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一部《鶴唳華亭》,儘管劇集有60集之長,但也不妨礙人們追劇追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在這部戲中,飾演男主角蕭定權的羅晉可以說是從頭哭到尾,是比馬景濤和秦漢這些老一輩瓊瑤劇男主角還要耐哭的角色。生氣時哭,委屈時哭,失望時哭,被背叛時哭,愛而不得也哭,總之就是讓我們看盡了一個男人的各種悲傷。這部戲對於羅晉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體力和心力,因為哭戲往往需要演員積蓄巨大的感情能量才能哭得有真情實感。當然也從而贏得了觀眾對他演技的讚許和肯定。
但在之前的《鶴唳華亭》傳出由於過審的原因刪掉了許多的戲份,導致劇情在中後期顯得不太連貫。特別是結尾時許昌平神隱不知結果,而男主角蕭定權的生死也成了讓人想像的懸疑。結尾的地方只見李一桐飾演的陸文昔挺著肚子摘下牆上的觀音畫像,絮絮叨叨地說著與蕭定權曾經的約定,但話中又有種失神的態度,讓人一方面覺得是有大團圓結局的可能,而另一方面又讓人看到了某種死亡的氣息。這樣的結局讓許多的網友,特別是原著黨感到特別不滿意。
往往IP改編會讓人自然糾結與原著的情節和走向。如果電視劇與原著差異太大,則很容易惹怒因原著而來看劇的粉絲們。《鶴唳華亭》原著明明是一個悲劇卻被電視劇生生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就像是穿對了衣服褲子卻配錯了襪子一樣令原著黨們無法忍受。再加上劇情在50集後出現了一些明顯的跳躍,便瘋傳說是為了過審而剪掉了許多鏡頭和章節。因此當《鶴唳華亭》的續集《別雲間》播出時,網上會自然瘋傳這是將之前減掉的章節和鏡頭重新找補回來了。但熟悉電影拍攝的人都知道,這其實是不太可能的。
對於劇集的縮減,其實並非到最後劇情剪輯時才著手開始,而是伴隨於劇集製作的始終。從劇本定稿開始就面臨增刪的問題。到了實際拍攝過程中,有些會因為演員、場景條件、成本和外界其他因素幹涉等問題隨時對一些場次進行調整。所以多數時候當導演說這場戲因為各種原因刪掉了就真的是刪掉了,甚至很有可能根本就沒拍。即使到後期剪輯時會再減掉一些場景,也是沒有經過精修的毛片,而且並不是什麼很重要的場景。要讓這些刪掉的場景整巴一個12集的完整劇情,這樣的篇幅應該是沒有的。
從《別雲間》的實際效果上看,如果你抱著一種查漏補缺的心態去看的話,或許會有些失望。因為《別雲間》雖然與《鶴唳華亭》的情節有所勾連,但敘事角度卻發生了變化。這個續集不再是從陸文昔和蕭定權的角度來講述故事,而轉成了在《鶴唳華亭》中神隱的許昌平。不僅補充了大量許昌平的內心活動,而且將時間線也從《鶴唳華亭》末尾是陸文昔懷孕等待蕭定權歸來前移到了他們聽到童謠,蕭定權被皇上責罰的時間點。
一切仿佛重生了一樣重新來過,而陸文昔在正片的第一個鏡頭中的眼神也仿佛是重生文中那種經歷噩夢重生後的女主的眼神。原以為是順著《鶴唳華亭》的時間線講述,卻沒想到成了一種插敘,關鍵是還插入的時間點還是兩人真正定情之前。所以在時間線上會讓人一下變得凌亂。
另外,若是一個完全沒看過《鶴唳華亭》之間來看《別雲間》的觀眾,看這樣的劇情又會覺得有些不知前因後果,對突如其來的人物衝突和蕭定權與陸文昔之間忽冷忽熱的關係感到莫名其妙。雖然電視劇在開場時話了大半集的篇幅向大家做前情提要,幫助新觀眾了解人物之間的關係和主要事件背景。但僅靠前情提要中那種十分跳躍的畫外音講述,實在很難讓人一下進入人物的情緒中,從而蕭定權和陸文昔兩人一會兒放燈浪漫柔情,一會兒軟禁避而不見的冷淡,實在讓人很難接受。
作為續篇,《別雲間》在製作方面的優勢顯而易見。在演員陣容完整度方面和服化道製作水平方面與《鶴唳華亭》保持了相當可觀的一致性。在這一點上就避免了許多續篇因主要演員的更換造成的觀眾流失和吐槽。比如《河神2》儘管故事比前部更精彩,更緊湊,但正因將小河神郭得友的扮演者由李現變成了金世佳,於是讓眾多李現粉們憤憤不已。儘管沒有幾集的功夫,金世佳已經用自己的實力證明他的人物塑造能力,但到劇情過半時仍會有前部的死忠粉們還在提李現。可見這種先入為主的思維是多麼的強大和根深蒂固。
而《別雲間》則在這方面完全讓《鶴唳華亭》的觀眾做到了無縫銜接。這應該是許多《鶴唳華亭》的忠粉們覺得《別雲間》好看的最主要的原因。畢竟影視作品都是用視聽語言來傳情達意,所以大家認人認顏也無可厚非。但深究其故事的完整性和拍攝手法上卻略顯狗尾續貂。
《別雲間》的畫質和畫面構圖雖然漂亮,幾乎每一個靜止畫面都可以截出來做桌面,但在整體的拍攝手法上卻很俗套。每次的專場也很生硬,導致時間線的模糊和人物故事的斷裂。比如拍兩人的對話基本上都是正反打,連過肩鏡頭都很少,這是種非常常規俗套的拍攝方式。然後每次專場都是直切,沒有任何讓人覺得巧妙的轉場鏡頭。雖然這讓畫面中總由於一種孤清感,但看多了未免覺得有些無聊,沒有太多有引人入勝的點。如果將其截出來做短視頻可能很吸引人,但作為長劇觀看則缺少一種韻律感。
儘管《別雲間》在故事上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作為番外對《鶴唳華亭》的主故事起到了補充作用,填補了《鶴唳華亭》最後的一些遺憾,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成功。不過這個成功還是在發揮《鶴唳華亭》的餘熱而已,想在眾多的古裝劇中脫穎而出則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