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月華
暢銷書作者 + 兒童心理諮詢師
想要孩子身心靈更健康學習更出眾
關注我都可以找到答案哦
- 文 = 60分媽媽月華 -
私人微信:lsfmmyh0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雙11,經過凌晨一番激烈的廝殺,大家都搶到自己心儀的物品了吧?
在媽媽們的購物車裡,選購最多的自然是寶寶用品,尤其是各種生活必需品,當然要趁雙十一,囤上一大堆咯。
很多媽媽會囤一些退熱貼,尤其現在天氣越來越冷,寶寶很容易一吹風受涼就身體不適,感冒、咳嗽、拉肚子……,而這些問題的第一反應通常都是發熱,平時精神十足的寶寶突然萎靡不振,體溫節節攀升,自己除了心慌著急,手忙腳亂,不知道該做點什麼,媽媽們通常都會很自責。
而這時候給寶寶貼上退熱貼,就會讓媽媽們安心不少。還有的媽媽給寶寶貼退熱貼,是因為不想讓寶寶吃退燒藥,擔心藥物對寶寶的身體產生副作用。
但退熱貼真的能幫助孩子有效退燒嗎?
答案是:不能!
有些媽媽可能自己有在發熱不適時用過退熱貼,覺得貼上去額頭會感覺涼涼的,能減緩頭疼和不適,讓身體舒服。所以大家會認為退熱貼能幫助退燒。
其實這只是一種假象,讓頭部感覺冰涼並不等於能有效幫助身體退燒,降低體內的溫度。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退熱貼,材質大多是由PC隔離紙、無紡布和揮發性液體凝膠構成。
這些液體凝膠就像一個個馬蜂窩,有很多孔,它們的主要成分是親水性高分子凝膠和純水,抑或無紡布、高分子吸收樹脂、PE膜等,有少數含有冰片、薄荷等成分,這些成分具有良好的能量轉換功能,當凝膠與額頭的皮膚接觸時,凝膠中的揮發性成分不斷揮發,帶走了皮膚表面的熱量,導致局部降溫,所以會感到額頭涼涼的。
也就是說,退熱貼的實際效果跟在額頭上敷冰袋或涼毛巾是一樣的,是一種物理降溫方式。
這樣的方式只能降低皮膚表面的溫度,而不能真正控制發熱。這就好比想讓燃燒得正旺的爐火降溫,如果只是在滾燙的灶臺表面澆水,灶臺的溫度還是會很高。只有去降低爐火的火力,溫度才會真正降下來。
所以退熱貼並不能真正起到退燒的作用。
更尷尬的是,因為退熱貼上有膠布和凝膠,如果寶寶的皮膚比較敏感,貼上這些退熱貼,很容易出現皮膚瘙癢、發紅、出疹等過敏狀況。
使用退熱貼只能安撫媽媽的焦慮和緊張,並不能真正退燒。
那麼,寶寶發熱時要怎麼應對呢?
首先,大家要對發熱有正確的認識。一歲以下的嬰兒大腦內控制體溫的中樞神經沒有發育成熟,他們的體溫特別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天氣熱,穿得多,體溫就會升高,在低溫的環境中他們的身體馬上就會變得冰涼冰涼的。
正常來說,一歲以下的寶寶體溫在35.5℃-37.5℃都是正常的。一歲以上的寶寶,正常體溫也是波動於36℃-37.2℃之間。
當體溫超過正常標準,寶寶身體很熱很燙,但卻不出汗,這種情況下媽媽就要警惕,要密切關注寶寶的體溫,這很可能是發熱的先兆。
一般體溫超過37.3℃定義為發熱,37.3℃~38℃為低熱,38.1℃~39℃屬於中度發熱,39.1℃~40℃屬於高熱,40℃以上為超高熱。這裡的溫度主要是指腋下溫度,如果量口腔、肛門或耳溫,基礎體溫往往更高一些。口腔溫度一般是37.5℃以上,耳溫38℃以上,肛門溫度超過38℃定義為發熱。
看見寶寶溫度升高時,媽媽的第一感覺一般都是慌亂,看著原本神氣活現的寶寶突然精神不振,內心更會有很多恐慌的情緒出現:寶寶會不會腦子被燒壞,會不會燒成肺炎、腦膜炎……
如果內心有這些恐慌的念頭出現,一定要先深呼吸,處理自己的恐慌。
發熱是身體啟動防禦機制的信號,它就像兩軍對壘時吹響的號角:「敵人來了,大家快點行動起來啊!」是免疫系統被調動起來對抗病毒的表現,即便是高熱和超高熱也是如此。同時,發熱又能減緩或消滅病毒或細菌的複製速度。
對於絕大多數3個月以上的寶寶而言,發熱本身並不危險,也不會燒壞腦袋。人體蛋白質只有超過41度(腋溫)才會發生變異,在這個溫度以下並不會把大腦燒壞。
單純發熱並不會把孩子燒成肺炎或腦膜炎,發燒只是肺炎、腦膜炎的症狀之一,但肺炎和腦膜炎都伴隨有其他症狀,尤其腦膜炎更是常常還伴有頭頸僵硬、昏迷等症狀。
當寶寶體溫逐漸升高時,只要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好,玩耍等活動不受影響的話,媽媽就不需要太緊張。當他體溫在38.5℃以上,媽媽如果內心感到很緊張,則可以用綠色方法或退燒藥幫助寶寶降溫。
需要注意的是,發燒一般分為上升期、高熱期和下降期三個階段,
上升期:上升期一般體溫會先下降,出現全身發抖、手腳冰涼的現象,這是因為身體需要把熱帶到身體中心部位,四肢循環會變差。有些寶寶發燒前先會手心、腳心比較熱,四肢卻比較冰涼的狀況,也是一樣的原因。這時需要為寶寶適當添加衣服,幫助保暖。也可以讓他喝一些溫水。
過了寒戰期,體溫就會節節攀升,這個時候寶寶的體溫可能升到39甚至40度。寒戰期越是表現明顯,上升期體溫就會升的越高。
很多媽媽一般在寶寶38.5度左右會開始退燒,如果剛好處於上升期,大家就會發現不管是推拿還是用退燒藥,寶寶的體溫依然比較高,沒有什麼變化。這時要注意的是,不是使用的退燒方法沒有效果,而是寶寶剛好處於溫度上升期。
高熱期:進入高熱期,寶寶全身皮膚發燙,呼吸加快。有些高燒的寶寶會出現倦怠無力、食欲不振的狀況。這個階段,使用綠色方法退燒或使用退燒藥物效果更明顯。
這個階段一定要讓寶寶多喝水,同時加快散熱,可以取掉蓋在寶寶身上的被子,解開衣服。有些家長會把寶寶捂起來發汗,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這只會讓寶寶體溫更高,身體更加不適。
下降期:下降期免疫系統基本已經能識別並打敗病毒,人體不再需要再調動抗體來對抗細菌。這時身體會排汗,以降低體溫。
這個階段媽媽要及時幫寶寶擦汗,換上乾爽的衣服,避免汗水阻塞毛孔,影響降溫。
關於降溫的方法,我個人會推薦用小兒推拿來退燒,我自己實踐了近10年,每次仔仔發燒都是用推拿給他降溫,很多實踐過的媽媽也告訴我,小兒推拿退燒的效果非常好。
退燒的推拿手法是:清天河水。
天河水位於前臂內側的正中線,自腕至肘呈一條直線。清天河水時,食指與中指併攏,蘸清水,從手腕推向手肘,推300-500下。寶寶發燒期間,清天河水時最好推10-20次手指蘸一次水,這樣更容易帶走高溫。同時記得給孩子喝一些水!
上海嶽陽醫院的醫生曾經用清天河水這個小兒推拿手法在萬米高空救下了一位高熱驚厥的孩子!
天河水是人體的清涼之源,發燒時推這個穴位,就像打開了讓身體清涼的開關。兩個手指蘸有清水,水氣在蒸發的過程中也會帶走一部分體溫,增加清涼的感覺,故而能迅速帶走高溫。
如果清天河水做完,等了20分鐘左右,寶寶的體溫沒有什麼變化,這個時候不要氣餒,增加推拿的次數,再推拿300-500次,同時配合打馬過天河,多做幾次。
打馬過天河的方向和位置與天河水一致,不過操作手法是用食指和中指兩指蘸水,然後從腕到肘方向在皮膚上輕輕敲打,發出類似小馬過河,馬蹄拍打水面的響聲。要一邊敲打,一邊朝同一方向吹氣,拍30-50遍。
如果寶寶燒到39.5℃以上,媽媽還需要再增加退六腑。六腑是前臂靠小手指那一側的直線,從肘推向腕。這個穴位能退五臟六腑實熱,接退六腑配合清天河水一起使用,尤其針對高燒不退,寶寶精神不好使用,效果更是明顯。
如果媽媽平時沒有小兒推拿的實踐經驗,做的時候寶寶又不配合,當寶寶溫度比較高時,就要選擇用退燒藥。
目前,世衛組織和兒科醫生們推薦給寶寶使用的退燒藥主要有「對乙醯氨基酚」 和「布洛芬」兩種。「對乙醯氨基酚」 和「布洛芬」都是藥物成分名,「對乙醯氨基酚」就是我們熟知的「泰諾寧」、「百服寧」等,「布洛芬」則是我們熟悉的「美林」。
一般,3個月以上的寶寶普通的發燒,溫度不超過39℃,儘量選擇「對乙醯氨基酚」。「對乙醯氨基酚」退燒,見效時間與劑量有明顯的關係,劑量大,效果更明顯。其有效退燒時間在3-4小時。優點在於副作用小,對胃腸道沒有明顯的刺激,也不會造成腎臟的負擔。缺點在於劑量使用過大可能造成肝臟的損害。
「布洛芬」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 39℃以上的高燒時使用效果更好。「布洛芬」退燒效果更快,持續時間更長,退燒時間可以維持4-6個小時。但缺點在於會導致輕微的腸胃反應,還可能影響凝血功能,損傷腎臟,過量服用還可能會發生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和癲癇發作。
「對乙醯氨基酚」 和「布洛芬」這兩種退燒藥都有各種劑型可供選擇。給寶寶使用時,一定要注意,有幼兒型和兒童型,每種劑型濃度不一樣,劑量也不一樣,千萬要注意哦。
這兩種藥物的劑量都是根據寶寶的體重計算的,所以使用時最好根據寶寶的體重進行估算,以免發生劑量不足或是過量。
退燒藥的副作用比較大,寶寶高燒期間使用時,儘量兩種交替使用。可以服對乙醯氨基酚3-4小時後,如果體溫回升,超過38.5℃,再用布洛芬,待布洛芬藥效過了之後再使用對乙醯氨基酚。
不管是推拿還是服用退燒藥,期間一定要讓寶寶多喝水,可以喝普通的溫水,也可以喝西瓜汁、甘蔗汁,或者煮竹蔗馬蹄水,蘋果水給寶寶喝。因為體溫的下降需要通過身體散熱來完成,而散熱的主要途徑是出汗、排尿等。所以要讓寶寶的身體有足夠的水分,才能帶走溫度。
如果寶寶開始出汗了,這就代表溫度很快會下降,此時要及時幫寶寶擦汗,換上乾爽的衣服,避免汗水阻塞毛孔,影響降溫。
有些媽媽會發現溫度降下來沒多久又升高了,於是又擔心起來。其實這是正常反應,因為身體免疫系統還不能識別病毒,警報沒解除,溫度就不會降低。一直要到免疫系統基本已經能識別並打敗病毒,人體不再需要再調動抗體來對抗細菌了,溫度才會徹底下降。
所以寶寶發熱時間持續2-3天,有的持續4-5天都是正常的。期間寶寶溫度會不斷反覆,退下來一段時間後再升高,這時要放下焦慮,再繼續處理就好。
但如果寶寶出現以下任何狀況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
1、不管低燒、高燒持續時間超過72小時(三天);
2、體溫40℃以上(腋溫)超過24小時;
3、三個月以內的嬰兒體溫超過38℃;
4、伴隨劇烈嘔吐或腹瀉;
5、身體抽搐;
6、精神狀況差、嗜睡、面色蒼白、呼吸急促、口唇發紫等;
7、口腔乾燥、眼窩凹陷、哭時無淚或少淚、尿少或無尿;
8、劇烈頭痛、昏迷、頸部發直。囟門明顯凹陷(多為腦膜炎)
不論如何,寶寶發燒的時候,媽媽都一定要放下焦慮,媽媽不緊張,寶寶才會更快恢復健康哦!
點擊下面的標題直接查看
- 今日留言互動-
你有給孩子用過退燒貼嗎?
(月華與大家一起探討)
點擊文末閱讀全文,可以讀到月華在之前所寫的所有文章目錄,同時提供搜索功能!
——END——
公眾號ID:liushifenmama長按二維碼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