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溫泉騷動季,大大我早已約好了對象選好了溫泉訂好了酒店,就準備與他來個濃情溫泉浴,順便.想想都覺得很浪漫啊.
咳咳...!!
某些無趣的人說啦:有什麼可泡的,在家浴缸裡泡泡或者在澡堂池子裡泡泡得了唄,還跑去那麼老遠的地方,花那麼些錢,真浪費!
嘖嘖嘖...怪不得你單身狗沒人要!知道麼,原因就在這!哼~
溫泉的療效,受到其本身的溫度、酸鹼值、流量、礦物成分等內在因子,有絕對的關聯;而溫泉所在的地形、氣候等外在因素,也會影響溫泉的作用。至於醫療方式,則更是千奇百怪,如:浸浴、飲用、蒸浴、砂療、泥療等,應有盡有。
泡溫泉的好處:
1.溫泉熱浴可使肌肉、關節鬆弛,達到消除疲勞功能。
2.溫泉熱浴可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
3.瀑布浴可活絡筋骨,減輕酸痛等症狀。不過儘量避免與泉水成直角直接衝擊,以斜角舒緩水壓擊毛巾敷於患部為宜。
4.露天溫泉的日光浴加森林浴,對骨骼疏鬆症患者有特別幫助,溫泉中的鈣質、適當的紫外線交互作用,對身體有益。
5.冷熱泉交替的方式,可使血管擴張收縮,增強全身肌肉,但是,泡熱水之後再泡冷水這種做法對於血管硬化或血管瘤的人群是絕對禁止的,這種做法對於體質虛弱者更容易造成感冒,易引起人體血管的驟然擴張或收縮,患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者慎用。
6.溫泉中的化學物質有美容的效果。硫磺泉可軟化角質,明礬泉有收斂作用,含鈉元素的碳酸水有漂白軟化肌膚的效果。
目前各地大大小小溫泉很多,「假溫泉」之說也很多。專家說,並非「一汪熱水」就有保健作用。我國的《醫療礦泉分類的標準》規定,含有一定濃度的礦物質(每升水含可溶性固體1克以上),含有特殊的氣體(如二氧化碳、硫化氫、氡等),以及含有一定量的化學成分(如鐵、溴、氟等)的溫泉,才對人體有醫療保健作用。
部分「假溫泉」的水源是來自山泉水或者地下水,用這種水源燒開的溫泉水或許還含有較豐富的礦物質,還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當然也要分析水中礦物質的含量及成分。還有的酒店只是單純把自來水燒開當作溫泉水,這類的假溫泉沒有保健作用,只是泡溫水澡,頂多能舒解壓力釋放疲勞而已。
錯!恰恰相反。泡的時間多長要看水的溫度。34℃~36℃是微溫浴,對中樞神經有抑制作用,能平緩情緒;37℃~38℃是溫浴,能緩解血管痙攣、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皮膚緊張;39℃~42℃是高溫浴,能改善血液循環、增進新陳代謝。泡溫泉的時間以每次10~20分鐘為宜,若是34℃~36℃的微溫浴時間可稍長些,高溫浴就絕對不宜超長。
感冒了,泡溫泉就能好了?那得看什麼情況!如果你感冒的症狀為鼻塞流清涕、食慾減退、腹滿易飽脹等特徵,泡溫泉確實有一定的康復作用。但如果你有容易疲倦氣短乏力,動則氣喘,則屬於氣虛者,並不適合泡溫泉。
上溫泉度假村旅遊,有的人喝完酒後再泡溫泉,但並不合適。因為溫泉的溫熱作用會使得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心臟負荷過重,站立時大腦的血液較少,喝酒過多的易引起頭暈,發生摔倒的意外。飽食後也存在這個問題。溫泉的熱度會刺激血液不斷往皮膚表面集中,抑制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抑制食慾中樞。建議大家飯前30分鐘和飯後一小時最好別泡溫泉。
年底了,大家忙碌了一整年辛苦了一整年,也是時候好好放鬆享受一下,如果有需要我推薦地方的,可以在下面留言啊,我可是絕對樂於助人類型的,就算定個房間約個炮也沒問題哦,嘿嘿~
(注意: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疾病者、皮膚病患者、急性病症白血病患者、月經期與孕期者不能泡哦~)
↙點擊「閱讀全文」,一起控糖!(´◔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