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艘航母被命名為遼寧艦,是因為當時遼寧艦是在大連造船廠建造的,最後加入了中國海軍這個大家庭,被稱為遼寧艦,這也是理所當然的。由於山東是全國第一個航母基地,而且002航母在青島造船廠基本完成,所以被命名為山東艦也是眾望所歸。
國產第二艘航母應該怎麼命名呢?
這艘003航母建於上海江南船塢,很可能是以上海艦來命名的。在海軍艦艇命名條例中,明確規定了巡洋艦、兩棲攻擊艦及以上級艦艇的名稱由省、市確定。但北海艦隊可以命名的省級行政區只有14個,其中7個屬於東海艦隊,9個屬於南海艦隊。就從這幾個省市來看,其實可以選的名字並不多,當然,上海市的影響力和實力也使其成為比較熱門的名字。
003航母應該是常規動力航母,排水量將超過8萬噸,雖然還不能達到美國福特級10萬噸的重型航母的水平,但可以說,從我國航母的發展速度來看,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自2012年遼寧艦服役至2022(預定)第三艘航母服役,僅用10年時間,我國就能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航母力量,這樣的表現令人十分敬佩!
軍隊戰艦的命名基本原則不變,延續了以省或大中城市為主艦命名的慣例,這一原則基本上是不變的,003型艦、004型艦、005型艦、005型艦、003型艦……都以省或直轄市為主艦命名,這一點沒有什麼問題。
很久以前,遼寧艦就已經在國內討論過航母的命名問題,有些建議借鑑外國軍隊的命名方法,也有些建議航母應以省為單位命名,在網上流傳的《海軍艦艇命名條例》中,航母被定為一級艦,並以省或直轄市命名;還有一些建議非主流的,如著名的「大蝦號」等。
當人們對2012年9月26日我國首艘改型的航母正式交付海軍使用,並將其命名為遼寧艦時,這場關於航母命名方式的爭論已經基本結束,剩下的爭論更多的是關於後續航母將如何命名。第一艘國產航母服役前,有人稱它為「山東艦」,也有流傳說它命名為「湖南艦」,最後官方給它命名為「山東艦」。
在首兩艘航母的命名先例發布後,關於航母命名的問題基本確定,隨後的航母無疑仍遵循目前的命名規則。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是後續的航母編隊是否有希望獲得命名呢?這是目前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這一問題並非無解,而且有一定的規律性。
根據兩艘遼寧艦和山東艦的命名區域來看,主要集中在渤海灣附近,我國首艘航母基地也在這一地區,相關的船廠維修設施也大致集中在這一地區。從海軍隸屬關係看,該軍種屬於北方戰區海軍,原屬於北海艦隊。
根據這個規律,未來後續航母的命名大致集中在兩個方向,其一是渤海灣附近,如天津的直轄市、河北省等其他省份,這裡要強調的是,我們優先考慮靠海的省級行政區,不臨海的暫時不算在內,畢竟未來十年可以服役的航母數量扒著指頭也數得過來。二是以海南省第二航母基地為龍頭,延續第一個方向的命名邏輯,在海南周邊的臨海省級行政區,也將是比較有限的選擇,海南省將是第一個選擇。
目前003航母的建造已經接近尾聲,相信在今年或明年就能下水,按照中國海軍航母發展三步走的原則,我國已經實現了擁有大型常規動力航母的目標,所以我們將繼續研發3-4艘核動力超級航母,當然,要實現第三步形成六個航母戰鬥群的目標,還需要一些時間。但中國航母發展得很快,一旦有了兩艘中型常規動力航母和四艘核動力航母戰鬥群,中國海軍就不可避免地向深海走去。
以上兩點,是以我國目前戰略方向上對航母的需求作為假設前提的,未來最有可能部署航母的是南海方向,所以我們對上述兩個方向進行綜合盤點,認為003型航母的預選概率較大,其命名將集中於「海南艦」、「河北艦」和「天津艦」三個方向,由於天津屬於直轄市,為了更好地統一管理,所以選擇的概率相對較小,而前兩者的概率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