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的抗疫300天——記「中國好醫生」抗疫...

2020-12-21 每日甘肅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李欣瑤 蘇家英

2020年,對於蘭州市鐵路東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白聰達來說,很特殊。

從1月21日接到指令,到季節再次進入寒冬,疫情防控是這300多天裡不變的主題。

每一天,又能具化成很多數字:最忙碌時,一天接待集中隔離人員210人、採集咽拭子210人;一天消殺房間80間、160次;2小時統計一次集中隔離人員情況;每天上報各類數據20餘次……

瑣碎、繁雜,是疫情防控中基層工作的最直接體現,但榮譽並沒有因為工作平凡而忽略他們。

近期,由中央文明辦、國家衛建委聯合主辦的「中國好醫生、中國好護士」抗疫特別人物評選中,白聰達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等300名醫生一起,接受國家的表彰,他也是我省此次唯一獲得表彰的醫生。

「疫情來了,多做一些準備總沒錯」

1月21日下午五點半,白聰達接到了城關區衛健局緊急會議通知,全區進入疫情防控緊急狀態。

回到中心後,他緊急儲備了一批防疫物資。這批物資,在中心後續工作的開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鐵路東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蘭州城關區醫院同在一棟樓,從疫情一開始,中心人員就與醫院的人員打通管理,醫院設立了發熱門診、預檢分診。

在中心的醫護人員裡,女同志居多。疫情防控任務繁重,發熱門診需要人、轄區群眾居家隔離管控需要人、蘭州市天水路汽車站防疫工作點也需要人。

白聰達忐忑著給同事打電話,接到的回覆都是:「沒問題。」

現在想起來,白聰達滿是愧疚,「有位女大夫從進發熱門診開始就和孩子隔離了,後來我們直接進了隔離點,她近90天沒見到孩子。」

疫情剛開始,大家都有些理不出工作頭緒。白聰達說,我們只好摸著石頭過河,加緊開展防護服穿脫、消殺溶液配比等培訓。

充分的準備是為了接下來的硬仗。

白聰達(右四)和同事進駐隔離酒店。

「今天進點,不知道哪天能出來」

3月15日,白聰達接到通知,帶領中心工作人員進駐城關區隔離點星程酒店,這裡主要執行入境人員的隔離任務。

3月16日中午12時,中心14名醫護人員全部到位。由於工作人員也是全封閉管理,白聰達說:「我們都不知道今天進點,哪天能出來。」

從那一天起,由鐵路東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獨立負責的星程酒店隔離點整整運行了20多天。9層樓的酒店,14名醫護人員,最多時207名隔離人員,工作量不言而喻。

最初三天,白聰達和同事每天接待入住隔離人員到半夜,還沒休息一會,又得應對新一天的工作。

最多一天,近200名隔離人員入駐,登記、測溫、發放物品、房間消毒、餐食登記、微信聯絡、身體狀況監測……

同樣的工作,一天內得重複200多次。

中心20多歲的小姑娘,背著三四十斤的消毒桶,從1樓到9樓逐一消殺,一趟下來汗流浹背。

200多人用餐,是個大問題,光餐前統計就夠「燒腦」。幾號房今天吃幾餐,幾號房需要清真餐,幾號房需要早餐不送晚餐……

為隔離人員送餐。

每天都隔離在酒店,見不到親人孩子,白聰達怕同事們情緒有起伏,就抽空帶著他們在樓道裡做做遊戲,平淡枯燥的日子,也被他們過得有點滋味。

留學生隔離結束後留下的小紙條。

「疫情不退,我們不撤」

4月10日,星程酒店圓滿完成隔離任務撤點。白聰達又接到命令,帶領一部分同事轉戰瑞達酒店隔離點。還沒來得及回家的他們,直接被一輛救護車拉到了瑞達酒店。

這裡的情況更為複雜。當時正值全國復工復產,很多外省籍務工人員回到蘭州,第一站就要先到瑞達酒店進行核酸檢測。

在這個隔離點,人員往來頻繁,大部分隔離人員入住半天或一天時間,拿到核酸檢測結果後,便可離去。但是他們復工心切,工作開展起來異常艱難。

白聰達苦口婆心,耐心地勸解每一位隔離人員:「我們唯有耐心開導,才能讓他們配合理解我們的工作。」

由於人員流動性大,隔離人員就算只住半天,所有的流程也都得走一遍。曾有一天,解除留觀200餘人,同時入住隔離點200餘人,信息登記、報表整理、房間消殺的工作量激增。

中心辦公室負責人丁雅月負責信息登記和報表整理。那段時間,她在電腦桌前一坐便是十幾個小時,一條給隔離人員的群發信息發出去,好幾個小時都在不停地答疑解惑。

消毒間隙,短暫休息。

「疫情不退,我們不撤」,是白聰達和同事共同的心聲,他們雖未身處隔離病房,與新冠病毒正面「交手」,但卻一直都在疫情防控一線,守護著抗疫大後方。

300多日的工作,雖然瑣碎、繁雜,但卻盡顯基層醫護人員的奉獻敬業。白聰達說,這樣的日子繼續多久,我們就一直堅守多久。

相關焦點

  • 雲南56天「抗疫」記
    雲南56天「抗疫」記 2020-03-16 22:07: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詩堯 責任編輯:王詩堯
  • 楊浦長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茅儉波臨危受命戰一線
    據楊浦區消息:近日,接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緊急部署任務後,楊浦區人大代表、長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茅儉波第一時間取消了原定前往菲律賓的度假行程,毅然決然帶隊加入到社區抗疫第一線,挺身而出守護長白社區一方安康。
  • 上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前哨」戰「疫」
    楊浦區大橋:守護健康的「哨所」  作為上海市200個社區發熱哨點之一,楊浦區大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好疫情防控中的「哨兵」作用,參與楊浦區首個集中隔離點工作,通過家庭醫生守護居民健康、守住校園健康和做好「外防輸入」,為所在地區的居民構築了一道堅固的社區防線
  • 【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和旅遊辦事處抗疫】訪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任佘...
    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主任佘明遠在接受本刊採訪時介紹,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在暫停對外開放的情況下,通過網絡保持對外文旅交流合作不斷線:一是在網絡和社交媒體推送大量影視片和中心抗擊疫情的宣傳片,推送量達8.6萬,瀏覽量達到21987次;二是在中心網站刊登主任寄語,推送電子雜誌《塞納中國》,凝聚人氣和友華粉絲群體;三是實行遠程教學,做到停課不停學;四是向外國文化中心聯盟平臺提供提供中心講座錄像和介紹絲綢之路、高鐵等中國旅遊文化的紀錄片
  • 一名居民區書記的抗疫119天
    圖說:社區幹部奮戰在抗疫一線 受訪者供圖(下同)1月23日一通電話丨「你中獎了!」羅恂如果您來自疫區,您曾到過武漢,或接觸過從武漢回來者,儘量不去接觸別人!請自覺向街道社區報告,並居家觀察14天!這是一種覺悟、一種責任,也關乎您和您家人的健康,關乎每個人的健康!
  • 殷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防疫戰 醫患多配合
    圖說:殷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微信等方式和居家隔離者保持聯繫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陳炅瑋 攝腳踏進社區加強聯防聯控,三位一體排查人口築牢防禦籬笆,另一隻腳則在醫院築牢防線,篩查漏網可能的病人。三位一體 非常給力坐上車,殷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綜防科防疫負責人張陽準備探訪相鄰小區一居家隔離點:「他們剛剛從外地返滬,途經湖北。」這戶人家住在6樓,老公房沒有電梯。
  • 從90後到年逾古稀,這34個生命,這樣定格在抗疫一線
    醫院方面告訴記者,陳清山醫生一家人都是醫務工作者,妻子是婦產科醫生,兒子也曾感染新冠肺炎,目前已經出院。 還有像來自武漢市急救中心的科員鄧林,據縱相新聞記者了解,鄧林是急救中心的一名後勤人員。
  • 阜新市兩名社區衛生工作者獲殊榮
    日前,中國社區衛生協會對全國一批城鄉社區衛生工作者給予表彰,授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表現突出的城鄉社區衛生工作者」榮譽稱號,阜新市兩名社區衛生工作者崔斌和李瑩榜上有名。社區衛生防控作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工作任務艱巨繁重。
  • 通訊:從中國新年到波斯歷新年——記在伊朗協助抗疫的中國專家
    新華社德黑蘭3月21日電 通訊:從中國新年到波斯歷新年——記在伊朗協助抗疫的中國專家  新華社記者陳霖  豆漿、油條、茶葉蛋,中國紅十字會赴伊朗志願醫療專家團隊20日在一頓中式早餐中迎來伊朗新年。2月29日至今,專家團隊已在伊朗連續工作了20天,他們不斷奔赴各地與伊朗的醫護人員和公共衛生專家交流,探討救治方案。伊朗目前疫情傳播快,重症患者病亡率較高,防護與治療必須爭分奪秒。  今年3月20日是波斯歷新年諾魯孜節。和中國的春節相似,當地民眾往常會在此時走親訪友,互道問候,迎接春天的來臨。
  • 精神衛生專科黨建聯盟成立 馳援武漢的抗疫英雄重聚江城
    精神衛生專科黨建聯盟成立 通訊員供圖精神衛生專科黨建聯盟啟動儀式 通訊員 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黃濤 通訊員李俊)12月18日,由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主辦的「抗疫路上感恩有你」聯合主題黨日活動在漢舉行
  •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做強做優廣東衛生健康宣傳主陣地
    近幾年,雜誌社一直奮力開拓,圍繞衛生健康中心工作,服務健康廣東建設大局,充分發揮宣傳主陣地作用,深入基層,深入行業,深度解讀政策,總結改革經驗,選樹行業典型,服務百姓健康,積極構建起頂天立地的宣傳大格局,讓人之初老品牌煥發出新活力。
  • 禮敬抗疫先進 天元區兩人一集體受省級抗疫表彰
    近日,湖南省召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給予全省抗疫英雄最高規格禮遇。其中,950人被授予「湖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300個集體被授予「湖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天元區嵩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天元區疾控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蔣茜,泰山路街道雲裡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言純分別受到大會表彰。
  • ...最美逆行者》以現實主義創作彰顯偉大抗疫精神和感人的中國故事
    該劇的故事人物,普遍聚焦於普通醫生、護士、司機、清潔工、長途司機等疫情中心人物,通過真實細節和情感,映照社會大事件漩渦中、頑強而團結一心的中國人民,具有極強的紀實性和感染力,珍視、銘記、謳歌這一時代事件背後最偉大的中國人民。二、用「散點透視」敘事方法,講好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故事,真實、鮮活、溫暖。在特大疫情面前,沒有哪個國家和民族能獨善其身,全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
  • 一起聆聽戰疫故事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12月3日,由青島市衛健委和青島科技大學主辦的「聆聽戰疫故事 堅定使命擔當」弘揚偉大抗疫精神青科大專場宣講報告會於嶗山校區第二報告廳順利舉行。學校300餘名學生代表現場聆聽了報告,這也是駐青高校舉辦的首場以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為主題的宣講報告會。
  • 武漢東湖風景區深入學習抗疫先進事跡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我們將繼續堅守醫者仁心,以對生命的敬畏之心,守好群眾的健康之路,護好大武漢的美麗春天!作為科室主任,救治患者、保護團隊,她責無旁貸。疫情大考,她作為急診重症醫生的代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她們拼命救治每一位患者,沒有辜負黨和人民的重託,交上了合格的答卷。她說:「不放棄每一個生命,這就是我們敬佑生命的錚錚誓言。今後我們將不忘初心,甘於奉獻,做護佑人民生命安全的白衣戰士,為人民健康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 居家防疫也有情人節,愛心盒飯送給抗疫社區一線
    可是,這料峭的春寒也沒有擋住居家人們似火的熱情,雖然沒有鮮花,但是可以表達一份情給我們每個居民共同的大眾情人:社區抗疫一線戰士。     2020年2月14日上午11點,四川傳統文化促進會黨支部成員與成都九九愛公益發展中心的志願者們已經出現在了成都華業餐飲集團(酷客酷餐)的配餐室,開始分揀和運送第一批送往社區抗疫一線的愛心盒飯,達到同吃不聚餐的防疫要求。
  • 巴西專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抗疫成功的關鍵
    在4日舉行的「堅持以人為本,積極應對風險和挑戰」平行會議上,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表示,面對疫情形勢持續惡化和全球經濟衰退,各國應堅持多邊主義並優先考慮人民的利益,通過創新發展推動經濟復甦。林斯高度評價中國抗擊新冠疫情取得的積極成效,認為中國有效遏制疫情蔓延的關鍵在於分階段採取的針對性措施以及強大的動員和執行能力。
  • 「社區衛生百家訪談」天津市東麗區金鐘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天津市東麗區金鐘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落在天津市東麗區金鐘新市鎮仁政路1-0-4,中心面積4260平方米,轄區人口88401人。下設7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為轄區居民提供基本醫療與公共衛生服務。中心現有職工101人,其中在編職工52人,編外人員32人,進站鄉醫17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5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23人,全科醫師20人,護理人員24人。設有全科門診、婦科門診、婦兒保健、預防接種門診、國醫堂以及輔助科室、護理部、檢驗科、B超、放射科等科室。
  • 長沙市婦聯授牌三級抗疫「最美家庭」,他們的故事聽我娓娓道來…
    5 床要毛巾、7 床要衣架、15 床要衛生用品等,她都一一記錄下來,協調申領,奔波於庫房、病房幾十次。這次疫情發生後,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被定為省、市級救治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得知消息後,劉金貴立馬報名參加抗疫工作,成為了第一個進入定點救治醫院放射科工作的醫生,為湖南省首例確診患者做了 CT 檢查。
  • ...和社區支持是中國「抗疫法寶」,鍾南山喬傑張文宏等連線哈佛...
    5月8日,全球抗擊新冠病毒肺炎聯盟首場研討會「抗擊COVID-19一線經驗與戰略的多邊分享」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喬傑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等「硬核」專家,連線哈佛耶魯紐約大學學者,共同為全球抗疫支招,並對下階段全人類抗疫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