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癮君子」今成致富帶頭人
發布時間:2020-11-15 07:32 星期日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翟小功
6年間,潘刻文投資近百萬元建成合作社,承包625畝芒果、215畝檳榔,養殖13200隻鴨子,種植28畝瓜菜,成為村裡有名的致富帶頭人。潘刻文是海南省三亞市崖州區保平村村民,誰會想到,他曾是一名三進戒毒所的「癮君子」。如今,在三亞市崖州區委、區政府、區委政法委的幫助下,他通過勤勞致富,成功戒毒,並帶領戒毒人員共同奔小康。
潘刻文原本家境還算殷實,然而在1993年第一次接觸毒品後,他的人生就此轉折。當時,初中畢業後的潘刻文幫家裡幹農活。有一天,他一個人睡在檳榔地裡,幾名社會青年走了過來,只見他們用打火機燒著錫紙上的粉末,每個人都拿根吸管吮吸著。「來吧,別看了,給你一口。」在一旁的潘刻文很好奇,想都沒想就吸了兩口,從此便墜入毒窟。
1996年,潘刻文開始注射毒品,每天要花費上千元。為了籌集毒資,他開始偷自己家和鄰居家的東西賣。1999年,在家人的強烈要求下,潘刻文不得不選擇自願戒毒。像很多戒毒人員一樣,潘刻文的第一次自願戒毒並不成功。從1999年到2004年,潘刻文進進出出戒毒所很多次。漸漸地,他失去了家人、朋友的信任,也越發變本加厲地吸食毒品。
「不能再這樣繼續墮落了,我已經失去了太多太多……」第三次出所後,潘刻文的內心悄悄發生了變化。
「從2012年起,尤其是2016年底海南啟動禁毒三年大會戰後,崖州區委、區政府開始全力引導、幫扶潘刻文。」崖州區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歐陽震說,潘刻文經常參加相關部門組織的勞動技能培訓,並充分利用各項惠農政策,不斷擴大種植和養殖業,人生開始走上正軌。
2018年,經過6年努力,潘刻文創辦了「立武希望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年收入達小康水平。在他的合作社裡,潘刻文聘用了3名社區戒毒康復人員。談起戒毒成功心路,潘刻文一直強調,崖州區委、區政府、區委政法委以及相關單位幫助他建立合作社,給予小額貸款扶持他搞農業生產,才讓他重拾信心。
崖州區委政法委副書記、區禁毒辦主任張新建說,2015年,潘刻文積極響應三亞市委政法委、崖州區委政法委的號召,全身心投入到禁毒工作當中,自願擔任禁毒宣傳員,配合禁毒部門進村入校現身說法,用自身經歷警示人們遠離毒品、珍愛生命。2018年10月,潘刻文榮獲「崖州區禁毒優秀個人」稱號。
責任編輯:喬小倩
8356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