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癬中醫所謂圓癬、金錢癬和筆管癬等類似本病範疇。如《諸病源候論》:「圓癬之狀,作圓文隱起,四畔赤,亦癢痛是也,其裡亦生蟲」。又如癬候記載:「癬病之狀,皮肉隱胗如錢文,漸漸增長,或圓或斜,癢痛有匡郭,如裡生蟲,搔之有汁」。中醫認為體癬為風溼邪氣,客於腠理,或因接觸不潔之物而發病。
體癬是指發生於除頭皮、毛髮、掌蹠、甲板以外的平滑皮膚上的一種皮膚真菌感染。臨床表現為紅斑、丘疹或水皰,由中心逐漸向周圍等距離擴展蔓延,形成環形或多環形。中央炎症減輕,伴脫屑或色素沉著。
也就是說,患部中央有自愈傾向,日久成為環形。環的邊緣稍為比鄰近正常皮膚高起,該處炎症表現較明顯,其上有小丘疹、水皰或鱗屑附著。體癬患者常感瘙癢,病久者因經常搔抓,可引起局部溼疹樣改變,或繼發細菌感染。
體癬這種皮膚癬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多見於兒童,其次是青壯年男性,另外有免疫缺陷疾病,比如愛滋病等,以及長期使用皮質激素類藥物的病人,感染部位可遍及全身。
1、體癬是會傳染的。如果不及時治療,一般會在皮損部位擴大範圍。當體癬患者用手撓抓病損部位後又撓抓其他部位時,很容易發生感染,引發其他部位發病加重病情。體癬不僅能自身傳染,還會傳染給周圍其他人。
2、體癬初期發病時,患者局部皮膚會出現紅斑、丘疹或水皰等損害。等水皰乾涸後出現脫屑,逐漸向周圍蔓延,並且皮損中央有自愈傾向使皮損呈環狀或多環狀,邊緣突起,隨著體癬病情加重,脫屑和色素沉著在皮膚表面,皮損周圍部位出現炎症,常有活動性紅斑、丘疹或水皰。
3、體癬有季節性。溫暖潮溼的環境是真菌生長和繁殖的有利場所,因此體癬在夏季會明顯加重,皮損邊緣活躍,皮膚劇烈瘙癢。到了冬天,皮損會減輕或消失,如果不及時治療,體癬又會重新發作。
體癬疾病,無法自我痊癒,
一經發現一定要及時治療。
1、忌酒、忌海鮮、忌辛辣。
2、消除精神緊張因素,避免過於疲勞,注意休息。
3、居住條件要乾爽、通風、便於洗浴。
4、多食富含維生素類食品,如新鮮水果、蔬菜等。
5、清洗患處時,動作要輕揉,不要強行剝離皮屑,以免造成局部感染,如紅、腫、熱、痛,使病程延長,影響治療。
一、消滅傳染因素
因體癬大都由自身其他癬病而引起,故治療體癬的同時要治療其他部位的癬病,如頭癬、手癬、足癬等。還應避免與其他患有癬病的人或動物接觸,否則即使治療好了體癬也會因再次感染真菌而復發。
二、堅持正確用藥
外用藥物:克黴唑霜、酮康唑霜聯苯苄唑霜、特比萘芬霜、複方苯甲酸搽劑、複方雷瑣辛搽劑等,應強調堅持用藥2周以上,或皮損消退後繼續用藥12周,以免復發。腹股溝部位皮膚薄嫩,應選擇刺激性小、濃度較低的外用藥,並保持局部清潔乾燥。
內用藥物:伊曲康唑100~200mg/d,餐後即服,療程2周;或特比萘芬口服250mg/d,療程1~2周。與外用藥物聯合可增加療效。
三、忌用皮質類固醇軟膏
不能外塗激素類藥物。體癬是真菌引起的,激素不能殺滅真菌,相反能促進其生長和繁殖,使癬病發展得更快、更嚴重。所以外用藥也不能隨意濫用。
四、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
如果體癬是由於某種全身性疾病引起機體抵抗力低下而發生的,則應該積極治療,增強抵抗力。如果是由於長期服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而致體癬,則應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儘量少用或不用這些藥物。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綜合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內容僅供大家參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