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過年,我們在路上

2020-12-21 小馬的原創

回家過年,我們在路上。

2020年1月20日,小編也開啟了1343.6公裡的返鄉行程。

對於在外務工的你,對於廣漂,這裡是否也有你熟悉的片段。

一路上,沿途的店鋪很多都關門了,街邊隨處可見提著行李的人們,要麼行色匆匆,要麼坐在一處等待著屬於自己的那趟車。

圖片版權歸作者

上午9點,客車攬客師傅派人開車接我們來到長途汽車站,講好的票價350元一個人,最終還價給談了340元。

如果是平時,200元左右就能到家,遇上淡季100多元有時候也能到家,現在是春運長途客車價格也有所上漲。

小編之所以選擇了乘坐大巴車返鄉,是因為火車票沒有搶到,並不是說火車沒票,是即使有票也是站票,想想二十幾個小時要站著回去,還是放棄了乘坐火車,選了大巴車。

經過2個小多時的等待,客車終於來了,不過我們並不是在長途汽車站上面上的車,而是在站外的馬路邊上的車,這種情況,總感覺哪裡怪怪的,至於這裡面會不會有一些什麼情況咱也不知道咱也沒法兒說。

圖片版權歸作者

南方今天的天氣依舊不冷,最近一直都是16~17攝氏度,坐在大巴車裡還是很熱的,司機師傅開了空調氣氛還算不錯。

只不過大客車通風似乎都不是特別好,一輛車好幾十號人,有嗑瓜子的,有吃火腿腸的,有吃水果的,有吃雞蛋的,坐在裡面又不能來回活動,一路長途跋涉估計到家整個人差不多也都要發黴了。

對於歸家的我們,這些都不算什麼。

坐在車裡沿途兩邊的車輛來回穿梭,公路兩邊的青山向後,我們一路向前。

你今年過年回家了嗎?

你是選擇了哪種交通方式回家呢?

是坐火車、飛機、汽車還是私家車呢?

有好幾年沒坐大巴車回家了,感覺現在的服務區還是有不少提升的,除了外面停車場有一些乘客隨地丟棄的垃圾讓人感覺不舒服之外,餐廳整體還是非常乾淨整潔的,並且供應了多種餐飲,水果和零食。

服務人員嘴裡不停的吆喝著;

「米飯、蒸麵條、20元一份,不要浪費,吃多少打多少,湯免費。

春運車多,後面的服務區車進不去,今天晚上最後一餐飯,沒有吃飯的快過來吃飯」

像往常一樣,我還是選擇了10塊一桶的泡麵。

之前小編也有抱怨過,說服務區的飯菜太貴,太差。

這會兒看看,這飯菜20元一份,也還行吧!

相比幾年前的服務區,還是有很多值得表揚的地方,記得幾年前小編乘坐大巴車回家,那時候的服務區飯菜超級簡單和難吃,25~30元一份,餐廳和停車場都髒的不行,甚至手機想充個電還要另外加價20,又或者直接是不設充電口,要麼就是壞的充電口。用三個字概括總結那就只能說是,髒、亂、差。

這一點你也經歷過吧!小編在這裡就不再過多去說了。

時間來到晚上18:10分

春運的堵車我們也正在經歷著,你回家的路上堵車了嗎?

小編在抖音上看到一些網友們發的小視頻,朋友圈裡的一些動態,說回家過年的人太多,車堵路上了,其實像這種堵車,大多數都是前方出了交通事故而發生的擁堵。

從事故發生到聯絡交警前來處理,到清理現場,再到疏導交通,總是要一些時間的。

這個時候大家就更需要有所警醒,

一定要安全駕駛並且耐心地等待,平安到家。

此時,我們在回家的路上,在車裡我們已經歷時了8個小時,夜也漸漸的深了,車又再次堵上了。

像這種長途的跋涉也許只有睡一覺,才可能覺得時間沒有那麼難熬吧。

睡一覺,等明天醒來家也就更近了。

對於很多人來說,歸家是從一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去往另一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

一座城市繁華,這裡有我們的工作、同事、親友、有我們來來回回上下班要走的馬路,熟悉的超市,好玩的街區,特色的小吃,有歡樂也有煩惱卻沒有我們的家。

一座城市落後,那裡有親朋好友、有你最愛吃的家鄉菜,和你有多少年沒去過的母校,那是一片生我們養我們的故土,那裡有父母有妻兒有我們的家,承載著我們更多情感和美好的記憶。

————回家過年,我們在路上

相關焦點

  • 過年回家!100首草原經典歌曲在路上聽,趕緊收藏!
    過年回家!100首草原經典歌曲在路上聽,趕緊收藏!
  • 春節,回家路上各顯神通
    回家的路上,火車高鐵飛機,鐵騎大軍,汽油車,電動新能源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今年回家,各位看官您是哪一路神仙。2020 年春節馬上到了,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節,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回家,是團聚,是幸福。一年到外拼搏工作,懷著對家鄉的思念,對家人的想念,一步一步踏上回家的歸程。說到回家過年的春運大軍,肯定少不了廣西老鄉的摩託車春運大軍。
  • 奮鬥路上|爸媽,春節我回家陪您過年!
    《回家》時間,風景,回憶都藏在一張窄窄的車票中我在這頭,故鄉在那頭你在這頭,家在那頭點擊播放 GIF 0.0M最熟悉的路,莫過於春節的歸途帶著一年積累下來期盼和愛踏上這條回家的路沿途的風景再美無論走多遠都要回家過年
  • 回家,過年!
    轉身看了眼火車站烏央烏央的人,B城的火車站,永遠都是這麼擁擠,但是看起來又那麼親切,都是要回家過年的人吧?呦呦勾起了嘴角,笑得格外開心。 第一年過年,因為是新人,想要快點熟悉自己的崗位工作,做快消品牌行業的,過年正是忙的時候,為了多學東西,沒敢回家。 第二年過年,提前訂了火車票,但過年那陣趕上了晉升評選,直屬領導說呦呦的表現特別好,認真而且努力,推了呦呦做候選人。其實呦呦對升職並沒有太多的想法,畢竟比自己資格老的還有很多。
  •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為什麼有些人不想回家過年?
    最近一段時間,同事、朋友見面交流最多的話題莫過於:「你過年回家的票買好了嗎?」農曆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然而在很多人感慨「春運買票苦,票票皆辛苦」的時候,另外卻有一些人不想也不打算回家過年,這是為什麼呢?
  • 《幸福在路上》殺青 羅海瓊:回家的感覺真好
    19日女主角羅海瓊的全部戲份終於在年前殺青,她表示這種能夠夠回家的感覺真好。
  • 抖音過年偷偷回家的視頻讓人淚崩:回家是最美的禮物
    在微博話題偷偷回家時家人的反應中,裡面好多人的故事看的讓我感動不已。過年回家,這四個字隱藏著無數的情感,是希望,是期盼,是欣喜,是思念。每年的春運,遠方的人跨越山海,用著每一種可能的交通工具,日夜兼程,風雨無阻的朝著家的方向前進,在他們不同年齡的不同面孔上有著相同的表情:對於回家的期待。為什麼我們對過年回家這回事,有這麼深的執念呢?在回答上述問題之前,我想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 今年太難沒掙到錢,好多人不想回家過年。您還回家過年嗎?
    其實每年過春節我都回家過年。雖然我們全家一年都在一起。無奈有些人能回有的人沒辦法回過年,我很同情那些在外面打工的人有的真的是條件不允許,或者是時間不允許或者是經濟條件不允許,種種原因不能回家的無奈,讓他們真的很悲傷 。但是我還是想說一句,不管有錢沒錢,都要回家過年。
  • 為了安心回家過年,網友給留守家中的貓準備了7個貓砂盆
    還有一天就過年了,每到年底的這個時候,鏟屎官們都會遇到一個難題:回家過年了,貓怎麼辦?有人圖方便,連貓帶籠帶盆,一起扔到垃圾桶旁邊。每年的這個時候,總有一些人丟棄寵物,然後自己回家過年。其實,回家過年和寵物並不是只能二選一,兩全其美的辦法有很多。最近一位網友@小豆包御用鏟屎官回家過年,由於離家太遠,選擇將貓咪留守家中。
  • 買不到返鄉票,十堰一家4口繞路回家過年 回堰路上站8小時
    這是華福洲的小兒子出生後,一家人首次一起回家過年。20歲剛出頭,華福洲就離家外出闖蕩了。20多年過去,46歲的華福洲在外也闖出了新生活,他卻又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根還是在家鄉。」華福洲老家在竹山縣寶豐鎮,只有逢年過節或家中有事時,才回家一趟。「在外邊過年,也不是不行。但外面再好,還是缺少家的味道。」華福洲說,再遠也要回家看看。
  • 聽說我過年不回家,爸媽寄來了……
    快要過年了,今年因為情況特殊,很多人選擇就地過年,微博上大家熱烈地討論著「聽說我過年不回家爸媽寄來的年貨」
  • 【回家】過年給媽媽最好的禮物
    過年回家,給媽媽最好的禮物是什麼?相信很多人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就是:「媽,我回來啦!」,殊不知,這就是給媽媽最好的禮物。正如《媽 我回來啦》這首歌曲唱的那樣:肩上的行李來不及放下,身上還披著厚厚的雪花,熟悉的家門前心裡想個啥,脫口而一出的一句話,媽,我回來啦!
  • 萬順叫車讓最後一公裡不再成為回家路上最遙遠的距離
    經歷過春運的人都知道,有一種痛,叫作"有人的已經到家,有的人還在路上,而我連票都沒搶到。"點開"春運"熱搜的評論區,更是"一片哀嚎",渴望回家過年的遊子們各自分享著自己春運搶票的艱難經歷。但其實,搶票只是回家過年萬裡長徵的第一步。千辛萬苦搶到了回家的車票,緊趕慢趕搭上了回家的火車,下了火車才發現回家的"戰鬥"才剛剛開始。春運期間,出行的最後一公裡才是最折磨人的。
  • 《頭號英雄》交通運輸部專場,春運回家路上也不忘知識分享
    1月16日晚20點,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司指導,由西瓜視頻推出,抖音、今日頭條聯合出品的,全民互動直播答題活動《頭號英雄》迎來交通運輸部「過年回家那條路」專場。讓大家在回家的路上感受濃濃年味。《頭號英雄》以「知識創造價值」為核心主旨,希望參與的每個用戶都能收穫知識、享受樂趣。即日起,《頭號英雄》入口全面升級!
  • 「自駕600公裡,只為帶寵物回家過年」:過年回家,寵物怎麼辦?
    為了能夠趕上回家過年的日子,很多人不遠幾千裡也要驅車回家;當然,多數人回家的選擇還是乘坐火車、高鐵;可是這種方式,對於養寵物們的鏟屎官來說,實在是很不方便,再加上託運寵物的費用實在是不低。為此啊,很多鏟屎官都產生了焦慮:過年回家,養的寵物到底該怎麼辦呢?
  • 今年回家過年嗎?
    真正到了外面,又總盼著回家看看。對於大多數在外漂泊的年輕人來說,春節是唯一的回家機會。疫情讓這次機會變得無比珍貴。漂泊的年輕人有時像一部手機,不充電不行,充滿電又總想擺脫線的束縛,家就是這個充電器。人們習慣於用過去的經驗決定未來的行動。不同的是,去年的經驗是被迫留在家中,今年的行動是提前回家。畢竟,手機多充一會電不會有什麼大問題,電量耗盡卻是萬事皆休。
  • 我們——都在路上
    17號晚上和姨坐火車回老家,5點的車,此次回家一是為了給姥爺過八十大壽、二是為了接父母回煙臺玩。每次回家時內心都是沸騰的,直到要上車了,還是沒有實感,一年裡也就經歷這麼兩次。我們都是平凡的大多數,沒什麼不同。我們的脆弱焦慮敏感,總被這世界毫不留情地記錄下來,即使是空轉移,還是避免不了和問題相見,內心沒有目標,走再遠還是會迷失。綠皮火車是最能觸動內心情緒的載體。天暗了,火車頭激動地吐著發亮的火星,沉重地喘著氣,衝破黑暗,沿著鐵路駛向夜色蒼茫的遠方。
  • 春節我真的有點不想回家過年
    俗話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即將到來的春節,在外流浪的人兒,都在準備著回家過年,沒有什麼事情能夠阻擋人們回家過年的想法。也許現在這種想念回家過年的心情似乎已經變得沒有那麼焦急了,而且有時候好多的年輕人已經開始害怕回家過年了。並且把回家過年當成了一種負擔。大家把這種現象叫稱為「過年綜合症」,都是發生在外地工作的一些年輕人的身上。
  • 有一種思念,叫「今年過年不回家了」
    在家才呆了三天,她就帶著家裡準備的過年吃食回京。整個疫情期間,她一直堅守在網際網路醫院的抗疫一線,「雖然不能走到前線去救助病人,但至少能通過線上服務緩解一些民眾恐慌、也多少能緩解一些線下醫院我們同行們的壓力」。跟她一樣,從各地重返工作崗位的還有20多位同事。而今年,整個京東健康網際網路醫院將有50%以上的全職醫生原地過年堅守崗位。
  • 過年最適合帶回家的西安特產
    每年臨近春節返鄉~最煩惱的不止春運搶票更是搶到票之後,拎些啥回家最好?今天華寶就給大家盤點那些過年必帶回家的西安特產~(為柿子餅瘋狂打call!)過年過節老陝餐桌上必備的一道菜,入口酥爛,料味和鹽味適口,牛肉香很濃,夾饃、配面、涼拌都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