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本月25日,美國一黑人男子被警察跪壓7分鐘致死之後,美國許多城市都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許多民眾的示威時高舉「平等」,「尊重」的旗幟,呼籲美國社會以及政府可以平等對待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美國民眾。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一名黑人小孩被白人槍擊一案,同樣引發了美國社會對於種族問題的大討論。
如此頻繁的種族衝突事件,其實根本上是由於美國黑人的「革命性」不徹底而導致。
自從「三角貿易」將大量非洲人販賣到美洲起,在許多白人的潛意識中,黑人生來就是做奴隸的人種。這一看法維持到了1863年1月1日,當時美國時任總統亞伯拉林肯起草並交由國會通過的《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標誌著黑人在美國地位崛起的開始。
二戰時期,由於大量美國黑人參戰,並有一些在戰爭中獲得了卓越的表現,因此此時美國黑人的地位再一次得到提高。
但需要指出的是,此時美國社會仍然對黑人充滿著全方位的歧視。
這一歧視持續到20世紀50年代末。1957年開始,在著名黑人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帶領下,美國全國範圍內的黑人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平權運動」,要求聯邦政府取消一切針對黑人的歧視。不過,當時美國黑人的運動,說白了並不是一次真正意義上有巨大實際效果的革命。
近年來,美國社會的排外情緒日益激增,對於少數族裔的黑人團體也是如此。長達大半個世紀的黑人解放運動,最終收穫的效果卻很難令人滿意,究其原因,還在於美國黑人團體本身的問題。
沒有組織和領導,沒有具體的訴求和主張,每次遊行只是為了懲戒事件的肇事者,很少去考慮事件背後的深層含義。
而這,正是美國黑人解放運動100多年以來,仍然沒有巨大進展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