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利浦全面撤離中國,外企相繼交出市場,賭國產家電的人,贏了!

2020-12-23 範兒愛潮流

在過去的100年間,全球的家電市場經歷了多次更新迭代。上世紀80年代,飛利浦、博世等世界品牌佔據家電的主導地位;2000年,變成了索尼、松下、東芝的天下;2015年,三星、LG等品牌成為消費大頭。

中國的家電市場在過去的100年間,都籠罩在外企的陰影下,只能一味的學習模仿,試圖超越。如今,這一天終於來了。近日,有消息稱飛利浦計劃以40億美元出售在國內的家電業務,根據媒體報導,國內的家電巨頭都參與了這場競爭,九陽、美的、海爾、格力都勢在必得。

雖然不知道是哪家巨頭會吞下飛利浦這塊蛋糕,但可以預料的是,飛利浦已經下定決心全面撤離中國了。根據前幾年的數據顯示,飛利浦先後放棄了手機、音響和彩電等業務,先是從影音跳轉到照明,再進一步向健康行業轉型。

作為一家擁有上百年歷史的老牌企業,飛利浦將家電業務撤出中國市場,足以證明現在的全球家電市場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很多外企相繼交出國內市場,有一部分企業甚至把產業拱手相讓,難免讓人懷疑,難道中國家電真的崛起了嗎?

眾所周知的是,家電製造業非常依靠工作人員,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發達國家只能撤退另謀出路,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上面說到的,中國家電真的崛起了,這一批賭國產家電的人,贏了!

國產家電不僅贏了,還將外企的後路也斷了。為了圓滑的從家電轉到健康行業,飛利浦推出了當下需求量最大的空氣淨化。如果在以前估計會被國內消費者哄搶,但如今國貨已經崛起了,空淨品牌也出現了一匹強勁的黑馬「b-mola」。

從技術層面看,飛利浦空氣淨化器採用的是HEPA網+活性炭濾芯的淨化方式,雖然能有效吸附空氣中的有害物質,但卻不能徹底的分解,存在著二次汙染的風險。而且活性炭濾芯需要頻繁更換,進一步提高了使用成本。

b-MOLA魚仔機的核心源自於NCCO淨化技術,NCCO氧聚解層能夠在攔截後主動捕捉空氣中的汙染物,並進行分子結構的分解,最後會經過氧化後形成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NCCO技術不僅被運用在空淨品牌上,還廣泛使用在人流量密集的機場和人群體質弱的幼兒園,是得到用戶們一致認可的高端技術。

100多年的時間,國貨一開始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到現在已經能讓世界看到我們的技術,這既是國貨的進步,也是全體國人的進步。國人消費觀念的轉變讓國內的月亮也開始變圓,讓這場家電行業的拉鋸戰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相關焦點

  • 外資家電品牌相繼退出中國市場,新一輪品牌格局調整開啟
    中國家電的崛起之路大家有目共睹,以前推崇「洋貨」的時代一去不返,這歸功於中國家電企業的努力追趕。作為製造大國,中國生產製造的產品質量過硬、性能優秀,現已成為全球市場的亮點產品。這也導致一個現象,外資品牌在強壓下有了撤退的想法。
  • 荷蘭家電巨頭「敗走」中國?外資「撤離潮」出現,到底是為什麼?
    我國的電器行業發展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80年代的時候,國內的電器主要是歐美品牌競爭力很強,比如說惠而浦、飛利浦等等,2000年前日本的一些家電品牌也在我國的電器行業中立足了,比如說松下、索尼等等,2015年左右,韓國的三星和LG等品牌也在國內打開了市場,現在這個行業已經開始由國產品牌「當家做主」了,之前的市場份額也被「奪回來」了。
  • 又一企業要「撤離」中國?專家表示:未來家電市場很少有外資身影
    一直以來,全球的家電市場可謂是「風雲變幻」。據悉,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家電市場主要是由歐美品牌主導,例如:飛利浦、博世、惠而浦等等,而到了2000年,松下、索尼等日本品牌主導了全球家電市場,又過了15年,全球家電市場又被韓國品牌三星、LG所主導,直到現如今,又輪到了中國品牌。
  • 百億電動牙刷市場,新銳國產品牌usmile如何跑贏國際巨頭?
    從本翼資本調研來看,中國電動牙刷市場規模今年將達到200億元。   早期市場多數被外資品牌壟斷,但隨著大眾消費升級,市場逐漸升溫,加上資本力量的驅使,國產品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usmile、萌芽家等相繼入局;小米、華為、聯想等企業也不甘落後,此外還有傳統牙刷製造企業..... 他們發力產品,專攻需求,力圖打破舊的市場格局。
  • 亂燉家電:飛利浦緣何輪番出售自家家電業務?
    飛利浦將出售其家電業務,誰有勇氣接盤「香餑餑」?繼2011年將在華電視業務出讓給冠捷科技有限公司後,飛利浦進一步剝離其家電業務。近期,飛利浦官方宣布擬轉讓包括飲品電器、廚房電器、熨燙和清潔電器以及空氣處理電器等在內的家電業務,現已選擇高盛集團和摩根大通集團來負責出售其家電業務,售價可能超過30億美元,交易預計於今年年中啟動。
  • 華泰:國產家電出海之路,或將從收購飛利浦(PHG.US)家電業務實現開始
    要聞 華泰:國產家電出海之路,或將從收購飛利浦(PHG.US)家電業務實現開始 2020年2月24日 07:05:46 華泰證券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華泰家電研值」。核心觀點結合中國家電企業優勢,飛利浦家電業務有望被中國企業收購中國家電企業隨著行業的持續穩健發展,已經實現國內市場地位領先,且現金流日益改善,過去幾年家電企業通過海外併購,將國內企業在產品製造上的突出能力與海外企業在品牌上的強競爭力結合,推動國內企業的高端化轉型。
  • 又一國外家電巨頭「撤出」中國?並非敵不過國產品牌
    國內的家電市場,以前一直由歐美、日韓等品牌主導。不過在幾十年發展下來,我們也擁有了格力、海爾、美的等頭部家電品牌。不僅在國內穩紮穩打,還把生意做到全球。可以說國產家電品牌打了個翻身仗,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使得歐美日韓等家電企業紛紛敗走。
  • 外資品牌撤出中國,紅極一時的飛利浦也不例外,是否因國產的崛起
    如今的家電市場也差不多有著100來年的歷史了,而家電市場當中的各類家電也是在不停的更替。就比如說早期歐美品牌所主導的惠而浦,飛利浦等等,還有2000年之後有日本主導的松下,索尼等,還有2015年韓國品牌所主導的三星,LG等,如今也終於輪到了中國品牌。
  • 飛利浦即將出售家電業務,中國企業能成功「接盤」嗎?
    自1月初飛利浦傳出「出售家電業務」的消息後,幾個月裡,每有風吹草動,總能引起全球消費電子行業的一陣騷動。儘管「飛利浦」這塊金字招牌最終花落誰家還需時日,但近期中國家電圈和私募股權市場對其關注的熱度不減。有機構甚至大膽預測:買家無外乎國內外家電同行或國外私募股權巨頭,但被中國企業收購的可能性更大。
  • 選擇從中國市場撤離的,終究要回來,日本龍頭高調宣布:重返中國
    選擇從中國市場進行撤離的企業,終究還是要回來,這不,日本龍頭企業近段時間就宣布高調回歸,畢竟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實在太大了,不少外資都想要在其中佔據一席之地。中國發展在中國經濟呈現飛速上升的增速後,也就意味著國內現在的消費水平是越來越高,這樣一來自然就使不少外資都看到了其中的商機,只不過他們發現的終歸還是太遲了一點,畢竟中國市場內部競爭已經非常激烈,就算有外資想要來到我國建廠發展,那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有時候就算有錢也沒辦法扭轉這種局面。
  • 棄「家電」從「醫療」 誰來為飛利浦的「任性」買單
    在相繼出售了彩電、淨水等業務後,飛利浦又一次對其家電業務「開刀」。近日,飛利浦公司在其2019年第四季度財報中披露,將考慮再次出售旗下部分家電業務。這一消息,引起行業內的不斷猜測。飛利浦此番出售家電業務,意欲何為?誰會接手?
  • 外資家電中國變局:博西逆勢加碼 惠而浦飛利浦萌生退意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外資家電中國變局: 博西逆勢加碼,惠而浦飛利浦萌生退意家電產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認為,今年以來,外資家電品牌對未來市場的價值判斷明顯發生分歧,一方面惠而浦、飛利浦都想要出售國內家電業務,另一方面博西卻加大對中國的投資。
  • 疫情之下穩外資 魏建國:一些地區的外企復工率超內資企業
    江蘇已協調推進包括博西、霍尼韋爾、LG化學、飛利浦、施耐德電氣在內的多家跨國公司配套企業復工復產。山東出臺16項措施,對外商投資企業提供精準有效服務。根據復工政策,現在約8000家外企已復工。天津納稅百強外資企業復工率已超過九成,包括一汽豐田。
  • 趕超松下、飛利浦,國產高端吹風機「豔壓群芳」,替中國正了名
    一直以來,中國在作業系統市場上非常弱勢,谷歌安卓系統、蘋果iOS系統、微軟windows系統幾乎壟斷了世界作業系統市場。Windows系統在全球佔有率超91%,剩下的也被ios瓜分,幾乎是沒有國產系統的身影。
  • 飛利浦剝離家電業務 誰來接盤?
    更為關鍵的是,海爾在冰洗等大家電板塊實力比較強,小家電板塊則相對較弱,如果能收購飛利浦,可實現大小家電「雙軌發展」。  因此,不管最終誰將成為「接盤俠」,飛利浦相關家電業務是全球範圍內較為優質的品牌及資產。業內人士認為,飛利浦品牌能在家電市場上產生較高的溢價能力,對家電企業打開高端市場有助力作用。
  • 飛利浦剝離家電業務,誰來接盤?
    據媒體報導,飛利浦正在與九陽股份、格力電器、海爾、美的等國內家電企業接洽,詢問其是否有收購飛利浦廚房電器和小家電業務的意向。競購程序於今年第四季度開始,或將在明年第三季度達成交易。接盤企業是誰還懸而未定,但飛利浦出售廚房電器和小家電業務的決心已定,這將給中國家電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和啟示?
  • 中國市場「留不住人」了?大批外企撤出中國,如今怎麼樣了?
    文:十二很多人可能還記得,前段時間,以美國、日本為首的一些國家開始呼籲本國企業離開中國,撤離的地點可以是本土,也可以是東南亞地區。此外,許多國家為了鼓勵本國企業退出中國,開出了豐厚的條件。例如,美國曾表示,如果任何美國企業願意從中國撤出,美國政府願意支付企業搬遷過程中的所有費用。日方還表示願意提供22億美元幫助在華日企撤回本土。
  • 賣了照明,再出售家電業務,飛利浦老態龍鍾?
    12月22日消息,對於「中國部分企業擬競標飛利浦家電資產」的最新傳聞,飛利浦回應稱,中國和歐洲的戰略參與者和私募,對於飛利浦的家電業務表現出濃厚興趣。公司已向有關方面發出資料備忘錄。分拆過程正在進行中,預計在2021年第三季度完成。
  • 國產又一「王牌」科技!899元手撕萬億市場暴利,戴森飛利浦:服
    說到家電品牌,儘管國內有海爾、格力、美的等「扛把子」,不過很多人還是崇尚外國貨,口碑好的國外高端品牌有很多:戴森、松下、飛利浦、三星……尤其是小家電行業,戴森、飛利浦是比較出名的。飛利浦是電動剃鬚刀鼻祖,它的剃鬚刀稱霸全球幾十年,在中國收割無數男粉絲。而戴森吹風機,就等同於飛利浦在剃鬚刀行業的地位,是全球愛美女性都夢寐以求的美發神器,戴森本人也被6億中國女性買成了身價61億美元的「英國首富」。在吹風機領域,雖然戴森是頂流,但飛利浦吹風機也是位居前列,日本的松下吹風機也非常不錯。
  • 國產吸塵器品牌打響「價值升維戰」,全面對標之下戴森將何去何從?
    當下的內外部環境下,中美科技領域的競爭正在不斷蔓延,在科技家電領域,國內的企業也正在以核心技術和產品實力,與外企一較高下,國產小家電品牌也正在與海外品牌進行另一場「科技爭奪戰」。國產品牌乘勢而起背後,吸塵器的品牌之爭的「接受美學」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總統之一亞伯拉罕·林肯曾經說過:「你可以在所有的時間裡欺騙一部分人,也可以在一段時間裡欺騙所有的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時間裡欺騙所有的人。」而科技家電領域,戴森品牌神話的墜落,則成為這句名言在當下時代的註解。任何的品牌「神話」也終有衰落的那天,戴森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