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雜交小麥難題,先正達獲得新突破

2020-12-26 央廣網

在三大主糧中,雜交水稻和雜交玉米都成功實現產業化,但對雜交小麥的育種和推廣已走過約一個世紀,遲遲未取得重大進展。

長期以來,雜交小麥推廣之路受制於高昂的制種成本。日前,先正達集團科學家在《自然-生物技術》雜誌(Nature Biotechnology)發表論文,首次公開「一步胞質不育系轉育技術」。論文發表後引發業界和媒體關注。評論認為,這項成果大大加速了育種進程,有望一舉破解雜交小麥推廣瓶頸。

這項技術的核心研究成員之一一——先正達集團北京創新中心科學家呂建博士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把雜交小麥推向市場是一代代育種家的夢想,同樣也是先正達的夢想。先正達計劃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實現雜交小麥商業化種植。

雜交小麥為何難推開?

利用農作物的雜種優勢提高產量、品質和抗逆性,是現代農業核心科技之一。所謂雜交種,即通過雜交兩個親本得到的後代種子。「雜交種充分利用了雜種優勢效應,可以提高生長勢,增強病蟲害抗性和提高產量。」呂建介紹。

雜交玉米、雜交水稻相繼成功實現產業化。尤其是後者,以袁隆平為代表的一批科學家歷時數十年,讓中國雜交稻技術領跑世界,為保障中國乃至全球糧食安全做出巨大貢獻。

但是,迄今為止,與水稻和玉米相比,小麥雜種利用卻在全世界均未獲得預期突破。對雜交小麥的研究,國際上開始於上世紀20年代,中國開始於上世紀60年代。

事實上,對雜交小麥品種的開發一直未停止,近些年陸續有新品種上市。「現有雜交小麥制種流程有個很大的瓶頸,就是制種成本很高,成為影響雜交小麥推廣的主要障礙之一。」呂建說,粗略統計,生產一畝雜交小麥品種的成本,是一畝雜交玉米或雜交水稻成本的10倍左右。

除了成本,在科研界,對雜交小麥的研究還存在一個困惑點:小麥究竟有沒有雜種優勢?換言之,與雜交水稻、雜交玉米帶來產量、抗逆性上的飛躍相比,現有雜交小麥品種似乎表現並不優異。

果真是這樣嗎?「從我們的研究和同行發表的論文成果看,雜交小麥可以實現增產10%-20%,比較好的組合甚至增產25%。」呂建認為,通過優化組合,雜交小麥的潛力不比其它雜交作物低。

中國年產小麥大約是1.2億噸,而年消耗量在1.1億噸。毋庸置疑,利用小麥的雜交優勢進一步提升產量,對於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小麥雜交育種的瓶頸是什麼?

雜交小麥的研發和推廣之路,受限於昂貴的育種成本。這根源於小麥與水稻、玉米不同的物種特性。

雜交品種是父本「帥哥」和母本「靚女」優勢結合的產物。小麥和水稻一樣,都屬於雌雄同花,嚴格自交授粉。而要培育出雜交品種,就不能讓這些母本自生自育「近親結婚」,因此需要找到雄性不育系材料,讓植株只具備「女性」特徵,再與父本結合。

雜交水稻和雜交玉米都可以選育出成本可控的雄性不育系,但雜交小麥卻沒那麼容易。

「水稻和玉米是二倍體,同樣的基因一般只有2個拷貝。而小麥則是六倍體,同樣的基因會有6個拷貝,所以小麥的種質創新相對比較費勁,育種周期很長,難度也很高。」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克劍解釋。

以三系小麥雜交育種技術為例,傳統方法是將現有不育系材料同可育品種材料進行雜交,再進行5~7代的回交。顯而易見,這種方法需要多年多代的雜交選育,既耗時又浪費資源,育種成本很高。

「一步到位」胞質不育系轉育突破在哪裡?

傳統的雜交育種方法耗時費力,有沒有更高效的育種路徑?

「我們開發了一步胞質不育系轉育技術。這是基於父本單倍體技術,將不育系開發成父本單倍體誘導系,將待轉育的材料誘導父本單倍體,再利用單倍體加倍技術實現胞質不育系的一步轉育。」呂建說。

這個技術的關鍵,是將父本單倍體誘導技術應用到小麥上,實現快速育種,但操作起來有待克服諸多難關。

首先,可用於父本單倍體誘導的基因很少,目前公開報導的只有兩個,即玉米ig1和擬南芥CenH3。

呂建的團隊將小麥ig1進行基因敲除,發現並不能誘導父本單倍體。而針對擬南芥CenH3基因,全球眾多科學家經過多年努力,都沒能在作物上重複擬南芥上的成功。

通過大膽創新、縝密設計和團隊通力合作,呂建與Tim Kelliher等先正達全球種業科學家一起,最終實現了7%的父本單倍體誘導率。

這是技術上的重要突破。「7%的誘導率是首次在小麥上成功實現,這個效率在商業上具有可操作性。」先正達北京創新中心總裁張蓓在接受採訪時說。

傳統方法需要多年多代的雜交選育,而先正達集團實現了一步到位胞質不育系轉育,耗費的時間和成本都極大降低。據估算,依託這項技術,每年預期就能節省800萬-4000萬美金。

「他們這項成果最大的亮點是可以快速實現不育系的創製,大大加速雜交小麥品種選育的進程,更快捷更省事,促進雜交小麥在更大範圍的利用和推廣。」王克劍說。

困擾科學界的雜交小麥育種成本難題出現新的解決方案。未來,先正達集團將通過持續不斷的種質創新和技術創新,加速推動雜交小麥規模化種植。

相關焦點

  • 紀念喬丹獲得年度最佳新秀!AJ312 雜交三合一小麥黃開箱測評!
    除了 Air Jordan 1 將以 1985 年喬丹榮獲 NBA 最佳年度新秀為主題推出全新配色之外,全新的雜交聯名 Jordan Legacy 312 也將同樣以此為主題推出 「ROY」 配色。這款全新 Jordan Legacy 312 「ROY」 鞋面以白、黑、小麥三種色調為主體,側面 Nike Swoosh 輔以深棕色搭配。
  • 先正達集團收購瓦拉格羅
    先正達集團收購瓦拉格羅 2020-10-08 20:29:52來源:先正達集團中囯     10月6日,先正達集團宣布由旗下的先正達植保業務單元收購領先的生物製劑公司瓦拉格羅(Valagro
  • Sound Agriculture公司與先正達攜手合作,在中國致力氮肥減量施用
    產品能夠在不損失產量的前提下減少氮肥施用  埃默裡維爾,加利福尼亞州(2020年12月1日)-- Sound Agriculture公司與先正達 結成戰略合作夥伴,在中國共同探索保障土地生產力的前提下減少氮肥使用量的方  案。Sound Agriculture公司的一款旗艦產品SOURCE?
  • 他是小麥之父,他說:中國人必然能夠自己養活自己!
    為了讓更多的百姓吃飽,他決心從事小麥品種改良研究。可是這個談何容易,這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條銹病病菌變異的速度非常快,平均每5年就會產生一個新的小種。而且小麥的育種速度很慢,需要花費8年才能育成一個新品種。但是李振聲沒有退縮,他夜以繼日地研究。
  • 錘鍊攻堅「金剛鑽」 青州市突出「三個更加」奮力攻堅突破
    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交出一份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合格答卷,青州市聚集資源力量,奮力攻堅突破。
  • ...小麥赤黴病殺菌劑Miravis ®Flowable(氟唑菌醯羥胺)在日本獲登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導: 近日,先正達日本宣布旗下新款小麥殺菌劑Miravis ?Flowable在日本獲得登記。Miravis ? Flowable為SDHI類殺菌劑,含有新型活性成分氟唑菌醯羥胺(Pydiflumetofen;商品名:Adepidyn?)。該殺菌劑對赤黴病具有極佳的防效,且能減少由鐮刀菌導致的嘔吐毒素(DON)的產生。
  • 科學網—茉莉酸究竟如何調控小麥花葯開裂
    播種量大,繁殖係數相對較低,因此,建立完善的高產高效、高質量的雜交種子生產技術體系,是雜交小麥大面積應用的關鍵環節。其中,小麥花葯是否開裂、開裂程度及開裂時間是影響雜交小麥制種產量、質量和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 已有研究表明,植物花葯不開裂與茉莉酸類物質代謝相關,噴施外源茉莉酸甲酯可以使突變株的花葯開裂、育性恢復。然而,對於控制花葯開裂異常的因子及信號通路等相關機制,此前尚不清楚。
  • 袁隆平團隊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
    這是11月2日在第三代雜交水稻「叄優一號」衡南試驗示範基地測產現場拍攝的待收割的水稻。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新華社長沙11月2日電(記者白田田、周勉)11月2日,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1500公斤大關,其中晚稻品種為第三代雜交水稻。  在今年疫情和災情的多重衝擊下,這樣的測產結果來之不易,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 威海全力攻堅突破精緻城市建設
    、自帶「美顏」的火炬八街等「新晉打卡地」遊人如織,市民、企業的煩心事有人給「包圓」解決,禮讓斑馬線等文明習慣蔚然成風……  2020年,是威海市「重點工作攻堅突破年」,市委明確「精緻城市建設要攻堅突破」在內的12項攻堅突破任務,以釘釘子精神全力攻堅突破精緻城市建設。
  • 山東農業大學孔令讓團隊找到攻克小麥赤黴病的「金鑰匙」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0日訊 記者從山東農業大學獲悉,該校科研團隊經過長期努力,首次從小麥近緣植物長穗偃麥草中克隆出抗赤黴病基因Fhb7,並揭示了其抗病分子機制。攜帶該基因的材料已被多家單位用於小麥育種,表現出穩定的赤黴病抗性。這一發現為解決小麥赤黴病世界性難題找到了「金鑰匙」。
  • 中化集團、中國化工集團農業業務合併,新公司將改名為:先正達...
    根據公告,中農科技即將更名為「先正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屆時,股權轉讓完成後,先正達集團將覆蓋化肥、農藥、種子等農業全產業鏈業務板塊,這將進一步深化兩化集團的高度融合,優化雙方的資源配置,實現強強聯合、深度協同。
  • 近期小麥價格突破1.3元能維持多久?是什麼原因使得小麥價格大漲?
    昨天小麥價格就突破了1.3元每斤,首先突破的是山東濰坊香野公司報出的單價,報價為每噸2600元。這是山東繼玉米帶領全國價格刷新了歷史的紀錄之後,又創造了小麥目前的全國最高價格。全國目前的小麥平均價格在1.24~1.26元美金之間,對於一些優質的小麥價格在1.3元每斤以上,但是我國的小麥價格平均在1.3元每斤以下。因為我國種的是普通的小麥品種,當然對於特殊的品種價格高一些,只是沒有擴大面積種植。目前小麥普通價格最高突破了1.3元每斤,能維持多長時間?
  • 爭當排頭兵 江陰啟動「六攻堅六突破」三年行動
    26日,江陰舉行2019年度綜合考核總結表彰暨「六攻堅六突破」三年行動誓師大會。無錫市副市長、江陰市委書記王進健提出,啟動「六攻堅六突破」三年行動,當好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爭做現代化建設先行軍。  2019年,江陰地區生產總值歷史性地邁上4000億元臺階,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超過250億元。
  • ...正在合併重組中|董事長|中化|先正達集團|中國化工集團|寧高寧
    1月初,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集團均發布消息稱,將各自旗下農化板塊業務注入新設立的先正達集團。1月23日,中化國際、安迪蘇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稱,接到實際控制人來函,中化集團正與中國化工籌劃戰略性重組。重組方案具體內容及其實施尚須履行相關批准和監管程序。6月18日,全球最大農化公司先正達集團宣布正式成立,標誌著「兩化」農化資產整合正式落定。
  • 蘋果、中興、阿里巴巴、瑞幸、先正達、開雲等公司高管變動
    全球 先正達集團(Syngenta Group)正式成立。原先正達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傅文德(Erik Fyrwald)出任先正達集團執行長,原安道麥執行長翰林(Chen Lichtenstein)出任先正達集團財務長,Steve Landsman擔任先正達集團總法律顧問,Laure Roberts擔任先正達集團首席人力資源官。
  • ...改革攻堅動員會議召開 以改革攻堅突破奮力實現鳳凰涅槃加速崛起
    省委將今年確定為「重點工作攻堅年」,並部署了「九大改革攻堅行動」。我們要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以革故鼎新、解碼破題的硬核擔當,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以改革思維舉措整合資源力量、補齊短板弱項,全力衝破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痛點難點堵點。
  • 12月份小麥能借玉米的上漲突破1.3嗎
    ,主要來源於政策糧的出庫,但是今天小編想說的是,隨著12月份的來臨,小麥價格又要再次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真的有希望要突破1.3元/斤了。,提價收購新小麥,小麥價格順勢小漲一番還是有可能的4、目前政策糧拍賣遇冷,這也說明了目前前期成交的政策小麥需要一定的時間消耗,畢竟自十月份開始,已經超過兩千多萬噸的政策小麥陸續成交流向市場,在加上一等政策小麥的到場價和新麥的價格相差不大,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會更偏向於新麥的採購。
  • 通訊:鍾章美成就竹子與水稻超遠緣有性雜交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袁隆平雜交水稻育種成功,解決了中國,乃至眾多國家人民的吃飯難題。而鍾章美的「竹稻」將有望改寫歷史,不僅讓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吃飽飯,還要吃好飯!竹子與水稻超遠緣有性雜交顯輝煌近日在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矮嶺村,記者見到了被業界譽為「竹稻之父」的鐘章美。一碗飄著淡淡竹子清香的竹稻米飯,成為鍾章美接待每一位到訪者的指定動作。
  • 我學者拿到治癒 小麥「癌症」的關鍵鑰匙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王延斌 通訊員翟榮惠)小麥赤黴病,由鐮刀真菌感染引起,不僅導致小麥減產,還極其難防難治,被稱為小麥「癌症」。近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的一項科研成果顯示,來自中國山東農業大學科研團隊首次從小麥近緣植物長穗偃麥草中克隆出抗赤黴病基因Fhb7,並揭示了其抗病分子機制。這一發現為解決小麥赤黴病這一世界性難題找到了關鍵「鑰匙」。 小麥赤黴病是全球小麥生產中面臨的重大病害,也是威脅世界糧食生產和食品安全的重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