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獎金為何119年還沒發完?諾貝爾到底留下了多少錢?

2020-12-23 騰訊網

點擊箭頭處「藍色字」,關注我們哦!!

這是你與/寧錄/的第 5 次相遇

諾貝爾獎,被譽為是科學界的最高榮譽。每年的10月份,諾獎的評選結果都是科學界最熱門的話題。最近,2020年各學科的諾獎評選結果也在陸陸續續的公布。

相比於2019年,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增加至1000萬瑞典克朗,這相當於759餘萬元。

759萬雖然很多,但是跟科學家們的研究成果相比,實在不為多。

當然,諾獎得主們真正在乎的可能不是這份豐厚的獎金,而是這份至高的榮譽。

諾貝爾獎可謂世人皆知,但並非人人都了解,今天就通過這一篇文章給大家科普一下。

一百多年前,諾貝爾去世,他留下了3100萬瑞典克朗(購買力相當於今天的13億元人民幣),他說:「我死後,遺產當獎金,要讓學者衣食無憂,不擔心生活問題。提供給學者們的獎金,要相當於大學教授20年的薪水。」

於是,遵照他的遺囑,信託基金會每年頒出六個獎項,並發放高額獎金,成為全世界的年度盛事。

這一頒,就頒了119年。

儘管1901年第一次頒獎的時候,每單項的獎金只有15萬瑞典克朗(不過,想像一下,當年的錢是多麼值錢,與今天不能同日而語)。

但是,獎金逐年增長,一直到今年的1000萬瑞典克朗。

以每一個單項1000萬瑞典克朗計算,六個獎項,一年就要發放6000萬瑞典克朗,遠高於諾貝爾當年留下的遺產。

為什麼3100萬的遺產,每年發那麼多,連續發了119年,還沒有發完呢?

這個問題,如果你不懂投資的正確理念,你一輩子想破頭,也不會想通。

那麼,諾獎基金是怎麼做的呢?

一般來說,由捐贈設立的信託基金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花費型,顧名思義,基金是用來花的,花完算數;另一種是永續型,不能直接花費,而是用來投資,用投資收益進行花費。

諾獎基金就是永續型信託基金。

每年,該基金會將投資淨收益的10%作為公積金繼續投資,餘下的90%交給各頒獎機構作為獎金和評獎費用。

只用投資收益頒獎,且每年還要強制留下投資淨收益的10%繼續投資,才使得諾獎,一百多年來,長髮長有,越發越多。

我們理財也是如此,除了每個月從工資收入中存下一筆加入財富帳戶進行投資以外,投資產生的收益也別全用作享受了,也要留下一筆繼續滾存。這樣才能產生複利的效應。

事實上,諾獎基金也不是一開始就找到正確的投資理念的。

當年,信託公司遵照諾貝爾的遺囑,成立了信託基金,主要投資於較安全的國債和存款。

就像如今很多人把錢放在銀行或寶寶類產品一樣,雖然安全,利息卻很低。

到1953年的時候,諾獎基金已經頒剩只有2000萬了。

1953年開始,諾獎基金會改變了投資策略,開始投資股票和房地產。

對資產配置進行了系統性的調整,大致如下:50%的資金配置股票,17%配置債券,剩餘33%配置房地產等其他類型資產

在連續119年,每年發放巨額獎金之後,諾獎基金從1901年購買力相當於今天的13億元人民幣的本金,到2019年諾獎基金規模達到了約32億人民幣,市值增長了142%。

因此,諾貝爾獎得以一直持續至今天,並將一直持續下去。

諾貝爾他一生都沒有妻室兒女,親弟弟也在試驗中去世。

幾乎所有大人物都想青史留名,但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富豪權貴。

不管在世時多麼有權勢,坐擁多少財富,隨著歲月的流逝,多半被逐漸淡忘,只留下一個模糊的名字和幾句簡單的介紹,真可謂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但諾貝爾不同,儘管已經去世一百多年,但每年他都會引發全世界公眾和媒體的關注。

一個人真正死亡的時候是當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再記得這個人的時候。

所以,諾貝爾獎的永續將試得諾貝爾這位偉大的發明獎永遠活在世人的心中,並將永遠是科學界那顆最閃亮的明星。

友情提示: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獎獎金為何發了119年還沒發完,反而越發越多?
    10月5日下午,來自美國和英國的三位科學家獲得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相比於2019年,今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增加至1000萬瑞典克朗,這相當於759餘萬元人民幣。實際上,諾貝爾的遺產最初只有約3100萬瑞典克朗。但從1901年頒布諾貝爾獎開始,獎金不但沒有發完反而越發越多,這是為什麼呢?
  • 諾貝爾臨終前到底留了多少遺產?為何獎金髮了118年,還沒發完?
    獲獎者不僅能得到全世界的認可,還能拿到金質獎章、證書和豐厚的獎金。 那麼問題來了,諾貝爾獎從1901年開始頒發,到今天都118年了,獎金為啥還沒發完?咱接著看。
  • 諾獎解讀|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諾獎獲得者「神...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新民晚報·新民網】北京時間今天18時許,在大家焦急等待了十多分鐘後,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
  • 2019諾貝爾頒獎典禮登場!三大看點,還神秘菜單
    得獎者們將坐上豪華轎車,抵達斯德哥爾摩音樂廳,在那裡接受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發的證書、獎章和獎金支票,並於當晚7時移駕市政廳,參加盛大的諾獎晚宴,享受屬於他們的榮光。當地時間10月9日,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和日本科學家吉野彰,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研發領域作出的貢獻。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她們的研究幫助開發癌症療法
    回首過去的得獎者們,在收穫榮耀與財富之前,他們的孤獨與挫敗也曾無人知曉,但人生的失意,並沒有澆滅他們追求科學的熱忱;也有很多科學家與諾獎失之交臂,留下人生遺憾,但他們的成果,仍讓今天的人們受益。  已經「119歲」的諾貝爾化學獎,也是一部記錄了在化學領域取得重大成果的科學家的編年史。  自1901年以來,諾貝爾化學獎共頒發了111次。截至2019年,共有183人獲獎,其中只有5名女性。  在眾多獲獎者中,有兩位「跨界高手」,分別是一百多年前的法國科學家居裡夫人和半個多世紀前的美國化學家萊納斯 鮑林。
  • 為何川普還能2次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為何川普還能2次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1 美國作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代表,其發家史和發展史,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劣跡斑斑,很不光彩。 比如說在過去美國就曾經參與過八國聯軍侵華的罪行。
  • 從諾獎看「中國被卡脖子的科技」
    2020年10月5日~12日,諾獎陸續揭曉。 黑洞「吸納」了全部獎金。 在此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有: 美國工程師——傑克·基爾比,因發明集成電路於2000年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約翰·巴丁,因發明了電晶體及其相關效應、超導的BCS理論分別在1956年、1972年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代表人物:約翰·巴丁
  • PUP作者喜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與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的賴因哈德·根策爾 (Reinhard Genzel) 以及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愛德莉亞·蓋茲 (Andrea Ghez) 共同分享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其在天體物理學方面的發現。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3.66萬美元,彭羅斯獲得獎金的一半。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又發給了天體物理!與該獎再次失之交臂的華人科學家...
    從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25歲,最年長者為96歲,此前歷屆得主中有三位女性。最黑暗的秘密 據諾獎官方介紹,本次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獲獎原因是其「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穩定預測」。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研究的是黑洞!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揭曉的熱度還沒散去,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在瑞典科學院揭曉。2019年的物理學獎得主,因在宇宙學和地外行星相關領域的研究貢獻,被讚譽「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霍金好友獲獎,感謝黑洞!
    作者 | 陳大鑫 物理學諾貝爾獎一直都是大家最期待的諾獎之一,下面這張號稱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合照,大家有認識多少呢? 文末有答案。剛剛!北京時間10月6日18點左右,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揭曉!
  • 拍賣理論折桂:師生同享諾貝爾經濟學獎,因設計頻譜許可證拍賣流程...
    時代周報記者 王心昊2020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花落微觀經濟領域。瑞典時間10月12日11時45分(北京時間17時45分),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 Wilson)榮膺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和新拍賣形式的改進。
  • 剛剛,今年諾獎首發頒給C肝病毒捕手!英美三位科學家獲2020年...
    在 1993 年,他與布拉德利獲得了羅伯特 · 科赫獎。1992 年,他與他的團隊成員同獲美國血庫協會卡爾 · 蘭德斯泰納紀念獎。他還獲得了 1994 年美國胃腸病協會威廉 · 博蒙特獎。2013 年獲加拿大蓋爾德納國際獎,但霍頓拒絕領獎,因為兩位同事沒能一起獲獎。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01.諾獎得主相關著作20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希勒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內曼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爾森(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 2020 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基因編輯是科學發現還是技術發明呢?
    2020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了兩位女士,法國的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和美國的詹妮弗·杜德娜,表彰她們「開發出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然後,這二位女士就拿獎拿到手軟。2015 年,她們倆獲得了「生命科學突破獎」,獎金足足有 300 萬美元,是諾獎的 3 倍。2016 年,她們獲得了沃倫·阿爾珀特獎,獎金 50 萬美元。2020 年,她們又拿了沃爾夫獎,獎金 10 萬美元。這些年,其他獎項她們也拿了不少,全部開列的話,能寫上一大串。但是這些顯然都不是最重要的獎項,諾獎才是皇冠上的明珠。
  • 兩位女科學家包攬諾貝爾化學獎,盤點那些被諾獎加冕過的女性
    月7日,諾貝爾化學獎首次被兩位女性科學家包攬。回顧諾獎走過的百餘年,近千名諾獎得主中僅有57位女性。一起來回顧一下吧。10月7日,Emmanuelle Charpentier 和 Jennifer Doudna 兩位女性科學家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對重寫生命密碼的基因剪刀CRISPR/Cas9的重大發現。CRISPR可以用來精確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甚至讓有朝一日治癒基因疾病成為可能。
  • 「詩意之聲」打動評委 美國女詩人獲諾貝爾文學獎
    算上本次的獲獎者,自1901年以來,已有110餘位作家摘得諾獎桂冠,既有大眾熟知的「文藝偶像」,如馬爾克斯、海明威、泰戈爾,也有比較小眾的「低調實力派」。揭秘:評獎流程知多少根據諾獎官網的說明,每年9月,評委會都會向全球有資質的提名人發出邀請,讓他們提名次年的文學獎候選人。
  • 物理諾獎?天文諾獎
    「領獎照」圖源:瑞典皇家科學院No.1 四年三獲就在昨天,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了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三位獲得者。獎金一半被頒給英國理論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以表彰其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項重大推論。
  • 《平凡的世界》,與莫言作品相比怎麼樣,為何路遙拿不了諾獎?
    但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只有莫言一人。路遙的原名叫做王衛國,在他死後弟弟王樂天寫了這篇《苦難是他永遠的伴侶》來悼念他,在他看來哥哥的文學成就是可以登上諾獎頒獎臺的。他是這樣說的:「這位原準備站在諾貝爾文學獎領獎臺發表演講的作家,沒想到他的命運是如此的悲壯。」
  • 彭羅斯為什麼獲諾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深度剖析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 圖源維基百科導 讀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黑洞的理論和觀測研究。為什麼彭羅斯 「很數學」 的工作能獲得諾獎?現在我們解釋一下上面的諾獎資料圖的左圖,代表一個物體沿著黑洞的徑向落入視界之內。奇妙的是,視界之內的空間(SPACE)的徑向類似於視界外的時間(TIME),所以圖上在這裡標了TIME,而在視界外的徑向標記SPACE。諾獎文件沒有解釋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