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9 2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交流互鑑找差距 學思踐悟展作為
——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班
江蘇五市考察側記
滔滔沂河水,流過巍巍沂蒙山,借江蘇大地奔騰入海,串聯起兩地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化相連、感情相通的深厚淵源。而今,站在歷史與新時代的交匯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壯麗徵程中,全力推動「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江蘇大地和正實現「由大到強、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戰略性轉變的沂蒙大地,再一次緊緊攜手,熱烈相擁,奏響互學互鑑、共同提高的共鳴樂章。
9月13日至16日,臨沂黨政考察團先後赴江蘇省鹽城、南通、無錫、常州、淮安五市實地考察,學習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經驗做法,考察江蘇省堅守實體經濟、推動創新發展、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生態文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等方面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經驗, 進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共謀科學發展。
初秋時節,天高雲闊。車行江蘇,令人目不暇接的不僅有美麗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文化內涵,更為令人豔羨的是其處處綻放的現代化圖景,使人恍若畫中遊。訪鹽城,觀南通,看無錫,走常州,探淮安……「強富美高」新江蘇的建設成效無不讓考察團成員讚嘆這是一次解放思想、開闊眼界的學習之行;一次對標先進、凝心聚力的收穫之旅:無論是在長三角一體化舞臺上展現更大作為的鹽城,還是要跨越思想上的「長江天塹」,在工作理念上對標蘇南、精神狀態上比肩蘇南的南通;無論是在將「善於跟最好的學,敢於跟最強的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無錫,還是喊出「勇爭一流,恥為第二」的常州,還是聚力打造綠色高地、樞紐新城的淮安,代表團看到的是當地高質量發展的蓬勃活力和強勁勢頭,感受到的是當地幹部奮勇爭先的昂揚精神。
江蘇五市的「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成效突出在哪兒?
理念超前,產業布局快人一步。江蘇五市圍繞全力推動「強富美高」目標定位,高起點謀劃、高水平實施,已然邁進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無錫市去年區域生產總值過萬億,南通市今年也將過萬億,江陰市作為縣級市,區域生產總值過4000億。以常州為例,他們搶抓高新技術突破契機,優先布局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石墨烯和碳纖維為代表的新材料等產業,湧現出200多個行業「隱形冠軍」。在常州石墨烯科技產業園,工作人員向考察團介紹,產業園區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和高技術船舶、節能環保、新能源等國家重點領域的發展需求和石墨烯行業的重要創新需求為導向,引領石墨烯技術創新突破、成果轉移轉化和應用產業化。截至2019年底,園區集聚碳元科技、二維碳素、第六元素、中超電纜等石墨烯及碳材料相關項目超過140個,年產銷額超過30億元。
把握機遇,科技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網際網路時代下的數位化、信息化、智慧化潮流勢不可擋,為了準確切準發展脈搏,考察企業紛紛下大氣力招引專業人才力量,建設了自己的高層次人才團隊,高水平科研平臺、科研院所,掌握核心科技或專利技術。位於海安市的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產業園、位於無錫市的物聯網研究中心、位於南通市的科創新區等,都是立足於科技發展基礎,謀劃建設的具有深厚發展潛力的經濟增長點。中信特鋼、啟弘紡織、鐵錨玻璃等為代表的傳統產業,通過數字賦能成功實現轉型,經智能化改造迸發出旺盛生命力的企業比比皆是。
深化改革,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曾幾何時,淮安的工業被人戲稱為「一瓶酒、一盒煙,再加一臺拖拉機」,而今卻在新型工業化大道上闊步前行,臺資集聚新高地現已成為淮安一張奪目的城市名片。梧桐樹參天,鳳滿枝頭鬧。一隻只臺資「金鳳凰」之所以紛紛選擇淮安這棵「梧桐樹」,絕非偶然:「富士康」從開工到投產,僅僅295天;「臺玻」項目從立項、環評到審批完結只用了18個月;旺旺食品落戶淮安後,短短幾年間又投資建設了神旺大酒店等多個項目……「淮安速度」的背後,是該市創新理念提出的「101%服務」,即政府對投資者提出的合理合法要求做到100%滿足,同時再多為企業提供一份貼心服務和驚喜。「服務」絕不是淮安各級幹部掛在嘴邊的一句口號,而是踏踏實實的作風。他們突破了思想觀念上的「天塹」,化消極等靠為主動融入,敞開心扉與客商交朋友,放下身段為企業服務,使全市上下的思想、發展緊跟時代的節拍。
有保有壓,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圍繞「共抓大保護 不搞大開發」,加快建設長江生態安全示範區,近年來,無錫市江陰市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作為重中之重,持續優化沿江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不斷推進生態進、生產退,治理進、汙染退,高端進、低端退「三進三退」的長江大保護江陰實踐。「東邊是黃山湖公園還有鵝鼻嘴公園,船廠公園過來是鰣魚港公園,這裡是韭菜港公園,那邊是黃田港公園,還有一個望江公園。感覺很幸福也很驕傲,我們就這樣看看江面,再感受一下長江大橋。」在位於江陰市的長江大保護展示館,負責人一臉自豪地向考察團介紹到,為了一江淨水,江陰制定實施了《江陰市加強長江大保護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把長江生態安全示範區建設工作細化為20項重點工程,控源截汙、清淤疏浚、調水引流、河岸整治、生態修復,每年因環保不達標否決的項目投資額都超百億元,昔日吊機林立、船運繁忙,現在花草繁茂、蘆葦密布,走出了一條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高水平保護互促並進的綠色發展之路。
人民至上,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此行考察團發現,江蘇五市都注重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城市建設方面,把最好的地段留給群眾,在土地資源緊張情況下,建設了很多公共綠地、城市花園;為了群眾出行便利,江蘇五市都建設了連城網的高架路,把高速、高鐵、機場連接在一起。在群眾十分關心的社區建設上,位於鹽城市鹽瀆街道的新型農村社區——花吉社區在拆遷過程中中分尊重群眾意願,為有改善住房意願的群眾統一建設了高品質住宅,讓泥瓦房變別墅、農村變社區、 農村人成了城市人,對於不願意搬遷的,也配置好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群眾幸福感、滿意度非常高。
再高的山峰也是一步一步地攀上去的,再遠的路程也是一步一步地踏出來的。江蘇五市的發展經驗為我們實現「由大到強、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戰略性轉變提供了深刻啟示。作為誕生沂蒙精神的革命老區,全市上下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的精神氣魄早已融鑄於基因之中,我們有著豐富的農產品優勢、紮實的市場優勢、發達的物流優勢、便捷的交通優勢、獨特的文旅優勢、明顯的成本優勢,圍繞打造長三角城市的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正在規劃布局產業、加快引進項目,發展潛力巨大。藍圖已然繪就,關鍵在於落實,當前,臨沂正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努力在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中闖出新路徑,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在魯南經濟圈發展中勇當排頭兵,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千萬沂蒙群眾的艱苦奮鬥下,臨沂必將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穩、越走越快,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再創革命老區新輝煌。
行者方致遠,奮鬥路正長。不懼風雨才能一往無前,只爭朝夕方可不負韶華。
來源:臨報融媒-臨沂日報
原標題:《交流互鑑找差距 學思踐悟展作為—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讀書班江蘇五市考察側記》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