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巴黎是個神奇的城市,它可以讓沒去過巴黎的人也能在心中構建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巴黎。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巴黎,但法式似乎卻只有一種法式。」這句看似玩笑的話語背後卻有讓人無法反駁的流行趨勢作為佐證。最近才發現Sabina Socol居然開了小紅書,開始用第三人稱分享自己的穿搭。
Emily in Paris裡的穿搭被吐槽的同時,讓人不由得懷疑——國內備受推崇的「Jeanne Damas式」的法式就是真法式了嗎?
茶歇裙、菜籃子這些刻板化的元素成為了所謂「法式」的標配,法式似乎也被網絡套上了一層模糊的濾鏡。無論法式風格被大家怎樣討論,它好像都無法跳脫出「想像中」這個前綴。
法國人真的會背菜籃子嗎?
Jeanne Damas在法國本土到底火不火?
到底怎樣的穿搭才是真法式?
所以這次我們特意採訪了3位正在巴黎生活的博主,從她們的眼中看到的巴黎和法式,或許會走下神壇而變得真實起來。
weibo:@三塊和二毛
ins:@zhaodanspz
📍巴黎
被三塊和二毛吸引不僅僅是因為她拍攝的那些好看的照片,更是因為她的文字。總覺得這個女生有一雙極具洞察力的眼睛,可以看到生活中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細微之處的美麗。
「喜歡這個穿著一身很輕鬆黑色的女孩,
趁她認真拍夕陽,我拍了她,
我們都為這一刻的喜歡,留了念。」
在三塊和二毛鏡頭下的巴黎人各有各的姿態,當看到這些照片時,你會發現法式風格不再是用一個簡單的名詞就可以概括,法式風格重點從來不在法式,而是在於風格一詞。因為風格從來不會被某個單品限制,即使是同一件襯衫,也可能因為不同的人而衍生出完全不同的打開方式。
Q1:
去過巴黎的朋友說他會被巴黎女人身上那種就算背著Birkin也能自在地騎著自行車的雲淡風輕吸引,所以巴黎女人的effortless是與生俱來的嗎?
@三塊和二毛:
或者換一種說法可能會比較確切一點,巴黎女人是看起來effortless。如果要找一個簡單的中文來對應我想用舉重若輕。就像看舞蹈演員腳步輕盈地跳一支舞,鋼琴家飽滿流暢地彈一曲,或者優等生邏輯清晰地答一道題一樣,這些看似輕鬆的背後是有長期的學習鍛鍊的。
在個人風格上的學習鍛鍊來源於觀察。
會穿的巴黎女人往往也很善於觀察周圍的人和身邊的環境,加之在巴黎這樣一個不用打開雜誌就能看穿搭的城市,對於有觀察力的人而言學習是一件自然而然事,也是日日月月積累的過程。
Q2:
有人說像Jeanne Damas這種風格的法式,是被法國之外的女性想像出來的法式風格,你認同這個觀點嗎?
@三塊和二毛:
Jeanne Damas的風格是現實存在的一種,是符合市場消費的法式風格。
她的風格之所以能夠成為最廣泛流行的一種法式風格其原因之一是這種風格最容易學習和複製,只要擁有幾件基本單品例如碎花裙、菜籃子就可以模仿一個大概。這跟泡沫劇收視率高的原理有點相似,因為好理解也不用費太多心思,所以能被大部分的人消化吸收,適用性也廣。
對於流行的趨勢,我們很容易陷入一種極端的情緒中,極度喜歡或是極度厭惡,但在採訪中三塊和二毛的一句話深入淺出地解釋了現在流行的法式之所以始終無法達到精髓的原因——
「就像菜譜裡的調料不再是「少許適量」,而變成了每樣多少克,雖然這樣每個人做出來都是相近的味道但就比較少會出錯。」
Q3:
在你拍的這麼多照片中,有讓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張嗎?可以講一下這張照片背後的故事嗎?
@三塊和二毛:
這張照片拍於我家樓下,是我第一次來看房等房東時拍的。巴黎算是比較多雨的城市,那天原本是個晴天卻突然下起雨來,我和一些同樣沒帶傘的人在屋簷下躲雨,看到雨滴從頂篷上滴滴答答匯聚後落下來,街上或匆忙或悠哉的行人,還有隔壁餐廳餐具碰擊的聲音。
這是一個雨天卻並不陰沉,身邊有很多的聲音,在照片上表現出的卻是瞬間的安靜,自此我喜歡上了有生活味的雨天,也住在了城市的這個角落。
這是三塊和二毛的置頂微博文字:
「整理了一些早期用手機拍的街拍照片,希望這些照片能鼓勵大家用最便捷的工具去記錄生活,所有照片都是用手機拍的,畫質很普通,但確實記錄了美好。」
對法式來說,真正吸引我們的不是單品,而是穿上這些衣服而獨具風格的人。就像攝影一樣,手機還是相機其實也並不是最重要的東西。
cestmoii鏡頭下的巴黎總是有種不一樣的青春色彩,從她的記錄中可以看到巴黎更加具有活力的一面。看到這裡的年輕人,你會感到巴黎的年輕人和我們似乎也沒什麼兩樣。法式不只有穿著碎花裙坐在街邊喝咖啡的淑女,為高街品牌買單的年輕人也是法式的一部分。
當問到「如果要用一個顏色來形容巴黎,你會選什麼」這個問題時,cestmoii竟然出乎意料地選擇了青灰色,這個有些暗色調的顏色。但當她描述出畫面時,你才會覺得這個顏色是如此地貼切。
巴黎的基調是低調的青灰色,而其他色彩則是點綴青灰最好的搭配。
「巴黎大部分是著名的奧斯曼建築,
大片的青灰色屋頂,低矮的住宅,
站在高處看這個城市,
會發現好像整個城市色調是統一的。」
Q1:
你認為法式風格是否是只存在法國才合理的風格?
@cestmoii:
城市和人是相互影響的關係,人構成了城市,而城市也能體現了一個地方人的氣質。巴黎給我的感覺是自由的,這裡的人自由隨心,想穿什麼想做什麼都可以。
這是我去海邊的路上遇見的四個提著音響和酒,邊唱邊跳大步向前的女孩。她們感染了沿街的人,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她們的開心。沒有刻意法式的打扮,就是年輕女孩的模樣,自信、熱情、大方、自由、美麗,但就是能讓人感受到一種法式的輕鬆自在。
"This is what makes us girls!"
所以我覺得「法式風格」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合理的吧。
在巴黎生活久了就會感受到法國人的法式並不是過分精緻、用力搭配,恰恰相反,是一種effortless的隨意,毫不費力的慵懶,偶爾一兩個點綴作亮點。所以大家沒有必要神化「法式」,其實這也只是一種刻板印象,比如看到某些碎花、海魂衫元素你會瞬間想到法式。
「法式」可能在法國更加相得益彰,不在法國也沒什麼關係,我眼裡的「法式」是自由的,在哪裡都合理。
Q2:
我們國內了解到很火的博主像Jeanne Damas和Sabina Socol,在法國本土也有同樣的影響力嗎?
@cestmoii:
我去年初在一家base法國的時尚快消品牌實習過,在工作中接觸了一些fashion從業人員還有幾家法國公關公司,他們好像都不是太知道 Jeanne Damas。包括在法國留學這幾年,我身邊的法國同學和朋友關注的法國本地「網紅」也不是她,有一些人甚至都不知道她。不過我個人覺得Rouje品牌創立之後,Jeanne在法國本地的知名度和受眾度會提高了一些,但總的來說她的海外流量還是遠高於在法國本土的。(她的ins裡英文評論一直多於法語評論)
下面這三位是我受邀參加Chanel展覽時遇到的法國本地比較有影響力的kol。
Q3:
如果從你的衣櫃裡選出一件秋冬在巴黎的愛用單品,是什麼?
@cestmoii:
應該是風衣吧。
秋冬的時候走在街上,感覺每個巴黎人都有一件風衣,而且這個季節經常飄點小雨,陰沉沉的,大家也不喜歡打傘, 風衣擋擋就好,實用也百搭。
最後cestmoii還打破了我們對於巴黎的一個美好幻想,不要以為巴黎人都喜歡騎自行車,其實現在的巴黎人更喜歡騎共享電動滑板車。
巴黎不用優雅,也依然是巴黎。
weibo:@-茗古-
WeChat:@mimosavtg2
📍巴黎
作為各類跳騷市場和古著店的天堂的巴黎來說,只要你願意,二手和Vintage可以撐起你的大半個衣櫥。就像茗古說的「Vintage單品是法國人生活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打造個人風格的利器」。
巴黎人的Vintage時髦是用相對合理的價格買到自己喜歡的復古款式,打造出適合自己的風格。Vintage的稀有性從來不是炫耀的資本,更多法國女生雖然穿著Vintage,但她們不會被所謂的復古風格定義,而是讓衣服去詮釋自己的特性。
是人穿衣服,不是讓衣服駕馭自己。
Q1:
作為古著店主,你覺得Vintage單品在法式風格裡是怎樣的存在?
@-茗古-:
走在巴黎街頭,你會感嘆路上的女孩、男孩甚至老奶奶為什麼穿得那麼美,而且美得各不一樣。他們的單品往往是在商場專櫃裡無法找到的。
如果把現在的時尚大牌比做一滴水,vintage就是一條河。你可以從歷史的長河裡挑選出能詮釋自己風格的單品。比如在專櫃只能買到現在Maria設計的Dior,但是在vintage 20甚至50年的歷史裡,我可以選擇海盜爺時期的小妖精風Dior,瑪吉拉時期的愛馬仕,JPG的avant-garde。
我可以不受時代的限制,選擇我所喜歡的,而不是跟隨所謂的「潮流」。
Q2:
你淘到的一件讓你印象最深刻的單品是什麼?可以給我們講一講它背後的故事嗎?
@-茗古-:
是一件1970年的YSL狩獵夾克。
狩獵夾克和西裝在過去是男士的專屬,然而聖羅蘭先生問,為什么女士不可以穿著舒服的褲裝呢?於是以男裝為靈感,設計出當年劃時代意義的狩獵夾克與吸菸裝。
為了致敬和延續聖羅蘭的精神,我以YSL男裝為原型,一刀兩斷把一件YSL男士西裝改造成女士套裝,很多明星比如郭採潔就很喜歡並且穿著了這套ysl古著改造。我覺得古著改造很有意思,把過去的單品解構改造,得到新的生命。
在古著店總有各種故事發生,一個女孩來茗古店裡挑選給自己的生日禮物,意外發現一款很喜歡的秀款Chanel外套,沒想到正好是她出生的那一年1996年的Chanel。一件時裝原來可以承載這樣的故事,這種奇妙的緣分讓購買的人和衣服的紐帶更加緊密。
茗古是個會把正式的Vintage時裝作為OOTD的人,因為只有經常穿著,時裝才能煥發出原本的魅力,這也才是法式中Vintage單品的意義。
法國人愛法棍,採訪中生活在巴黎的大家卻偏偏愛酥軟的可頌,但對於帆布袋和菜籃子,大家卻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帆布袋,可是這些又有什麼關係呢。
就像選擇哪件單品,並不能決定是不是法式,所以與其糾結這個問題,不如學一下法國人的自在隨意,三包疊搭在一起可能是意外,但卻有讓人欣喜的效果。
享受浪漫和自由是人類對於美好最原始的渴望,如果美好還要被框定,那可能就是世界上最不浪漫的事了。
採訪結束髮現已經為還未成型的巴黎之行安排了太多計劃:約好和cestmoii一起逛巴黎市集、一定要去茗古的店裡逛逛喝杯特調雞尾酒以及看看三塊和二毛照片裡那些可愛的巴黎人。
最後還是要感謝茗古、三塊和二毛和cestmoii的分享,謝謝她們跟我們聊了聊另一個真實的巴黎,也希望現在還在海外生活的大家一切平安、順遂。
撰稿:Gin
圖片:三塊和二毛&cestmoii&茗古&網絡
/
聯繫:info@fakesh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