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的遺憾——水星

2021-01-20 研磨動漫宅

哥白尼的遺憾——水星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清心談科技,今天小編要和大家探討的就是有關於水星的故事。相傳,傑出的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臨終的時候,眼睛直瞪瞪地望著窗外。他的夫人問他:「您是放心不下《天體運行論》的出版?」哥白尼搖了搖頭,還是瞪著雙眼。「是不是惦記內行星的位相尚未得到證實?」哥白尼閉了一隻眼睛,用一種幾乎聽不見的聲音喃喃地說道:「我想看看水星。」原來,為天文事業奮鬥了一生的哥白尼,始終沒有看見過水星,以致抱恨終天。這個傳說也許有虛構和誇張的成分,但是水星難得一見卻是千真萬確的。

水星是太陽系9大行星的「老八」,直徑只有4878公裡,比月球略為大一點。它離我們最近時也比月球遠200多倍,所以在我們的眼裡,水星不過是一個小而又小,而且很微弱的亮點。水星不易看到的主要原因在於:它好像一個怕羞的「姑娘」,老是在「母親」的身邊躲躲藏藏。有時跑到太陽的身後,使我們根本就看不見它;有時跑到太陽的前面,淹沒在強烈的陽光裡。只有當它跑到太陽的兩旁,並且離得最遠的時候,我們才能觀察到它。水星離開太陽的角度最大不超過25°,所以它在太陽前後出沒的時間不會超過2小時。它要麼出現在黎明的東方地平線上,接著很快隱匿在陽光裡;要麼顯露在黃昏時的西方地平線上空,露一下面,就又很快進入地平線以下了。如果地平線附近有點薄霧或者遠處是山巒,那就更難觀測到水星了。

從地球上看去,水星和太陽之間的視角不超過28。我國古代把30°稱為一「辰」,因水星離太陽的視角距不超過一辰,故把它稱為「辰星」。寫成於公元前170年前後的馬王堆出土帛書《五星佔》說:「北方水、其神上為辰星、主正四時」。由於水星距離太陽太近,經常淹沒在陽光之中而看不見。就是在最容易觀察的條件下,也只有日落西山之後,在西方只有夕陽餘輝的低凹地方,或是每天清晨日出之前,在東方地平線上,才能看到水星的形象。此外,由於離地平線太近,星光要透過厚厚的而且很不寧靜的地球大氣,因此,水星的星象搖曳不定,很難讓人仔細地端詳它的容顏。

水星,早在有文字記載以前就被人們發現了,但直到20世紀70年代,它才羞答答地吐露出部分「真情」,顯出廬山真面目來。那麼是誰在何地、何時發現的這顆行星呢?是文明古國的人們,在悠久的天文觀測過程中,人們偶爾在西方低空或東方低空看到的這顆亮星,就是水星。我國春秋時代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已有關於行星的詩句,說明在春秋之前,古代人們對行星已經比較熟悉了。在秦代以前,古代人看到水星位置總是在太陽兩側,離太陽從不超過一辰(30°),現在得知水星與太陽的角距離不大於28°,可見我國古代的觀測是相當精細的。古希臘天文學家託勒玫關於水星的記載,在西方被認為是最早的,那是在公元前265年11月15日,當時水星位於天蠍星座β和8兩顆亮星附近,呈三足鼎立狀。

1543年,哥白尼著《天體運行論》提出太陽中心說,認為地球與水星、金星等一樣,都環繞太陽運動,有人反駁哥白尼:「如果水星、金星兩行星在地球軌道內側繞太陽運動,我們就應該看到它們有位相變化,為什麼誰也沒看見過這種現象呢?」哥白尼回答:「上帝會讓人們發明某種儀器,幫助我們的視力,有一天你們終究會看到它們的位相的。」1889年,義大利的夏帕萊利經過多年觀測以後鄭重宣布:水星的自轉周期等於它的公轉周期,都是88天,因而就像月球總是從同一面對著地球那樣,水星也是以固定的一面對著太陽。有的科學家還用潮汐效應對水星自轉與公轉同步的性質作了解釋。於是,人們對此深信不疑。天文學家們還根據水星的這個特點推測,它是一顆最熱、同時又是最冷的行星。向陽面是永恆的白晝,溫度高達400℃;背陽面是無盡的黑夜,冷到-260℃,在這裡就連氫氣和氧氣都得凍成硬邦邦的「冰塊」。

19世紀天文學家們對水星表面了解甚少,不過對於水星的運行卻了如指掌。他們觀測到水星軌道近日點的移動要比按牛頓萬有引力理論算出的數值大。法國的勒維耶根據他發現海王星的經驗預言,水早軌道內還有…顆未被發現的行星,在影響水星的運動,改變軌道近日點的移動。有人還急忙把這顆行星命名為「水神星」。但是這次勒維耶卻沒有言中,那顆「水神星」純屬子虛烏有。天文學家為此困惑了多年。直到1915年愛因斯坦建立了廣義相對論,才真相大白。原來在太陽附近的區域,引力作用不再遵循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而要用廣義相對論來代替。按相對論計算的結果,與觀測值果然非常吻合。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的人們早已不像古時候對水星了解甚少,我們已經對水星或者說太陽系都已經有了很多的了解,哥白尼的預測也沒有錯,現在很多的天文望遠鏡都成為了我們研究星體的得力助手,可惜的是哥白尼終究還是沒有完成他畢生的願望,在臨終前見到水星一面。好了,今天有關水星的探討就到這裡了,我們下次再見。

本文是清心談科技原創文章,禁止抄襲,轉載請聯繫。

相關焦點

  • 託勒密地心說真的是被哥白尼一擊擊潰的嗎?
    在天文學領域,被認為最具影響力的學者就是創造了日心說的哥白尼。基於對行星運動的持續觀測和古羅馬、古希臘以及伊斯蘭的經典世界理論,哥白尼推測地球和其它行星、恆星都圍繞著太陽運轉。通過這種假設,哥白尼成功解決了經典地心模型所導致的數學問題和矛盾,為現代天文學奠定了基礎。
  • 水星,冷熱的「飛毛腿」,百家爭鳴
    水星(Mercury)水星是太陽系八顆行星中距離太陽的行星。中國稱為辰星。水星離太陽只有5790萬公裡,是太陽和地球之間距離的0.387倍,水星的赤道半徑大約是地球的0.4倍。水星沒有大氣,與太陽非常接近,因此在太陽的烘烤下,向陽表面的最高溫度可以達到430℃,但太陽背面的夜間溫度可以下降到-160℃,晝夜溫差接近600℃,他是太陽系行星表面溫差的冠軍。水星是近地行星中最難用肉眼觀測的,因為對水星的觀測對觀測的緯度和時間有特殊的要求。
  •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是為了拯救佔星術?(下)
    ),而非通常人們認為的那樣,即哥白尼具有反叛精神,提出日心說是為了引爆科學革命。因為哥白尼本人沒有遺留下任何與自己提出日心說動機相關的線索,羅伯特就花費大量的精力,搜尋和梳理了,與哥白尼處於同一時代、並與哥白尼有直接或間接聯繫的學者的日記、信件和書籍,把哥白尼所處的整個學術圈的網絡給細緻地描繪了出來。
  • 哥白尼的天文革命
    每當舅舅與客人的忘情的長談時哥白尼總是靜靜的坐在大人的身邊,眨巴著藍色的眼睛,仔細聽那些令人神往的故事和獨特的見解。這樣日積月累,這些知識就沉澱在格外你的腦海裡,神秘的大自然激起了他那強烈的好奇心。光陰似箭。一晃,哥白尼長成了一個英俊少年。
  • 哥白尼巨著問世,批駁託勒密的地心體系,解釋了地球的自轉現象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哥白尼雖然已在他的「要釋」一文中提出了他的日心體系,但它畢竟還是一個假說,缺乏令人信服的證據,而且它還不是一個可以推算日、月、行星位置的嚴格的理論體系。,圖中中心為太陽,它靜止不動;最外層天球乃恆星之所在,稱恆星天,它也安然不動;在恆星天之內的天球乃土星之所在,它30年繞太陽轉一周;從外向內第三個天球是木星之所在,12年繞太陽轉一周;第四個天球是火星之所在,2年繞太陽轉一周;第五個天球是攜帶著月球的地球之所在,一年繞太陽轉一周,月球則在跟隨地球繞太陽轉動的同時,每月又繞地球轉一周;第六個天球是金星之所在,9個月繞太陽轉一周;離太陽最近的一個天球是水星之所在
  • 哥白尼:代表作,背景,故事
    想必大家對哥白尼都有印象,我們在上學的時候老師和我們講述過這個人。下面我就來為大家詳細的講解。哥白尼生於今天我們所說的小康家庭,在他十八歲學醫的時候對天文產生了興趣。哥白尼被到波茲南宗教裁判堆霍茲烏施,他是一個焚書狂魔,後來任波蘭大主教。他把哥白尼的親戚朋友都看成眼中釘,肉中刺。其中包括修士亞歷山大·斯古爾捷特和女管家安娜。斯古爾捷是個修士,信封無神論,自己不做聖功,卻嘲笑別人做聖功,他欽佩哥白尼,兩人就成為知己。後被羅馬教廷拘捕。
  • 原來地球不是圍繞太陽轉,哥白尼的「日心說」是錯的!
    尼古拉·哥白尼「日心說」,自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被波蘭天文學家、數學家兼神父的哥白尼正式提出後,逐漸被世人所認可。如果今天有人告訴你,哥白尼的「日心說」中關於地球是圍著太陽公轉的這一觀點也是錯誤的,「地球不是每年繞太陽一周,而是太陽每年繞地球一周,地球是恆星」,讓你重回「地心說」時代,筆者相信很多人肯定會大跌眼鏡,甚至大罵這是無稽之談。
  • 細述哥白尼的傳承與顛覆—新聞—科學網
  • 哥白尼:地球是圍繞太陽轉的
    哥白尼生於維斯瓦河畔的小城託倫,當時這裡屬于波蘭王國皇家普魯士行省。哥白尼在十八歲時進入大學學習,在學期間努力鑽研數學和天文學。後來,他先後兩次留學義大利,學習數學、天文學、法學和醫學,為日後的科研活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時,在思想界佔據統治地位的,正是教會認可的託勒密「地心說」體系。
  • 1月31日水星逆行,彌補遺憾,找回更好的自己!
    2021年1月31日,我們即將迎來2021年度的第一次水星逆行。一聽到水逆,估計很多小夥伴們內心已經奔騰起了無數隻小馬。但是青峰還是要跟大家再提醒一次,水逆是水星逆行,是很正常的星象變化,每年都要進行幾次,並不需要擔心。雖然水逆期間會對我們有一些影響,但是並不絕對是負面的。
  • 他們反對哥白尼,但他們都是好科學家
    但我們的確知道一個著名的、已知結局的故事,即哥白尼和他的「日心說」理論。哥白尼認為,地球每天自轉一周,每年繞太陽公轉一周,今天所有人都接受這一理論。哥白尼體系直接挑戰了人們長期持有的信念,即太陽、月亮和恆星圍繞靜止於宇宙中心的地球旋轉,這一信念在公元2世紀由天文學家託勒密(Ptolemy)寫入其著作《天文學大成》(Almagest)中。
  •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是為了拯救佔星術?(上)
    哥白尼問題提到哥白尼可能大家都覺得對他非常熟悉,知道他提出了日心說,拉開了科學革命的序幕。但我們所謂的熟悉估計也就到此為止了。哥白尼(來自Pixabay)你或許不知道的是,哥白尼當年大學畢業以後,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成為了當地天主教會的修士,也就是說哥白尼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宗教神職人員。
  • 【闢謠】天天說「水逆」,真的與水星逆行有關嗎?
    西方星佔學中有水星逆行而運勢不佳的說法。許多人覺得自己遇事不順時,就調侃是不是「水逆」了,還誕生了「少壯不努力,老大怪水逆」「只要長得醜,水逆天天有」等網絡流行語。其實,從天文學的角度看,要想看到水星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有多少人真正見過水星本尊呢?更別提逆行的水星了。所以與其為它而煩心,不如學習下如何正確觀測這顆「名聲不太好」的行星。
  • 哥白尼的大膽猜測:宇宙的中心究竟是什麼?
    那麼,哥白尼究竟是如何反駁傳統的「地靜說」,進而提出「地動說」的呢?他又是如何在「地動說」的基礎上主張「日心說」呢?古代思想家所篤信的「地靜說」在《天體運行論》中,哥白尼試圖解決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古人認為地球靜居於宇宙中心」?
  • 他們反對哥白尼,但他們都是好科學家-虎嗅網
    但我們的確知道一個著名的、已知結局的故事,即哥白尼和他的「日心說」理論。哥白尼認為,地球每天自轉一周,每年繞太陽公轉一周,今天所有人都接受這一理論。哥白尼體系直接挑戰了人們長期持有的信念,即太陽、月亮和恆星圍繞靜止於宇宙中心的地球旋轉,這一信念在公元2世紀由天文學家託勒密寫入其著作《天文學大成》中。
  • 【網絡闢謠】天天說「水逆」,真的與水星逆行有關嗎?
    西方星佔學中有水星逆行而運勢不佳的說法。許多人覺得自己遇事不順時,就調侃是不是「水逆」了,還誕生了「少壯不努力,老大怪水逆」「只要長得醜,水逆天天有」等網絡流行語。其實,從天文學的角度看,要想看到水星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有多少人真正見過水星本尊呢?更別提逆行的水星了。所以與其為它而煩心,不如學習下如何正確觀測這顆「名聲不太好」的行星。
  • 一個神說否定科學的時代,細說哥白尼背後的故事
    他舅舅希望哥白尼像自己一樣進入教會,就是為基督教服務,所以就供他上中學上大學,但是哥白尼受到學校老師的影響,逐漸對天文學產生了興趣。不過哥白尼不算是職業的天文學家,他主要的時間都是花在了教會的工作上。那麼哥白尼學到了什麼天文知識呢?歐洲古代的天文學家都認為,咱們這個宇宙是一層一層的透明的球殼,太陽,月亮星星全都是鑲嵌在不同的層上。
  • 曠世奇才哥白尼,這是一個敢於向上帝發起挑戰的男人!
    這麼多的身份於一身的哥白尼,簡直就是一個「曠世奇才」。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哥白尼最大的愛好還是天文,只要一有空他就會投身於觀察宇宙的行列中,並且對於天文的愛好可以說已經到了痴迷的地步。雖然哥白尼的方法都比較粗糙,也沒有望遠鏡進行精密觀察,但是耐不住哥白尼的持之以恆,哥白尼這一觀察就是30多年。這期間他不僅知道了日食,月食,火星,金星,木星,土星的方位,還發現了託勒密地心說的巨大漏洞,甚至還掌握了許多天體運行的規律,最終量變引起質變,多年來積累起來的經驗,讓他完成了天文學的傳奇巨著《天體運行論》。
  • 陸大鵬:哥白尼是德國人還是波蘭人?這要從條頓騎士團說起
    哥白尼今天大家都知道哥白尼是偉大的天文學家和數學家,是《天體運行論》的作者和日心說的倡導者,但其實他是一位博學通才,有多種身份,包括行政官僚、外交官、神學家、翻譯家、經濟學家,以及醫生。在這一個月裡,哥白尼與公爵也盡棄前嫌,因為哥白尼發現公爵並不是自己原本想像中的惡人,還與自己有許多文化方面的共同愛好。1541年,哥白尼給庫恩海姆提供醫療建議的德文信回家之後,哥白尼醫生仍然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繼續寫信給庫恩海姆,給他提供健康方面的建議。哥白尼與普魯士有著難解之緣。
  • 中世紀的恐怖醫術,成就了哥白尼!
    哥白尼的舅舅盧卡斯·瓦茲洛德是一名主教,在當時也算是有階層的人。因為當時是政教合一的社會,羅馬教皇控制著很多個國家,所以成為宗教體系裡的一員是一個不錯的營生選擇。舅舅對哥白尼兄弟姐妹們的教育及其上心,當哥白尼十八歲時,他就讀於克拉科夫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