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臉不僅是人的心理的反應,更是人的健康程度以及內臟的反應。事實上,臉上出油是很多人遇到的問題,儘管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也給人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很多人根據多種方法解決,往往效果不佳,這是因為治標不治本,段媽通過食療給大家提點意見,希望能幫到大家。
臉上出油的原因:
總會覺得臉上油油的,頭髮也很快就變得油油的,這是為什麼呢?有人說是溼氣過重的緣故,出現這些狀況,小心溼氣上身:體內溼氣過重,會讓人覺得睏倦、身體四肢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頭髮老是油油的,甚至出現腸胃炎現象,口腔症狀比較明顯,舌苔白厚。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而同時他們又常常會因為溼氣重而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這樣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溼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重症。
臉上出油很多怎麼辦?
一:食物保養法
人常說並從口入,說明了吃的重要,吃的不恰當會影響到方方面面。許多人愛吃油膩食物,事實上油膩食物會增加胃的負擔,同時也會增加肝臟的負擔,一定程度上讓人的內分泌紊亂,這也是臉上油多原因之一。建議大家多吃清淡食物,同時多喝開水、多吃水果。下面6種除溼食物能有效幫助身體排出溼氣。
1、白扁豆
白扁豆首推的就是有「長壽豆」之稱的大白扁豆。白扁豆性微溫、味甘,其營養豐富:除碳水化合物外,每百克中含蛋白質28克,鈣116毫克,以及其他多種營養素。它具有和胃化溼、健脾利水、止瀉等功能,主治脾虛腹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赤白帶下等症。白扁豆的補脾除溼效果極其理想,就是比較不容易熟,可以用高壓鍋壓,提前泡一下更容易軟爛。
2、薏米仁
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溼藥。好的薏米有一種藥的味道,沒有黴味也沒有長毛。薏米可以和紅豆煮粥,就是單純的薏米加紅豆,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長期堅持就會有效果了。再者,可以把薏米洗淨晾乾用鍋炒,鐵鍋幹炒,就像炒芝麻那樣炒好就可以了。單獨吃薏米或者家裡有粉碎機的打磨成粉可以像衝芝麻糊一樣衝著喝,比煮粥效果更勝一籌。
3、紅豆
紅豆可以補血,亦可以除溼。中醫角度來說,紅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清熱除溼、消腫解毒的功效。用紅豆煮水喝,或者加上黑豆和綠豆一起煮水,可以很好的排出體內的溼氣。紅豆還可以做豆沙,做稀飯,做甜品,但是要小心不要買到赤豆,那種豆子屬於藥類,吃多會中毒的,一般很容易和紅豆混淆。
4、玉米須
玉米須葉挑乾淨的玉米須子和玉米葉子一起煮水,多煮一段時間就喝那個水即可。但是最好不要睡前喝,因為有利溼作用很容易因為睡覺而續集體內,導致溼氣沒除掉反而更加嚴重了。秋天下玉米的時候可以多弄一些須子葉子,曬乾可以喝一年,這樣省得沒有玉米的季節弄不到。
5、山藥
山藥並沒有直接除溼的功效,但是山藥可以補脾,間接的可以讓體內溼氣排出。山藥可以炒著吃,燉菜吃,還可以做點心吃,蒸熟蘸白糖也可以。山藥選擇鐵棍的比較好,屬於藥食兩用的,對補脾效果更好一些,而且還可以補氣,比普通的家用山藥更好。
6、辣椒
辣椒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富含胡蘿蔔素、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及鈣、磷、鐵等。除此之外,辣椒中還含有一種叫做辣椒素的物質,能使人心跳加快,毛孔張大,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變粗,血液流向體表,因而全身感覺熱乎乎的。身體溼氣大的不妨多吃點辣椒,補充維生素c的同時還可以除溼,一舉兩得。最好吃不是很辣的那種,不然上火就麻煩了,青椒或者普通的紅辣椒就好,不要吃辣椒醬,那裡邊一般加的不僅僅是辣椒,有可能加其它的東西使辣味提升。
二:常常用熱水燙腳
腳是人的第二心臟,把腳護理好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人的內臟功能,不管是冬天夏天,最好不要用冰冷的水洗腳,醫學表明,多用熱水燙腳可以調節人的內分泌,在熱水中可以放入適當的姜粉,用姜泡腳的作用有很多,譬如加強活血效果、驅寒、祛溼等,不僅僅可以消除臉上的油膩,也可以消除鼻翼兩邊的痘痘以及讓人的消除人臉上的粉刺等。
三: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以及心情
熬夜的人都知道,熬夜不僅對身體傷害大,同時還會增加人臉上的油。於此同時,壓力大的人、心情不舒暢的人,容易造成人的內分泌失調,也會造成人的臉上生油。建議大家養成早睡早起的規律作息習慣。
四:運動療法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讓身體健康,同時運動可以促進胃的蠕動,促進消化,改善內分泌。同時運動會打開人的汗腺,多出汗,不會造成人的毛囊以及汗孔的阻塞,讓擠壓在人皮膚以下的毒素排出,從而改善人的皮膚質量,除油而且減少痘痘。
五:遵醫囑調理
調理要從根本上開始,如果臉上油多始終難以解除,不妨讓中醫給點意見,從調理內臟的熱量開始,消除內熱,一身輕鬆。
想要及時了解段媽個人動態,就關注段媽個人圈子,搜:duanma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