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聽過「富貴手」這個俗稱,只知道手部的皮膚會變得又紅又癢,富貴手的病症名稱為「進行性指掌角化症」,屬於溼疹的一種。
造成手部皮膚發炎的原因是長期接觸刺激性的物質,包含碰水也是,因此富貴手的好發族群為:家庭主婦、餐飲業者、美髮業者、醫護人員和清潔業者等。除了長時間接觸刺激物質,接觸的頻率也是重點,易造成「刺激的循環」。例如,頻繁接觸水再擦乾,手部經歷潮溼和乾燥的循環,對手的皮膚就是一種刺激,所以會造成發炎,出現富貴手的症狀。
有些新手媽媽會問,到底一天洗幾次手,才不會有富貴手的症狀呢?每個人的耐受程度不同,即使是同樣的刺激頻率,在某些人身上就是不會發炎,但有的人已經必須就醫治療了。
天生皮膚較易過敏的媽媽,除了環境的刺激外,先天的體質也會影響發病率。例如: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手腳掌角化症、尋常性魚鱗癬患者,還有手腳多汗的人,都是天生的高危險群。
因皮膚接觸刺激物所產生,也是溼疹的一種。例如:貼中藥膏撕起來時,貼過的部位會長紅疹或發癢,就是接觸性皮膚炎的一種。只要是因為接觸刺激而引起的皮膚發炎都涵蓋在內。
富貴手一開始在指尖呈現幹硬及裂縫,嚴重者指紋會因角質增厚頻繁脫皮而消失;接下來會擴及手掌,手掌面可能會有皮膚幹硬、龜裂的現象,雖然很少出現水泡,但有發紅、發癢現象。通常從慣用手的拇指及食指先開始,因為這裡用力和接觸物品最頻繁。最嚴重者會擴及手掌及手背,甚至引起指甲變形!治療的路程會更漫長,因此不要認為富貴手只是老毛病,拖延了治療的時機。
由於富貴手的症狀惱人,對日常生活也會產生許多不便,加上治療的時間很長、不易完全復原,應以預防重於治療的態度來對付富貴手。
當媽媽發現自己已經有輕微的富貴手症狀時,減少刺激是最有效但也最難做到的一環,門診中有很多患者已經習慣目前的清洗或打掃模式,因此要突然改變頗有難度。
要讓富貴手好轉必須減少刺激頻率,必須做到一天「只碰」幾次水,才會明顯改善的。另外的折衷方法就是戴手套,這時要注意手套必須乾燥,並在裡面戴一層吸汗的棉手套,外面再戴一層防水的塑料手套。如果裡面的手套溼了,就要馬上洗手擦乾換掉,不要讓手一直浸在汗水裡面,才能達到隔離刺激物的效果。
健康的角質層會自然代謝,如果角質層生病就會無法代謝而增厚,最後脫皮、乾裂,角質層的保水度就會下降,這時乳液能補足角質層下降的功能,平衡皮膚原有的功用。
因此,建議媽媽在碰水後要多用油性的保溼品,像是凡士林或護手霜等,重點是必須要不厭其煩,碰到水之後就馬上擦!建議擦護手霜的時機點是手上還有一點水分時,如洗完手擦乾還有點潮溼的時候,馬上擦乳液。不要等全乾的時候擦,因為手部全乾時乳液不容易吸收。平常沒洗手想要擦護手霜,也可以噴點水再擦,效果會更好。
選購護手霜時要留意香味不要太重,市面上有些抗敏身體乳可以拿來當護手霜,記得選比一般身體乳液油一點的。此外,凡士林也是很好的選擇,因為凡士林的成分很單一、不容易引起過敏,但持久性很強幾乎不會幹掉,所以擦了之後會感覺油油黏黏的,建議睡前再擦,擦完後戴上布手套。
角質層受損要恢復正常,至少要花4個月的時間!因此
媽媽們治療到一切症狀都消失了之後,還是要小心保護手部至少4個月,等角質層完全修復完整,再恢復接觸水和刺激物。煮飯時接觸蔥姜蒜等食物,對手部來說也都是一種刺激!
手部重複幹和溼會加重刺激,因此同樣數量的碗盤一口氣洗完,會比洗很多次來得好。若媽媽的富貴手很嚴重,很容易有細菌藏汙納垢,建議戴手套擠乳,避免汙染母乳,且擠出來最好馬上讓寶寶喝-。
用水洗加上洗手液的溼洗手,會比用酒精擦的乾洗手方式,對手的傷害更大,建議有富貴手的媽媽可以多用乾洗手,記得要搓30秒,機械性的搓手動作會把病毒帶走。
(本期專家:著名皮膚科主治醫師徐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