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狂丸科學,ID:kuangwanpla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當今社會,相信大家都手機不離身。
如果問,你的手機乾淨嗎?相信大家會說,我手機按時消毒擦乾淨的,不髒。
殊不知,其實手機裡藏汙納垢的程度,很可能超出了你的想像。看似乾淨的充電口,可能充滿了從衣服口袋裡沾上的灰塵、線頭,甚至餅乾屑......
哎等等,這個給手機「掏耳朵」的操作,乍一看頗有些「噁心」,但卻又莫名舒適?
圖片中這個手機的「掏耳師傅」,是來自愛爾蘭的小哥Julius,本職工作是手機維修中心的老闆。
作為維修中心老闆,小哥的主要工作是修手機,包括微焊、數據修復啥的。清潔手機,似乎是修手機過程的「副產品」。
可是,儘管說著「清潔不是我們的主要業務」,小哥終究還是因為擅長清理手機出了名,視頻傳到網上吸粉無數。
原因很簡單,沒有人不想讓他給自己清潔一下手機。以這個顧客的手機為例,屏幕已經摔出了裂紋,看起來有點年頭了。小哥有條不紊,第一步先把手機的底部螺絲擰下來:
之後拆開屏幕:
看得出來,這臺手機屏幕壞了以後,機主還使用了蠻長時間。所以,手機內部就暴露在口袋的雜物裡,能隱隱看見積攢的汙垢:
如果說肉眼看上去還可以接受,顯微鏡下的畫面則讓人望而卻步。而且,這麼多汙垢堆積在手機內部,也有火災隱患。
為了把這樣的手機清理乾淨,小哥需要把手機內部的雜物弄鬆動,之後用高壓除塵機清理。
高壓除塵機,長這樣。
如此拆機清理完內部,下一步要清理的是手機最容易髒的地方——充電口。
這時要使用一個類似金屬牙籤的工具,細小堅硬,比較靈活。
接下來,小哥用同樣的工具來處理嚴重堵塞的揚聲器。我們常常覺得手機舊了以後,外放的聲音會越來越小,而揚聲器堵塞,正是那個罪魁禍首。
揚聲器孔比較小,小哥需要用顯微鏡投屏來看。
顯微鏡下的畫面髒歸髒,但小哥說:「這對我們來說都很正常,就像醫護人員看到受傷患者的情況一樣」。
所以他會認真的「清理送過來的每一臺手機,每一個揚聲器、耳機和充電口」。
做完這些清理工作之後,小哥又麻利地更換了手機電池,換掉滿是裂紋的屏幕,最後把螺絲擰回去, 有始有終,大功告成。
也許你會自信地想:還好這不是自己的手機。其實不然,我們的手機放在口袋裡,充電口都會特別容易沾線頭、灰塵,或者口袋裡的其他碎屑。如果掏出來放大看看,沒準就能看出褲子縫線是啥顏色的:
不用懷疑,圖中這些觸目驚心的東西,確實來自於真實的手機——你可能想不到,和人們日日相伴的手機,居然能有這麼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