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蔬菜、針頭線腦、鍋碗瓢盆的小生意看似普通,卻是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大民生」,社區便民網點的品質直接關係到百姓的幸福指數。記者從朝陽區商務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朝陽區緊扣「七有」「五性」要求,抓好民生保障工作,通過保持穩定供應、加快補缺建設、優化網點布局、引導模式創新等多種方式,累計完成新建、改造生活服務業網點超過800個,在全市率先探索「1+N」的便民服務模式,試點建設10家便利店搭載售賣乙類非處方藥、二類醫療器械,多渠道打造高品質、多功能的便民服務網點,為群眾增便利。
買菜買飯買藥都能辦
多類型便利店讓居民享受快捷購物
今年8月底,位於朝陽區廣華新城的T11生鮮超市正式開業,成為附近居民日常購物的又一選擇。「你看這菜,真不錯!」正在挑選豆角的劉女士告訴記者,以前買菜需要坐公交車到兩公裡以外的超市,很不方便。「得知小區裡開了超市就趕緊來看看,價格親民,商品也很全,非常方便!」劉女士說道。在超市入口處,榴槤、柚子、蘋果等水果分門別類地整齊擺放,頂花帶刺的黃瓜、綠油油的西藍花等各色蔬菜都透著一股新鮮勁兒。
對於上班族而言,樓下的便利店便成為快捷採買的最優選項。「兩個包子,一杯美式咖啡!」早上七八點鐘,朝陽大悅城附近的一家便利店內擠滿了顧客,其中不少都是來買早飯的。店裡負責分裝便當的工作人員不斷往返於保溫櫃與便當區之間,忙得腳不沾地。「早飯晚飯在這解決,還能來杯咖啡醒醒腦,便利店實實在在給我們帶來了方便。」一位正在排隊結帳的「上班族」王先生告訴記者。
對於朝陽群眾來說,便利店再熟悉不過。近年來,便利店多方轉型提升,具有了除了買菜、日用品以外的新功能。目前,京客隆在多個門店打造了社區便民服務微中心,分別搭載洗衣、洗鞋、修鎖配鑰匙等10多項與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項目,並可預約家政、旅遊諮詢、換燈泡等服務。位於朝陽區工體東路的京客隆便利店成為北京第一家可賣藥的便利店,除此之外,屈臣氏等8家便利店也開通了售藥服務。「連鎖便利店零售藥物,確實帶來很大便利。我們足不出社區,就能買到所需藥物,不用專門跑到藥店去買了。」居民王女士表示。
如今,這些小超市、便利店滿足了居民購物、餐飲、本地生活服務等各類需求。據介紹,「十三五」期間,朝陽區持續優化便民服務網點布局、結構和功能,鼓勵優質品牌企業連鎖發展、創新發展,增加便利店、便民店等特色小店商業設施供給,推動「早餐示範工程」建設,新建或改造標準化固定門店式早餐網點上百個,新建或改造搭載早餐服務的便利店上百個,目前已涵蓋7-11、便利蜂、京客隆、易捷、好鄰居等眾多品牌便利店企業在朝陽發展。
2020年以來,朝陽區積極引導便民商業網點入駐小關、奧運村、高碑店、南磨房等街鄉,網點類型包括蔬菜零售、早餐、便利店、美容美髮店等,目前已累計新建提升便民商業網點116處,居民們在家門口盡享便利。
「大網點+小網店」 「線上+線下」新型服務模式為群眾增便利
各類「無接觸自提點」1126個 社區覆蓋率超90%
除了新增小超市、便利店等「小網點」,朝陽區「十三五」期間還積極利用疏解騰退空間,加快補足便民商業短板,推動中小型社區商業綜合體等「大網點」建設,在滿足居民日常消費需求的同時,實現對傳統核心商圈消費的分流,有效促進城市運行效率提升。
「現在您上眼瞧,咱這大市場不光乾淨整潔,還有陣陣花香味兒呢!」家住孫河地區康營家園五區的居民趙力,帶著記者走進世通嘉鑫便民服務市場,市場分為上下兩層,共計4000餘平方米,有上百個攤位。一層四周為乾淨整齊的玻璃櫥窗,上部配有風格統一的招牌,市場中心區域為鮮花攤位,一進門便能聞到一股花香。
據悉,該地原為孫河康營家園便民市場,為了更好地提升群眾生活品質,2017年開始,孫河地區辦事處開始對便民服務市場展開全面清理整治和改造,如今,這座便民市場實現升級轉型,老市場搖身一變,成了品類齊全、品質上乘的農副產品聚集地,補足了地區商業便民服務短板。
菜市場連著大民生,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也是衡量民生改善情況的標尺。「十三五」期間,像康營家園菜市場、三源裡菜市場這樣的新建改造的市場舉不勝舉。高碑店地區半壁店方家村農貿市場經過改造升級,9600平方米的市場涵蓋多種蔬菜生鮮,還有日用百貨、寵物用品、鮮花綠植、特色小吃等330個攤位,讓居民們在家門口一站式購齊生活所需。平房地區福盈家園便民商業服務綜合體面積2600餘平方米,改造後成為平房、三間房地區最大的便民蔬菜直營店,不僅售賣蔬菜水果、米麵糧油、鮮肉海鮮等各類百姓日常所需的商品。
在網絡高度普及的今天,朝陽區的便民網點早已不滿足於線下服務這麼簡單,愈發強大的線上線下聯動功能正在不斷推進中。「十三五」期間,朝陽區商務局持續促進線上線下融合,支持企業發展線上線下聯動的「網際網路+生活性服務業」新型服務模式,引導盒馬鮮生、小象生鮮等一批便民零售新業態集中落地,推動美菜、美團、榮昌e袋洗等電商企業,實現了生鮮水果、洗染等服務線上線下整合。
今年疫情期間,朝陽區發揮區內生鮮類電商企業聚集等優勢,引導美菜、美團、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線上生鮮電商平臺協調直供產地和廠商,加大對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供給。據了解,朝陽區創新發展「無接觸配送」新模式,引導幫扶電商企業在社區前沿建設前置倉、自提點(櫃)等,初步形成立社區「點對點」供應保障網絡。目前,盒馬鮮生、物美、每日優鮮、禧駝等企業累計建有各類「無接觸自提點」1126個,社區覆蓋率達到90%以上。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託住朝陽群眾「菜籃子」。 (通訊員 王成)
責任編輯: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