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母公司營利雙跌 快時尚品牌發力中國市場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報

優衣庫母公司營利雙跌 快時尚品牌發力中國市場

本報記者/許禮清/孫吉正/北京報導

疫情之下,快時尚品牌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優衣庫也不例外。近日,優衣庫母公司訊銷集團發布2020財政年度前三季度(2019年9月~2020年5月)業績概要,前三季度營利雙降。具體到第三季度(即2020年3月~2020年5月),更是出現了虧損。

結合訊銷集團、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和H&M各自的業績報告可以看出,快時尚品牌當下面臨的境遇並不樂觀,但中國市場則是他們賴以恢復的「主要戰場」。

據記者了解,Zara、訊銷集團都宣布將首次參與進博會,展示自身品牌,同時,6月下旬,優衣庫在深圳、杭州等地同時開業7家門店,加大市場布局。記者就優衣庫目前在中國的市場表現、未來的具體規劃等問題向其發去採訪函,截至發稿,未收到對方回復。

紡織服裝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疫情常態化的衝擊下,全球服飾產業都面臨萎縮的局面,對於類似優衣庫以實體端門店為主導國內外品牌衝擊尤其很大,業績下滑避免不了。目前企業需要解決的就是如何更好地生存下去。

快時尚品牌遇「劫」

炙手可熱、締造出日本首富的優衣庫業績受挫。根據訊銷集團財報,前三季度共綜合收益總額為1.55萬億日元(約合100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5.2%;經營利潤為1323億日元(約合8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6.6%;母公司擁有者應佔利潤為906億日元(約合5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2.9%。

具體到受疫情影響嚴重的第三財季,迅銷集團更是出現了虧損,整體營收同比降低39.4%;經營虧損為43.5億日元(約合2.8億元人民幣),而去年同期盈利747.5億日元(約合48.7億元人民幣);母公司擁有者應佔虧損為98.2億日元(約合6.4億元人民幣),去年同期為盈利446.4億日元(約合29億元人民幣)。

在日本本土市場,受疫情影響,3月下旬至5月黃金周期間暫時歇業門店數一度高達311間,致使單季同店銷售淨額同比下降34%。海外也出現了大量門店暫時歇業的情況,南韓、東南亞、南亞以及大洋洲地區錄得收益大幅下滑和經營赤字。北美、歐洲地區錄得收益大幅下滑和赤字擴大。

對此,迅銷集團下調了2020年的經營溢利預測。綜合收益總額預測向下修正1000億日元,經營溢利總額預測向下修正150億日元。

服裝行業專家馬崗認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服裝行業普遍庫存積壓,儘管優衣庫線上做的較早,業績也有所提升,但整體還是以線下為主,無法拉動虧損的業績。疫情帶來的影響需要企業逐步消化。

而其他快時尚品牌的境遇也不樂觀。根據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發布的2020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在截至4月30日的三個月內,集團銷售額僅為33億歐元,較去年同期的59.27億歐元下滑44.27%;淨虧損4.09億歐元,這也是Inditex集團有史以來首次單財季虧損。報告期內,Inditex集團旗下88%以上的門店停止運營。

另外,H&M二季度的淨銷售額較去年相比,直接腰斬。同時,截至4月中旬,該品牌仍有80%的店鋪處於無法營業的狀態;同樣GAP也並不好過。在營收、利潤雙降的同時,該集團的財務狀況持續惡化,疫情期間其短期債務新增5億美元,長期債務高達12.5億美元;而號稱中國版Zara的拉夏貝爾,在7月1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告,帶帽ST。

「在疫情全球蔓延以及常態化的衝擊下,全球服飾產業都面臨萎縮的局面,對類似優衣庫以實體端門店為主導的國內外品牌衝擊尤其大,業績下滑是避免不了的,關停並轉是渠道策略選擇,止損才能讓企業生存下去。」程偉雄表示。

發力中國市場

中國市場成為了「重要戰場」。

記者注意到,訊銷集團在財報中提及,大中華地區雖錄得收益及溢利雙雙大幅下降,但業績恢復步伐高於預期,5月份已達成收益及溢利雙增長。

實際上,對於訊銷集團和其旗下品牌優衣庫來說,中國市場的表現一直可圈可點。根據財報,來自大中華地區優衣庫業務的收入佔總收入比例接近四分之一,僅次於優衣庫在日本本土市場的收入。而在今年1月,優衣庫在中國的700多家門店中有一半關閉,但到了4月下旬,優衣庫所有門店均開始恢復營業。

中國市場的快速復甦,加快了優衣庫布局中國市場的步伐。據記者了解,6月19日,優衣庫在南京開出2020年首家新店,隨後,優衣庫持續發力,一口氣在深圳、成都、杭州、昆明、佛山、南充以及邯鄲開設7家新店。目前優衣庫在中國已有700多家門店,規模與日本本土市場相當。而且結合優衣庫近年的開店情況來看,該品牌正在加速進軍中國三四線城市。

程偉雄表示,嚴格意義上來說,優衣庫在國內市場的發展談不上快速擴張,當下在國內市場也基本以一二線市場為主,在經濟發達地區才下沉到三四線市場。總體來看,在三四線城市,優衣庫的市場覆蓋率普遍不高。

同樣以開店擴張尋求業績增長的還有GAP和H&M。據記者了解,蓋璞集團自4月下旬以來已連續新開六家門店不斷拓展新的市場。H&M旗下的&Other Stories品牌也於5月在上海開設了中國首家線下快閃店,並發布了全新的限量膠囊系列。

同時,線下銷售渠道受阻,快時尚品牌開始將發展重點轉向線上渠道。2020財年第一季度,Zara的在線銷售額猛增,同比增長約50%,4月份更是增長了95%。為滿足線上渠道需求,Zara還將線下門店的庫存回收,以保證電商訂單的供應。

在宣傳方面,快消品牌也不遺餘力。此前Zara在官方微博顯示,其母公司Inditex集團將首次參與2020年進博會,並設立超500平方米的展臺,屆時該集團將攜旗下Zara、PULL&BEAR、ZARA HOME等八個子品牌共同亮相。

據知情人士透露,優衣庫也在5月正式籤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是優衣庫首次參展進博會,並且大手筆拿下1500平方米的展位,成為消費品展區的最大展商。這足以展現出優衣庫想在中國市場大展身手的決心。

不過,服裝行業專家馬崗表示,目前整體行業不樂觀,業績處於下行狀態,企業還是應該抓緊時間提升「內功」。

對於快時尚品牌的未來發展方向,馬崗認為,快時尚的頭部企業是服裝優秀企業的代表,本身就是行業方向的引領者和探索者。對他們而言,在保持當前業績的同時,更要思考引領服裝行業的創新,多種渠道銷售方式的創新以及供應鏈的創新。

程偉雄認為,快時尚品牌加碼中國市場,大眾化價格依然是剛需。「隨著競爭的越發激烈,企業品牌需要進一步親民,渠道還需要下沉。快時尚品牌具備規模優勢與規模效應,能夠快速在供應端和需求端做好對接,讓更多普羅大眾滿足日常生活的配搭穿著需求依然空間很大。在未來二三年,企業需要加速建設線上線下互聯互通的全渠道模式,並將線上線下統一品牌、產品、價格、促銷、服務等成為衡量互聯互通的標準。」

相關焦點

  • 優衣庫「打包」中國:快時尚品牌成新金主
    優衣庫「打包」中國  優衣庫通過規模和品牌的雙擴張加固自己的護城河  快時尚多品牌向二三線城市擴張將對國內休閒服裝和運動品牌構成巨大衝擊  零售業整體低迷之時,誰才是商業地產房東們的新金主?答案是快時尚品牌。
  • 優衣庫母公司轉虧,Superdry敗走中國……全球快時尚何時走出至暗...
    7月9日,優衣庫母公司迅銷公布業績,截至2020年5月底的2020財年第三季度,其同比轉虧,虧損達98.18億日元。一時間,快時尚品牌被貼上了「失意」的標籤。消費者也不禁發出疑問:這些曾經在全球代表平價潮流的服裝品牌們的高光時刻還有「第二場」嗎?
  • 優衣庫母公司轉虧 Superdry敗走中國 快時尚何時走出至暗時刻?
    7月9日,優衣庫母公司迅銷公布業績,截至2020年5月底的2020財年第三季度,其同比轉虧,虧損達98.18億日元。一時間,快時尚品牌被貼上了「失意」的標籤。消費者也不禁發出疑問:這些曾經在全球代表平價潮流的服裝品牌們的高光時刻還有「第二場」嗎?
  • 退出中國市場的日本服裝品牌,與優衣庫的悲歡並不相通
    據鏡像娛樂不完全統計,近幾年退出中國市場的日本服裝品牌包括日本家喻戶曉的Shimamura(飾夢樂),日本時尚集團 Stripe International 旗下earthmusic&ecology、Samansa Mos2 等七個品牌,以及快時尚品牌 Honeys(好儷姿)、百貨品牌 ITOKIN(伊都錦)、時尚集團 ADASTRIA 旗下的多品牌服飾集合店
  • 優衣庫母公司日本迅銷2019財年報:利潤創新高,中國市場強勁
    10月10日,Uniqlo (優衣庫)的母公司、日本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 Inc)公布截止到8月31日的2019財年財報,在中國市場強有力的推動下,利潤連續第三年創新高。迅銷指出,無論是銷售額還是利潤,2019財年「可觀的」業績表現主要受益於優衣庫海外市場的推動,以及 GU 品牌的強勢表現。
  • 2019快時尚品牌排行
    快時尚能夠受到消費者的親睞,一方面是因為快時尚運作模式能夠提供豐富的、多樣化的產品,增加了消費者的時尚選擇;另一方面是因為快時尚品牌價格較為便宜,性價比高,品牌溢價低。 快時尚在中國的快速發展還因為趕上了好時機。2002年9月,優衣庫在上海首開兩店,正式進入中國市場;2006年ZARA在上海南京西路開出了第一家快時尚店鋪。
  • 退出中國市場的日本服裝品牌,與優衣庫的悲歡並不相通-新聞頻道...
    據鏡像娛樂不完全統計,近幾年退出中國市場的日本服裝品牌包括日本家喻戶曉的Shimamura(飾夢樂),日本時尚集團 Stripe International 旗下earthmusic&ecology、Samansa Mos2 等七個品牌,以及快時尚品牌 Honeys(好儷姿)、百貨品牌 ITOKIN(伊都錦)、時尚集團 ADASTRIA 旗下的多品牌服飾集合店collect
  • ZARA母公司擬關閉1200家門店,拿什麼拯救快時尚品牌?
    實際上,Inditex 集團並不是快時尚行業裡唯一遇上困境的。蓋璞、H&M以及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也受疫情影響營收大跌,紛紛暫停門店營業,更有譬如 Cath Kidston 這樣的品牌直接進入倒閉重組階段。
  • 洗牌模式持續,快時尚品牌探索新賽道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在12月,各大快時尚品牌通常都會進行促銷清倉活動。記者近日走訪廣州的優衣庫、H&M、ZARA、GAP等快時尚品牌店鋪發現,不少店鋪均已在店內貼上了「大降價」、「限時直降」、「周年慶」等促銷信息,以H&M正佳廣場店為例,原價249元的襯衫降至80元。
  • 快時尚優衣庫中國市場門店總數突破500家大關
    談到「屌絲紅利」,快時尚是一個不能繞開的領域。   而在快時尚「三駕馬車」(優衣庫(需求面積:1800-2000平方米)、ZARA(需求面積:1000-2500平方米)、H&M)中,優衣庫是最典型的成功案例,值得國內服裝品牌深入學習和研究。   近日,優衣庫的母公司迅銷集團發布了2016財年年報。
  • 日本快時尚品牌在華過得怎樣? 優衣庫、GU等喜憂參半
    另外,快時尚品牌們通常會以超高的薪水聘請奢侈品設計師加盟,打造一流的形象,讓消費者產生:「花最少的錢,買最時尚的產品」的錯覺。而說到快時尚界,擁有眾多快時尚知名品牌的日本就不得不提。   日本快時尚品牌在中國過得怎麼樣?   作為一個時尚之都,日本在快時尚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在亞洲地區,更是吸引了無數的粉絲。
  • 洗牌模式持續 快時尚品牌探索新賽道
    事實上,經歷了近兩年快時尚品牌的洗牌期後,一部分快時尚品牌被淘汰,而留在行業內的品牌紛紛探索新的賽道。Forever 21、New Look、Superdry、Esprit、Earth Music & Ecology等品牌先後宣布退出中國市場,而強如ZARA,其母公司Inditex也在今年6月宣布全球關店1200家。
  • 洗牌模式持續,快時尚品牌探索新賽道
    在12月,各大快時尚品牌通常都會進行促銷清倉活動。記者近日走訪廣州的優衣庫、H&M、ZARA、GAP等快時尚品牌店鋪發現,不少店鋪均已在店內貼上了「大降價」、「限時直降」、「周年慶」等促銷信息,以H&M正佳廣場店為例,原價249元的襯衫降至80元。
  • 快時尚行不通了?英國快時尚品牌superdry退出中國
    【環球網綜合報導】英國快時尚品牌Superdry近日宣布暫時退出中國。2020年7月起,Superdry自營專賣店以及品牌電商旗艦店將陸續關閉。此外,所有門店於今日起停止會員消費累計積分和登記權益,一些會員福利也於今日起停止發放及使用。
  • Zara母公司中國市場大撤退 再關閉旗下3品牌在華所有門店
    曾經,Zara母公司Inditex被我國本土服飾品牌視為標杆,其經營模式受到狂熱的模仿和追捧。如今,在2020年疫情的催化下,Inditex開始了中國市場大撤退。據了解,Inditex的旗下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最快將在今年1月底關閉所有中國門店,僅保留線上渠道。
  • 優衣庫、ZARA、GAP等十大快時尚品牌現狀以及策略
    快時尚是指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將時裝周中展出的潮流服裝推出的商業模式。對於消費者來說可以在很短的時間以低廉的價格買到新潮的服裝。快時尚之所以能夠受到消費者的親睞,是因為快時尚運作模式能夠提供豐富的、多樣化的產品,提高了消費者的時尚選擇性;另一方面相比於其他時尚品牌更為便宜,性價比高,品牌溢價低。快時尚具有款式多、單款數量少和緊追潮流的特點。
  • 優衣庫快銷神話已進入「臨界點」
    優衣庫是我們其中一個長期緊密合作的夥伴,我們對彼此的合作互相都充滿信心。」南旋控股並未正面回應本報記者的提問,然而,作為中國針織品的「巨頭」,其未來如何尋找新的客戶群,並逐漸擺脫依附他人的命運,仍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快時尚發展步入臨界點2000年至2007年,中國服裝零售業還是以百貨、超市為主導。
  • ZARA三個姊妹品牌關閉中國實體店,快時尚真的慢下來了?
    一提到快時尚品牌,人們首先會想到ZARA,優衣庫,H&M等品牌,隨著中國消費市場日新月異的變化,正在迫使這些快時尚品牌不得不調整市場策略。據媒體報導,西班牙快時尚品牌ZARA的數個姊妹品牌已經確定將悉數退出中國線下市場。ZARA母公司Inditex表示,將關閉旗下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三個品牌在中國的所有實體門店,預計所有關店工作將在2021年年中完成。
  • 又一波快時尚品牌襲來
    快時尚借著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賺的盆滿缽滿,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的品牌謀求拓店擴張,希望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未進入中國市場的品牌也早就垂涎三尺躍躍欲試,讓我們盤點一下最近襲來的又一波快時尚品牌。     H&M踐行」一流的設計、二流的質量、三流的價格」的價值觀和經營準則。 H&M創立於1947年,這家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瑞典服裝商,至今沒有自己的工廠,它與歐洲和亞洲700多家獨立供應商保持合作。
  • 2020年中國快時尚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3、國際巨頭迎來關店潮優衣庫逆勢上升  伴隨著商業地產的爆發,國際快時尚品牌在中國快速擴張。2002年,優衣庫在上海開出第一家門店,自此拉開了中國快時尚市場的序幕。幾年後,H&M、KM、ZARA、Forever 21等諸多國外快時尚品牌也先後進入中國,並開啟長達近10年的「跑馬圈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