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不少老人表示,年輕的時候拼了老命想要生個兒子。當初的想法就是「養兒防老」,而閨女,出嫁後就成了人家的人,養老自然是指望不上的。可眼下,當初那些拼命想要生兒子的夫妻很多都到了六十以上的年紀。
那麼,人到晚年,兒子和女兒到底誰更靠得住呢?按理說應該是兒子,可事實卻正相反,不少老人也親自承認,養老女婿要比兒子強很多。面對這樣的真相,很多老人也都失望了,畢竟這和他們年輕時候的想法出入可是很大的。
指望女兒養老,女婿基本都不會說什麼
不少老人都有這樣的感受,上了歲數,住女兒家的時候,往往是什麼事情都不需要自己操心。女兒會貼心地準備好一切,她們也會耐心地聽自己說各種事,主動和自己聊天。再加上女兒和自己一起生活了幾十年,彼此都很熟悉,女兒也更了解自己,照顧起來自己也會更滿意。
而女婿基本也都不會說什麼。就像人們常說「婆媳」矛盾,很少有人說自己和女婿處不到一起的,這就是一樣的道理。很多老人說指望女兒養老更靠譜,就是因為和女婿之間沒有矛盾,少生氣,心情也舒暢的緣故。
指望兒子養老,兒媳那一關往往都過不了
這個原因也是很現實了,很多老人都表示,也不知道什麼緣故,似乎兒媳和婆婆想要處到一起會很難。有的家庭是婆婆看不上兒媳,也有的家庭是兒媳各種不待見婆婆。總歸,婆媳想要和諧相處真的是很不容易。
而指望兒子養老,那就必須要和兒媳住一個屋簷。如果這樣,彼此間的矛盾也就更多。還有老人表示,自己住在兒子家,可兒子卻不當家,家裡事情都是兒媳說了算。自己見不得兒子的「窩囊樣」所以就去投奔女兒了。
兒子和女兒本身的差別也很大,女兒是貼心小棉襖更是沒錯的
還有老人表示,女兒在自己父母面前基本都話多活潑一些,而兒子長大了話少不說,還不會關心人,暖心話也很少說,但人上了歲數,偏偏就愛聽子女們多說暖心話。
也因為兒子和女兒自身性格等各方面的差別,很多方面,女兒就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而父母真遇到什麼事情,女兒照顧起來也更貼心、方便,所以很多老人才說女兒要比兒子要更靠得住。
不少老人都感慨,原本還指望著養兒防老,可到頭來才發現女兒才是養老最值得住的人。面對這樣的真相,那些曾經只想生兒子,而嫌棄女兒的老人也是後悔莫及。
暖時光碎碎念
養兒防老的時代,也許還在,也許早就已經過去了。不管怎樣,有關老人養老這個話題,很多人都有著自己的看法。而養老靠兒子也好,女兒也好,最關鍵的還是當事人自己。
如果當事人自己各方麵條件都很好,有退休金,身體健康能自立,老人不胡攪蠻纏,也不倚老賣老,可以說養老也就不是個事兒。而要滿足這些條件,可以說老人在年輕的時候就要開始著手準備了。
有關養老,年輕人,你都做了哪些準備呢?
90後寶媽一枚,因為有了孩子,開始關注並學習育兒知識。在這裡希望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寶媽寶爸,共同探討育兒心經。
未來亦暖,歲月如初。時光,總是暖暖的,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