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前嶺頭嶺古道,沿溪臨崖而建溪流澎湃,蜿蜒於翠林秀木間!

2020-12-23 溫州古道

前嶺頭嶺古道,系民間跨鄉鎮古通道,古道發於永嘉縣巖坦鎮陳周村(陳莊)(原屬張溪鄉),經前嶺頭嶺,止於巖頭鎮八沸垟村,是古時張溪等地村民去往鯉溪、巖頭等地的主要通道。古道全長1500米許,累計爬升60米許,道基為塊石建築,道寬平緩。古道沿溪臨崖而建溪流澎湃,蜿蜒於翠林秀木間,半小時可至!休閒遊的好去處!

古道起點位於永嘉縣巖坦鎮陳周村(陳莊),過橋右拐,上堤壩直行。

堤壩下有長碇步,始建於清嘉慶二十一年,長65米,117碇,因水豐沒道漫碇。

行幾十米,從村中路亭前下古道,沿溪直行。

(據永嘉交通志記載,該亭始建於1978年)

道旁古宅悠悠。

道下溪流澎湃

下古道復行半裡許,過小寮,開始上山。

上山道塊石建築,臨崖而建,道寬平緩。

崖下秀木成林。

復行200米,古道被機耕道切斷,過道前行。

古道蜿蜒於喬木翠林間,聽溪流歡奔。

過小澗

道旁有蘆草橫條下掛連片。

過木橋

復行一裡許,至山坳,坳上有古廟。

從廟側行而下山。

古道已被混凝土硬化,應該拜古廟所賜。

廟下道旁冷水窟,有石頭水盂接水,供路人解渴。

下行道,道旁杜鵑盛開,甚為燦爛。

下行300米許,至公路,道前溪水轟鳴,遠山青翠。

古道盡頭為杏岙至山背的013號中國移動電線桿,杆旁有一公裡的路標石牌。

沿公路右行,過橋直行,復行1000米許,至巖頭鎮八沸垟村西凹口。

村口沃野一片,遠山俊秀,層田翠綠,春意盎然。

過西凹左行800米許,至八沸垟村口,有石像立於亭旁。

相關焦點

  • 這條驢友私藏的「最美森林古道」,據說90%的人都不知道!
    當秋意漸濃,風霜染了枝頭,那些隱匿在林木間的古道山路,伴著秋日哀思,也到一年最美的時候。  這是一條青石板鋪築的古道,蜿蜒於金華浦江、杭州建德、桐廬三地交界處的崇山峻岭中,那被磨得光滑的石面,默默述說著它們的久遠。
  • 溫州泰順縣大溪源村堅持生態治理溪流,以水景發展鄉村旅遊
    村裡群山環繞,溪流蜿蜒,林中棧道、古民居、古石橋、古道、古樹等保存完好。但是在黃達迎的印象中,村子以前一直不為外人所關注,發展非常緩慢。  2011年,在外經商的黃維業當選村主任,回村之後他琢磨著如何帶領村民致富。「這條溪就是大溪源村最大財富,也是最大特色。」隨後,一個「以水發展鄉村旅遊」的念頭在黃維業的腦海中逐漸成形。
  • 溫州這些初冬美景,等你來賞~
    小布邀你一起穿越時空來一場初冬徒步共赴這蜿蜒古道上的無邊美景……樂清-馬鞍嶺古道馬鞍嶺古道,又名石城嶺,是雁蕩山腹地靈巖、大龍湫兩大景區的分水嶺,位於雁蕩山石城嶂向南延伸的山脊兩側。圖片 張維銀景區內的古代遺址彌足珍貴,有明朝王剛兄弟聚義之所—天慶觀,有明末政治家李維樾墓,有為紀念南北朝陶弘景而建的貞白祠等,還有近現代革命活動史跡多處。初冬的桐溪風景區,湖中島漸漸被楓葉染紅,最勾魂的初雪冬景來莫過於此,一眼淪陷,實在太太太美了。
  • 國慶節來玉峰山「打卡」體驗新玩法:臨崖步道「森呼吸」 松濤碧水...
    進入臨崖步道,漫步於鋪滿松針的碎石之上,可嗅到空氣中瀰漫的淡淡松香;騎車穿梭在碧水山林中,秋風陣陣拂面,濃濃秋意裹身……9月27日,記者了解到,玉峰山品質提升改造工程臨崖步道和臨湖自行車道建成完工,這個國慶節,不用出遠門,市民就能在玉峰山「打卡」體驗新玩法,感受一段「森呼吸」之旅。徒步森林步道吸氧
  • 牛角門古道丨位於溫州永嘉城關,郊遊好去處!
    牛角門古道,又稱洞山嶺古道,系民間古通道,古道發於永嘉縣北城街道路口村,上洞山嶺,止於牛角門村。古道全長3000米許,累計爬升400米許,塊石為基,是當年下寮至上塘的通道之一。古道迂迴於山坡,林密竹修山色秀,一個半小時可至,當去。
  • 海拔1200多米,食在臨崖餐廳,睡在雲頂客棧,你敢嗎?
    響馬酒館,是迪山雲頂響馬寨懸崖絕壁上的一家餐廳,臨崖而建,海拔1200多米,令人嘆為觀止。為此,我與友人一行6人,特意來到響馬酒館,體驗一把在驚心動魄的臨崖餐廳上喝茶、吃飯的樂趣!剛踏進響馬酒館,這裡似乎有一種無形的力量,能讓浮躁不安的心沉下來。響馬酒館,一餐一食,一瓢飲,追求原汁原味回歸自然;食材新鮮,是吸引一批又一批遊客前來的原因。
  • 這4條小眾山間古道,入夏美出新高度!
    行駛680米→右轉,進入高泰線,行駛3.8公裡→左轉,進入橫桐線,行駛2.4公裡→右轉,從橫桐線到謝聖嶺古道,行駛2.0公裡→謝聖嶺古道古道中,時而怪石嶙峋,時而道路平坦,山間小路中探秘總有些許新鮮感,總會發現石峭邊有紫色映山紅,如同在山間尋寶。山路蜿蜒曲折,適合敢挑戰的驢友,前來探險。
  • 描寫溪流的詞語句子 寫作素材
    溪光:溪流的水色筠溪:竹叢中的水流。溪嵐:溪谷的霧氣。澗溪:山澗溪流。溪澗:1.兩山之間的河溝。2.指山間的水流。溪河:山間溪水匯成的小河。石溪:巖石間的溪流。雲溪:雲霧繚繞的溪谷。碧溪:亦作「碧溪」。綠色的溪流。溪頭:1.猶溪邊。2.谿頭:猶溪中。溪亭:臨溪水的亭子。冰溪:1.亦作「冰谿」。
  • 陡門溪上壺穴奇,喬平巖旁古道幽-走永嘉紹山嶺古道
    文&圖 葉望慶農曆年底最後一次登山,蕩友選擇永嘉紹山嶺古道,從紹山村到山溪頭村。照例市區出發,甌越大橋上諸永高速峙口下高速,轉虹三線行駛8.8公裡後,在上山莊村右行穿過陡門溪進入中興路前往。1沿陡門溪前往 陡門溪,顧名思義是位於陡門鄉的溪流,是楠溪江八大水系之一,有小楠溪之稱。
  • 溫州這些「鄉村氧吧」,有你嚮往的生活
    泰順縣司前畲族鎮李永在 攝司前畲族鎮位於泰順縣北部,境內群山環抱,峰巒疊嶂,雲霧繚繞,有茂林修竹的幽深峽谷、高山流水的飛瀑溪流。山路迂曲,鳥語花香,茶園蔥鬱,畲鄉情濃,背靠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臨溫州「大水缸」飛雲湖,有海拔1611米的溫州最高峰白雲尖。
  • 解密溫州的千年格局,郭璞建城據說給溫州留下兩大預言……
    由此可見,郭璞是個極其厲害的觀察者,採用了「尚象制器」、取法天象的營建理念。  誕生於千年前的溫州古城,不僅是星象之城,還是生態之城。    永嘉郡域東西負山,以人工開挖東壕、西壕為護城河,北臨甌江為天然城池,其南環於會昌湖,總體趨於方形。五代吳越王錢鏐七子錢元瓘(887-941年)築子城,子城在內,羅城在外,街區方正,古城呈現出一個巨大的「回」字。
  • 古道西風瘦馬——茶馬古道上最後的風景
    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在陸路上開闢了兩條對外通道,一條在北方,就是大家熟知的絲綢之路;一條在南方,被稱為「亞洲的天堂走廊」的茶馬古道。茶馬古道是一個有著特定含義的歷史概念。自古以來,地處高寒的康藏地區不產蔬菜,藏民族以糌粑、奶類、酥油、牛羊肉為主食,高脂肪,高熱量,需要喝酥油茶,分解脂肪,防止燥熱,補充維生素。
  • 原創詩詞-劉永吉|溪流不息向東去 萬載悲歡吟白蘋-詩詞二十首
    七絕-遊謝公渠深岫銜雲接碧天,蜿蜒小渠湧清泉。葦風欲動蛙先唱,數噪遠播催溉田。七絕-清明踏青林藪傍泉藏嶺屯,連翹繞徑淡香勻。村落無談笑,閭閻罷送臨。莫嗟消愛跡,戰疫暖人心。五律-讚美在抗疫第一線的白衣天使癘霾前未見,轉瞬襲江城。欲殪一飛兔,須圍三狡營。
  • 聚焦|中國·甘肅·徽縣「青泥古道與茶馬貿易」學術研討會第二日精彩集錦!
    茶馬易西南,古道為天險。傳播文明建卓勳,路系甘川陝。百丈崖下洶湧水,萬木叢中虎潛行。有茶不能出巴蜀,良駒交換利難贏。天子能臣有沈越,獨重茶市甚赤誠。驌驦汗血北漠至,紫陽銀針送金城。腳戶雙肩擔日月,馬幫不絕銅鈴聲。
  • 麗水街,溫州的水鄉情懷
    東方微熹時,它們便鑽出鳥巢,在枝椏上跳來跳去,梳理自己長長的漂亮尾巴,用略帶沙啞的嗓音互打招呼,然後一前一後飛離苦櫧樹,表演般地在麗水湖偌大的上空飛翔。長廊亦即店鋪兼路廊,店鋪瓦簷延伸至湖沿自然也成路廊廊棚,臨湖街沿建了一溜「美人靠」。「我在這裡過濾了面前的人流和噪音,腦中似乎還原出古樸的麗水古街的昔時原貌。」徐賢林說。
  • 在溫州錄製的《奔跑吧》播出 這個地方在全國要火了
    6月5日晚上,《奔跑吧》播出第二期,溫州強勢出鏡!跑男團在溫州永嘉踏上一次追憶童年的春遊之行。  鏡頭中的青山秀水和古風老街,勢必要在全國火了!  跑男在永嘉錄製  說起永嘉,它的來頭可不小。
  • 文成萬種「楓」情節開幕 登紅楓古道品農家土菜
    此次體驗遊活動在松龍嶺紅楓古道進行。松龍嶺位於大嶨鎮沙垟村至裡陽鄉垟外村貓狸塘之間,南北走向,明清古道,全程約2.4公裡。古道路面主要以規整條形桃花石鋪就,多拐,中段保護完好,以古色的圓石拼成,極富韻味。古道兩旁遍布多種名木古樹,以楓香為主。
  • 溫州又新增15個3A級景區村莊!你的家鄉入選了嗎?
    還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抗倭英雄王沛的墓葬,有始建於明萬曆年間、舊時通往山福、橋頭、青田的古商道——楓林岙古道(十二盤嶺),有集農業科技、教育科普、文化體驗、鄉村旅遊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科技園區溫州農科院種子種苗科技園。
  • 這些帶泳池的溫州周邊民宿在等你!
    站在泳池前矚目遠眺,一片開闊的農田,生機盎然。民宿裡面有個建在田野裡的方形泳池,一進院子便能看到,泳池裡粉色的火烈鳥更是讓少女們滿腦子的拍照片。置身於綿嶺,烈日當空,卻不覺燥熱,而是一種高山流水,古道清風的閒適,放下行李閒坐廳前小院,放眼望去,碧空萬裡輝映著這片靜謐的綠,而你已隔離數小時前的喧囂浮躁,置身於這片世外桃源,靜聽蟬鳴鳥語。  400平方的高山無邊界泳池像是在山間鑲嵌了一顆翡翠明珠,倒映出整個迷途的美,成為了這深山密林中獨特的風景線,池水引入山泉,清涼至極,立於泳池兩側,客棧的全貌躍然眼前。
  • 尋霞客古道,訪天台佛境,飽覽沿途風光
    「十裡松風九裡泉」,從國清寺旁沿古道北上,一路青山夾道,層林疊翠,松風送爽,泉聲縈耳。這裡白天初日高林,山光鳥性,晚上清泉石上,松間明月;晴天青山綠水,松柏凝碧,雨天山嵐霧影,雲蒸霞蔚。透過參天古木,俯視深澗幽谷,赭溪在林間忽隱忽現。泉水潺潺,在亂石間跳躍;鳥聲啾啾,在空谷中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