更能靠得住?
    這個社會,每個人的生活壓力都很大。做父母的,捨不得自己的孩子吃一點苦,生怕孩子太累壓力太大,傾盡全力掏空積蓄,卻把自己置於風險之中,指望兒女養老,已是傳統老人最大的悲哀。人到老年,為了兒女結婚成家,掏空積蓄賣掉老窩到底值不值得?養老,錢和子女誰更能靠得住?
  • 誰都靠不住?七旬老人坦言:做到這5件事,老了誰都靠得住
    經常聽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發出感嘆:人老了,誰都靠不住,靠兒女,兒女忙,靠老伴,老伴走在前頭,病了躺在床上,有時連自己都靠不住。那麼,人老了,真的誰都靠不住嗎?一位七旬老人坦言:做到這5件時,老了誰都靠得住。
  • 退休老人自述:老了以後錢放哪裡好,給兒子還是女兒,誰最可靠
    沒錯,就是健康和金錢,有了健康和錢才能保證自身的生活利益。那麼問題來了當你老了以後,健康有了,健康是自己的,但是錢,該放在誰那裡?兒子?女兒?給誰更放心?最值得信賴的兒子,有進沒出當人們老了時,他們的賺錢能力絕對跟不上年輕人,他們沒有額外的收入 ,只能依靠微弱的退休錢。如果你年輕的時候自己存了一點,這還好。
  • 88歲老人親身經歷:「為什麼你晚年那麼悽涼,就是因為沒有錢!」
    吳大媽是一位特別通透的老人。她不去跟女兒同住,並不是女兒不孝順。而是吳大媽認為自己身體尚且硬朗,女兒也有自己的小家庭要兼顧。她不想過多打擾女兒的生活。而且自己住舒心又自在。人老了,想要活得更瀟灑自如、有尊嚴,那無外乎要滿足下面的條件。
  • 人到晚年,手裡有沒有存款重要嗎?3個69歲的老人說出答案
    導語如今很多老人退休後,都會有退休金,不管多少,都好過沒有。所以很多老人,就覺得既然有了退休金,不用存錢了,因為存不存錢都無所謂,每個月都有錢花。雖然不存錢也不缺錢花,但是生病的時候,那些退休金根本就不夠,所以老人退休後,手裡有退休金比較穩定一點,就不用擔心沒錢治病。那麼人老了退休後,手裡有沒有存款到底重不重要?一起來聽聽三個69歲老人的心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