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信託2019年資產減值損失195億元 超公司淨利潤5倍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日前,中信信託發布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中信信託實現營業收入71.83億元,手續費及佣金收入49.49億元;淨利潤35.93億元,同比增長7%。然而,在中信信託取得優異業績表現背後,卻隱藏著資產減值損失大幅上漲事實。

中信信託在此次年報中,披露了2019年發生資產減值損失195.04億元,相較去年同期5482.1萬元,上漲約354倍,而這一數據相當於當年淨利潤的5倍。值得注意的是,在年報公布的發放固有貸款前五名單中,中信信託對北京方正世紀信息系統有限公司發放的貸款佔貸款總額的11.50%,還款情況為逾期,但未披露具體金額。

根據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截止2019年4季度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為21.6萬億元,較2018年年末的22.7萬億同比下降4.85%。當然,中信信託也不例外,截至2019年底,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為1.57萬億元,相比2019年期初的1.65萬億元下滑4.85%,與此同時,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49.4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1%,佔2019年收入的68.87%,同比下降17.17個百分點。

從未來一年信託到期情況看,預2019年4季度末,未來一年的信託到期規模為5.40萬億,與2018年末基本持平,其中,未來一年到期的集合信託規模為2.7萬億,比2018年末減少2662億。從到期項目數量來看,2019年4季度末預計未來一年到期項目為1.48萬個,比2018年末增加800個左右,數量大體相當。上述三個指標充分表明,與2018年末相比,預計未來一年的到期兌付壓力仍然較大,部分信託項目按期正常清算面臨不小挑戰。

事實上,信託公司正面臨嚴厲監管,特別是在房地產信託領域,因此一直躺著賺錢的信託公司會有一個小幅收縮過程。重新聚焦主業,加大創新力度,積極探索新興領域是整個行業的趨勢。

中信信託也在年報中談到未來影響業務發展的四大不利因素:其一,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國經濟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再加上世界經濟增長持續放緩,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其二,突發疫情帶來不確定性。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給信託公司未來的業務開展及風險管理帶來更多的挑戰和不確定性;其三,市場信用風險頻發。受經濟下行的影響,報告期內,金融行業雖然整體運行平穩,但風險暴露顯著增多;信用違約、債務兌付危機高發,且向高資質主體蔓延;其四,監管環境更加嚴峻。報告期內,監管機構調控措施頻出,資管新規過渡期也進入深度整改階段,給信託公司傳統展業模式造成一定的影響,帶來一定的經營壓力。

根據年報披露信息,2019年中信信託被動管理型信託資產由10984.11億元降至8482.94億元,下降幅度超20%。地產業務方面,2019年中信信託分布於房地產業的資產規模由3530.01億元降至2717.82億元,規模佔比由21.37%降至17.27%。儘管相較2018年規模佔比有所下降,但是考慮中信信託自身規模較大等因素,2717.82億元的存量地產信託業務能否順利轉型,令人深思。

另外,2019年,中信信託還收到了監管的3張罰,處罰原因涉及經營違規,為銀行規避監管提供通道服務、接受保險資金投資事務管理類及單一信託,違規接受銀行個人理財資金投資劣後受益權、違規為地方政府提供融資等,分別罰款30萬元、70萬元、90萬元。

來源:和訊基金

相關焦點

  • 洞察·財曝|中信信託2019年資產減值損失195億元 超公司淨利潤5倍
    日前,中信信託發布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中信信託實現營業收入71.83億元,手續費及佣金收入49.49億元;淨利潤35.93億元,同比增長7%。然而,在中信信託取得優異業績表現背後,卻隱藏著資產減值損失大幅上漲事實。
  • 2019年中信信託以35.93億元淨利潤穩坐行業頭把交椅
    來源:國際金融報原標題:2019年業績排位:中信信託以35.93億元淨利潤穩坐頭把交椅1月20日,記者注意到,已有多家信託公司在銀行間市場披露了2019年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隨之浮出水面的是,信託行業龍頭公司2019年淨利潤排位。整體來看,2019年信託業績向優。有分析指出,2019年,信託行業面臨低位運行的宏觀經濟和不斷加強的監管力度,行業受託資產規模穩步下調。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成為行業轉型發展的共識。
  • A股上市券商2019信用減值榜:海通國泰君安中信前三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9日訊(記者 關婧 何瀟) 近日,37家A股上市券商的2019年年報已經披露完畢。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有32家券商遭遇信用減值損失,信用減值損失合計194.61億元,另外5家券商合計回撥了1.21億元信用減值計提。
  • 2019年重慶信託淨利潤達32億元 同比增長超15%
    新華網重慶4月30日電 4月30日,重慶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信託」)發布2019年度報告,年報顯示當年重慶信託實現營業收入78.79億元,淨利潤32.28億元,同比增長超15%。  「相比通道業務,主動管理業務更能體現信託公司的資產管理能力,也能提升信託公司盈利水平。」重慶信託相關人員介紹稱,在強化主動管理,壓降通道業務的整體策略推動下,重慶信託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明顯提升。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末,重慶信託服務實體經濟的存續信託業務規模1278.10億元。
  • 盤點2019年淨利潤下降超過30%的公司,有10家超10倍
    5、北鬥星通:淨利潤下滑超707.47%北鬥星通(002151)1月10日晚間披露2019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虧5.5億元至6.5億元,2018年同期盈利1.07億元,淨利潤下滑超過707.47%。公司在2019年度報告中對商譽及資產進行減值測試,減值總額約為6.53億元,其中商譽減值預計5.3億元,應收帳款壞帳損失5100萬元,無形資產減值損失4000萬元,存貨減值損失3200萬元。6、長江通信:淨利預告減少46%-55%長江通信發布業績預告。
  • 57家信託業績哪家強?中信、華能貴誠、重慶信託穩坐前三
    業績表現上,中信信託以35.93億元淨利潤居首,華能貴誠信託以31.75億元位居第二,重慶信託則以31.28億元排名第三。而在2018年,中信信託、平安信託、重慶信託,分別以34.2億元、31.7億元、30.6億元排名淨利潤前三。
  • 信託業頭部公司業績出水 中信信託淨利潤34.2億居首
    以往淨利潤前五的公司通常為,平安信託、中信信託、重慶信託、中融信託、華潤信託。據截至目前的最新數據,今年淨利潤前五的排位則為中信信託、平安信託、重慶信託、華能信託、華潤信託,分別為:34.2億、31.74億、30.56億、24.18億、21.96億。
  • 陝國投信託2019年實現營收17.56億 淨利潤5.82億元
    來源:上海信託圈 來源:上海信託圈 導讀:截至2019年末,陝國投信託資產規模2887.13億元,實現營收17.56億,淨利潤5.82億元,創陝國投信託上市以來最高利潤。其中主動管理類規模為1575億,佔比54.5%。4月28日,陝國投A(000563)披露2019年年報,營收和淨利潤雙雙大增,營業收入17.56億元,同比增長70.8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82億元,同比增長82.03%。
  • 已有12家券商預告2019年業績 投資+投行大力助推
    中信證券同時披露了華夏基金去年的財務數據:2019年華夏基金營收為39.77億元,淨利潤為12.01億元,綜合收益總額為12.19億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華夏基金本部管理資產規模為10,321.16億元。大券商中,除了中信證券淨利潤穩步增長以外,中信建投和招商證券的業績增長勢頭良好,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了78%以及60%至70%。
  • 61家信託多項財務數據排名!中信中融光大三者信託業務收入最高(表)
    2019年,有2家信託公司淨利潤收入為負,另有3家信託公司淨利潤不足億元。地處內蒙的華宸信託在榜單多項核心數據中排名墊底,其手續費佣金收入僅0.04億元,投資收益為負。   百瑞信託博後站謝運博表示,「展望2020年,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信託行業面臨的監管環境或將更加嚴格。
  • 金融股權投資狂歡:信託公司一筆賺30億元
    根據公開信息,三峽銀行前身為萬州商業銀行,成立於1998年2月16日。2007年該行出現巨大貸款損失,經營困難。為解決其不良資產問題,萬州商業銀行參加重組的新老股東按每投資1股(元)同時配套出資0.60元的方式,集中12.07億元成立集合信託計劃,並委託重慶信託以信託資金註冊成立了重慶三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專項用於收購萬州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
  • 中信信託董事長陳一松即將離職
    6月10日,第一財經獲悉,中信信託董事長陳一松即將離職,「董事長陳一松已經提交了辭職報告,離職正在走流程」。記者在中信信託官網上發現,目前,陳一松的「董事長致辭」還在。陳一松,年齡51歲,2014年7月當選為中信信託董事長。
  • 2020年集合信託違約超1600億,未來3年還有9.2萬億信託到期
    2020年違約項目金額超1600億一位中型信託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過去信託什麼業務都可以做,因為制度優勢,牌照比較有價值,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而當前,在強監管下,信託的牌照優勢減弱,信託行業開始分化。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雖然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在經濟下行中,信託行業累積的風險隱患加速暴露。
  • 中信信託踩雷假央企,5億元借款恐難追回!
    11月27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更新了一份民事判決書,判決被告青龍滿族自治縣恆泰實業有限公司償還原告中信信託5億元借款本金及利息、複利,此外,恆泰曹妃甸能源有限公司和中海外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擔保方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 一文看完各家LED上市公司2019年「成績單」
    《關於整治「景觀亮化工程」過度化等「政績工程」、「面子工程」問題的通知》的影響,未來夜遊經濟板塊業績存在不確定性;   同時 2015 年收購的勵豐文化,2019 年亦受到政府政策影響,業績低於預期,出現商譽減值風險;根據上述情況,預計收購公司資產組可回收金額低於帳面價值,商譽減值 2.5-3.5 億元;由於涉及的資產組較多,公司將在年報中詳細披露減值測試方法、測試過程和原因。
  • 劉正均任中信信託新一任董事長
    12月23日,北京銀保監局發布批覆,核准劉正均出任中信信託董事長、董事的任職資格。  劉正均是現任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此次任職資格獲批,他將兼任集團職務與中信信託董事長。  據介紹,劉正均此前長期在審計署工作,曾任審計署行政事業審計司司長,審計署法規司司長等職務。2018年下半年,劉正均調任中信集團副總經理。
  • 信託半年報:平安接棒中信重回榜首,國聯信託掉了20名
    頭部信託公司盈利穩定2020年信託公司座次洗牌,上半年平安信託淨利潤為22.83億元,重回榜首。早在2017年,平安信託淨利潤就曾居首,2018年,中信信託接棒坐上頭把交椅,2019年中信信託繼續以淨利潤35.93億元霸榜。平安信託重回榜首與其轉型發展有關。
  • 中信信託換帥!劉正均出任董事長一職
    董事長一職空缺近半年,中信信託迎來新任掌門人!12月23日,北京銀保監局批覆,核准劉正均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董事的任職資格。據中信集團官網資料顯示,劉正均現任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 上市券商2019利超千億 興業證券猛增12倍
    不乏報喜者,中信證券(600030.SH)繼續穩坐盈利「頭把交椅」;興業證券(601377.SH)淨利大增12倍,榮膺2019年成長最快券商;多年「墊底王」太平洋證券(601099.SH)終於扭虧為盈。而報憂者也有,最突出的是國泰君安(601211.SH),淨利潤在近十多年來首次跌出行業前三。
  • 34股2019年年報業績變臉 商譽減值仍是「殺手」
    公告顯示,因2017年、2018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淨利潤為負、已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ST斯太下修業績,預計2019年歸母淨利潤虧損1.7億元至1.9億元。而就在2個月前,公司剛剛發布預喜公告,預計2019年實現盈利700萬元至1000萬元。下修幅度如此顯著,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