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摩步旅乘直升機機降 帶戰車火炮突擊縱深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引子:一場演練激烈展開。

  對抗膠著之際,紅方垂直作戰群搭乘直升機,超低空飛行隱蔽突防,數百名官兵實施快速機降,直撲藍方縱深防禦要點……

  鐵翼飛旋,硝煙瀰漫,一支能立體攻堅的新型突擊力量「躍」出地平線,成為決定戰局勝負的關鍵。

  這支突擊力量,來自南京軍區某摩步旅。現場觀摩的總部專家指出:這支昔日戰功赫赫、被譽為「陸地猛虎」的傳統步兵部隊,在向新型陸軍空騎快反突擊力量轉型中已邁出堅實步伐。

  「鐵腳板」如何插上「翅膀」?記者將探尋目光投向了該旅走過的那段不同尋常的路。

  使命牽引:「鐵腳板」插上轉型翅膀

  一輛輛運輸車的屁股上,插著竹竿當做機尾和旋翼,戰士們從這簡易的「直升機」模擬平臺躍出;一座座水泥高臺上,伴著喇叭裡播放的直升機旋翼轟鳴聲,戰士們背著武器迅疾而降……

  這些場景,是該旅9年前轉型訓練初期艱難「創業」的寫照。

  2005年,上級一紙命令,讓這支功勳卓著的紅軍部隊擔負起向空騎快反突擊機降力量轉型的任務。

  該旅黨委清醒認識到:現代戰爭節奏越來越快,對於陸軍而言,快速機動能力、遠程投送能力已成為戰場制勝的關鍵,靠「鐵腳板」打天下的時代已一去不返,需與陸航力量深度融合,讓自己「飛起來」。

  然而,當時機降作戰訓無內容、練無教案、考無標準、教無人才,訓練教學該如何進行?

  挑戰前所未有。旅長厲振彪回憶說,當時一位領導看著官兵在貨車改裝的「土飛機」上練機降,對他們不等不靠主動作為的精神表示讚賞。

  難題一個一個破解,瓶頸一項一項突破。近年來,這個旅與陸航部隊、科研院所共同攻關,先後取得33項創新成果,在加速空地作戰要素融合中實現多個跨越——

  他們與陸航部隊建立聯訓機制,主動聯合陸航部隊執行抗洪搶險、應急處突等急難險重任務,選擇惡劣天候摔打錘鍊部隊,實現由一般條件向複雜條件機降訓練轉變;他們拿出「家底」,投資改建機降訓練場,為直升機構築「鷹巢」,選擇叢林、道路等複雜訓練環境,實現由單一地形機降向複雜多樣地形機降拓展;拉出全旅9大專業所有崗位機降作戰「能力清單」,參訓人員由主戰兵種向各兵種專業和作戰保障人員延伸;他們研製裝備搭載裝卸器材,步兵由輕裝機降向重裝機降能力拓展……

  迎著風雨,這支傳統步兵部隊脫毛換羽:今年8月中旬,南京軍區依託這個旅組織機降課題專項集訓。3年來,他們先後向全區部隊輸送千餘名訓練骨幹,成為輸送空地快反突擊尖兵的「搖籃」。

  能力拓展:錘鍊空地一體快反尖兵

  2012年8月,這個旅首次成建制參加三軍戰術層級聯合演習。

  隨著導演部一聲令下,垂直作戰群低空掠過海面,飛臨海島預定機降地域。隨即,600餘名官兵從天而降多路突擊,展開「破網」行動;一輛輛全地形彈藥運輸車、一臺臺可攜式救護擔架從天而降形成「野戰保障群」,為機降部隊提供高效伴隨保障……

  此役,該旅在實戰環境中全面檢驗「航、降、打、偵、控、保」多樣化機降能力,標誌著該旅成建制、成規模、成體系實戰化機降作戰能力的形成。

  「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經過作戰研究、創新戰法、改革訓練機制、加速裝備更新,打造的一條完整戰鬥力鏈條。」採訪中,政委潘學軍回憶起一次尷尬經歷——

  2010年,該旅初步摸索「全員機降」作戰能力建設,第一次參加實戰化對抗演習,便被對手包了「餃子」。

  現實能力差距使他們認識到:要形成大規模機降作戰能力,就必須使機降訓練向全面化、立體化、迅速化、一體化方向深化拓展。

  能搶先,就絕不落後。機降作戰的特點是深入敵後,單兵完成任務類型多樣、環境複雜、戰鬥強度大。為打造「空降尖兵」,該旅確立「最大負重訓、極限條件打、一專多能練」的實戰化單兵技能應用訓練標準。針對機降縱深作戰孤立無援、輜重攜帶能力有限的實際,這個旅發明革新了全地形彈藥輸送車等,機降作戰保障效率與機降作戰能力同步增長;為實現機降作戰高效精確指揮,他們研發了機降作戰推演評估系統……

  近年來,這個旅先後取得戰法創新成果42項、革新機降作戰器材26種,成果陸續推廣至集團軍、軍區乃至全軍,被總部表彰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

  要素融合:打造垂直打擊的「鐵拳」

  那年,該旅展開首次攜重裝機降演練。此次演練意義非同尋常——陸軍反坦克飛彈車、榴彈炮等重武器,將首次隨同該旅機降步兵一起,從空中機降至「敵」縱深陣地。

  吊索一頭連著戰鷹,一頭懸吊著身軀龐大的戰車火炮。數噸重的「鐵疙瘩」從空中轟然落下。「乘員迅速登車,對敵縱深攻擊!」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一枚枚反坦克飛彈擊毀藍方裝甲戰車,一門門火炮讓藍方防禦陣地成為火海……

  「重裝備成功吊運,標誌著機降作戰告別了深入敵後無重火器支援的歷史。」機降分隊指揮員說,過去機降分隊僅僅被當作是插入敵後執行破襲和小規模作戰的單一力量,面對「敵」坦克、武裝直升機,手持輕武器的機降步兵只能等待遠方炮火支援。

  如今,重裝備「插上翅膀」,該旅成為一支能夠快速反應、遠程直達、多元合成的戰役突擊力量。他們革新了武器空投箱等15種離機輔助器材和重火器快速卸載方法,形成通信、防化、工兵、炮兵等合成兵種機降能力,成功打造機降作戰的垂直打擊「鐵拳」。

  近年來,該旅轉變過去「以步兵為主」的作戰思維,邀請陸航部隊攜手攻關,打通機降突擊分群隊與武裝直升機的地空引導打擊鏈路,打造出「空地一體、聯合突擊、縱深奪要」的聯合作戰體系。(記者 朱 達 特約記者 李 勇 通訊員 劉 苑)

相關焦點

  • 2020年解放軍才剛實現機械化?80年代還在養馬拉車
    「以裝備裝甲輸送車、步兵戰車的建制部隊、分隊為主任,與坦克兵、炮兵、防空兵及專業部隊、分隊編成的諸兵種合成部隊。」 「機械化步兵」是「裝備裝甲輸送車、步兵戰車,乘車實施機動,乘車或下車進行戰鬥的步兵,有的國家稱裝甲步兵。」
  • 中國版「少女與戰車」出現了!
    戰車和少女的組合,真的在我們眼前實現了。想成為戰車少女很困難嗎?至少,對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女戰士來說,如果打算成為15式坦克的戰車少女。技術上的難度應該是不算太大的。根據我們對新一代中國坦克技術的認識和了解。只要會開汽車、會用手機的少女們。掌握15式這種先進坦克的操作使用,在高原上長途奔襲,把敵人的戰車、堡壘或者其他什麼裝備打爆。
  • 泰國高調展示VN-1C步戰車,反坦突擊樣樣拿手
    近日,我國又一款外貿出口武器獲得了泰國好評,在前日泰國陸軍的公開訓練中,我國此前出口泰國的VN-1C步戰車又一次對外展現出來,讓大家有機會一覽國產武器的眾多細節。從曝光的照片中不難看出,這批步戰車正是此前泰國從我國進口的34輛VN-1C步戰車。事實上,泰國陸軍並不是首個列裝國產外貿型VN-1系列步戰車的國家部隊,委內瑞拉此前便進口了一批VN-1步兵戰車,只不過是早期的火控簡化型。
  • 解放軍無人戰車正式服役!外形小巧火力驚人
    外形小巧像遙控車,機槍顯示驚人殺傷力) 近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官方帳號發布消息,繼無人機之外,又有一款無人裝備——新型戰鬥偵察型無人作戰車輛UGV已經服役,據報導,UGV目前已經裝備至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部隊。
  • 美軍下一代步兵戰車50毫米機關炮,稱最強中口徑火炮,能掃天犁地
    XM913型50毫米機關炮在近日舉行的2019年美國陸軍協會交流會(AUSA)上,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首次公開展示了XM913型50毫米「大毒蛇」鏈式機關炮,該炮正處在研發階段,是為美國陸軍下一代步兵戰車設計的中口徑火炮系統
  • 我國86A步戰車與BMP-2有「代差」劣勢?朋友:「帳」不能這麼算!
    >【每點新防務(1051期)·3月21日】:在「國際軍事比賽-2019」「蘇沃洛夫突擊」步戰車組多項目比賽中,中國隊包攬所有第一。其中中國隊在「蘇沃洛夫突擊」項目比賽設置的單車賽中,以刷新紀錄的成績奪魁;在接力賽中,中國隊還創造了1小時12分28秒的好成績,不但獲得了第一名,還刷新了賽會紀錄,力壓俄羅斯採用BMP-2步兵戰車的參賽隊。
  • 中國武器受歡迎,泰國3.98億泰銖買重型戰車,單價超越蘭博基尼
    VN-16型重型履帶式突擊車 VN-16重型履帶式突擊車是解放軍ZTD-05兩棲突擊車的外貿版,ZTD–05式戰車是目前世界性能最先進、裝備量最大的兩棲戰車家族
  • 列裝不到一年,中國海軍陸戰隊輪式戰車縱橫馳騁,戰力看上去爆表
    海軍陸戰隊在魯北某訓練場展開了實彈射擊訓練,這次射擊除了綜合運用10餘種武器裝備外,還重點檢驗了列裝不到一年的8×8輪式戰車家族的火力協同能力。8×8輪式戰車家族服役射拓展了海軍陸戰隊作戰屬性,讓其成為一支可執行遠距離快速機動部署的力量。
  • 「少女與戰車」的組合在中國實現了!這些國產坦克都可以
    戰車和少女的組合,真的在我們眼前實現了。想成為戰車少女很困難嗎?至少,對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女戰士來說,如果打算成為15式坦克的戰車少女。技術上的難度應該是不算太大的。根據我們對新一代中國坦克技術的認識和了解。只要會開汽車、會用手機的少女們。掌握15式這種先進坦克的操作使用,在高原上長途奔襲,把敵人的戰車、堡壘或者其他什麼裝備打爆。難度相當的不大。
  • 美軍新式兩棲戰車出爐,炫耀水陸兩用攻擊性能,性能遠不及05式
    如今,洛馬公司再度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研製出一款水陸兩用的新型兩棲戰車,以取代目前服役的AAV兩棲戰車。美國海軍陸戰隊是其五大獨立兵種之一,主要進行抵達全球完成作戰的任務,重要性不言而喻,為其配備新式的兩棲戰車就成為意料之內的事情。
  • 解放軍一年巡臺超1700次,美軍給臺當局出主意:把腦袋縮起來
    對於解放軍在自家領土的正常巡航行動,臺防務部門總是老生常談地表示,已對解放軍軍機"全程跟蹤、廣播驅離"。不過美國一軍官近日卻聲稱,他建議臺軍不要派戰機升空,"將腦袋縮起來就好"。臺當局妄想綁上美國戰車即便如此,蔡英文當局還是執迷不悟,仍幻想著抱美國"大腿"。近日,臺軍在馬祖演練發射榴彈炮,此地位於臺灣島北部海域,與中國大陸一水之隔,和福建的最近距離也僅有9.25公裡。
  • 73集團軍再添奪島利器,換裝05式兩棲步戰車,全面替代63A水陸坦克
    前段時間,解放軍東部戰區官方報導了73集團軍接裝了一批新型裝甲突擊車,從配圖來看,接裝的正是國產05式兩棲步戰車。據相關信息,73集團軍此前還保留著一部分老式63A水陸坦克,這次接裝05系列,基本上可以肯定是要將63A替換。這意味著63A這一型號將完全退出解放軍的現役戰鬥序列。
  • 美軍下一代步戰車曝光,50mm火炮威力不容小覷
    《軍武次位面》作者:機甲888▲低調運抵阿拉斯加的美國下一代履帶式裝甲步兵戰車"原型車駕駛艙車體框架"(圖片來源於:網絡)說起美國陸軍的步兵戰車,M2"布萊德利"系列履帶式裝甲步兵戰車可謂是一款十分家喻戶曉的裝備,這款履帶式步兵戰車以及其後續的各類改進型伴隨了美國陸軍從
  • 輪式戰車裝甲防護水平幾乎可忽略,為何在軍中仍有一席之地?
    要說到我們國家最主要的兵種,那必然要說的就是陸軍了,解放軍的陸軍近幾年的發展速度也是十分驚人的。雖然裝備了各種各樣的輕型坦克和明星裝備,可是有一種裝備,雖然說比15式輕型坦克更加低調,但是其列裝意義並不亞於15式輕型坦克!
  • 美軍重裝部隊在德國機械化行軍 M2步兵戰車關鍵時刻「掉鏈子」
    該部隊是美國陸軍數得著的重裝精銳,配備M1A2主戰坦克、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M109A7自行火炮等重型武器裝備。就在這樣威風八面的重要環節,一輛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的左側履帶突然脫落,造成了一點小混亂。關鍵時刻「掉鏈子」,多少讓「大紅一師」有點臉面上掛不住。
  • 99坦克與步兵戰車演練城市巷戰,警告意味強烈,針對性不言而喻
    12月10日,中國官方軍事平臺公布了日前解放軍96A主戰坦克和04A步兵戰車協同演練城市攻防戰的畫面,針對目標已經不言而喻了,警告意味十足。在臺海局勢發生變化開始,解放軍就一直在做戰前準備,當然這只是一個正常現象,在有可能會形成軍事衝突之前,每個國家都會在第一時間提前進行相應部署。
  • 裝甲鐵拳好搭檔——中國04式步兵戰車
    裝甲鐵拳好搭檔——中國04式步兵戰車 從二零零九年的國慶閱兵開始,作為九九,九六等主戰坦克中老搭檔,零四步兵戰車都會出場。它和坦克一樣採用履帶式底盤,因此很好的跟隨坦克機動,通過雷射炮等武器和搭載的步兵為坦克提供近距離火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