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民航篇】好風助力上青雲

2020-12-26 中國張掖網

  定期航線5521條,境內通航城市234個,境外通航城市218個,運輸航空每百萬飛行小時重大事故率5年滾動平均值為0,航班正常率連續兩年超80%,這些「硬指標」保障和支撐的,是老百姓的故鄉和遠方。

  能夠測溫、巡邏的智慧機器人,全自助式行李託運設備,「刷臉」通關的自助驗證設備,那些旅行中的小確幸,編織出美好生活的獲得感。

  伴隨著發動機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鋼鐵銀鷹在跑道不斷加速,振翅騰空……過去的5年,中國民航在一次次騰飛中努力實現著從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的跨越。

  四川航空「中國民航英雄機組」。川航供圖

  隱患零容忍築牢安全之基

  2018年5月14日,「中國民航英雄機組」在風擋玻璃爆裂脫落的關鍵時刻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在堪稱「史詩級備降」的背後,是班組建設的安全教育,是規章制度的令行禁止,是千錘百鍊的精湛技術,是嚴格訓練的平時養成。「英雄機長」劉傳健說:「作為一個民航人要『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三個敬畏」代表了當代民航精神,而保持敬畏之心就是堅守安全底線的初心。危急時刻,他們力挽狂瀾,換來了機上119名旅客的平安落地。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四川航空「中國民航英雄機組」全體成員時強調,安全是民航業的生命線,任何時候任何環節都不能麻痺大意。民航主管部門和有關地方、企業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正確處理安全與發展、安全與效益的關係,始終把安全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回眸「十三五」,民航安全工作成績突出,各項安全指標好於預期。截至今年6月底,運輸航空每百萬飛行小時重大事故率5年滾動平均值為0,低於預期0.15的安全目標及世界同期水平;生產經營性通用航空每萬飛行小時死亡事故率為0.052,低於0.09的安全目標;未發生非法幹擾造成的航空器重大事故和重大航空地面事故。

  數字的背後,是民航業堅持對安全隱患「零容忍」,以「眼睛裡不容沙子」的態度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隱患整治力度加大,風險防控持續加強,推動「控總量、調結構」在安全領域有效落地,安全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華北空管局位於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西塔臺。

  本著對安全隱患「零容忍」的原則,中國民航在全球率先停止波音737MAX商業運行,彰顯出對生命高度負責的態度和作為民航大國的責任擔當。「十三五」期間,中國民航籤署《中歐民用航空安全協定》,高票連任國際民航組織一類理事國,加快推動中國安全技術標準走向國際。中國民航飛行品質監控基站一期項目正式上線投入運行,標誌著中國民航在「大數據+飛行安全」能力建設方面開闢出了新天地——通過深度挖掘和運用海量的飛行品質監控數據,有效實施數據驅動的風險預警和重點監管,助力民航安全風險管控水平再上新臺階。

  民航安全治理能力的提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再次凸顯。今年,面對統籌疫情防控和民航安全的新挑戰,針對疫情防控期間行業生產運行特點,民航及時提出了防「忙」中出亂、防「閒」來麻痺、防「慌」中出錯,有力確保了行業安全態勢總體平穩可控。

  一個航班一個航班地盯,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抓,民航人為築牢民航強國建設安全之基不懈奮鬥,持續創造著新的安全紀錄。

  國航保障復工復產專機。田航攝

  復甦育先機臨空經濟領飛

  跑道上一架架飛機排隊依次出港,各地候機樓恢復往昔繁忙喧鬧。

  10月15日,民航局公布了一組令人振奮的數據:9月份全行業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貨郵運輸量已經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76.3%、87.5%、96.4%。其中,國內航空運輸總周轉量和旅客運輸量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6.9%和98%。

  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各市場主體展現出強烈的創新精神,航空公司陸續推出創意產品。6月下旬,東航率先推出「周末隨心飛」,引燃出行市場。這一創新舉動也引發各航空公司爭相效仿,南方航空、海南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等紛紛跟進,提振航旅全產業鏈消費,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在剛結束不久的第三屆進博會上,東航籤署了兩個航空大單,總金額超過11億美元。中國民航業的復甦,也給了國外航空產業鏈上的供應商更多信心。「中國是GE重要的戰略市場,GE非常看重進博會這一和各界交流的國際性平臺,也相信進博會將為全球經濟復甦注入動力。」GE(美國通用電氣公司)中國總裁兼執行長向偉明表示。

  作為促進全球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的服務支撐型產業,中國民航在全球民航業遭受疫情重創的形勢下率先觸底反彈,為國內經濟復甦與發展提振了信心,也向國際社會釋放出積極信號。

  「還沒有從中國直購過商品嗎?請點擊我們的連結。」比利時「面對危機」網站日前發布特刊廣告,介紹如何從中國網購商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歐洲國家關閉了「非必需品」實體商店。一時間,從中國網購成為一種消費新時尚,中國國際貨運航班量呈爆發式增長,9月份國際貨運航班量達到去年同期的2.5倍。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人民,首先感受到這一變化。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已與96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籤訂了雙邊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與其中54個國家保持定期客貨運通航。疫情發生後,這些空中橋梁成為攜手抗擊疫情的「生命通道」。疫情期間,中國民航共向47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抗疫援助,累計運送防疫物資超過1700噸。在9月8日第二屆「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峰會上,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崔曉峰表示,目前,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每周運營貨運航班1068班,是疫情發生前的2.6倍。

  民航國際化程度高,能夠滿足距離遠、範圍廣、時效性要求高的通達需求,對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拓展我國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具有獨特優勢。5年來,航空經濟正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

  放眼全國機場周邊,臨空經濟區建設初見成效,「大臨空」經濟格局逐步形成,鄭州航空港綜合實驗區智能終端產業圈、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醫藥健康產業生態圈等新興經濟業態層出不窮。北京大興、上海虹橋、廣州、成都等15個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全部於「十三五」期間建成,全國規劃建設的空港經濟區超過100個。臨空經濟對區域經濟貢獻力逐漸加強,以北京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為例,2019年,其屬地總收入達3083億元,實現稅收240億元,在北京市GDP中的佔比逐年攀升。

  不沿江、不靠海、不沿邊的成都,經濟發展靠藍天,不斷拉近與世界的距離,從內陸城市華麗轉變為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不遠的將來,隨著四川天府國際機場的建成投運,成都將成為繼上海、北京之後我國第三座擁有雙機場的城市。在重慶,渝北區依託江北機場國際空港優勢,全面推進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成都雙流機場與重慶江北機場2019年旅客吞吐量之和超過1億人次,成渝機場群概念已經日漸成形,成為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大世界級機場群之後的又一個「潛力股」。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產業,中國民航乘勢而上,張開雙翼,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陳肖攝

  發展靠藍天空中網絡縱橫

  今年9月22日,作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引擎,通航近一年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

  弄潮兒向濤頭立。縱覽「十三五」國內民航發展版圖,長三角初步擁有世界領先的航線網絡,大灣區民航發展的號角已經吹響,西部地區主要機場也掀起了新一輪改擴建大潮。

  天路橫貫東西,連接南北,飛機起落間,昔日天塹早已變通途。「十三五」期間,我國國內航線網絡日益完善,國際航線更加通達通暢。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共有定期航線5521條,其中,國內航線4568條(包括港澳臺航線111條),國際航線953條,比2015年分別增長71.3%和44.4%;境內通航城市234個,中外航空公司從我國通航至73個國家和地區的218個境外城市;運輸航空機隊規模由2015年的2650架增加至2019年的3818架,運輸航空公司增加至62家。

  由三大世界級機場群、十大國際航空樞紐、29個區域樞紐和非樞紐運輸機場組成,覆蓋廣泛、分布合理、功能完善、集約環保——5年來,我國機場體系布局進一步完善,綜合保障和服務能力持續增強。預計到「十三五」末,我國運輸機場數量將從210個增加到241個,將覆蓋92%的地級市,其中千萬級機場從26個增加到39個。

  5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乘坐飛機出行,享受航空服務的高效與便捷。民航運輸總量日益增長,服務旅客規模逐漸擴大。2015年至2019年,旅客運輸量從4.4億人次增加到6.6億人次,年均增長10.7%。旅客周轉量在綜合交通中的比重從2015年的24.2%提高到33.1%。

  飛機有翅膀,能飛過高山;人心有翅膀,能穿越千山萬水。一座座機場、一條條航線,讓東北的冰天雪地變為金山銀山。「高質量發展靠藍天!」面對時代命題,中部六省區不約而同給出了答案。

  2019年9月16日,一架由四川航空執飛的A319飛機平穩降落在格薩爾機場,甘孜州成為四川省唯一擁有三座民用支線機場的市州。得益於此,隨著藏族小哥丁真的爆紅,他的家鄉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成為繼「情歌之鄉」康定、「香格裡拉之魂」稻城亞丁、「世界最大佛學院」色達之後的又一個「打卡聖地」。據攜程網數據顯示,「理塘」熱度從11月20日起大漲,到11月最後一周,「理塘」搜索量猛增620%,比國慶翻4倍。

  除了詩和遠方,還有美食和網購。人們只需要動動手指在網際網路下訂單,各種生猛海鮮、時令鮮果、珍饈美味就可搭乘飛機,速運到家門口。在有94%山區的雲南,花農們通過便捷的航空運輸,讓鮮花香飄世界……

  讓人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是初心,更是奮鬥目標。5年來,一條條航線發展成為一條條生機勃勃的「大動脈」,民航人努力構建四通八達的空中網絡,助力百姓過上更有品質的幸福生活。

  南航服務無陪兒童。

  出行有品質真情服務暖心

  81.65%——這是2019年全國航班正常率呈現的優秀答卷,這一數據已經連續兩年超過80%,較5年前提高了近13個百分點。

  真情服務是民航作為服務行業的本質要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根本體現。民航局局長馮正霖曾指出:「真情服務要以提高航班正常率為牽引指標,帶動服務品質的提高。」

  順理而舉,易為力。近年來,隨著行業持續大流量、高密度運行,加之極端天氣和其他活動的影響,民航運行環境愈加複雜,航班延誤問題時有發生,航班正常情況成為社會大眾考量民航服務的焦點。

  自2017年起正式實施的《航班正常管理規定》是民航局首部航班正常管理方面的規章,明確了各航空運行主體的責任,使保障航班正常、維護旅客權益有規可依、有據可查。隨後,民航局提出「控總量、調結構」決策部署,目前已初步形成精準調控、動態調控、分類調控的體系機制,實現了保障能力與航班總量總體平衡匹配,航班正常率提升,平均延誤時間減少,運行抗幹擾能力增強。

  5年來,民航人的專業素養、高效溝通、真情付出體現在百姓出行品質提升的方方面面。

  「我的行李我知道」將成為旅客出行的日常操作。今年9月,民航局正式認定「航易行」平臺為中國民航行李跟蹤系統公共信息平臺,標誌著射頻識別行李跟蹤系統建設正式進入「架線入網」階段,為後續機場全線路行李跟蹤服務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已經實現國航北京往返成都、東航北京往返上海、南航北京往返廣州的全流程行李跟蹤服務。

  「無紙化」乘機實現「一臉通關」。目前,大興機場已完成「One ID」全流程刷臉通關產品的線上測試工作,有望在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未來通過在航空公司App提前註冊「一臉通關」並完成身份信息驗證,便可通過「刷臉」完成從值機、安檢到登機的全部流程。全國九成以上的機場和主要航空公司已經完成「無紙化」升級改造,37家千萬級機場的自助值機比例超過七成。「無紙化」乘機不僅方便旅客出行,提高值機效率,還將低碳環保理念和綠色機場建設落到實處。

  2018年民航局出臺新的票務服務監管規定,讓退改籤成為一項「臺面」上的收費;同年民航局出臺《關於進一步提升民航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推動機場餐飲「同城同質同價」,機場餐飲不再「高冷」;2019年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當天,「12326」民航服務質量監督電話正式開通,旅客意見從此有的放矢;19家國內航司506架飛機為855萬旅客提供了客艙Wi-Fi服務;100多個國內機場為軍人開通「依法優先」通道;設置候機樓母嬰室成為每家機場的「標配」……

  東航「進博號」。

  兩翼齊發展通用航空奮飛

  雁擊長空,盡顯鴻鵠之志;領引通航,大展豪氣幹雲。11月25日,《人民日報》發布了一組「大國重器」,「領雁」與「嫦娥、天問、鵲橋、玉兔、北鬥、蛟龍」共列榜單。

  「領雁」AG50是在我國大力發展通用航空的背景下,針對航空俱樂部、通用航空公司、飛行學校以及私人飛行的市場需求,量身打造的一款高安全、高舒適、低成本輕型運動飛機。

  「十三五」以來,通用航空發展的熱情「點燃」。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從國家層面對通用航空產業發展作了戰略部署;在《指導意見》的引導下,2017年,60餘項涉及通用航空發展的相關政策相繼落地,其中民航局印發的《通用航空發展「十三五」規劃》是我國行業管理部門第一次出臺通用航空5年專項規劃。

  此後,民航局出臺了一系列與通用航空發展相關的文件,涉及機場、空管、運營、市場、適航等多個領域,體現出「放管結合,以放為主,分類管理」的通用航空管理改革政策導向。面對萬億元新藍海,各地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積極引導,支持通航飛機製造、通用機場規劃建設,推動生產作業飛行、私人飛行和娛樂飛行發展。

  針對需要大眾廣泛參與的特點,「放」是通用航空政策改革的主要方向。2018年9月18日,首都機場公務機停機坪迎來了一架空中國王C90飛機。這架小飛機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全國的「環飛」。比原計劃的半年時間提前了好幾個月完成飛行,這讓機長閆文輝意外且驚喜——無論是飛行計劃申請和審批、通用機場的服務,還是配套設施的使用,都比較順利。

  「十三五」期間,我國通用航空努力與民航運輸「兩翼齊飛」。截至目前,傳統通用航空企業509家,運營航空器2913架,分別較「十二五」末增長81.1%和30.3%。2019年,傳統通用航空運行106.5萬小時,比「十二五」末增長36.7%。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航空醫療救援和通用航空運輸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月20日至5月18日,全國141家通用航空企業使用1002架航空器執行了378次疫情防控任務,運送各類藥品和物資90餘噸。

  儘管發展加速,但通用航空發展潛能依然有待釋放。根據規劃,「十三五」要建成500個通用機場,實現5000架通用航空器和200萬小時的飛行量。目前,已註冊通用機場313個,加上繼續驗證辦證的,基本可以實現目標;有2777架航空器,如果包括無人機,將超額完成航空器數量和飛行量目標。截至2019年年底,已註冊無人機達39.2萬架,完成商業飛行125萬小時。全面修訂的《通用航空經營許可管理規定》將於2021年實施,為過度監管鬆綁,深化「放管服」改革,扶持無人機新業態發展。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在全力以赴建設民航強國的新徵程中,民航人將勇毅篤行、攻堅克難,去創造更美好的空中之路。

相關焦點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民航篇」好風助力上青雲
    民航主管部門和有關地方、企業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正確處理安全與發展、安全與效益的關係,始終把安全作為頭等大事來抓。  回眸「十三五」,民航安全工作成績突出,各項安全指標好於預期。中國民航飛行品質監控基站一期項目正式上線投入運行,標誌著中國民航在「大數據+飛行安全」能力建設方面開闢出了新天地——通過深度挖掘和運用海量的飛行品質監控數據,有效實施數據驅動的風險預警和重點監管,助力民航安全風險管控水平再上新臺階。  民航安全治理能力的提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再次凸顯。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民航篇】
    回眸「十三五」,民航安全工作成績突出,各項安全指標好於預期。截至今年6月底,運輸航空每百萬飛行小時重大事故率5年滾動平均值為0,低於預期0.15的安全目標及世界同期水平;生產經營性通用航空每萬飛行小時死亡事故率為0.052,低於0.09的安全目標;未發生非法幹擾造成的航空器重大事故和重大航空地面事故。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郵政篇
    民營快遞企業發展「快遞+農業」「電商+快遞+農業」等扶貧模式,充分發揮平臺的渠道資源優勢,帶動全國多個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湖北黃岡羅田縣農產品資源豐富,是全國知名的「板慄之鄉」「茯苓之鄉」和「桑蠶之鄉」,因長期受交通運輸條件的制約,農副產品進城物流成本較高。湖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與羅田縣政府合作,打造快遞進村示範網點。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郵政篇】
    民營快遞企業發展「快遞+農業」「電商+快遞+農業」等扶貧模式,充分發揮平臺的渠道資源優勢,帶動全國多個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湖北黃岡羅田縣農產品資源豐富,是全國知名的「板慄之鄉」「茯苓之鄉」和「桑蠶之鄉」,因長期受交通運輸條件的制約,農副產品進城物流成本較高。湖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與羅田縣政府合作,打造快遞進村示範網點。正是在這裡,今年第800億件快遞誕生了!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郵政篇】以夢為馬越山海
    像塔什庫爾幹縣一樣,我國邊遠民族地區大多地廣人稀、自然環境惡劣、交通狀況複雜落後,這也是建制村直接通郵「最後一公裡」遇到的最大瓶頸。  「十三五」期間,通往喀什地區的險絕之路拓寬翻新,郵路打通,開闢專人、專車、專線……幾年間,越來越多的郵件、包裹翻越山嶺抵達這裡,郵遞員成為當地居民心心念念的「冰山上的來客」。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公路篇:大道如虹天地寬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公路篇】大道如虹天地寬  四通八達!自東向西,縱橫交錯、規模龐大的動脈網絡貫通城市、暢達鄉村,通車總裡程15.5萬公裡的高速公路,奠定了保運保供、保通保暢的基礎。  川流不息!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郵政篇」以夢為馬越山海
    民營快遞企業發展「快遞+農業」「電商+快遞+農業」等扶貧模式,充分發揮平臺的渠道資源優勢,帶動全國多個貧困地區經濟發展。  湖北黃岡羅田縣農產品資源豐富,是全國知名的「板慄之鄉」「茯苓之鄉」和「桑蠶之鄉」,因長期受交通運輸條件的制約,農副產品進城物流成本較高。湖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與羅田縣政府合作,打造快遞進村示範網點。正是在這裡,今年第800億件快遞誕生了!
  • 好風助力上青雲
    回眸「十三五」,民航安全工作成績突出,各項安全指標好於預期。截至今年6月底,運輸航空每百萬飛行小時重大事故率5年滾動平均值為0,低於預期0.15的安全目標及世界同期水平;生產經營性通用航空每萬飛行小時死亡事故率為0.052,低於0.09的安全目標;未發生非法幹擾造成的航空器重大事故和重大航空地面事故。
  • 「十三五」成就巡禮|亮亮蕪湖的交通成績單!
    ▲點擊圖片 了解詳情蕪湖市交通局美好蕪湖「十三五」成就巡禮新聞發布會,12月18日上午舉行。今天的蕪湖交通,高速公路「兩環九射」、輻射全國;國省幹道「四縱五橫」、聯線成網;四好農村路「通城達鄉」、進村入戶;水運航道「十」字銜接、通江達海。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水運篇】風勁帆滿海天闊新媒體...
    「十三五」期間,沿海港口多個全自動化碼頭落成,智慧港口建設已經成為我國港口發展的標誌性成就之一。全球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碼頭——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區四期碼頭,從設備到「大腦」,均為「中國製造」。投入運營3年來,智能生產管理系統發出的指令控制著整個碼頭的智能設備高效運轉,不斷刷新碼頭吞吐量紀錄。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鐵路篇|鐵肩擔當大國興
    翻開「十三五」的編年冊,中國鐵路不斷在高峰中再攀新高,科技取得新進步,發展邁上新臺階。5年裡,鐵路人勠力同心,譜寫了新時代鐵路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四縱四橫」高鐵網提前建成運營,「八縱八橫」高鐵網建設加快推進。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最發達的高鐵網。
  • 自治區交通廳召開自治區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情況「十四五...
    自治區交通運輸「十三五」發展情況「十四五」工作思路新聞發布會發布詞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副廳長  李喜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藉此機會,我也代表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向各位媒體記者朋友長期以來始終關心支持幫助自治區交通運輸事業的改革發展表示衷心的感謝!
  • 車水馬龍 大道如虹——「十三五」以來全州交通運輸事業發展綜述
    近年來,全州交通運輸系統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緊扣國家、省對交通運輸事業發展的重大判斷,全州交通運輸事業發展呈現「高位增長、跨越趕超、形象提升」的良好態勢。特別是今年以來,州交通運輸局在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面對嚴峻複雜形勢和新冠疫情影響,化危機為先機、應變局為開局,既「補」又「搶」,鍛長板、補短板,舉全系統、全社會之力奮力推進全州交通運輸事業高質量發展。
  • 【多彩貴州「十三五」成就巡禮】通衢興黔省 路暢視界寬
    【多彩貴州「十三五」成就巡禮】通衢興黔省 路暢視界寬 2020-11-02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伊犁州領導與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共商伊犁交通發展大計
    「十三五」期間,伊犁州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堅強領導下,在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搶抓國家和自治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歷史機遇,堅持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和改善民生的「重頭戲」加以推進,交通基礎條件大幅改善。
  • ...農民富了——平涼市崆峒區「十三五」成就巡禮農業農村篇
    農業強了 農村美了 農民富了——崆峒區「十三五」成就巡禮農業農村篇平涼日報記者 魏麗這是砥礪奮進的五年。全區一產增加值年均增速達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5%。預計2020年底,全區一產增加值實現11.41億元,糧食總產量可達19.1萬噸,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309元。這是篤行致遠的五年。
  • 民航局謀劃「十四五」期間民航改革發展工作思路和重點任務
    座談會上,行業27家單位主要負責同志暢所欲言,結合各單位發展實際,重點圍繞後疫情時代行業發展、航空物流、安全運行、通航發展、深化改革、數位化轉型升級、臨空經濟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與討論,並對《關於「十四五」期間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見》提出意見建議。  「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民航發展的關鍵詞。
  • 【十三五成就巡禮】平壩:託住就業大局 築牢民生之本
    【十三五成就巡禮】平壩:託住就業大局 築牢民生之本 2020-12-17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三五』成就巡禮」新聞發布③煙臺建設海洋經濟大市的"六個...
    煙臺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曲波主持新聞發布會12月10日,煙臺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採取「場內線下媒體」+「場外線上媒體」相結合的形式,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第三場新聞發布會,通報煙臺市「十三五」期間海洋經濟大市建設有關情況
  • 打通經濟發展「大動脈」,「十三五」我區初步建成現代立體交通格局
    「十三五」以來,我區緊緊抓住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戰略機遇,不斷加快綜合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打通經濟發展「大動脈」。「十三五」時期,全區綜合交通實體線網總裡程預計突破14萬公裡,預計到今年底,全區完成綜合交通運輸固定資產投資約6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