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ce ID 工作原理
但最近中興已經宣布研發出了屏下 3D 結構光的技術,可以實現讓屏下攝像技術得以更好實現的同時,也能和 3D 人臉識別功能並存。這就說明,無劉海的 iPhone 理論上已經可以實現了。目前已經有三星、華為、柔宇、摩託羅拉等多個廠商推出了摺疊手機,並且市場反響也比較好。前些日子華為推出的 Mate X2 更是被炒到兩萬多一臺...根據全球科技研究公司 Omdia 報告,蘋果可能會在 2023 年發布一款 7 英寸可摺疊 iPhone,並且提供 Apple Pencil 支持。像是帶鉸鏈的雙摺,類似華為 Mate X2 的設計:還有靈感不知道是不是來自 OPPO 捲軸屏的畫軸設計:以及像三星 Galaxy Z Flip 那種翻折方式:該申請的專利都申請了,而且中國臺灣媒體 UDN 的消息也提到,可摺疊 iPhone 原型機已經通過了內部測試,將會在 2022 年或 2023 年正式發布。
如果說摺疊 iPhone 是蘋果迫於形勢迫不得已研發的一款「秀肌肉」產品,那麼可以說無接口的 iPhone 才是蘋果的「初心」。從 iPhone 7 時代的取消3.5mm耳機孔,到 iPhone 12 的 MagSafe 充電器,都表明了蘋果對於未來 iPhone 的設想:無孔。/ iOS 系統內部發現的無線刷機界面
解決了這些問題後,無孔 iPhone 也就可以提上日程了。最近幾年,手機廠商好像都已經陷入了瓶頸,幾乎沒有哪款新機能夠讓我們像當年見到初代 iPhone 時那樣驚嘆。都是千篇一律的追求多攝像頭、高刷屏、挖孔屏...手機在未來有沒有可能變成另一種形態呢?比如可穿戴式的。傳聞中的 AR 眼鏡可以算是最後一環:視覺。戴上 AR 眼鏡後,我們可以將現實世界增強顯示。
為什麼是最後一環?因為其他方面已經有了。
聽覺,我們有 AIrPods,空間音頻功能可以在任何時候都讓你身臨其境;
想要記錄鍛鍊、接聽電話、收發消息,甚至可以用接入了蜂窩數據的 Apple Watch ,完全不需要手機。
把這些技術整合起來,空間定位+空間音頻+虛擬實境,用這些技術將手機、耳機、手錶、或許以後還有 Mac 等等串聯起來,Apple Glass 的發布只是時間問題。
到那時
無劉海 iPhone 只能算配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