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思眾
當地時間7月22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要派「大批」聯邦警衛隊進駐包括芝加哥在內的三座城市。同日,芝加哥市一場抗議兒童槍枝暴力的活動諷刺地迎來了五聲槍響。
自5月25日弗洛伊德事件之後,美國各地蔓延的抗議活動餘波不斷。紐約、費城、洛杉磯、芝加哥和密爾沃基等大城市均出現槍枝暴力高企的情況。
芝加哥發生了什麼?
當地時間7月21日晚間,芝加哥南部的一間殯儀館外發生槍擊案,導致15名成年人受傷。其中一人生命垂危,一人情況嚴重,嫌疑人仍在逃。當時,殯儀館內正在為另一場槍擊案的受害者舉行葬禮。
芝加哥警察總督大衛·布朗22日表示,當地的對立幫派正陷入暴力和復仇的循環:「以眼還眼讓雙方都變成了瞎子。這一切正在摧毀我們的家庭,槍擊受害者將源源不斷。」
(圖說:當地時間7月21日晚間,芝加哥一殯儀館外發生槍擊事件致15人受傷。)
近日,芝加哥已發生多起嚴重槍枝暴力事件。從上周五延續至上周日的數起槍擊案更是被CNN稱為「血腥周末」——三天內,芝加哥多地至少發生16起槍擊案,共涉及64名受害者,其中至少12人已宣告死亡。
這些槍擊案目前未發現彼此關聯。隨後,在本周一,芝加哥再次發生多起槍擊案,至25人被害,其中4人死亡。
根據芝加哥警署20日發布的數據。今年,芝加哥的謀殺類犯罪較去年同期上升48%,槍擊案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加46%。
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4月份發布的統計,3月份,全國犯罪背景快速檢查系統(NICS)的登記人數為370萬人次,較前一月上漲34%,也突破了系統建立近20年以來的歷史最高點,意味著疫情期間合法購買槍枝的人數暴增。
(圖:2010年至2020年美國槍枝售賣情況,基於NICS資料庫分析。製圖/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
非盈利組織GVPedia創始人戴文·休斯分析,在疫情蔓延初期,大部分類型的犯罪數量均下滑,但槍枝暴力以及大規模槍擊的蔓延似乎已經失去控制。今年初至7月19日,美國已發生305起大規模槍擊,其中5月份60起,6月份95起。而在此前,美國發生最多大規模槍擊的月份是2019年6月的51起。
加州大學武器暴力研究中心團隊作者茱莉亞·史萊姆表示,「新冠疫情帶來了大量副作用,包括焦慮、恐懼、悲傷、例行公事被打破、種族和經濟狀況不平等;越來越多的槍枝購買渠道和上述情況一起,很可能產生了疊加影響。」
(圖說:加利福尼亞州伯班克市,在槍枝店外等待購買彈藥或槍枝的居民。圖/Getty Images)
川普政府宣布加派聯邦探員至全美5城
為阻止芝加哥槍枝暴力事件進一步惡化,兩位匿名司法官員曾於21日向美媒透露,川普政府準備在本周派遣聯邦探員赴芝加哥。其中一人表示,這些探員或許將留到今年夏天結束,主要關注非法強制售賣、槍枝暴力和執行過期逮捕令。
當地時間7月22日,川普正式宣布擴大聯邦探員進駐城市計劃,這項行動被稱為「雷勤德行動」,最早於7月8日正式啟動。
(圖說:7月21日,波特蘭市區的聯邦官員為驅散人群投擲催淚彈。圖/俄勒岡人報)
彼時,肯薩斯城的一名四歲男孩雷勤德·塔利菲洛在睡夢中被子彈擊中後死亡,市長奎因頓·盧卡斯致信州長,稱該市暴力犯罪情況已演變為危機。在這封信寄出後五天,美國司法部宣布了「雷勤德行動」。
根據白宮新聞秘書凱莉·麥肯納尼的說法,來自美國司法部執法官局、聯邦調查局、國土安全局等國家層面的執法部門官員將被調遣至肯薩斯市。
22日川普宣布的新計劃將此次行動規模擴大至巴爾的摩、芝加哥、費城和阿爾布開克等城市。他還強烈譴責了號召削減警察部門資金的抗議行動:「極端政治家加入了反對警察的隊伍,無情地妖魔化我們的司法英雄。」
(圖說:美國總統川普22日宣布將派駐聯邦探員至更多城市。圖/AP)
然而,這一決議已遭到15位民主黨市長的公開反對。俄勒岡州州長凱特·辛託婭稱這是「明目張胆地權利濫用」,而波特蘭市長泰德·惠勒亦認為,這是「對民主的攻擊」。
事實上,川普政府派出的聯邦探員上月便已進駐俄勒岡州波特蘭市。在弗洛伊德事件之後,這裡的夜間抗議活動已持續近兩月,參與者呼籲應當改變警察系統的制度性歧視,減少對警察部門的資金支持,並將這筆錢用於公共住房和精神健康項目。
據當地媒體「俄勒岡人報」報導,聯邦探員最早於6月27日現身。彼時,波特蘭市抗議者推倒了開國總統喬治·華盛頓的雕像,引起川普政府關注。不久後,喬裝打扮的聯邦官員便出現在波特蘭聯邦法院門外。
上周,一則上傳至社交網絡的視頻顯示,乘坐未標記車輛的聯邦警官在沒有給出任何解釋的情況下逮捕數名抗議者。
自稱是當事人的波特蘭居民康納·歐西亞對媒體表示,16日清晨,他和一名朋友從抗議現場離開,在取車途中遇到喬裝打扮的「聯邦探員」。他表示,自己在周旋後得以脫身,但好友馬克·佩提蓬卻被拘捕。
次日的聲明中,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證實,他們已確實逮捕了一名抗議者,但「並非沒有理由」,也並未透露那位抗議者的姓名。他們表示,此人系因涉嫌攻擊聯邦探員、破壞聯邦公共財物遭到損害。
部分美國公民表示,他們並不認為川普此舉可以改變現狀。
「無論他是不是派人到這裡來,這一切都不會結束。(槍枝暴力)一直在發生,並且還將繼續。」住在殯儀館槍擊案附近的芝加哥市民基莎·詹姆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