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將納入地方政府考核,丁香醫生發布中國醫生洞察報告

2020-12-09 丁香園

一文了解醫療界那些事,實時追蹤時事熱點 

【醫界頭條】

1. 羅氏 IL-6R 抗體 Actemra 新冠三期臨床失敗。

2. 英國期刊《自然·微生物學》:新冠病毒譜系或已在蝙蝠中傳播幾十年且穿山甲不大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

3. 北京市中醫藥條例 (草案)》提請審議,中醫養生保健不得打「治病」旗號。

4. 第三批國家藥品帶量採購將於 8 月 20 日上海開標,共涉及 56 個品種,最高中標數為 8 家,不同品種採購周期從 1 年到 3 年不等。

5. 北京調整疫情防控分區分級標準:將疫情風險分區劃定至社區。

6. 京新藥業治療帕金森藥物鹽酸普拉克索緩釋片獲批上市。

7. 首個「中國籍」曲妥珠單抗於歐盟獲批上市,開闢了中國醫藥企業參與單抗生物類似藥「世界盃」比賽的先河。

(來源:新浪醫藥、北京日報、北京晚報、中國證券報、人民網、新京報、復興醫藥)

 

【行業動態】

國家衛健委:全國大型農集貿市場每周 1 次監測新冠病毒

為科學規範指導開展農貿(集貿)市場新冠病毒環境監測工作,深入開展病毒溯源和疫情防控。7 月 30 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組織編制了《農貿(集貿)市場新型冠狀病毒環境監測技術規範》。提出對重點大型集貿市場特別是銷售生鮮類產品的市場按照 1 次/周,對其餘需要監測的集貿市場按照 1 次/月的頻次進行病毒監測。按照《規範》,監測的重點為具備區域輻射能力的大型農貿(集貿)市場,特別是包括冷凍、冷藏功能的肉類和海鮮水產交易攤位,或者存在潮溼、密閉空間的市場。監測內容包括市場內重點攤位的設施、用具表面,從業人員咽拭子、衣物表面、手部、存放食品的冰箱、冷藏櫃內部表面,市場內銷售的肉、禽類和海鮮水產類食品,排水系統中汙水,公共空間中人員接觸較多的部位,經常性跨區域移動的工具或物品,工作人員聚集、通風不良的環境的病毒檢測。(來源:國家衛健委)

 

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將納入地方政府考核,探索患者直接報告新渠道

7 月 30 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體系和能力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探索患者直接報告不良反應新渠道,加大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資金投入,並將監測評價體系和能力建設情況納入地方政府年度考核。《意見》要求,要加快完善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制度體系,制定相關配套制度和指導原則。培養一批高水平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人才,建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分析評價、風險評估專家資料庫。打造高效能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信息系統,探索患者直接報告不良反應新渠道。各級藥監部門要加大對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工作的資金投入,充分保障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信息系統建設和開展報告收集、調查核實、分析評價、應急處置等工作所需經費和裝備需求,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來源:國家藥監局)

 

科技部:論文數量、影響因子不可與獎勵獎金掛鈎

7 月 29 日,科技部官網發布《關於進一步壓實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任務承擔單位科研作風學風和科研誠信主體責任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意在全面加強科研作風學風建設,進一步壓實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任務承擔單位的主體責任。《通知》提出 10 項要求,包括要嚴格執行信息報送制度,「科學、理性看待學術論文,注重論文質量和水平,不將論文發表數量、影響因子等與獎勵獎金掛鈎,不使用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專項資金獎勵論文發表。」等。(來源:科技部)

 

北京擬在醫療資源薄弱地區優先安排醫療用地

7 月 30 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召開。北京市衛健委在會上表示,針對醫療用房和用地問題,近期本市已經制定了關於促進社會辦醫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文件即將出臺。文件裡面專門涉及到社會力量舉辦醫療機構的用房用地方面的措施。一方面,要嚴控公立醫療機構的數量和規模,為社會辦醫預留空間。尤其是在一些醫療資源相對薄弱的地區,首先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醫療機構。同時,在土地供給包括在一些租金補貼政策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享受同等待遇。對醫療資源比較薄弱的地區,在安排用地的時候首先是安排醫療資源用地。(來源:北京日報)

 

丁香園發布企業業務戰略,打造醫藥數位化生態

7 月 30 日,專業網際網路醫療平臺丁香園針對醫藥行業的年度盛會 DXY Healthcare Convention 在上海召開。丁香園副總裁初洋現場發布了全新升級後的企業業務戰略。未來丁香園將緊密圍繞其核心能力,藉助從醫生資源到大眾資源的廣泛積累基礎,幫助醫藥企業實現從醫生群體到大眾群體的商業化鏈條,打造全新的「B(藥企)- D(醫生)-C(患者/大眾)」數位化生態。新的戰略模型將以 Awareness(用戶認知)——Interest(用戶興趣)——Engagement(用戶互動)的路徑發揮作用,同時為藥企、醫生、用戶三方提供價值。(來源:丁香園)

 

丁香醫生數據研究院發布《2020 中國醫生洞察報告(Hi Doctor)》

7 月 30 日,專業網際網路醫療平臺丁香園針對醫藥行業的年度盛會 DXY Healthcare Convention 在上海召開。會上,丁香醫生數據研究院發布《2020 中國醫生洞察報告(Hi Doctor)》,基於 10065 名醫生的調研數據,全面解讀中國醫生群體在疫情期間及後疫情時代的線上醫學行為。報告顯示,今年以來,醫生 62% 的上網時間是與醫學相關的行為,每周累計進行線上醫學行為的時間達到 15.2 小時,越來越多的醫生以線上的方式參加學術交流、進行醫患互動,醫生院外醫學行為的線上化成為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
(來源:丁香園)

 

【醫院新聞】

林醫院成功為轉院患者開展房顫射頻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術

近日,由蔣晨陽主任帶隊的慈林·哈特瑞姆心臟中心手術團隊,成功為一名轉院而來的房顫患者完成房顫射頻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治療手術,該手術可以最大限度地根治房顫,預防房顫血栓栓塞事件。79 歲的華大伯因心悸前往我市中醫院急診,急診心電圖提示快室率心房顫動, 長期口服倍他樂克降低心率, 華法令抗凝, 劑量已加到很大, 急診床邊心超評估左心房大, 情況不容樂觀,華大伯和家人都十分著急。

根據華大伯的情況,接診的慈谿市中醫院王傑贊醫生建議為其做房顫「一站式」手術,即房顫射頻消融+左心耳封堵術。房顫射頻消融+左心耳封堵術,這種全新的「一站式」治療技術通過微創,既消融了房顫,又閉合了房顫病人血栓發生的根源部位左心耳。同時減少了房顫患者多次治療的痛苦,又降低了中風致殘或致死的風險,也消除了患者對長期口服抗凝藥物治療的依賴性,為患者提供了治療新選擇,為房顫治療「雙保險」。(來源:慈林醫院)

 

【健康科普】

除了灰指甲,「指甲異常」還可能是什麼病?

指甲上一旦有問題,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灰指甲。雖然真菌感染造成的灰指甲確實是常見的甲病,但是,還有些非真菌感染的其他情況存在,包括外傷、感染、腫瘤等很多因素,都可以影響到指甲,使指甲的外觀或者功能出現問題。 指甲上出現異常的可能疾病,這類疾病的醫學名稱叫「甲病」。甲病屬於皮膚病的一類,幾乎所有的皮膚病都是根據形態表現為主要診斷依據來確診的,當然,有一些疾病也需要藉助實驗室手段綜合判斷。 從甲的形態看,甲病常見表現包括縱向和橫向溝、脆甲症、點凹甲、糙甲症、白甲、縱向黑甲、縱向紅甲、裂片形出血、甲剝離和甲下角化過度。

累及到指甲的疾病包括:

1. 皮膚病。例如:銀屑病、斑禿和扁平苔蘚。目前,在治療銀屑病領域,有見效良好的分子抑制劑,尤其是對銀屑病甲有半數的治癒率。而單純的扁平苔蘚甲,目前的治療方法並不理想,可能會明顯累及的指甲的外觀和功能。另外,確診有時需要活檢,取甲床組織,一般人不易接受。還容易繼發感染,增加診治難度。

2. 全身系統性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可能會誘發指甲改變,比如貧血引起的反甲,心肺疾病引起的杵狀指,腎病引起的對半甲。不過,反甲也可能和職業相關。還有,新生兒基本上都是反甲,杵狀指還可能是甲狀腺疾病、骨病、腸病和局部血管疾病等,對半甲還有可能是外傷導致等。

因此,不能僅憑指甲上的改變就認為是得了某一種疾病。診斷疾病需要醫生綜合判斷,除了考慮常見的疾病之外,還要考慮少見的、罕見的疾病可能。醫生的思維越廣泛,知識越全面,結論才越準確。(來源:北京和睦家醫院)

編輯:小林

相關焦點

  • 國家藥監局關於進一步加強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體系和能力建設的...
    (三)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人才隊伍全面加強。各級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機構應當配備足夠數量的具備監測評價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培養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過硬的藥品監測評價隊伍。(四)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信息系統全面升級。豐富報告途徑,提高數據質量,加強數據管理和分析,將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信息納入品種檔案,強化信息共享和利用,支撐產品風險信號的識別管控。
  • 丁香醫生發布報告 揭秘後疫情時代國民健康真相
    日前,丁香醫生數據研究院發布《後疫情時代國民健康趨勢洞察》(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聯合京東大數據研究院、新榜、壹心理等,從大眾在疫情期間的健康關注度、媒體選擇傾向、心理健康狀況、消費行為等維度進行調查,首次發布疫情期間國民健康觀念和消費行為的變遷軌跡,並邀請行業專家對健康趨勢進行預測點評。
  • 藥品不良反應中藥佔比連續5年下降
    藥品不良反應中藥佔比連續5年下降四院士:以證據回應質疑 儘快重啟上市後再評價在此次疫情防控救治中,中醫藥發揮了獨特價值與重要作用,進一步證明了中醫藥的有效性。而不久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9年度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則進一步證明了中藥的安全性。
  • 湘潭縣舉辦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業務培訓
    為進一步推進湘潭縣藥品、醫療器械安全監測工作,督促各醫療機構、藥品器械經營單位落實不良反應及事件報告責任,提升基層監測人員工作水平,12月4日,湘潭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與縣衛生健康局在縣人民醫院聯合舉辦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工作推進會暨業務培訓,來自全縣各涉藥涉械單位的180
  • 丁香醫生說他們這樣玩轉...
    相關資料顯示,疫情期間丁香醫生矩陣發布圖文3600多篇,累計閱讀超過40億次,「丁香醫生」及旗下聚焦家庭健康消費場景的 「丁香生活研究所」微信公眾號更是顯露出強勁的增長態勢,疫情期間粉絲數達百萬級增長。同時「健康」成為疫情期間的社交貨幣,人們開始更頻繁地討論健康話題,分享健康知識。事實上,這種趨勢在疫情之前就已顯現。
  • 2017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接觸性皮炎最多
    該試驗方法是將可疑的化妝品或成分敷貼於背部或上臂,模擬變應性接觸性皮炎反應的發生過程。  數量逐年增加,全市已覆蓋20家不良反應監測哨點  東方網記者還了解到,為不斷加強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維護消費者健康權益,上海在建立、完善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的基礎上,正不斷推進上海市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體系建設,完善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與評價機制。
  • 銷量持續下滑、不良反應頻發 中藥注射劑難借疫情翻身
    來源:時代財經整理從2018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的銷售額數據可以看到,8款中藥注射劑中6款為負增長,其中喜炎平注射液下降幅度最大,降幅高達24.32%此外,華潤三九作為唯一一家名下參附註射液、參麥注射液、生脈注射液均被納入診療方案的企業,其三款產品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 這種退燒針12年不良反應報告6510例,給孩子打要小心了
    12年間:不良反應報告6510例資料圖片,曹子豪攝國家藥監局藥品評價中心副研究員王濤等發表在《中國藥物警戒》的《注射用賴氨匹林安全性風險分析及思考》一文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WHO)藥品不良反應數據監測庫(VigilyzeTM)中,以"Aspegic(trade name)"為檢索詞,共有 3323 例個例報告(不包括中國)。
  • 年輕人為什麼睡不著,丁香醫生找到答案了
    最近,丁香醫生聯合即刻APP發布的《測試你的黑夜人格》H5,就對失眠人群的失眠場景進行了高度還原,而且還通過分析每個人的夜晚所思所想,測試出了不同人的黑夜人格。作為失眠重症患者,廣告人紛紛表示,看著每一個測試結果都膝蓋疼。
  • 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組織申報第二批國家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監督管理局:   自2018年5月國家藥監局遴選確定第一批12家國家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基地(以下簡稱國家監測基地)以來,國家監測基地在化妝品不良反應收集、分析、評價、協助調查處理、保障公眾用妝安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丁香醫生做了一檔綜藝?
    這不,常年行走在健康科普、闢謠第一線的丁香醫生,聯手皮膚科醫生和成分黨大V,推出一檔護膚科普主題欄目「聽皮膚的話」,用全新微綜藝形式科普護膚乾貨。>一份由丁香醫生發布的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面對短視頻崛起,如何繼續保持自身優勢,是丁香醫生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
  • 我市提前完成2020年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任務
    根據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最新數據統計,今年我市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取得了新突破,提前一個月超額完成全年工作任務。2020年,我市兩級市場監管部門以及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困難和影響,層層落實責任,全力以赴做好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並得到轄區內有關醫療機構和化妝品經營企業的大力支持與配合。至11月底,全市共收集和報送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227份,比去年總數增加11份,完成比例達106.6%,報告數超越歷史新高。
  • 《2020大眾口氣問題洞察報告》顯示口氣已成當代人主要社交障礙
    快節奏時代下的不良生活習慣引發眾多難言之隱,除肥胖、脫髮這些長居問題榜單的症狀外,口氣也成為大眾關注的熱門話題。為了更好地了解大眾對口氣問題的認知與態度,歐洲專業口腔護理品牌CB12聯合丁香醫生數據研究院共同發起了大眾口氣問題調研,並根據調研結果重磅發布《2020大眾口氣問題洞察報告》。報告深入剖析社會大眾對口氣問題的認識,洞察口氣對大眾日常生活的影響,同時提供了科學的解決方案。
  • 「科普」理性認識化妝品不良反應
    如發生化妝品不良反應,應立即停用,如有必要及時到醫院皮膚科就診。就醫時要攜帶近期所使用的化妝品及其包裝,以幫助醫生判斷出現的症狀是否與使用該化妝品相關。消費者如果去作為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基地或者監測哨點的醫療機構就診,可以通過該醫療機構報告不良反應。消費者也可以向當地的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機構或者負責藥品監督管理的部門報告可能與使用化妝品有關的不良反應。
  • 中疾控專家解答接種新冠疫苗出現不良反應怎麼辦?如何避免不良反應...
    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在回答記者關於這次重點人群的疫苗接種過程中有沒有一些不良反應?又有哪些不良反應?請問注意事項有哪些?的提問時表示,在監測的過程中,為了保證不良反應監測的敏感性,要求責任報告人在發現、懷疑與疫苗接種有關的不良反應都要進行報告,這些疑似不良反應報告上來之後,我們要進行覆核,也要進行調查,有的還需要進行診斷。實際上,報告上來的疑似不良反應中,大部分是一般反應,異常反應只佔其中一小部分。我們也知道,疫苗的不良反應出現是它的一個特性。
  • 丁香園 DHC 峰會 7 月底即將召開,這些看點值得關注
    此外,作為國內領先的醫療領域連接者以及數位化領域專業服務提供商,丁香園還通過數據信息、科普內容、在線義診、臨床教育等不同的產品和服務,幫助政府、媒體、公眾、醫護從業者等不同群體應對疫情動態,充分展示了自身網際網路平臺優勢。這背後反應出的其實是丁香園紮根網際網路醫療領域 20 年所積攢的極強的行業洞察力、資源整合能力和對大眾的影響力。
  • 唯一獲批上市的減肥藥——奧利司他,不良反應詳細解讀
    奧利司他是一種新型的減重藥物,1999年獲得美國食品及藥品管理局FDA批准在歐美國家上市,2001年獲得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批准於中國上市,近10餘年來,結合飲食及適當鍛鍊,奧利司他在減重方面起到十分積極的效果。
  • 看美國醫生如何抱怨Medicare的變態考核制度
    根據歐巴馬政府的計劃,Medicare三年內想要把90%的醫療支出用於老年人和殘疾人,並且部分的工作已經進入實施階段:根據再住院數量、病人滿意度以及其他質量評估指標來制定醫生的薪酬標準。然後這一方法在醫生那兒卻相當不受歡迎,很多醫生懷疑政府的檢定能力因而不願將績效考核制度公開化。
  • 「醫院動態」黑龍江省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落戶七臺河市人民醫院
    12月15日,黑龍江省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落戶市人民醫院。省藥品評價和風險監測中心副主任李白強,省藥品評價和風險監測中心化妝品科副科長白嗣光,七臺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馬莉輝,市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總監魏玉萍,七臺河市藥品評價和風險監測中心相關人員與市人民醫院副院長趙鴻飛及相關科室負責人等參加授牌儀式。
  • 丁香醫生&CB12聯名款漱口水根源擊退口氣,守護社交自信
    (原標題:丁香醫生&CB12聯名款漱口水根源擊退口氣,守護社交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