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斷醫美「智商稅」,亟需監管「開刀」

2020-09-17 紅辣椒評論

文|孔德淇

熱瑪吉、熱拉提、蜂巢皮秒、超皮秒、玻尿酸注射、眼部提拉術、埋線去皺……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審美觀念的提升,人們對美的追求越來越強烈,這些聽上去讓人「雲裡霧裡」的專業術語,如今正成為一些80後、90後甚至00後們的美容用詞。但以上火爆項目背後「危險重重」,存在各種「坑」。(9月15日 《中國青年報》)

以醫美界當紅的熱瑪吉為例,正版進口的儀器價格上百萬元,某些國產山寨儀器1萬多元即可購得。而這些儀器,只能在正規醫院、門診部或者診所由醫生、護士操作使用。劣質儀器以及非專業從業醫師操作給皮膚帶來的傷害是不可逆的,現實中非正規熱瑪吉操作後燙傷的案例並不罕見,輕則面部起水泡,重則美容變毀容,遺留永久性瘢痕。

一邊是旺盛的需求,另一邊則是混亂的行業現狀。如今一些小美容店、美甲店,表面上做的是美容美甲業務,背地裡卻悄悄幹起醫美,他們沒有從業資質,隨便買個儀器就敢打出各種忽悠人的廣告。據了解,眼下絕大部分的醫療美容機構,還存有銷售違規藥品、超範圍經營、收費混亂、刷單、評價造假等問題。日前,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發布了上海首個醫美糾紛案件白皮書,5年94件醫美糾紛清一色發生在民營醫美機構。

醫美行業亂象叢生,飽受詬議,正制約其自身高速發展。由於該類非正規醫美場所無法出具醫療憑證,也給後續的維權、調解帶來多重困難,投訴人維權往往因「投訴無門」,忍氣吞聲或自認倒黴。

這也提醒有整形美容需求的求美者,醫美項目一定要選擇有資質的正規機構,由專業的執業醫師來操作,不是隨便一個美容師經過培訓就可以做的;美貌只是相對的,一些可能會對健康造成損害的醫美項目,一定要再三權衡、審慎決策,針對不少整形「成癮」的患者,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勸導,畢竟身心健康才是至關重要的。

被醫美項目「下套」,該批的不是「受害者太蠢」。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等法規,這些醫療美容機構已然涉嫌超範圍經營,將面臨責令其限期改正、罰款,甚至吊銷執業許可證的嚴厲處罰。這亟待衛生、工商、消協等部門積極承擔起監管的主體責任,把對醫療美容機構的檢查作為一種常規工作,常態化開展檢查和督查,一旦發現問題,依法嚴肅查處。

同時,要嚴格守好準入關卡,杜絕非法醫美機構混跡其間,讓消費者上當受騙。對醫美亂象要採取「零容忍」態度,實行高額罰款或列入「黑名單」的嚴懲機制,讓無良商家為此付出沉重代價,倒逼其遵規守法、履行契約。

只有加強監管、規範到位,再輔之以消費者的積極維權,才能有效阻斷醫美「智商稅」,切實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東湖評論:阻斷醫美「智商稅」,亟需監管「開刀」
    如今一些小美容店、美甲店,表面上做的是美容美甲業務,背地裡卻悄悄幹起醫美,他們沒有從業資質,隨便買個儀器就敢打出各種忽悠人的廣告。據了解,眼下絕大部分的醫療美容機構,還存有銷售違規藥品、超範圍經營、收費混亂、刷單、評價造假等問題。日前,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發布了上海首個醫美糾紛案件白皮書,5年94件醫美糾紛清一色發生在民營醫美機構。醫美行業亂象叢生,飽受詬議,正制約其自身高速發展。
  • 流行之下的危險:醫美護膚都有「智商稅」,別再被誤導了
    「做醫美能換臉」、「偏方護膚能改善膚質」……最近幾年,這樣的「美麗騙局」那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你能想像還有什麼鳥屎面膜嗎?一聽就很有味道,讓正常人都退避三舍。不止醫美,就連日常護膚都藏了很多「智商稅」,讓人防不勝防。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具有誤導性的護膚理念,以及該怎么正確護膚。
  • 醫情觀察 | 醫美也有「智商稅」
    醫情觀察 | 醫美也有「智商稅」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 胡春豔受訪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眼科 主任醫師 周慧芳皮膚科、雷射美容科 副主任醫師 張振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日前從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了解到,該院發布了上海首個醫美糾紛案件白皮書——《2015-2019年醫療美容糾紛案件司法審判白皮書》,5年94件醫美糾紛清一色全都發生在民營醫院。
  • 獨家:動刀容易維權難 野蠻生長的醫美行業亟待監管
    在社交平臺搜索醫美項目等關鍵詞,或者是在醫美平臺上隨便瀏覽幾個帖子,不一會兒就會收到數家醫美機構的私信,甚至還會接到線下商家電話。很多整容機構僱傭大批營銷號在社交平臺發布帖子,自稱在某某醫院做了失敗的整形項目,在另外一家醫院修復效果良好,用「踩一捧一」的營銷模式為醫院引流。
  • 醫美也有「智商稅」:種睫毛、熱瑪吉火爆背後「危險重重」
    「智商稅」旺盛的需求,與混亂的行業現狀,成為當前醫美行業發展的痛點、難點。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日前從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了解到,該院發布了上海首個醫美糾紛案件白皮書——《2015-2019年醫療美容糾紛案件司法審判白皮書》,5年94件醫美糾紛清一色全都發生在民營醫院。與此同時,另一項由一財數據中心發布的網際網路生態大數據報告顯示,醫美成為90後消費的熱點。醫美用戶中,59%的人群為90後,22%為80後,另有14%的00後準備「接盤」。
  • 被譽為當代「唐僧肉」的熱瑪吉,是真醫美還是智商稅?
    被譽為當代「唐僧肉」的熱瑪吉,是真醫美還是智商稅?)熱瑪吉等醫美項目正在過度品牌化,與醫療越來越遠,在明星和網紅的種草下,漸漸成為了時尚項目。03處在醫美和生美的中間地帶正如李濱所言,生美機構之所以能帶火熱瑪吉,是因為她們提供的服務和體驗比醫美機構要好。美容院可以針對顧客的消費特徵和頻次判斷消費能力,再進一步向其推薦熱瑪吉等醫美項目。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顧客選擇找生活美容渠道做熱瑪吉。生美機構做醫美項目是否違法?對於顧客來說,是否意味著高風險?
  • 教育部官宣「轉正」,被吐槽多年的中國醫美行業要洗白了嗎?
    在醫美野蠻生長的這些年裡,黑醫美機構們悶頭割韭菜,消費者們一茬接一茬地交智商稅,和其他行業不同的是,醫美行業的智商稅,是血淋淋的智商稅。別的智商稅無非是造成金錢損失,但醫美智商稅,搞不好就是要錢又要命。
  • 全網【智商稅】大集合!面膜頸霜美容儀到底有用沒用?
    莓莓子發現最近「智商稅」幾乎是成為了一個流行詞,不管咱買點啥,總顯得不太聰明的亞子。仿佛只有什麼都不買,才是最機智的。所以今天莓莓子就搜羅了一堆在網上被成為「智商稅」的護膚產品,我們一起來理智地討論討論,它們到底是不是智商稅。
  • 宮羽私語|瘦臉智商稅,你交過多少?
    體重只有90幾,看臉卻像120頭髮必須遮臉才會顯臉小,夏天悶得要死為了瘦臉有很多人都交過不少智商稅比如某寶上佔據全榜月銷榜單Top10瘦臉繃帶(戴上畫面有點美啊)款式多樣,材質不同,但大致可以歸類為兩種:一種全包型,一種半包型。
  • 層出不窮的「智商稅」,買不得
    -先看看,總有一天送得進嘛~誒,上次你科普的那些個「智商稅」我可一個都沒買,今天你也給我參謀參謀,我購物車裡這些新寶貝靠譜不?-行,正好我也沒事幹,發過來吧!嚯,電話剛掛,微信一陣亂響,一連串的購物車清單就過來了。六運助細細看來,果然在琳琅滿目的女裝和零食中,發現了一些可疑的東西。
  • 你交過的醫美智商稅—皮膚篇
    很多小白剛接觸醫美就走了不少彎路,導致對醫美也徹底失去信心,為了避免你們掉坑裡,我們來聊聊醫美行業的套路!1、雷射脫毛是永久的!
  • 「智商稅」的存在說明了什麼?
    在接受採訪時,王海直白地提出其他燕窩糖水一樣都是「智商稅」,「1 個雞蛋的營養成分相當於 30 克幹燕窩」,「所有的即食燕窩都是糖水」。他還認為「網紅帶貨,要麼殺熟,要麼替騙子殺熟」「直播帶貨是廣告代言和推銷員二合一,本質上還是割韭菜」,銷量高則「多是刷的」。「智商稅」常被用來形容那些並不值得花很高價錢購買的商品,市場上有其它廉價替代品,可以實現一樣或者更好的效能。
  • 市場增速被腰斬 監管日趨嚴苛 醫美將走向何處?
    根據知名研究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發布的中國醫美服務市場數據顯示,因疫情影響,預計中國醫美服務行業2020年整體增速將大幅收窄至5.7%,而這遠低於2019年18%的行業增速。再者,針對醫美行業的強力監管在今年接踵而來。4月,國家八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美容綜合監管執法工作的通知》,明確醫療美容廣告屬於醫療廣告,非醫療機構不得發布醫療廣告。
  • 為了縮小毛孔,你交過哪些「智商稅」?第一個我就踩雷了
    三、縮小毛孔的3個「智商稅」四、面對粗大的毛孔,我們應該怎麼做?感興趣的女生,快拿出小本本學習起來吧!一、「毛孔」是什麼?它是如何變大的?二、縮小毛孔的「智商稅」1.用收縮毛孔精華收縮毛孔精華實際上是利用清潔和補水的原理,在短時間內給你營造一種視覺上的假象,讓你感覺毛孔很快就變小、變沒了。實際上,等毛孔精華在一定時間裡蒸發後,毛孔又會回到原來粗大的樣子。
  • ...美機構如何險中求生?|醫美機構|醫美行業|健康界|醫療美容|三石哥
    劉景濤提出:目前針對醫美行業的法規較少,而且很多現存法規都是多年前制定的。當前,醫美行業已經步入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時代,部分法規暫時無法適應醫美行業發展,亟需從國家層面制定相應規範,從而有力推動醫美行業的規範化管理。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2020年7月廣告檢測報告,顯示醫療美容服務類廣告是網際網路平臺中涉嫌違法的「重災區」。
  • 燕窩是不是「智商稅」應由權威部門來澄清
    如今,職業打假人的一紙檢測結果,不禁讓人大呼「交了智商稅」。事實上,燕窩究竟是不是「智商稅」,應當交由權威部門來澄清。不妨就此事件,好好科普一下,燕窩的有效成分對人體是否確實有益?市場上的燕窩產品到底靠不靠譜?此外,有必要對網絡直播帶貨和健康進補理念進行一些反思。當下,網紅帶貨已成電商新趨勢,但如何避免商品質量和價格成為監管盲區?國人進補究竟應該補什麼、怎麼補?
  • 「碳酸面膜」是不是智商稅?
    所謂的活氧、注氧這些宣傳概念,是徹徹底底的智商稅,沒有任何道理。但有的小夥伴可能還是不清楚,甄垚就再簡單講講。碳酸面膜都含有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水溶液呈弱鹼性。但高溫加熱或者遇到酸時發生反生成碳酸鈣、水、二氧化碳。敷碳酸面膜時產生的泡泡,實際上是二氧化碳,和氧沒有半毛錢關係。炒作碳酸面膜可以為肌膚注氧,是欺負大家沒上過化學課嗎?
  • 央視點名,又一產品收割智商稅!快速減肥的背後,卻以健康為代價
    近年來,利用信息不對等收割消費者智商稅的「網紅」產品層出不窮。例如之前被央視曝光過的「手機信號增強貼」、「美容儀」等等,近日,又一款收割智商稅的產品被央視點名。不同於「信號增強貼」、「美容儀」,這款產品嚴重傷害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 2020年終盤點:市場增速被腰斬,監管日趨嚴苛,醫美將走向何處?
    根據知名研究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發布的中國醫美服務市場數據顯示,因疫情影響,預計中國醫美服務行業2020年整體增速將大幅收窄至5.7%,而這遠低於2019年18%的行業增速。 再者,針對醫美行業的強力監管在今年接踵而來。
  • 醫美亂象屢見不鮮,美團醫美是力挽狂瀾還是推波助瀾?
    虛假點評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同時監管部門也應加強監管和處罰。唯有如此,才能斬斷美團醫美平臺的眾多虛假評價,讓消費者更加安心的求美。在醫美平臺上投放的廣告因其更為廉價,所以不僅數量更大,危害也更廣。自去年開始,國家對於醫美行業的監管力度持續加大,特別對醫美廣告發布了諸多禁令。但是,就在不久前,央廣網、中國網在對美團醫美等平臺進行調查時發現,大量「水光針」、「鼻綜合」等國家明令禁止廣告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