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全省範圍內酒駕醉駕違法犯罪和事故多發態勢,為全力防範因酒駕醉駕導致的道路交通事故,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海南省公安廳決定於2020年9月5日至2020年12月15日,在全省範圍內通過集中用警、多警聯動等方式,部署開展重拳整治酒駕醉駕百日安全行動。
據介紹,今年1月至8月,全省醉酒及飲酒後駕駛肇事突出,共發生225起、死亡66人,死亡人數佔整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16.14%,同比減少7人,下降9.59%。其中醉酒肇事198起、死亡50人,海口、三亞、儋州、瓊海、文昌、萬寧佔比較高。今年以來,全省共查處飲酒後駕駛、醉酒駕駛7718起,同比上升31%,其中醉酒駕駛1149起,同比下降13.6%。
酒駕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
不只是對自身而言
對家庭、社會的破壞性也是極大
下面就給大家列舉
幾個海口地區因酒駕發生的事故
事故案例警示一:
貨車側翻撞半掛車致3死1傷 司機涉嫌無證醉酒駕駛
2020年9月3日22時48分許,海口市秀英區獅子嶺工業園區內的光伏南路上,發生一起輕型欄板貨車(車上共7人)側翻後撞上停在路邊的一輛重型貨櫃半掛車,造成輕型欄板貨車內3人當場死亡1人受傷送醫院、車輛嚴重損壞的較大道路交通事故。經初步調查,當事人馮某某無證駕駛且涉嫌醉酒後駕駛。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事故案例警示二:
海口南大橋5車連撞,疑似一司機酒駕逆行上橋所致
2020年5月16日晚,海口一司機醉駕逆行上南大橋造成多車連撞事件,現場視頻中,一逆行車輛從龍昆南路由南向北駛上南大橋,與正向駛來的一輛汽車相撞,被撞汽車又撞上另一正向駛來車輛,三輛事故車輛將道路封堵,造成南大橋事故路段長時間擁堵。
視頻截圖
記者從海口公安交警龍華事故中隊獲悉,經檢測,該肇事車輛駕駛人張某當時送檢查血樣乙醇含量達到了198mg/100m,屬於醉酒駕駛,該事故造成三車損壞三人受傷。
事故案例警示三:
酒駕撞飛電動車乘客 致一人死亡 海口一肇事司機獲刑3年半
2019年5月11日晚上,被告人崔某宇酒後駕駛小型客車沿南沙路由北往南行駛,當其行駛至某學校時,適逢鄒某駕駛二輪電動車,車上載有被害人凌某。崔某某未採取避讓措施,導致該車與電動車碰撞,鄒某倒地、凌某被拋向對面車道再次受到由黃某駕駛的小轎車前部碰撞,凌某後經搶救無效身亡。
事故發生後,被告人崔某宇駕車逃離現場。當晚23時26分被告人崔某宇投案自首。經鑑定,被告人崔某宇血液中檢出酒精,濃度為67mg/100ml,屬於酒後駕車。2019年12月,海口市龍華區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酒後駕車男子被判刑3年半。
酒後駕車不僅危險係數大
酒駕醉駕的成本更是極高的
我們下面就從以下四個方面
帶大家了解一下酒駕的危害
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在現代社會中,這不在僅僅是老司機的經驗教訓,而是駕駛員必須遵循的法律法規。
但是很多人存在僥倖的心理,只喝了一點點應該沒有事吧!
回家路程不遠,還是開車回去吧!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醉酒駕車到底有哪些危害?
1.使人反應遲鈍;
2.判斷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
3.視覺模糊易疲勞;
4.飲酒過多的醉駕則會讓人完全喪失個人意志,甚至釀成重大交通事故,毀人害己,對社會安全造成巨大損失。
酒駕和醉駕的標準是什麼呢?
飲酒駕駛標準:血液酒精含量達到20毫克/100毫升,但是不超過80毫克/100毫升。一般情況下,成年男性飲用一瓶普通啤酒之後,血液內酒精濃度就可以達到20mg/100ml;
醉酒駕駛標準:血液酒精含量達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一般情況下,飲用2-3瓶啤酒後,血液內酒精濃度就可以到達80mg/100ml。
飲酒駕駛處罰標準:飲酒後駕駛機動車,將被記十二分,駕照暫扣六個月,且處二千塊錢的罰款。也就是說,在這六個月內,是不能夠開車的。
醉酒駕駛處罰標準:醉酒駕車的,公安交管部門將會把司機約束至酒醒,同時吊銷駕駛證,五年之內不得重新申領駕駛證,並追究其刑事責任。
飲酒後駕駛營運車輛處罰標準:將被拘留15日,罰款五千元,並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五年之內不得重新領取。
醉酒後駕駛營車輛處罰標準:將由公安機關交管部門約束至酒醒,並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十年之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即使駕駛員重新取得了駕駛證,也不得再次駕駛營運車輛。
酒後肇事處罰標準:如果駕駛員在飲酒後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除了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之外,公安部門還將吊銷駕駛員的駕駛證,並令其終生不得重新領取。
酒駕、醉駕的後果有多嚴重?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酒駕、醉駕那些恐怖成本
分分鐘失業、坐牢、傾家蕩產!
法律成本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規定,酒駕、醉駕交通違法,均要付出沉重的法律成本:
●飲酒駕駛=暫扣6個月機動車駕駛證+1000-2000元罰款+一次記滿12分。
●再次飲酒駕駛=10日以下拘留+1000-2000元罰款+吊銷駕駛證。
●飲酒和醉酒駕駛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構成犯罪=追究刑事責任+吊銷駕駛證+終身禁駕。
●飲酒駕駛營運機動車=15日拘留+5000元罰款+吊銷駕駛證+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
●醉酒駕駛=約束至酒醒+吊銷駕駛證+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追究刑事責任。
●醉酒駕駛營運機動車=約束至酒醒+吊銷機動車駕駛證+追究刑事責任+10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重新取得駕駛證後不得駕駛營運機動車。
我國對醉酒駕車違法行為,不管情節是否惡劣,是否造成後果,都按照「危險駕駛罪」定罪,處拘役1至6個月,並處罰金。
經濟成本
酒駕的經濟成本,可能讓你分分鐘傾家蕩產:
●保險不賠。《保險法》第六條規定,下列情況下不論任何原因造成保險車輛損失,保險人均不負責賠償:(四)駕駛人員飲酒、吸食或注射毒品、被藥物麻醉後使用保險車輛。
駕駛人酒後車禍造成受害人財產損失的,交強險保險公司對受害人人身權益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後,有權向你追償。這都需要你自己和家人承擔,因為你的酒駕行為,造成家庭也跟著受牽連,得不償失!
●巨額賠償。酒駕發生交通事故,將加重在交通事故中的責任,造成一人死亡的,要承擔對死者家屬的相關賠償。
酒駕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的,2018年的賠償標準,以上海為例:死亡賠償金:城鎮 = 1,251,920 元(最高額),這金額還不包括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等。如果是和解的,可能費用會更高,根據被害人家屬的要求賠償。
職場成本
●律師、醫師吊證。根據《律師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律師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處罰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吊銷其律師執業證書。
●公司職員用人單位有權解除勞動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公民不能入黨、不能報考國家公務員。
●當兵或報考軍校無法通過政治審查。
●從事計程車、貨車、客運車輛等營運行業的駕駛人,更是面臨失業的危險,尤其醉酒駕駛將終身不得從事營運類工作。
●作為法定代表人無法順利辦理營業執照。《企業法定代表人登記管理規定》中有規定: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正在被執行刑事強制措施的,不得擔任法定代表人,企業登記機關不予核准登記。
●法檢、公職人員雙開。按照規定,黨員和國家公務人員出現飲酒駕駛違法行為,除受到交通法規處罰外,還將被通報給紀檢監察機關,受到紀律查處。
醉酒駕駛機動車則構成《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的危險駕駛罪。《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三十八條第二款規定:「嚴重觸犯刑律的黨員必須開除黨籍。」《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處刑法規定的主刑(含宣告緩刑)的」應當開除黨籍。《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行政機關公務員依法被判處刑罰的,給予開除處分。」所以,如果達到醉酒駕駛標準,依據上述規定就應當給予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
需要注意的是,對因醉酒駕駛被免予刑事處罰的黨員幹部,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規定,也應給予撤銷黨內職務以上處分。
時間成本
酒駕付出的時間成本是巨大的,二次酒駕或醉酒後開車,即使不發生事故也會失去人身自由,面臨最高15天的行政拘留或最高6個月拘役的刑事處罰。而發生事故構成交通肇事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逃逸或者有其他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
家庭成本
酒駕違法行為人被追究刑事責任,全家將為其承受巨大的心理負擔,特別容易對家中未成年子女造成陰影。
酒駕違法行為人被追究刑事責任,全家將為其承受巨大的心理負擔。特別容易對家中子女造成陰影,因為家長醉駕被判刑,犯罪記錄伴隨終生,子女報考公務員、上軍警學校、入黨等,政審時或多或少受到一些限制。
社會成本
因酒駕的事故後果影響深遠,無數家庭的破碎,致傷後的家庭危害、致殘後的家庭危害、死亡後的家庭危害,對社會和諧穩定造成影響。
其他成本
●精神成本,一旦酒駕和醉駕被查處,因為會面臨各種處罰,精神折磨難免。
●「酒駕醉駕」將納入個人信用記錄,貸款、消費或受限制。公安機關將與市政府徵信管理部門對接,及時轉遞查處「酒駕醉駕」違法行為人信息及處罰數據,納入個人信用記錄,形成聯合懲戒機制。
●影響申請辦理出國籤證。醉酒駕駛已經被列入刑法,會給當事人留下案底,因此會影響政審的通過。而辦理移民籤證,需要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否則拒籤。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即使你沒有酒後開車的行為,也可能會構成危險駕駛的共同犯罪,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在飲酒過程中,行為人明知駕駛員必須駕車出行,仍極力勸酒或脅迫、刺激其飲酒,且飲酒後不給其找代駕的行為。
行為人明知駕駛員飲酒,教唆、脅迫或命令駕駛員駕駛機動車輛的行為。
車輛所有人明知借車人已經醉酒且要求駕駛機動車時,仍將車輛出借給借用人的行為。
那么喝完酒,到底多久可以開車呢?近日,江蘇交管部門就進行了一次酒精測試,來看實驗結果。
測試分成白酒組、啤酒組、紅酒組
此次實驗,江蘇交管部門專門挑選了9位自認為非常能喝的志願者參加測試,他們年齡跨度從20歲到55歲,被分為白酒組、啤酒組、紅酒組。
接下來,交管部門根據每一位志願者的飲酒量及對應時間的呼氣測試含量值,做一組數據統計,看看酒精在他們體內代謝的速度如何。
酒後3小時測試:喝酒量和測試結果沒有必然關係
實驗從晚上8點開始,這9名志願者按照自己的酒量開懷暢飲。3小時後,泰州市交警支隊的王警官用呼氣式酒精測試儀對他們進行檢測。
白酒組的3名測試者在分別喝了350毫升、550毫升、400毫升白酒之後,測試結果分別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99毫克、147毫克、177毫克;如果這時候開車上路,都達到醉酒駕駛標準。
紅酒組的3名測試者在分別喝了1200毫升、1600毫升、1200毫升紅酒之後,測出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分別為95毫克、135毫克、97毫克;如果開車上路,也都是醉駕。
啤酒組的3名測試者在同樣喝了6瓶啤酒以後,測出體內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分別為68毫克、60毫克和65毫克,開車上路都將達到飲酒駕車標準。
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海陵大隊民警 王鵬:
這個測試最明顯的結果就是,喝酒量和測試出來的結果沒有必然的關係。比如白酒組喝了550毫升的測試者,體內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才147毫克,喝了400毫升的測試者體內血液酒精含量反而更高。
酒後9小時測試:部分測試者仍超過醉駕標準
酒局過去9個多小時後,第二天早上5點半,交管部門再次召集回這9位志願者重新進行測試。
結果顯示,白酒組的3名志願者,除了一位酒精全部代謝完畢以外,另外兩位仍然超過醉駕標準,分別是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81毫克和93毫克;啤酒組的3名志願者測試結果全部為0;紅酒組有一名志願者體內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為43毫克,如果駕駛機動車則屬於飲酒駕駛。
交警建議:酒後儘量隔一天再開車
以上測試表明,由於每個人的酒量不同以及對酒精的新陳代謝速度不一樣,喝完酒之後,什麼時候能夠代謝完體內的酒精因人而異。為此交警提醒,為保證安全,喝完酒儘量隔一天再開車。此外,飲酒後如果明顯感覺身體不適,說明酒精尚未完全分解,此時開車,就有很大機率出現酒駕的情況。
資料來源:全國交通網、央視新聞
【來源:南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