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使用帶屏智能音箱100 多天後,想來聊一聊使用體驗。一個東西好不好用,往往只看「上手視頻」是不夠的,起碼要使用一個星期左右才有資格談使用體驗;像我這要用了100多天了還來談體驗的人可能不太多。但我覺得使用時間越長談的東西越有意義。
國外智能音箱市場佔有率較高的有亞馬遜和谷歌,而國內的是百度、天貓和小米;帶屏智能音箱由於能提供比無屏的智能音箱更好的交互體驗、更為強大的功能和更多的資源,正一步步在替代無屏智能音箱。關於智能音箱的屏幕有什麼用的問題,我已經在之前的一篇關於智能音箱的文章中討論過了,這裡就不重複了。
對我們而言,屏幕和音箱都是早就有的東西,能引起我們的興趣的主要是「智能」,對智能音箱而言,「語音交互的體驗」和「智能程度如何」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說一下我的使用場景:基本上每天晚上做飯的時候會使用「小度在家 Air」聽新聞、聽音頻、聽音樂;基本上每天會通過手機上的「天貓精靈」APP與我兒子用的「天貓精靈CC」進行視頻聊天。
天貓精靈和小度在家都能錄製聲紋,但天貓精靈必須與支付寶綁定,聲紋是用在「聲紋支付」中的,沒看到它能使用在其它地方;而小度在家則可以錄製多個聲紋且不用與支付綁定,主要是用於識別用戶,用於打招呼及個性化推薦。從聲紋的使用角度來看,明顯小度在家的更為人性化,也沒那麼功利化。實際使用中,每天你早起或第一次叫小度時,她會和你打招呼並播報當天的天氣,如果是早上的話,好像會自動播放早新聞(因為很少早上使用,所以記憶不是很清晰!)。
語音交互方面最讓人難受的是:在帶屏的智能音箱中,你竟然不能使用「語音輸入法」;比如當你在「百度在家」中打開騰訊視頻或愛奇藝的時候,點擊輸入框,然後你想在那裡輸入一些文字,竟然找不到語音輸入的地方,只能使用彈出的鍵盤來輸入,瞬間感覺回到了解放前。
再來說說它們的智能程度,用多了後就會發出疑問:「當初感覺最聰明的小度的智商哪裡去了?"
在@小度在家 中聽歌的時候,經常「換一首」(或「切歌」)後的歌曲還是同一首的情況,而且可能連續N首歌是同一首。
我不知道這是他們家的@小度 太智障了,還是算法沒有優化好。
依我看,@小度在家 聽歌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什麼智能推薦的功能,就是按固定順序播放或者隨機播放罷了,一點都沒有智能的感覺。
比如你說要聽某人的歌,每次播放的順序都是一樣的,每次的第一首歌都是同一首;即使你每次聽到這個歌名就切歌!
沒有選擇聽歌範圍的時候,經常給我推薦英文歌,但其實每次我聽到英文歌都會在5秒內切歌,這是什麼智能系統呢?
「小度在家 Air" 中是沒有「喜馬拉雅」這個應用的,所以你不能讓它「打開喜馬拉雅」;但你卻可以聽到喜馬拉雅中的一些音頻,比如你說「我要聽西方哲學史」,它可能會給你播放喜馬拉雅中的音頻。
但有一個技巧,你可以通過語音去搜索喜馬拉雅中的音頻內容,說「我要聽喜馬拉雅康德哲學」,它會在喜馬拉雅中搜索「康德哲學」相關的音頻來播放。
但請注意了,你不能這樣說「我要聽喜馬拉雅中的康德哲學」,這樣的話,它就聽不懂了!
它就聽不懂了!!!
你多加一個「的」,卻意思更明確的時候,它卻聽不懂了,這是什麼人工智慧??
@百度在家 打開「我的收藏」的方式很奇怪的。
如果你正在聽歌,你說「打開我的收藏」,它會打開你的音樂收藏。
如果你正在看視頻,你說「打開我的收藏」,它會打開視頻收藏。(好像,因為我好像沒有視頻收藏)
如果你正在收聽「音頻」節目,比如來自@喜馬拉雅 的音頻,你說「打開我的收藏」,會打開「我的音頻專輯收藏」。
但如果你直接說「打開我的音頻收藏」或「打開我的音頻專輯收藏」都是不能到達「我的音頻專輯收藏」的,我也不知道@小度 為什麼這麼智障。
再說一下「天貓精靈」的問題,我使用的是「天貓精靈CC」,用得最多的功能是「視頻聊天」,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 視頻卡頓比較厲害,同樣的網絡環境下用微信視頻不會卡頓的,但用天貓精靈卻可能卡到畫面停掉,聲音基本聽不清楚;
2. 經常出現聽不到天貓精靈那邊的聲音的情況,更多的時候是聲音很小;但我換一個帳號發視頻的話卻又能聽到聲音。
當時買的時候只發現天貓精靈是800萬像素的,而百度在家好像都是200萬像素,因為要用來視頻聊天,所以只能放棄百度在家,但後來我才發現原來「小度在家X8」的攝像頭並不是200萬而是500萬像素的,如果我當時發現了這點可能就不會買天貓精靈CC了。原來感覺小度在家要聰明得多,但使用了這麼久後,我竟然沒發現他到底聰明在哪裡。
再說一個據說很牛叉的技術:雙工喚醒----基於全雙工免喚醒能力,小度知道什麼時候該應答,執行任務;什麼時候只需要聽著,不搭話,不反應。
按這個說明,最厲害的就是可以連續交互,而不需要每次操作都要叫「小度小度」,但實測是這看起來並不是什麼特殊的技術,真正的實現可能是綁定某些應用喚醒後會保持一定的「監聽」的時間,一定時間內你不需要重複喚醒,比如聽歌時直接說「切歌」或「下一曲」,而不需要說「小度小度,切歌」。
但其實天貓精靈去年也就已經有這個功能,小愛同學其實很早之前也有這樣的功能的。
這個功能,使用起來一點也不智能,背後的技術也很可能和智能沒有關係,只有某些應用內才能免喚醒,而且只在一定的時限內,從程序實現的角度看,這個只需要綁定幾個參數就可以實現。
最近我還發現小度在家竟然不支持喚醒詞和命令連在一起,當你對小度說「小度小度退出」時,它只聽到喚醒而忽略了後邊的「退出」的命令;但之前更新版本後的天貓精靈就可以喚醒詞和命令一起使用,當你說「天貓精靈我要聽歌」時,它會直接給你播放音樂。天貓精靈之前很笨,每一條命令之前都要說「天貓精靈」,等它回應後你才能說要做什麼;但更新版本後的天貓精靈用起來卻感覺好像比小度更加聰明了。
手機APP方面,「小度」明顯要比「天貓精靈」好用得多,小度界面更為簡潔,功能更為強大。
在APP的首頁,「家庭看護」、「視頻通話」和「家庭相冊」 都可以方便地找到,而「家長控制」功能,小度提供了更多的控制權限,智能音箱的所有使用紀錄都可以在小度APP中查看到,而天貓精靈卻只能看到播放過的一些節目,具體使用過哪些命令或者使用過哪些應用都是沒辦法知道的,小度APP中更是可以看到每天的使用時長,對於家長管理孩子來說做得要完善得多。
「我的」界面中,兩個APP沒有很多的區別,最大的不同的小度APP中有個很顯眼的」小度VIP會員「的字樣,而對會員進行收費也應該是小度在家一個重要的賺錢之道。可能這也是導致它能提供的免費內容較少的原因;聽歌的時候發現歌曲非常少,好不容易找到一首比較好聽的歌結果還要求會員才能聽完整版。
總結:
1. 如果想買智能音箱,就買帶屏的;
2. 現階段的智能音箱還不太智能;
3. 內容資源比較有限,如果對內容質量要求比較高的,請慎重選擇。
4. 如果是給小孩子使用的,推薦「百度在家X8」。
----------- END ----------