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點劇讀,作者 | 牛角尖
與綜藝市場中正在披荊斬棘的姐姐們一般,近期劇集市場中的熱度是一群有著知名代表作、有著不錯演技的「叔叔們」給的。秦昊剛在懸疑劇《隱秘的角落》中完成文藝片男神「轉型」精品網劇之路,陳建斌便帶著與自己小20歲的女演員李一桐,在電視熒幕中談起了「忘年戀」。只是,不同於秦昊的轉型成功,陳建斌的「中年轉型」,可謂是打爛了一手好牌。
由陳建斌、李一桐領銜主演的都市輕喜劇《愛我就別想太多》(簡稱《愛我》)正在江蘇、東方衛視熱播。圍繞在這部劇周圍的討論聲,卻是「爹味愛情」、「中年傑克傑」等負面評論。男主陳建斌更是被觀眾質疑為「缺錢」、「為了還人情」而拍攝電視劇。但近期陳建斌在接受某媒體採訪時曾闢謠,「只是因為喜歡。」
(《愛我就別想太多》豆瓣靠前評論)
不得不說,人到中年,陳建斌的眼光也大不如前。從以高希希執導的電視劇《結婚十年》出道,陳建斌在大眾印象中一直是有著自己底線,且眼光獨到的優秀男演員。《甄嬛傳》中的「雍正」,曾讓網友一度將其「渣男」人設延續至現實生活、《中國式關係》中的「政府官員」則再一次論證了陳建斌的老幹部人設,就連前段時間剛剛完結的《三叉戟》,陳建斌也是飽受好評,網友戲稱,「應該讓哥三(劇中三個老警察)組團出道。」
一部「爹味系」國產愛情劇,反而將陳建斌從老幹部、優質男演員拉下馬。是陳建斌的演技不夠了嗎?顯然不是。懸浮向的劇情設定和不合適的角色選定,對於優質演員的傷害,不言而喻。而《愛我》這塊「毒餅」,一毒就是兩個。
豆瓣3.4,「陳建斌+潘粵明」也拯救不了的爛劇?
很難想像,一部同時擁有陳建斌、潘粵明兩位優質演員的國產劇,卻只演出了豆瓣3.4的成績。平心而論,潘粵明、李一桐在劇中的演技呈現,還是不錯的。尤其是潘粵明的臺詞功底,「奶慫卻又一根筋」的人設,都讓這個人物略顯可愛。但若放置在尷尬的劇情中,所有的神仙演技也都白搭。
首當其衝的便是陳建斌與李一桐組成的這對「忘年CP」,陳建斌的「老」與李一桐的「青春」,首先從外形上就十分不搭,網友調侃其為「爹味愛情」。
其次,則是略顯無腦的劇情設定。劇中,陳建斌飾演的李洪海,是個身價過億、每年登上福布斯富豪榜的超級富豪。但這位富豪為了尋求一份「純真」的愛情,不僅在重要合作會議上,突然失控要去尋找女主遺留下的唇膏,還在公園街角尾隨年輕貌美的姑娘,以至於被當成變態狂送至公安局。
待到「女主」出場後,李洪海又以包子鋪老闆身份,再三測試女主真心——防止其有拜金行為;好不容易通過「真心考驗」之後,這位富豪卻因為一個毫不相干的生意人(前女友僱來的)隨便污衊女主幾句,便將女主定義為「拜金女」。
隨後在集團即將上市的壓力下,與女主上演「夫妻合同」狗血愛情故事。不用問,故事的最後結局一定是男主發現前女友的陰謀,與女主重修舊好、和和美美過起富豪日子。
如果說,陳建斌在劇中的「人設」已經嚴重脫離現實層面,潘粵明在劇中飾演的總裁助理、兼公司法律顧問、總裁的多年老友的人物設定,則顯得有些「韓味」。
除了日常需要監管男主公司大小事務外,幫助李洪海尋找到真愛、且解決自身情感問題,則成為了工作與生活上的重中之重。問題是,你一社會精英,與女孩子談戀愛除了需要制定「戀愛合同」保證自身情感不受騙外,動不動罰款2000的規則是怎麼回事?難怪有網友調侃,「(潘粵明)不是來談戀愛,是來掙錢的」。
不過,潘粵明自帶憨憨體質的演員特質,以及其精湛到位的演技,還是為這對副線CP增添了一絲喜劇效果。這也是網友諸多差評中,為數不多的好評之一。
梳理下來,不難發現,「忘年戀」、 「合同制戀愛」以及脫軌式劇情,是這部劇的問題關鍵,也是導致陳建斌、潘粵明齊齊翻車的重要原因。中年系男演員,人雖至中年,但選劇本的眼光卻萬萬不可以「過去」的視角對待。陳建斌、潘粵明的「翻車」,也恰恰說明了這群人至中年、卻依舊有著自我理想的中男演員們的「選劇」重要性。
中年男演員們的「轉型」之困,「口碑」才是王道
秦昊在《隱秘的角落》中飾演的張東升,成功支配起大眾對「爬山」、「小白船」的恐懼,也讓這位78年出生、今年42歲的中年男演員徹底走出文藝片圈層。秦昊曾在昔日的採訪中說道,「以前(不了解網劇的時候)壓根看不上網劇」,可在《無證之罪》《沙海》這幾部網劇中,秦昊才真正擁有了自己的粉絲基礎,也徹底走上了「文藝、商業」兩手抓的道路。
秦昊的「轉型」案例,實則頗為成功。拍文藝片電影時,他是王小帥、婁燁口中的遲早會火的男演員;走入網劇市場,憑藉兩部懸疑劇一擊即中,成功成為中年優質男演員的典型代表。
但像他這樣成功的市場案例,實則並不算太多。大多數中年男演員,還是會被其外形、身材管理,甚至是固定人設所限制。比如,之前因為《白夜追兇》二次翻紅的男演員潘粵明,走紅之後,迅速接了一批都市情感戲,從《逆流而上的你》到《誰說我結不了婚》、《愛我就別想太多》,潘粵明也逐漸成為了「中年奶爸」演員的代表,中途曾將這一人設打破的作品,還是有著超強IP的《鬼吹燈之龍嶺迷窟》,但「胖版 胡八一」的熱搜,也曾讓潘粵明成為第一個因身材管理不當而道歉的男藝人。
與擅長身材打理、有著精緻外表和獨特氣質而重新走紅的中年女演員不同,男演員不拘小節的外貌打理,也成為這屆網友為之苛刻的標準之一。不過,如若是都像徐崢、沈騰般演喜劇,或像郭京飛、雷佳音這般,在自己擅長的「中年角色」領域中打滾,男演員們的「外貌管理」則顯得不那麼重要。換言之,演員演技和自身人格魅力才是他們的生存之道。
但如若像靳東、黃曉明、鍾漢良這般,遊走在偶像劇、精英人設領域,演技之餘、外貌打理則多了一絲要求。畢竟沒有觀眾願意看那些大腹便便、略顯富態的中年男演員們在電視熒幕上「耍帥」,相比之下,年輕男演員的偶像劇則更為吃香。
這當中,有這樣一類中年演員略顯不同,即以張嘉譯為代表的大叔型暖男人設。他們在影視劇中,常常與漂亮的女演員、甚至是比自己小近兩輪的女演員們,談著市場中流行的「忘年戀」。但相比之下,這類男演員中,也僅有張嘉譯、王志文站穩腳跟,張嘉譯甚至一度成為了市場中「年下戀」的標配男主。儘管他曾坦言,與那些年輕的女演員們談戀愛有壓力,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類題材所具有的老少通吃的市場魅力。
《一僕二主》播出期間(2014年),收視破1.4%、播出過半網播量破20億的市場成績,讓該劇在當年牢牢坐穩上半年劇集市場收視第二的好成績。隨之而來,便是大批量「老少配」戀愛題材。
陳建斌便是這類案例中的「失敗」代表。很明顯,無論是其劇中人設、「老少配」情感線,都有著「對標」張嘉譯的嫌疑。但遺憾的是,這部豆瓣僅達到3.4評分的國產電視劇,除了成功掀起「爹味愛情」的話題討論外,中年演員的「轉型」嘗試,也被「中國傑克蘇意淫故事」成功打破。
回到中年男演員「轉型」,或者說是重新出道的問題上,當一味去迎合市場、選擇自己並不太適合的人物形象時,「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負面影響,也就成了板上釘釘的事實。對比秦昊此次的成功出圈,耐心等待、選擇合適劇本一舉擊中的正面案例,才是所有等待二次爆發、或尋找「新機會」的中年男演員們的優質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